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餵養,寶寶更健康!新手爸媽必看

2020-08-10 上觀新聞

1-3歲是小朋友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到老」就強調了生命早期的養育對孩子的一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個時期孩子的養育重點是幫助孩子形成穩定的生活習慣,包括進食、睡眠和玩耍運動,促進孩子正常的認知、情感和體格發育。

今天,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錢甜做客閔行人民廣播電臺,將為爸爸媽媽們進行1-3歲寶寶健康生長發育和營養的相關指導。

體格發育

1-3歲小朋友的體格生長不會像1歲以內那麼「日新月異」,但隨著各種運動技能的進步,小朋友活動範圍不斷擴大,活動量不斷增大,孩子的運動和體格發育呈現一種相互促進的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的調查資料顯示1歲時孩子的體重約為9kg,是出生體重的3倍,2歲時約為12kg,為出生體重的4倍,這之後體重穩步增長,年增長約為2kg。身高的增長,1歲時約75cm,2歲時約86-87cm,女童生長與男童大致相同,略低於男童。頭圍身長增長規律與體重增長規律基本相似。所以兒童的生長是非勻速的,同時具有個體差異,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影響。

眼腦發育

大腦的發育是兒童神經心理發展的基礎,腦發育在3歲基本完成,1-3歲是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小朋友接觸外界的機會越來越多,好奇心越來越強,這些不同的刺激都會強化我們腦發育。同時小朋友的眼睛越來越亮,逐漸開始辨別形狀,學會辨別紅、黃、白、綠等顏色,同時還會判斷物體的遠近和深淺。

免疫系統的發育

1-3歲小朋友免疫系統不夠完善,如果接觸到外界環境中的細菌和病毒,就容易發燒生病。我們經常說的免疫球蛋白是體液免疫的基礎,包括IgM、IgA、IgE和IgG。IgG水平在1~3歲相當於成人的60%。IgM男孩子在3歲,女孩子在6歲時達到成人血清水平。IgA發育最遲,青春後期才達到成人水平。這個時期,注意個人衛生,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飲食習慣都能夠幫助小朋友減少感染性疾病。

腸道系統的發育

兒童腸管長度相對成人長,一般為身長的5-7倍(成人僅為4倍)。嬰幼兒腸繫膜長、柔軟,腸壁固定差,容易形成腸套疊和腸扭轉。同時腸道黏膜薄、嫩,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容易腸道感染。正常的腸道菌群有利於小朋友消除侵入到腸道的致病菌,同時對小朋友以後的免疫、代謝、營養、消化和吸收等功能成熟起著決定作用。我們生活中進食的食物成分和周圍環境都會影響腸道菌群,母乳餵養有利於益生菌的定植。3歲時小朋友的腸道菌群接近成年人。

應該給寶寶提供什麼樣的食物?

最重要當然是食物的安全性,同時儘可能嘗試不同口味和質地的食物。比如新鮮的蔬菜、水果,蛋白質豐富食物,包括禽畜肉、魚肉、豆類、雞蛋、牛奶和奶酪。儘可能少地添加蔗糖、鹽等調味料。

這個時期喝什麼?

媽媽可以堅持母乳餵養至2歲及以上。1歲以上小朋友可以喝一些鮮牛奶和強化豆奶提供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和蛋白質。中國營養學會建議2-3歲孩子每日350ml-500ml牛奶。2歲以上可以喝低脫脂奶和普通豆奶。每天奶量不能大於750ml,讓孩子可以去嘗試其他固體食物,包括鐵強化食物。

水是兒童解渴最好的飲料,兩餐之間可以提供水。不建議給1歲以下孩子喝果汁,因為果汁含糖高,纖維少。

什麼時候給孩子吃?吃多少?

每天提供3三餐,2-3頓點心,間隔2-3小時。儘量每天固定時間進餐,規律的進餐時間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每個孩子進食量都是不一樣的,這和孩子的年齡、活動量、生長速率和胃口有關。孩子的胃口可能會隨著心情、身體狀況和你提供的食物改變。每次提供的量少一點,爭取讓孩子主動要求更多一點。

可以做些什麼幫助孩子更好地進食?

和你的孩子一起吃飯。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會通過觀察家長來學習健康的飲食習慣。吃飯的時候家長可以監督孩子。

提供新食物。經常提供新的食物,包括孩子過去拒絕的食物,在嘗試新食物的同時保證每次還要有幾種小朋友吃得好的食物。孩子們通常要在品嘗之前多次觀察、聞和觸摸食物。小朋友在接受一種食物之前可能需要嘗很多次。如果觀察到孩子食用新事物有過敏的一些表現時要及時就醫。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進食。小朋友吃東西的時間比大人長,給他們時間吃完。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他們是通過玩食物來吃飯的,讓他們離開桌子去享受一本書或一個玩具。等下一餐的時候再給孩子提供食物。

讓你的孩子自己進食是學習飲食的一個重要部分。幼兒通過觸摸、聞、嘗和看食物來學習。學會使用勺子、叉子和筷子需要時間。弄得一團糟也是學習如何吃飯的一部分。

吃飯時保持冷靜,減少分心。關掉電視、手機、平板和電腦,讓你的孩子專注於吃飯,保持家庭用餐的愉快。這也會幫助你集中精力享受在一起的時光,而不是你的孩子吃什麼或吃多少。

試著用不同的烹飪方式提供同樣的食物。耐心嘗試,給你的孩子提供用不同方法製作的食物。如果小朋友不愛吃蔬菜、水果,可以嘗試烤蔬菜、湯中切碎的蔬菜或將蔬菜做成丸子,以及用整個水果和蔬菜製成的冰沙都是提供美味食物的好方法。

如果我的孩子不想吃東西怎麼辦?

如果你的孩子長得很好,偶爾不吃一頓飯也不是問題。如果你對孩子的生長、食慾或攝入量有疑問,可以諮詢你的兒保醫師或營養(醫)師。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吃東西,把食物拿開,等到下一頓飯或零食時間再餵給他們吃。有時小孩子只想反覆吃同樣的食物,這是正常的,可能會持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如果「最喜歡」的食物是健康的,繼續提供它和其他各種健康食品。如果「最喜歡」的食物不太健康,就少給孩子吃。

不需要用甜點或最喜歡的食物作為獎勵。不要強迫或賄賂你的孩子吃飯。相信孩子的胃口,引導他們決定是否吃,吃多少。

1-3歲寶寶逐漸從乳製品餵養過渡至固體食物,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影響深遠。這個時期家長和孩子在飲食和餵養方面存在著很特殊的關係。每個人充當的角色不同,家長決定提供什麼食物、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提供。小朋友決定是否吃,吃多少和選什麼吃。只有尊重這種特殊的關係才能讓孩子能夠享受進食帶來的樂趣,同時專注地學習更好的自主進食。在這個非常重要又特殊的時期,家長耐心細心正確的養育會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健康、獨立的進食者。

點擊下方收聽完整音頻:

記者:汪婷婷 李何昊(實習)

編輯:汪婷婷 李何昊(實習) 斯琪

相關焦點

  • 請停止你的過度餵養!不僅害了孩子,還傷害了自己,新手爸媽必看
    導讀:請停止你的過度餵養!不僅害了孩子,還傷害了自己,新手爸媽必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請停止你的過度餵養!不僅害了孩子,還傷害了自己,新手爸媽必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手爸媽必看:寶寶「冬天喝奶」的六大注意事項,喝錯小心變毒奶
    奶水就是寶寶的「口糧」,如果奶水變成毒奶,很可能會坑娃於無形。冬季到來,天氣的溫度發生改變,很多父母對寶寶「冬天喝奶」存在誤區,如果喝錯,很可能奶水變毒奶。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寶寶「冬天喝奶」的六大注意事項,新手爸媽必看哦!
  • 新手爸媽必看:12~24個月寶寶喝多少奶?吃什麼輔食?看完就知曉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建議:奶粉餵養的寶寶,4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了;純母乳餵養的寶寶,6個月可以漸漸添加輔食了。小傢伙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就要從喝奶奶一點點過度到吃輔食的階段,而很多新手爸媽因為沒有餵養經驗,在這個過程中面臨了不少的難題。
  • 寶寶一到6個月就發燒?新手爸媽需要打好「提前量」,寶寶更健康
    而且寶寶的睡眠逐漸變的有規律,寶媽也可以放心睡個整宿覺了,但寶寶變的比小時候更「脆弱」了,具體的表現就是容易生病,發燒也在這個階段比較常見。① 儘量母乳餵養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母乳餵養是一致被倡導的。我國的權威機構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母乳餵養最好能到寶寶2歲。
  • 新手爸媽,把握寶寶 「猛漲期」信號,養育健康寶寶
    不少新手爸媽對於孩子的生長都有所誤解,其實嬰幼兒的成長並不是我們認為的規律性。對於他們來說有一個重要的時期就是"猛漲期",在《育兒全書》中作者,將這個階段的孩子稱為"馬拉松運動員"。這段期間是孩子身高體重快速生長的一段時期,新手爸媽還是要提前學習的,才不會耽誤孩子的成長有鬧出笑話。最近,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
  • 輕鬆解決新手爸媽的餵養窘境,小熊暖奶器給寶寶暖暖的愛
    原標題:輕鬆解決新手爸媽的餵養窘境,小熊暖奶器給寶寶暖暖的愛對於新手爸媽來說,育兒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單是寶寶的餵養問題,就有各種各樣的細節要注意。年近歲末,氣溫持續走低,食物變涼的速度變快。寶寶喝奶通常斷斷續續的,當想繼續喝奶時,奶瓶裡的奶已經變涼,又要重新給寶寶熱奶。有小熊暖奶器,輕鬆為新手爸媽們解決寶寶喝奶難題,減輕育兒負擔!
  • 寶寶大便的顏色能看出身體健康狀況,你了解多少?新手爸媽必看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迎接寶寶降臨的時刻,父母除了欣喜,還有點不知所措,面對寶寶的一切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而新生兒剛生下來後,最受關注的就是大小便,在醫院的那幾天除了給新生注射疫苗和檢查外,護士還會問每天大小便幾次,這也能判斷出寶寶健康狀況,那麼新生兒的大便顏色都會有什麼特色和變化
  • 新手爸媽必知:未滿月寶寶餵養指南
    新生兒期指的是未滿28天寶寶。這個時期的寶寶剛剛脫離母體,需要慢慢適應外界環境,非常嬌貴。是對新手爸媽的一大考驗。作為過來人,特地總結了以下幾點幫助新手爸媽快速成長,掌握餵養和照看寶寶秘籍,避免踩雷。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吃和睡。1,早開奶,早吸吮。寶寶出生30分鐘內即可幫助寶媽和寶寶吸吮乳房,刺激乳汁分泌,促進母子感情;也可幫助子宮恢復。
  • 東莞諸多醫院開展「母乳餵養周」活動,為新手爸媽講解母乳餵養
    為了倡導和推進全社會支持母乳餵養,今年8月第一周,也就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我市市婦幼保健院、松山湖中心醫院、常安醫院等市內諸多醫院都開展了「母乳餵養周」的相關活動。手把手為新手爸媽講解母乳餵養在市婦幼保健院,從8月1日起,其就開啟了「母乳餵養專家諮詢」「母乳餵養知識線上直播」「孕婦學校主題活動」等「母乳餵養周」相關活動。
  • 新手爸媽如何為寶寶選擇適合和健康的奶粉
    在寶寶出生後的前6個月,要儘量做到純母乳餵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於出生後一小時內開始接受母乳餵養,並在六個月內接受純母乳餵養。六個月純母乳餵養對嬰兒和母親有諸多好處,包括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減少兒童期肥胖、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機率等等,最重要的是可防止腸道感染。六個月後或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配方奶和增加輔食。對於選奶粉這件事,對於不少新手爸媽來說頗為棘手。為了能讓寶寶喝到放心的優質奶粉,個個使出渾身解數,甚至全家出動 「買奶粉」。
  • 寶寶睡著了要不要叫醒餵奶?母乳餵養的6大誤區,新手爸媽不要踩
    、寶寶睡著了,害怕寶寶餓著了,要不要叫醒餵奶等這些才是更令新手媽媽焦慮的。那麼,為何藍冰還這麼堅持母乳餵養呢?母乳餵養中又有什麼樣的誤區需要我們的新手爸媽規避的呢?其實,像藍冰這樣的新手媽媽還有很多,下面跟著我們西瓜視頻的育嬰達人一起來了解母乳餵養。
  • 大便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如何從中看出門道,新手爸媽學習下
    作為育嬰師這麼多年,我接觸最多的是寶寶的健康問題。寶寶出生的頭一年,因為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很多時候即便生病了也無法及時被爸媽發現。有經驗的父母會根據寶寶的一些情況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態,及時處理後甚至可以將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
  • 科學育兒:新手爸媽了解這些育兒知識,對寶寶健康成長有好處
    她們幾乎每天都會想著肚子裡的寶寶多大啦,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呀……特別是寶寶從準媽媽肚子裡出生後,作為新手媽媽和寶爸就自然有了責任和義務去能照顧寶寶的衣食住行了。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面對新生嬰兒的到來,他們是既驚喜又迷茫。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想讓寶寶獨立進食?新手爸媽可嘗試「順應餵養」
    寶寶的成長發育離不開健康均衡的飲食。然而,很多寶寶吃飯難,這究竟是為什麼?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褚英主任認為,歸根到底還是新手爸媽錯誤的餵養方式導致的。褚英主任介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明確指出:提倡順應餵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 寶寶便秘怎麼辦?3大原因及應對方法4個治療誤區,新手爸媽必看
    育兒圈媽媽求助:求助,寶寶便秘怎麼辦?六天了,雙歧桿菌也吃了,沒辦法肥皂條也用了,開塞露也用了,拉了一點點,寶爸用手摳出一點,寶寶哭的撕心裂肺,最後也沒勁拉了, 心疼死了。。男寶八個月從出生一直都特別健康,第一次這樣,怎麼辦呀???求救。。。
  • 寶寶不適應新奶粉,怎麼辦?送給新手爸媽4個健康小知識
    大家好,我們是紅太陽健康科普,今天先從「寶寶不適應新奶粉」這個話題開始聊,很多新手爸媽都反應自己家的寶寶一直喝一個牌子的奶粉,不敢換,一換就不喝了。其實這種寶寶總不適應新奶粉的問題很常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母乳餵養那麼好,為什麼很多媽媽都母乳餵養不成功?新手爸媽必看
    現在越來越多的寶媽重視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好處在此就不多做重複)然而很多寶媽母乳餵養的開端就很不如意。很多媽媽母乳餵養會出現乳頭疼痛,皸裂,破潰,出血等症狀,於是寶媽們在萬般無奈之下就放棄了母乳餵養(可惜)關於母乳餵養,新手媽媽需要知道的幾件事:第一,寶寶出生後,第一件事一定要記得讓寶寶吸吮媽媽乳頭,切記切記!!
  • 爸媽必看丨超實用的育兒經,新生寶寶這樣帶才靠譜!
    新手媽媽們雖然有問啥懂啥的度娘傍身;有育兒經驗的婆婆、媽媽照料,心裡依然忐忑不安,特別同一個育兒問題大家意見不一致時,不知道聽誰的才靠譜。本期特約兒科醫生陳玥。第一軍醫大學兒科專業碩士,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專業委員會營養專業委員。Q1、新手爸媽的擔憂:到底要不要給新生寶寶餵水?
  • 武漢兒保中心:新手爸媽如何照顧新生寶寶?
    新手爸媽如何照顧新生寶寶?這九條越早知道焦慮越少 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到底應該怎樣照顧新生嬰兒?需要注意哪些?有哪些技巧?接下來給大家科普關於新生寶寶的九個注意事項,助您在新手媽媽的路上不迷茫不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