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規則,職場這個江湖,更是毫不例外。
至於職場規則嘛,也分為明規則和暗規則。明規則無非就是寫在紙上,掛在牆上的規章制度。一般職場人都清楚明白,萬不得已是不會自己去觸碰的。至於暗規則,肯定沒人跟你講,那些就在上級的管理心經裡面,隨時可以拿來用。
作為一個曾經的職場老鳥,不妨把經歷過的各種暗規則總結一下。
01/誰能幹誰多幹。
能幹這裡不能僅僅理解為做事能力強,而是更多的理解成指能把事做下來,不會把事幹砸了。
初入職場,自然是胸有雄心鬥志。想露一手,顯示自己的職場價值,也給自己開個好頭。新人有這個想法很正常,要不了多久,上級就會遂人所願,各種老人不願意做的活,都紛紛派上來了。
就我做的活,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開始沒幾天就出任夥食團團長,每天要記個夥食帳,雖說只有七八人的小單位,事情就在飯前飯後那幾分鐘就能搞定,時間久了,難免厭倦。
尤其是像我從來沒有當過家的年輕人,夥食團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沒有了,食堂的大師傅都要分咐下來去採購。後來我才明白,就是給食堂的大師傅打下手的活。當然,年輕嘛,出點力氣也無所謂。
後來,不知道領導怎麼知道我毛筆字寫的可以,於是,單位各種要寫毛筆字的活,又是我的了,甚至還可以從外面接活給我幹。給本單位寫寫無所謂,問題是怎麼就成了領導手裡的一張人情牌,隨時可以發出去呢。
再後來,各種學習小組組長的名頭又來了,光有名頭倒也無所謂呀,關鍵是後續的各種要寫的計劃總結材料大把大把攤上來了,誰讓你是組長呢。
這些事,與本人的本職工作半毛錢關係也沒有,勞神費力還不一定有人認可。那些老鳥們就等著下山搶梨子了,到了年終評比,老鳥們早就啟動遊說機制,私下開始拉票了。我等新人邊也沾不上。
一旦整明白,等到第二年,這些破事無論如何也要推卸掉。
年輕人真不是怕吃虧,怕的是老吃虧,等到冷了那顆富有激情的心,從此以後,對單位的事,對單位的人就冷了。
02/誰心軟誰多幹。
等到大家都成老鳥,沒有新鮮人進來的時候。好多臨時派活要看心腸了,誰的心腸軟,聽到上級說幾句好聽的,就忍不住接下來,那麼,恭喜你,該你多幹了。
本來以前那些活,一般人都能幹下來,加之是義務性質的,本不屬於本職工作。做久了,自己手頭的分內工作難免有所影響。
無論分內分外,多幹的事,做好了是應該的,做不好背鍋是跑不掉的。所以,在職場上公平這事其實一般是不存在的。
有一段時間,行業內流行什麼素質培訓,這種性質的培訓,算不上肥差,但首先要到上級部門去參加培訓學習。
當年,聽說外出學習,總覺得是個好機會,知道消息後向領導要求派出學習提高提高,誰知道,領導說,這事有安排了,你手頭事情多,這次就不安排你了。這次怎麼就感覺領導那麼體貼,那麼親切呢。還是人太年輕了,不懂規則啊。
一連安排了好幾批出去學習,也沒安排上我。當時也沒多考慮,後來才知道,學習培訓是真,外出遊玩也是真。這等好事,領導真沒有考慮過我。
等到年底,外派的各種素質培訓學習都結束了,後面的問題就來了。
原來,派出學習培訓的人員,必須回來之後要給最基層的單位人員講課培訓。給下面單位上課培訓不難,但是後面的事挺麻煩的,要負責上課之外,還要組織考核,實施監督等等,講課人都要全程跟蹤負責到底。
很顯然,領導也犯難了,這本來不是本職工作。前面那些老鳥們遊山玩水可以,讓他們幹這些硬活,都打退堂鼓了。
領導想來想去,結果考慮到我們一些新人身上了。有的新人明知是套路,也躲不開啊,感覺既然領導信任,就上架入套應承下來再說。
還有一個項目的培訓講課實在找不到人了,領導又開始考慮我了。我發現,這事不能這樣呀。正兒八經外出學習培訓的人回來不去講課,讓我這樣的去湊數應景,我完不成任務呀。
對不起,這一次,我心腸不軟,耳根也不軟,直接婉拒。
03/誰老實誰多幹。
在一個不正常的職場中,老實人總是幹的最多,這是個慣例。為什麼?聽話,活好派,還不壞事。
領導要的是事情有人幹,單位要的是和諧。如果讓刁滑的人做份外的事,估計,領導真不敢下手。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事情不一定能做下來,單位的和諧也失去了。
只要事情有老實人做了,刁滑的人也無話可說。至於利益分配的時候,那得另有規則了,那個規則就是:會哭的小孩多吃奶。講良心的領導可能也會平均分配,利益均沾,但是對多幹事的那些老實人來說其實已經顯失公平了。
我要說明一下的是,能者可以多勞,多勞一定要多得。這不只是榮譽上多得,還要是報酬上的多得。
這一個規則如果不建立起來,哪怕給老實人提撥,人家未必願意。
當然,上面所說的肯定不是各種企業上的問題了。如果在一個企業管理上出現這樣的艱難情況,估計已經離關門不遠了。
真實的情況只會發生在我曾經工作過的那些單位,不知道現在會是什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