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受過的職場規則

2020-10-19 ycc0000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規則,職場這個江湖,更是毫不例外。

至於職場規則嘛,也分為明規則和暗規則。明規則無非就是寫在紙上,掛在牆上的規章制度。一般職場人都清楚明白,萬不得已是不會自己去觸碰的。至於暗規則,肯定沒人跟你講,那些就在上級的管理心經裡面,隨時可以拿來用。

作為一個曾經的職場老鳥,不妨把經歷過的各種暗規則總結一下。

01/誰能幹誰多幹。

能幹這裡不能僅僅理解為做事能力強,而是更多的理解成指能把事做下來,不會把事幹砸了。

初入職場,自然是胸有雄心鬥志。想露一手,顯示自己的職場價值,也給自己開個好頭。新人有這個想法很正常,要不了多久,上級就會遂人所願,各種老人不願意做的活,都紛紛派上來了。

就我做的活,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開始沒幾天就出任夥食團團長,每天要記個夥食帳,雖說只有七八人的小單位,事情就在飯前飯後那幾分鐘就能搞定,時間久了,難免厭倦。

尤其是像我從來沒有當過家的年輕人,夥食團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沒有了,食堂的大師傅都要分咐下來去採購。後來我才明白,就是給食堂的大師傅打下手的活。當然,年輕嘛,出點力氣也無所謂。

後來,不知道領導怎麼知道我毛筆字寫的可以,於是,單位各種要寫毛筆字的活,又是我的了,甚至還可以從外面接活給我幹。給本單位寫寫無所謂,問題是怎麼就成了領導手裡的一張人情牌,隨時可以發出去呢。

再後來,各種學習小組組長的名頭又來了,光有名頭倒也無所謂呀,關鍵是後續的各種要寫的計劃總結材料大把大把攤上來了,誰讓你是組長呢。

這些事,與本人的本職工作半毛錢關係也沒有,勞神費力還不一定有人認可。那些老鳥們就等著下山搶梨子了,到了年終評比,老鳥們早就啟動遊說機制,私下開始拉票了。我等新人邊也沾不上。

一旦整明白,等到第二年,這些破事無論如何也要推卸掉。

年輕人真不是怕吃虧,怕的是老吃虧,等到冷了那顆富有激情的心,從此以後,對單位的事,對單位的人就冷了。

02/誰心軟誰多幹。

等到大家都成老鳥,沒有新鮮人進來的時候。好多臨時派活要看心腸了,誰的心腸軟,聽到上級說幾句好聽的,就忍不住接下來,那麼,恭喜你,該你多幹了。

本來以前那些活,一般人都能幹下來,加之是義務性質的,本不屬於本職工作。做久了,自己手頭的分內工作難免有所影響。

無論分內分外,多幹的事,做好了是應該的,做不好背鍋是跑不掉的。所以,在職場上公平這事其實一般是不存在的。

有一段時間,行業內流行什麼素質培訓,這種性質的培訓,算不上肥差,但首先要到上級部門去參加培訓學習。

當年,聽說外出學習,總覺得是個好機會,知道消息後向領導要求派出學習提高提高,誰知道,領導說,這事有安排了,你手頭事情多,這次就不安排你了。這次怎麼就感覺領導那麼體貼,那麼親切呢。還是人太年輕了,不懂規則啊。

一連安排了好幾批出去學習,也沒安排上我。當時也沒多考慮,後來才知道,學習培訓是真,外出遊玩也是真。這等好事,領導真沒有考慮過我。

等到年底,外派的各種素質培訓學習都結束了,後面的問題就來了。

原來,派出學習培訓的人員,必須回來之後要給最基層的單位人員講課培訓。給下面單位上課培訓不難,但是後面的事挺麻煩的,要負責上課之外,還要組織考核,實施監督等等,講課人都要全程跟蹤負責到底。

很顯然,領導也犯難了,這本來不是本職工作。前面那些老鳥們遊山玩水可以,讓他們幹這些硬活,都打退堂鼓了。

領導想來想去,結果考慮到我們一些新人身上了。有的新人明知是套路,也躲不開啊,感覺既然領導信任,就上架入套應承下來再說。

還有一個項目的培訓講課實在找不到人了,領導又開始考慮我了。我發現,這事不能這樣呀。正兒八經外出學習培訓的人回來不去講課,讓我這樣的去湊數應景,我完不成任務呀。

對不起,這一次,我心腸不軟,耳根也不軟,直接婉拒。

03/誰老實誰多幹。

在一個不正常的職場中,老實人總是幹的最多,這是個慣例。為什麼?聽話,活好派,還不壞事。

領導要的是事情有人幹,單位要的是和諧。如果讓刁滑的人做份外的事,估計,領導真不敢下手。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事情不一定能做下來,單位的和諧也失去了。

只要事情有老實人做了,刁滑的人也無話可說。至於利益分配的時候,那得另有規則了,那個規則就是:會哭的小孩多吃奶。講良心的領導可能也會平均分配,利益均沾,但是對多幹事的那些老實人來說其實已經顯失公平了。

我要說明一下的是,能者可以多勞,多勞一定要多得。這不只是榮譽上多得,還要是報酬上的多得。

這一個規則如果不建立起來,哪怕給老實人提撥,人家未必願意。

當然,上面所說的肯定不是各種企業上的問題了。如果在一個企業管理上出現這樣的艱難情況,估計已經離關門不遠了。

真實的情況只會發生在我曾經工作過的那些單位,不知道現在會是什麼狀況?

相關焦點

  • 子桓說:職場上一定要懂的規則!
    大家好,我是子桓。相信大家都聽過很多職場規則,但為什麼還是不能在職場上遊刃有餘呢?因為我們聽到的很多東西都是「支離破碎」的,而且對規則也半信半疑。講職場規則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一個「逆風」的人,又如何打出了「一手好牌」。春秋時期,鬼谷子有很多厲害的徒弟,其中有兩個人在軍事才能上更是能力突出,這兩個人就是孫臏和龐涓。
  • 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職場規則之尊重同事
          大家好,歡迎來到職聊堂,今天職聊堂的老師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職場規則之尊重同事》。不能不顧同事的感受大聲接電話,影響同事工作。第二點:請教問題有「眼色」。同事在忙時不要打擾他,不忙時要經得同意後再問問題。看同事在工作,很冒失地跑過去說:幫我分析分析這個事咋幹?應該說:我有一個問題需要請教您,您看啥時間有空幫我解答一下?
  • 不懂職場這4個規則,當心你水土不服,淪為職場局外人
    如果擺出一副心不在焉、隨時跳槽的樣子,自然職場不會回饋給你想得到的東西——你在排斥環境,環境是有感應的,它也會排斥你。【肆】新人水土不服,歸根結底冒犯了職場規則新人之所以對職場有諸多水土不服的表現,說到底就是冒犯了規則,因為不洞悉規則,所以,為他們融入環境設置了一道屏障。
  • 《奇葩說》黑馬遭淘汰: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因為不懂職場生存規則
    在《奇葩說》第六季剛剛播出不久,就看到過一篇文章,談到一個話題:一個人的成功,先從討喜開始。也是針對節目當中一位十分優秀的選手許吉如的種種表現,做出的比較客觀的評價和思想的提煉。今天,也想和大家聊聊,職場當中,像許吉如這樣的員工,如何避免遭遇滑鐵盧。或許對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是一個提醒或幫助。
  • 公共規則限制私生活是職場需求
    受訪嘉賓:羅蔚  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師  桃色新聞或是公共事件  南都周刊:伊萊克斯石靖裸照事件目前也沒有定性,只能說它是職場的一個性事件。但因此也引發了討論職場性關係的討論,尤其是上下級之間的性關係,利用這個關係來獲得職業生涯中一些好處。在職場中這一現象多嗎?
  • 你是職場上被孤立的那個人麼?這4條規則職場人都要懂
    如果在職場被孤立,工作很容易碰壁,也會過得很不開心,職業幸福感也會大打折扣。換一份工作,就算收入稍微差點,但幸福感倍增,也划算。這樣兩種觀點,仔細想想都各有道理。但是老王要說,其實沒必要把它變成一道選擇題,因為它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答案。老王之前就碰到過一位為此糾結的諮詢者。
  • 職場遇到年齡大的下屬,應該怎樣稱呼?三條職場禮儀規則要明白
    我自己也做過很多年中層領導,部門裡也有年齡比我長的,我一般都是稱呼對方全名或者後綴名。首先,領導直呼其名,下屬是可以接受的,畢竟職位層次的差別擺在那,自己也不用覺得很丟人。舉個例子,領導40歲,下屬45歲,領導叫他名字並無不妥,但若叫其「小XX」倒很可能會有些不舒服。
  • 職場團建背後寓意的職場規則
    抱有這一想法的顯然不只有我一人,其他成員陸續趕到,在規定時間前,全部集合完畢。乘坐大巴,伴隨著大巴司機豪邁的歌聲,我們向無錫挺進。也許是第一次參加戶外的拓展項目,新鮮感大於空氣中的熱度,玩的很開心,但是玩的過程中,也看清了一些人,學到了一些道理。
  • 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職場規則之如何與上級溝通
          大家好,歡迎來到職聊堂,今天職聊堂的老師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職場規則之如何與上級溝通》。一般來講,領導都比較繁忙,無法顧及交待過的每項工作。作為下屬,保持主動與上級溝通的意識特別重要。不僅因忙於工作而忽視了與上級的主動溝通,溝通的過程中還要有效展示自我,讓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得到領導的肯定。與上級溝通時要遵守以下四個原則:原則一,明白溝通的目的。
  • 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職場規則之理解他人
           大家好,歡迎來到職聊堂,今天職聊堂的老師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職場規則之理解他人》。無論在日常的生活或工作中,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歷:當你的朋友正在眉飛色舞地向你講述他旅遊時的奇遇時,你冷不丁地回應了一句:「那有什麼好稀奇的,我去年去的時候也遇到過。」當你的同學興奮地對你說他花費了一上午的時間終於攻克了一道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時,你不屑一顧地回覆說:「有那麼興奮嗎?
  • 這些職場規則你需要了解
    我之所以對這條評論記憶深刻,是因為之前我從未考慮過體制內是否可以展露鋒芒這個問題。雖然我進入職場也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但對於自己在職場上的經歷以及心得從未有過正式的總結,於是,我覺得有必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更加深刻的認識,以便自己能夠在職場中避免一些彎路以及不必要的麻煩。
  • 職場的意外收穫,雙十一那天,領導做了一件讓我很感動的事
    作者:寶寶知道 夏沫靜雙十一那天,領導做了一件讓自己很感動的事情,讓我明白職場的生存規則與工作的準則。那天,辦公室的同事突然叫我:「領導找你了!」當時我在天貓上奮戰著,一聽真以為是被領導看見了,要去接受批評。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敲開了領導的門。
  • 了解這6種職場規則,讓你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四、當面不說,背後亂說的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等到風言風語傳到當事人耳朵裡的時候,一旦產生後果,其他同事都會敬而遠之,都會琢磨:誰知道下一個被八卦的是不是我。
  • 90%職場人不懂小圈子的忠誠,站對你的立場,升職加薪的基本規則
    他一直以來,特別是去年以來在局長和書記之間斡旋所付出的巨大精力,也曾多次聽他當做職場經驗說起過。那時的小李是非常自信的。他的自信來自於同事們的嘖嘖稱讚,都說他在局長和書記關係很微妙的情況下,竟能和他們兩人關係都得那麼好,真是不簡單。我們也為他有如此本事感到由衷的高興。認為他即使在局長在任時提不起來,以後書記接了班也一定能夠得到重用。但沒有想到,小李和我們都想錯了。
  • 對幼兒進行規則教育的感受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對幼兒進行規則教育的感受 分頁標題#e#   對規則進行專門學習和練習後,還必須不斷的在平時加強鍛鍊,才能使良好的行為得到強化
  • 《歷史職場那點事兒》:古代職場的爭鬥意識
    職場幾千年來,人們對於權力的爭奪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中國的古代歷史,就是一部權力爭奪史。在權力場上,你或許看不到炮火硝煙,但卻時時感受著槍林彈雨的危險;你或許看不到刀光劍影,但卻能處處體味到血雨腥風的悽寒。
  • 職場的8條普適規則,早早明白的人不知道有多賺
    8條普適規則,早早明白的人不知道有多賺這8條職場普適規則(下面的小標題)是一朋友總結的,後面的事例說明或感慨是我補充。我一直在民企工作,對這8條也深深認同,有的是多年以後才明白的道理。職場上不管是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行業,最後其實都是拼「做人」,有的人投機取巧可能能一時獲利,但最終還是德不配位。希望能夠給大家一點啟發。
  • 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職場規則之如何與同事有效溝通
           大家好,歡迎來到職聊堂,今天職聊堂的老師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職場規則之如何與同事有效溝通》。在單位實習時,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經歷一:自己興衝衝地找其它部門的同事溝通問題,別人一句「沒看我正忙著嗎?」
  • 「同事動不動插手我的工作,怎麼辦」從動物世界學這3條職場規則
    因為,踏入別人的領地意味著「冒犯」,冒犯是要付出代價的,領地的主人會眼神和身體散發出一種強大的氣場告訴對方:你走錯地方了,若你是想入侵我的領地,我不介意跟你打一架。用自己的實力給對方顏色,告訴沒禮貌的入侵者什麼是「不可侵犯」。回到同事的問題,既然人家手都伸到你的碗裡了,如果你再沒點動作,等到被別人搶了飯碗,是不是顯得自己太無能,任人踩踏?
  • 沒被簡歷坑過,不足以談職場
    「HR問我還有什麼想問的沒,我該問什麼?」「HR問我優缺點是什麼,我怎麼說呢?」「簡歷到底該怎麼寫?為什麼HR說我的簡歷什麼也沒寫?」……說實話,這些問題我都遇到過,而且不止一次。剛開始我回答這些問題也都是五花八門的,經歷過很多次失敗,最後慢慢地摸索出一些規律,也漸漸地知道HR問這些問題的用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