加拿大媒體批評政府對華政策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02日 10:33 來源:
環球時報訊 條條道路通中國,保守黨政策除外
加拿大《環球郵報》10月26日文章,原題:條條道路通往中國——保守黨政策除外
當他從渥太華某餐館走出時,讓·克雷蒂安看見了我和其他幾名記者。「你看上去身體很棒。」我說。「得保持體型啊,」這位加拿大前總理說,「老是往中國跑。」到那裡幹嗎?「唔,這你也知道,那裡才是將來。」
過了幾天,國際貿易部長戴維·愛默森與保守黨一名同僚談話。提到外交部長麥凱的名字時,愛默森氣不打一處來。他怎麼這麼幼稚?愛默森怒不可遏,中國是世界工廠,怎麼能對世界工廠視若無睹呢?愛默森曾作為前財政部長保羅·馬丁團隊的一員到訪過中國,他認為加拿大的未來繫於中國。
保羅·馬丁?這不,他來了,滿面笑容,正打算去趟中國。「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確保在中印市場的份額大大增加。整個世界都在這麼做。加拿大是重要的出口國,選擇餘地不多。」
保守黨參議員帕特·卡尼剛訪問北京回來。她承認,中國人對某些事表示了擔憂——直到不久前,哈珀政府才與中國官員舉行高級會談,加政府對達賴喇嘛表達敬意,加外交部長高調譴責中國侵犯人權等。新政府沒有遵循上屆政府建立20個中國貿易辦公室的計劃,明顯游離於馬丁政府確立的「戰略夥伴」關係。
也許同為世界事務新手的哈珀總理和麥凱外長以後會認清形勢,但願如此。條條道路通往中央王國,中國正迅速成為世界經濟的蜂巢。在此背景下,最好別忘了莎士比亞曾說過的「蜂兒吮啜的地方,我也在那兒吮啜。」
《環球郵報》10月27日文章,原題:加拿大被告誡——中國的機會只有一次
在中國呆了8年後,駐京唯一一家加拿大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羅伯特·克沃克,對有關加拿大能從中國對原材料的饑渴中輕鬆獲利的說法不以為然。一家中國石油公司抱怨說,加拿大的油砂生產商不願跟中國做生意,他們只關注美國。許多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可以是加拿大的理想選擇,但這個機遇也許正在悄悄流失。
哈珀政府仍在制定中國政策上苦苦掙扎,下月內閣部長到北京的推介活動也因來自保守黨成員的相反信息而可能受到削弱。「我們可以吹噓加拿大的部長這幾年都訪問過中國,但有什麼用呢?」克沃克說,「查維茲去中國一趟,就比所有部長做得多。」▲ (汪析譯)
《環球時報》 ( 2006-10-31 第06版 )
責編:李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