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負數是一種錯覺,輸入性通脹或將來臨,央行出手了

2020-12-17 勒馬嶺之林

最近的統計局新公布的數據讓不少人很迷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跌了穿地板,負的0.5個百分點。這可是11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同時出現負增長的還有生產價格指數(PPI)-1.5%。

許多專家認為,由於生產及消費價格指數雙雙出現負值,未來陷入通縮的可能性很大。這下子徹度把大家搞懵了,不對啊,今年放出來這麼多錢,都去哪裡了,經濟學不靈了,專家放狗屁了。

另一方面,央行和外匯局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為中性,減少境外融資,減少資金流入壓力。一邊是通縮,一邊防止資金流入,什麼事?

要來捋一捋了,看能不能捋得通,最好大家還能看得明白。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CPI是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主要包括消費品和服務項目的一籃子價格水平,記得是消費和服務的,也就是這些錢付出去後是不能來經濟效益的,也就吃了就拉了的,不見了。

CPI的變化,其實是就貨幣購買力的變化,購買力變強了就是通縮,購買力變弱了就通脹。

CPI變成負值了,有些人不開心了,擔心通縮來了,這樣的人一定是欠錢了,或是手上有大量的資產。

但是事實上,俺到菜市場發覺很多東西都貴了,「蒜你狠」,「姜你軍」,「向錢蔥」都回來了,價格還真的漲了不少呢。

疫情過後,各種糧食和工業價格其實都已經上漲了很長的時間,唯一剩下的應該就是調味品,沒有漲多少。

玉米期貨從年初一直長到現在,

用於飼料的豆粕也是這樣子

其實我們忽略了一個東西,工業相關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特別是大宗商品。

銅價從疫情之後就開始一路攀升,近期更是創下了新高,當然有另外兩個原因,一個軍工需求旺盛,另一個是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

建築用的玻璃,還有用於取暖的動力煤,價格像坐了火箭一樣往上衝。

還有鐵礦石之類的價格都不斷在攀升。

啥都在漲,就是工資不漲,但就奇怪了,為什麼這麼多東西在漲,而統計的數據卻是負數的呢?

這個我們就不得不看CPI裡面的權重了。

剛才我們講了,CPI是有一藍子的消費品價格平價而來的。

我國CPI構成權重體系中,食品佔了31.4%.。詳細構成:糧食33.23%、肉類25.5%、蔬菜11.53%、水產品9.51%、水果6.91%、糖4.3%、油脂2.55%、雞蛋1.34% 。肉類佔25.5%,而肉類最主要的是豬肉,在肉類消費中最少佔至50%。這樣算下來,豬肉在CPI的佔比就達到了10%以上。

而在11月份我國的豬肉價格就出現了明顯的下跌,最低的時候接近20%。豬肉價格直接就影響了CPI的走勢,這就是11月份CPI負數的主要原因。算是在意料之外的,所以說這一次的CPI負數,並不能直接代表著未來的CPI的走勢。何況去年11月份豬肉價格最高,只要今年11月份的豬肉不比去年的要高, CPI往往都不會漲到哪裡去,何況價錢相差如此之大,這樣看來也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

這種單品價格突發性影響CPI,並不能說明通縮了,這只能說是一種突發性的事件,離真正的CPI核心數據是有差異的, CPI的核心數據是剔除食品和石油價格影響的CPI指數。

近日的12月豬肉價格反彈了10%,石油價格上漲了30%,看樣子12月的CPI將會大幅上漲,這個大調頭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我們面臨的並不是通縮,看到石油價格和鐵礦石價格,等工業用品價格,更應該擔心的是輸入性通脹,美元在前半年增加了1/5的流動性,最近歐盟要通過7500億歐元的大放水,美國也即將通過9,160億的救助計劃。

上半年的大胖子全部跑到了房地產、大宗商品、股市上,最近一段時間,大宗商品的價格開始了第2輪飆升,我國資產價格相比於國外來講,已經是個窪地,何況咱們的收益還是不錯的。

最近人民幣受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央行不得不出招。

看到這裡你會發覺一切都沒有變,放的水多了,消費也跟不上,通貨膨脹好像是避免不了的,只不過這次不是我們的錯而已,只是外面的水位太高了。

相關焦點

  • CPI是什麼指數?CPI上漲說明什麼?
    如果物價指數上升過大則表明通貨膨脹已成為了影響社會和經濟不穩定的一個因素,央行就會有緊縮貨幣的政策和相關財政政策的頒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該指數的升高往往會對經濟造成影響。物價指數是一種能夠表示一個經濟的宏觀經濟指標。如:在半年內物價指數上升25%那麼就是說成本在提高,金錢的價值在貶低。半年前的100元現在只能買到75元的物品或消費。
  • ...有助於匯率靈活性通脹預期料將上升,向2%的目標攀升日用品價格...
    日本央行副行長中曾宏:日本央行將持續當前的寬鬆力度離實現2%的通脹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使通脹高於2%至關重要將延續當前寬鬆貨幣政策以實現物價穩定目標日本經濟正在溫和擴張,受海外經濟和內需增長支持日本經濟最大的風險是海外經濟體的發展近期物價發展疲軟,預計轉折點將來臨2%的通脹目標是全球標準,有助於匯率靈活性通脹預期料將上升,向2%的目標攀升日用品價格可能逐步上漲
  • 全球性通脹壓力撲面而來 不要對紅包行情興奮過度
    一種觀點開始「忽悠」:認為利空已逐步消化,年後的流動性平穩窗口將迎來紅包行情。紅包行情是去年年底下跌後的一輪反彈,而非趨勢向上,行情的觸發是基於悲觀預期的短期修復。這種輸入型風險一定會傳遞到中國市場。仔細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困難不小,金融等風險隱患依然很大。剛剛公布的官方PMI指標雖然仍不錯,但是2017年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降至51,雖仍高於50榮枯線,不過已經呈現走低趨勢。特別是1月產出增速有所放緩,降至2016年9月份以來的低點。
  • CPI第一次為負數!樓市的利好
    這是2009年11月以來,中國CPI的月度同比漲幅,第一次為負數。從上圖可以看出,CPI走勢在2020年1月見頂之後,基本上「坐滑梯」一樣下降。最近四個月,更是「斷崖式」下跌。到了11月竟然直接「轉負」了。
  • 日本央行年內收官決議並無驚喜!CPI持續為負「壓力山大」
    周五(12月18日)亞市盤中,日本央行發布了年內一份利率抉擇,如商場預期宣告將基準利率堅持在-0.1%不變,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堅持在0%鄰近不變,同時堅持ETF、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J-REIT)購買規劃。現在,日本央行正繼續面對通縮的要挾,日內早間發布的日本中心CPI年率創下10年來的最大降幅。
  • 若央行們的「通脹美夢」成真會怎麼樣?
    2021年可能出現的「灰天鵝」事件(指發生概率小但影響重大的事件)不是通脹上升,而是多個大型經濟體的通脹水平都超過了目標。   如果「灰天鵝」真的出現,央行們將如何應對?為了將多年通脹率平均提高到2%左右,將允許通脹率暫時超過目標。
  • CPI跌成負數,知名經濟學家:沒通縮,錯誤公式得出荒唐結論
    11月這個數據是-0.5%,時隔11年,我們的CPI首次跌成了負數。一般而言,CPI跌成負數,就定義為通貨緊縮,而CPI大於3個百分點,我們就定義為通貨膨脹。因此,市場上關於通貨緊縮的呼聲越來越高。 而知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則認為,現在沒有通貨緊縮,是用一個錯誤公式得出的荒唐結論。
  • 歐洲央行:通脹仍是心頭大患
    FX168財經網>歐洲>正文 歐洲央行:通脹仍是心頭大患 文/維多利亞,但通脹尚未顯示出令人信服的持續提升跡象,所以仍需要持續的刺激。
  • 哈央行行長談一季度通脹問題
    哈通社努爾蘇丹4月14電,哈薩克斯坦央行行長多薩耶夫當天表示,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和原油價格腰斬背景下,哈外部環境急劇惡化。為減輕外部衝擊影響和保持金融穩定,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至12%,並將浮動區間擴大到+/-1.5%。隨著外部環境惡化,堅戈匯率通過傳導效應影響進口商品價格,進一步加劇了通脹風險。
  • CPI和ppi同時出現負值,通縮信號已經出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9號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個月全民居民消費指數cpi同比下降了0.5%,環比下降了0.6%,竟然出現了負值,這是個非常罕見的數據,這個數據是最近11年以來的新低,-0.5%其實在經濟性的意義上就已經進入了通縮,只不過這一次的通縮可能跟之前歷史上的通縮有所不同,很有可能會形成一種窮人的通縮和富人的通脹。
  • cpi指數是什麼意思?cpi上漲和下跌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cpi指數?cpi指數一直是國家判斷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不關心這些的投資者對於cpi指數可能還不是很了解,但是cpi指數可以影響要股市。想必大家有點興趣了吧。什麼是cpi指數?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cpi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出臺與力度,如央行是否調息、是否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等。同時,cpi的高低也間接影響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的變化。
  • ...這將成為影響加拿大央行態度的關鍵。儘管如此,即便通脹意外...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未來數周內傾向於逢低買入加元;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分析師表示,雖然我們預期風險情緒依然是加元的主要驅動因素,但本周我們也會關注經濟數據,尤其是9月的通脹數據。考慮到通脹受到抑制,這將成為影響加拿大央行態度的關鍵。儘管如此,即便通脹意外上升,單月的數據也不足以改變貨幣政策的前景預期。
  • cpi是什麼意思? cpi數據什麼時候公布
    cpi是什麼意思?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cpi是什麼意思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 周小川:當前通脹度量存在問題 需拓展通脹概念與度量 | 央行與貨幣
    從邏輯上來說,有三處可能出現差錯:一是貨幣概念和範疇可能變了;二是從貨幣到通脹的映射關係出問題了;三是通脹的概念、範疇和度量出了問題。前兩種問題已有一些學術討論,在此討論一下第三種問題。這是一個較少受到關注的議題:當前低通脹率本身是否存在概念上和度量上的疑問?是否如多數人估測的通脹未來將會長時間維持低位,它涉及到我們應對低通脹的對策有沒有問題?
  • 馮煦明:通脹還是通縮?疫情後央行貨幣政策怎麼辦?
    但是,即便在最資深的宏觀經濟研究者和管理者中,也存在對CPI的爭論——面對同樣的宏觀經濟形勢和通貨膨脹數據,常常是有人擔心通脹,有人擔心通縮。去年底到現在,就一直是這種情況。一方面,有人高喊「拿掉豬,全是通縮」,貨幣政策不能被一頭豬困住,呼籲央行降息降準;另一方面,有人則認為,CPI不低了,要警惕通脹風險,不可放水。
  • 諾獎得主尤金·法瑪:通脹已不受央行控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諾獎得主尤金·法瑪:通脹已不受央行控制尤金法瑪2013年,有效市場假說提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在今年3月以來的疫情危機中,世界各地的央行都在向金融體系注入前所未有的流動性。但尤金·法瑪認為,實際上,央行並沒有做任何實際的事情。央行只是在通過發行一種形式的債務來購買另一種形式的債務,如發行短期債券來購買長期債券。而這並不會有什麼真正的影響。在多國利率接近為負的時期,如何體現有效市場假說?
  • CPI:4.3%!防的不是通脹,而是……
    當前我們面臨的不是通脹,而可能是「通縮」。 哎呀,其實(衰退)也許沒有那麼嚴重,但是「滯漲的狀態,應該是目前經濟學家也比較認可的一個經濟周期狀態。 我們面臨的主要風險——經濟下行、預防通縮 本月的數據告訴了我們一個信號—— 儘管全球都在放水,但我們並沒有通脹。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的通脹,都是結構性的。
  • 為消除通脹風險 土耳其央行大幅加息 裡拉短線飆升1700點
    來源:環球外匯周四晚間,土耳其央行將關鍵利率上調至15%,加息幅度為兩年多以來最大,符合市場預期,此前為10.25%。市場猜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將兌現承諾,恢復對市場有利的政策。在世界各央行都紛紛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下,土耳其央行卻獨樹一幟,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而這主要是因為土耳其國內面臨著巨大的通脹壓力。具體來看,土耳其央行表示,「我們將考慮影響通脹的各種因素,果斷地維持緊縮的貨幣政策,直到通脹永久性地下降。
  • 2018年中國cpi指數是多少?全年我國cpi上漲創五年高點
    12月通脹數據低於預期。數據發布前,界面新聞採集的七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12月CPI同比上漲2.1%,PPI同比上漲1.5%。  分析師指出,12月CPI漲幅走低主要受油價等非食品價格影響。未來CPI缺乏上漲動力,同比漲幅將收窄。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一方面豬肉、鮮菜等食品價格難以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在國內外需求穩中趨緩的情況下,上遊生產端產品價格普遍回落,非食品價格漲價無力,即便是房租價格也在2018年高基數的基礎上難以再大幅走高。因此,預計2019年CPI中樞將回落至2%以內。
  • 伍超明:通脹短期負增長,長期回歸常態|金融危機|央行|實體經濟|...
    一、後金融危機時期貨幣寬鬆為什麼未帶來高通脹(一)多數超發貨幣並未流出銀行體系2008年金融危機後,雖然全球主要央行向市場投放了大量流動性,然而多數資金都被商業銀行以準備金的形式存放回中央銀行,並未流出銀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