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公司組織團建,早上七點半集合,自己早到了。想著自己等人不尷尬,別人等你才尷尬。畢竟集體活動嘛!抱有這一想法的顯然不只有我一人,其他成員陸續趕到,在規定時間前,全部集合完畢。乘坐大巴,伴隨著大巴司機豪邁的歌聲,我們向無錫挺進。
也許是第一次參加戶外的拓展項目,新鮮感大於空氣中的熱度,玩的很開心,但是玩的過程中,也看清了一些人,學到了一些道理。不要以為團建只是玩的開心,只是破冰,更重要的是看一個人的快速反應能力還有就是為人處世方面,業務能力的強弱等等。是不是很多人沒想過那麼複雜,想著,出來玩,開心最重要,但是啊,你注意觀察這種事情的時候,你可以避免很多職場上的小失誤。
舉幾個例子,女生G和其餘三名組員一起玩遊戲,結果團隊操作中犯了錯,教練給予懲罰,她面上一笑,心裡卻不是很開心。另外和組員聊天中,話裡話外的意思不動聲色的將團隊失誤的過錯推卸給另一個組員(另一個組員是這個臨時組建團隊中職位最低的人,就一背鍋俠)。小遊戲就可以發現,女生G在職場上的習慣方式,遇到錯誤,受到上司懲罰,首先得找一個人去推卸,有功可以自己領。這種人職場是不缺的,總是有理由找背鍋俠。能力不足時,儘量少向上去熱乎,一不小心就做了背鍋俠,若不幸遇上,那也沒關係,不動聲色用證據懟上去,讓TA知道你不好惹就好,有些人是欺軟怕硬的。這種人眼力勁特別強,若是不出意外,挑的背鍋俠大多屬於默默忍受型的。
男生T是一個油嘴滑舌的人,為人處世方面特別的圓滑,太過於流於表面,相處之中,非常容易使人豎起厚厚的防火牆。並且已經組好隊伍之後,比賽過程中因為隊伍實力差,轉而去了另外實力較強的隊伍,雖是遊戲,但是也是一種忠誠度的顯現。有小聰明但無大智慧。大約是還很年輕,沒有太多經驗,還在打磨,處於鋒芒畢露的階段。
男生F是一個比較樸實的人,上臺發表遊戲感言的時候,直接將遊戲過程用平緩的語調說出,再從中說出市場道理,很樸實,是因為他說的是對的,但是很乏味也是重點,令人聽不進去也是重點,分析而來就是一個很努力很老實工作的職場形象。
而「我」,進入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卻不曾想過自己在觀察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觀察「我」。想的多,做的少,看的清事件格局,卻不曾主動上前,是一種典型的旁觀者心理,公司團隊中,遇到這樣的人,可以儘量多考察,若是人才,就多做思想,變為公司需要人才。若只是誇誇奇談,那這樣的人,做好本職工作就好,不做其他想法。
一次公司的團建的拓展項目就像是職場上的項目拓展,在遊戲中,看到眾人的工作狀態,也能更加了解職場人的性格。這就是團建的目的所在,在遊戲中看到職場人的小心思。就這樣,你還認為團建活動很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