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媒:加拿大對華政策需換新顏 借鑑英國但不模仿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上周末,加拿大新任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峰會期間首次會面。11月底,兩位領導人將再次在APEC峰會和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相遇。據加拿大《環球郵報》11月17日報導,近期及未來一連串的首腦接觸令中加雙邊關係的發展將迎來一陣清風。隨著中國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合作加強,加拿大也應抓住這一良好時機,全面調整對華策略。

過去10年間,加拿大前總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政府在中加關係中推行的是漸進的、對抗性的政策,而當今的加拿大迎來了更具戰略性眼光和創造性思維的新領導層。

中英關係的深化就是對華策略轉變的典型代表。2015年早些時候,英國政府打破與7國集團的「攻守同盟」,率先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英國首相卡梅倫形容雙邊關係正處於「黃金時代」,並表示「願做對華最開放的西方國家」。

英國的轉變不僅標誌著亞洲權力平衡正發生變化,更詮釋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的政治思維方式。當今的加拿大,既不能回頭採用過去幾屆政府的政策,也不能簡單模仿英國專注經濟利益的對華策略,而是要從三方面制定全新的政策。

首先,加拿大的經濟可以對中國形成有益補充,在這方面,加拿大應該採取合作的方式:加拿大能為中國提供所需的能源、自然資源、糧食保障和中國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所需要的服務。如果加拿大不抓緊在雙邊自由貿易協議方面做出努力,將被澳大利亞佔去先機。

其次,加拿大應該加深與澳大利亞新總理以及印尼和韓國的關係,積極發揮亞太地區中間人的角色。最後,加拿大在幫助中國的同時,應該保護自己的價值觀,繼續加強加拿大過去在教育和雙方人員流動上做出的有益貢獻。

這一策略的開展需要由一個新型領導層來宣傳中加雙邊關係的重要性,統籌全局,同時加強與中國領導層的高級別對話。加拿大必須學會與中國和諧共存,同時擁護自己的價值觀和機制。(實習編譯:魏昕燁 審稿:聶魯彬)

相關焦點

  • 加拿大對華政策漸明晰
    加拿大總理哈珀一改上任8個月來對亞太、尤其對華政策「少說也少做」的風格,在其對瀕臨太平洋的西部省份不列顛哥倫比亞(BC)巡視過程中多次表現出對「東方」的積極態度。  耐人尋味的是,哈珀政府上任後迅速解決了歷屆加政府都予以迴避的華人「人頭稅」歷史遺留問題,因為這是自由黨政府所反對的。  這種「逢自由黨必反」情結和在對華關係上的認識不足,導致加拿大國內各界長期無法摸清現政府對華戰略的明晰脈絡,甚至對政府是否有這樣一種對華戰略都表示懷疑。
  • 加拿大媒體批評政府對華政策
    加拿大媒體批評政府對華政策      加拿大《環球郵報》10月26日文章,原題:條條道路通往中國——保守黨政策除外    當他從渥太華某餐館走出時,讓·克雷蒂安看見了我和其他幾名記者。
  • 加前外交官:加拿大對華政策「被幼稚和貪婪左右」
    加拿大《環球郵報》網站6月30日發表加拿大駐華使館前參贊查爾斯·伯頓的文章稱,加拿大過去對中國奉行的政策是錯誤的,現在應該為了加拿大的國家利益來對其加以糾正。文章稱,中美領導人在日本大阪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的會晤結果,對中國來說很好,但對加拿大來說不好。會晤後,美方表示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徵新的關稅,川普也同意重新考慮針對進入美國的中國科研人員的安全限制,並結束目前不允許美國企業向華為公司銷售產品的禁令。
  • 加拿大藍皮書:中加國際教育合作存不確定性
    讀創/深圳商報駐京記者 宋華12月11日,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加拿大藍皮書:加拿大發展報告(2020)》顯示,從2019年開始,國際地緣政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國家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
  • 加拿大對華政策大討論,「親中派」提議派10萬留學生到中國
    加拿大對華政策大討論,「親中派」提議派10萬留學生到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2016-04-05 12:49 來源
  • 英媒:詹森表示英國須「繼續推行對華接觸政策」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7月20日報導,英國首相詹森說,英國將繼續推行對華接觸政策,由此暗示他不會對中國實施美國式的制裁。詹森說:「正如我所說的,我們不會完全放棄我國的對華接觸政策。中國是一個重大的地緣政治因素。
  • 從107國赴華需核酸報告,加澳英德法全在列
    、澳洲、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都已進入名單。9月9日起,自加拿大搭乘直飛航班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憑3日(72小時)內新冠檢測陰性證明登機。自第三國出發,經加拿大直接中轉乘機赴華的中國、外籍乘客,分別憑中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覆核的3日內(72小時)有效的帶「HS」標識綠色健康碼和外國人健康狀況聲明書才能登機。
  • 自己不花錢,舊屋換新顏!開平這些人搬進新家了…
    自己不花錢,舊屋換新顏!乾淨整潔,溫暖明亮是每個人心中對家的印象但對很多貧困戶而言連這一願望卻難以滿足在脫貧攻堅收官之戰中長沙街道以改善貧困戶的居住環境為抓手落實精準扶貧措施讓眾多貧困戶住的家舊貌換新顏
  • 英國、美國、加拿大等6月多國籤證政策匯總!
    英國籤證中心6月15日,英國進一步放寬封鎖政策,很多商場、動物園等公共場所重新開放。隨著英國迎來「解封新階段」,各個高校也逐漸開始複課,目前全英約有24所高校公布了20年秋季的開學安排,值此特殊時期,大部分學校採取彈性入學方式,並且開放遠程授課確保學生安全。
  • 美媒:歐洲讓拜登的對華政策「難上加難」
    然而,美國並不樂見中歐關係更進一步,無論是川普政府亦或是拜登團隊。與此同時,多家美媒悲觀預測,歐盟的做法將損害拜登就任後的歐美關係,打亂拜登的對華政策,讓其變得難上加難。 美國《華盛頓郵報》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表示,他希望建立起一個全球聯盟,以抗衡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前,拜登團隊還曾表達過希望與歐盟在涉華問題上密切合作的願望。
  • 中轉機場需不需要辦理過境籤?華媒盤點各國要求
    中轉各國機場都需不需要辦理過境籤呢?加拿大《華僑時報》21日刊文盤點各國關於過境籤辦理的要求,文章摘編如下:新加坡理論上不入境不需要辦理過境籤新加坡理論上不入境是不需要辦理過境籤的,而且如果持有發達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紐西蘭、英國、美國、德國、瑞士)的有效籤證
  • 溫哥華民調:六成加拿大華人認為加媒涉華報導帶有偏見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民調指六成加拿大華人認為加媒涉華報導帶有偏見中新社多倫多7月20日電 (記者 餘瑞冬)當地時間2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約60%的加拿大華人認為加拿大華裔百人會和創新研究組(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聯合開展的該項調查顯示,在關於中國抗疫的報導方面,認為加媒帶有強烈偏見的受訪加拿大華人佔27%,一般加拿大人佔8%;認為媒體較有偏見的加拿大華人佔32%,一般加拿大人佔24%。總體而言,認為加媒有偏見的華人比例接近一般加拿大人的兩倍。
  • 駐加拿大使館:聖誕元旦赴華 需妥善安排行程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報導】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消息,在聖誕節、元旦長假期間,加拿大多家核酸、血清抗體檢測機構不對外營業,不少航空公司也將取消或調整赴華航班安排。鑑此,駐加拿大使領館再次提醒如下: 請堅持「非必要,不旅行」的防疫原則。如必須在長假期間出行,請務必提前聯繫相關檢測機構和航空公司,確認能滿足檢測時限要求,確認航班調整情況,及時妥善安排赴華行程。屆時駐加使領館仍會正常審發健康碼。請儘可能在獲取檢測證明後,馬上登錄健康碼微信小程序或網頁版提交申請。
  • 834萬加元 加拿大提出新計劃!將靠對華出口這一產品「回血」?
    834萬加元,加拿大提出新計劃!將靠對華出口這一產品「回血」?加拿大提出834萬新計劃,丟失訂單後,將加大對華這一產品出口?摘要:今年以來,加拿大丟失了不少訂單,不管是中國的還是歐盟的。5月份,因為質量問題,中國又暫停了兩家加拿大豬肉出口商的對華出口許可。隨後,加拿大輸華大豆又被報導出曾被發現螞蟻。也就是說,加拿大對華出口的油菜籽、豬肉以及大豆,均被發現了質量問題。甚至,發現加拿大豬肉出口商偽造證件。
  • 加拿大移民政策越來越緊 換楓葉卡注意事項大全!
    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加拿大移民政策越來越緊,換楓葉卡的條件也是越來越繁瑣。
  • 「5萬中國軍隊在美加邊境集結」?美媒闢謠:照片裡的是美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近日一名擁有近5萬名粉絲的推特帳戶發布了一則謠言,聲稱在美國緬因州與加拿大邊境有數以萬計的中國軍隊在此集結,還稱中國擊落了美國戰鬥機,美媒立即對這一假消息進行了闢謠。
  • 金山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即將換新顏
    金山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即將換新顏 2020-12-18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抄襲、借鑑、挪用和模仿的界定
    人人都抄襲的「基因」,因為人人都有「自私的基因」,但自私在這裡不具備道德上的貶義,正如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察·道金斯膾炙人口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所告訴我們的那樣。因此,今天我們回頭看看小時候抄作業偷西紅柿或者西瓜的自己時大都莞爾一笑。教育和閱歷讓我們逐漸有了規則意識和廉恥心,特別是成人之後,抄襲、剽竊和偷盜便開始為包括自己在內的大多數人所排斥,並視情節輕重納入到法律的考量範疇。
  • 浙江華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0半年度報告摘要
    部分幼兒園根據地方政策要求停課停工,公司積極採取一系列返工返崗計劃和生產自救措施,包括組織教師居家開展線上課程研發與教學,發布疫期教學,宣傳家庭科學育兒方法等,增加客戶粘度。報告期內,華媒維翰幼兒園恢復開學;華媒唯詩禮幼兒園建成並獲批,下半年開園;華媒維翰和睦託育中心一期完成改建,獲批「中國計生協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創建項目拱墅區實施點」,下半年開園。
  • 加拿大拿到中國20萬噸商品大訂單,加媒:值得紀念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市場,進入中國市場也是有很大的誘惑,這一點加拿大自然也知道。據了解,大豆是加拿大主要的經濟作物,中國又是世界上進口大豆最多的國家,中國一年就進口了接近9000萬噸的大豆,而從加拿大進口的大豆也達到了360萬噸,還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終於如願以償!加拿大拿到中國20萬噸商品大訂單,加媒:值得紀念,這到底所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