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納稅額的計算:計稅方法、銷售額的確定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第一節  一般性規定

  第十四條 增值稅的計稅方法,包括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

  第十五條 一般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

  一般納稅人提供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特定應稅服務,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但一經選擇,36個月內不得變更。

  第十六條 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第十七條 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提供應稅服務,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扣繳義務人按照下列公式計算應扣繳稅額:

  應扣繳稅額=接受方支付的價款÷(1+稅率)×稅率

第二節  一般計稅方法

  第十八條  一般計稅方法的應納稅額,是指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餘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第十九條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銷項稅額計算公式: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第二十條  一般計稅方法的銷售額不包括銷項稅額,納稅人採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併定價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第二十一條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第二十二條 下列進項稅額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從銷售方或者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二)從海關取得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三)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

  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買價,是指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在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註明的價款和按照規定繳納的菸葉稅。

  (四)接受交通運輸業服務,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外,按照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上註明的運輸費用金額和7%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計算公式:

  進項稅額=運輸費用金額×扣除率

  運輸費用金額,是指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上註明的運輸費用(包括鐵路臨管線及鐵路專線運輸費用)、建設基金,不包括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

  (五)接受境外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的應稅服務,從稅務機關或者境內代理人取得的解繳稅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通用繳款書(以下稱通用繳款書)上註明的增值稅額。

  第二十三條 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增值稅扣稅憑證,是指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農產品收購發票、農產品銷售發票、運輸費用結算單據和通用繳款書。

  納稅人憑通用繳款書抵扣進項稅額的,應當具備書面合同、付款證明和境外單位的對帳單或者發票。資料不全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第二十四條 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於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應稅服務。其中涉及的固定資產、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譽、商標、著作權、有形動產租賃,僅指專用於上述項目的固定資產、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譽、商標、著作權、有形動產租賃。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業服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交通運輸業服務。

  (四)接受的旅客運輸服務。

  (五)自用的應徵消費稅的摩託車、汽車、遊艇,但作為提供交通運輸業服務的運輸工具和租賃服務標的物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非增值稅應稅項目,是指非增值稅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譽、商標、著作權除外)、銷售不動產以及不動產在建工程。

  非增值稅應稅勞務,是指《應稅服務範圍注釋》所列項目以外的營業稅應稅勞務。

  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者移動後會引起性質、形狀改變的財產,包括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納稅人新建、改建、擴建、修繕、裝飾不動產,均屬於不動產在建工程。

  個人消費,包括納稅人的交際應酬消費。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12個月的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等。

  非正常損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盜、丟失、黴爛變質的損失,以及被執法部門依法沒收或者強令自行銷毀的貨物。

  第二十六條 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納稅人,兼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非增值稅應稅勞務、免徵增值稅項目而無法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銷售額+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營業額+免徵增值稅項目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當期全部營業額)

  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據年度數據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進行清算。

  第二十七條 已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貨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發生本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非增值稅應稅勞務、免徵增值稅項目除外)的,應當將該進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扣減;無法確定該進項稅額的,按照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扣減的進項稅額。

  第二十八條 納稅人提供的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應稅服務,因服務中止或者折讓而退還給購買方的增值稅額,應當從當期的銷項稅額中扣減;發生服務中止、購進貨物退出、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額,應當從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當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 一般納稅人會計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

  (二) 應當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而未申請的。

第三節  簡易計稅方法

  第三十條 簡易計稅方法的應納稅額,是指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徵收率計算的增值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第三十一條 簡易計稅方法的銷售額不包括其應納稅額,納稅人採用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合併定價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提供的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應稅服務,因服務中止或者折讓而退還給接受方的銷售額,應當從當期銷售額中扣減。扣減當期銷售額後仍有餘額造成多繳的稅款,可以從以後的應納稅額中扣減。

第四節  銷售額的確定

  第三十三條 銷售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價外費用,是指價外收取的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但不包括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第三十四條 銷售額以人民幣計算。

  納稅人按照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結算銷售額的,應當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折合率可以選擇銷售額發生的當天或者當月1日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納稅人應當在事先確定採用何種折合率,確定後12個月內不得變更。

  第三十五條 納稅人提供適用不同稅率或者徵收率的應稅服務,應當分別核算適用不同稅率或者徵收率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從高適用稅率。

  第三十六條 納稅人兼營營業稅應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應稅服務的銷售額和營業稅應稅項目的營業額;未分別核算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應稅服務的銷售額。

  第三十七條 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不得免稅、減稅。

  第三十八條 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後,提供應稅服務中止、折讓、開票有誤等情形,應當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未按照規定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不得按照本辦法第二十八條和第三十二條的規定扣減銷項稅額或者銷售額。

  第三十九條 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將價款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的,以折扣後的價款為銷售額;未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的,以價款為銷售額,不得扣減折扣額。

  第四十條 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的價格明顯偏低或者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或者發生本辦法第十一條所列視同提供應稅服務而無銷售額的,主管稅務機關有權按照下列順序確定銷售額:

  (一)按照納稅人最近時期提供同類應稅服務的平均價格確定。

  (二)按照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提供同類應稅服務的平均價格確定。

  (三)按照組成計稅價格確定。組成計稅價格的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成本利潤率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相關焦點

  •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等於當期銷項稅額減當期進項稅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當期應納稅額的多少,取決於當期銷項稅額和當期進項稅額這兩個因素。在分別確定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情況下,就不難計算出應納稅額。
  • 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知識點:消費稅應納稅額計算
    下面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重要考點:消費稅應納稅額計算,供考生參考。 消費稅應納稅額計算一、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消費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有三種方法:1.生產銷售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 房地產企業各稅種計稅依據、應納稅額計算
    二、一般計稅申報 (一)銷項稅額 1、銷售額計算 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以下簡稱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按照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當期銷售房地產項目對應的土地價款後的餘額計算銷售額。
  • 2017年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大全 計稅方法及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二)稅目和稅率(稅額標準)  根據應納稅憑證性質的不同,印花稅分別採用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具體稅目、稅額標準詳見《印花稅稅目、稅率(稅額標準)表》:此外,根據國務院的專門規定,股份制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因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股權轉讓書據,應當按照書據書立的時候證券市場當日實際成交價格計算的金額,由出讓方按照1‰的稅率繳納印花稅
  • 納稅人以契稅計稅金額進行差額扣除的計算公式和方法
    納稅人以契稅計稅金額進行差額扣除的計算公式和方法1)2016年4月30日及以前繳納契稅的。增值稅應納稅額=[全部交易價格(含增值稅)-契稅計稅金額(含營業稅)]÷(1+5%)×5%2)2016年5月1日及以後繳納契稅的。增值稅應納稅額=[全部交易價格(含增值稅)÷(1+5%)-契稅計稅金額(不含增值稅)]×5%2.1.8 應交增值稅計算1. 計稅方法:增值稅的計稅方法,包括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
  • 關於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的規定
    一、小規模納稅人簡易計稅方法(一)應納稅額的一般計算公式應納稅額=不含稅銷售額*徵收率=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徵收率銷售額是納稅人發生銷售行為向 購買方 收取的 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不包括按徵收率收取的增值稅稅額。
  • 解讀2016年營改增範圍、計稅方法 生活服務稅目含哪些
    4、計稅方法  1基本規定  增值稅的計稅方法,包括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  一般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一般納稅人發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特定應稅行為,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但一經選擇,36個月內不得變更。
  • 轉讓土地使用權差額徵稅的稅額計算、發票開具及報表填報
    1、適用情形   納稅人轉讓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取得該土地使用權的原價後的餘額為銷售額,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 ...小規模納稅人,按照5%的徵收率減按1.5%計算繳納應納稅額。一般...
    個人支付的符合條件的住房租金,按規定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扣除。住房租賃企業向個人出租住房,小規模納稅人,按照5%的徵收率減按1.5%計算繳納應納稅額。一般納稅人,可以選擇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的徵收率減按1.5%計算繳納應納稅額。個人通過政府租賃平臺辦理租賃合同網籤備案的,其出租住房應繳納的各項稅費,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採取症候群收方式徵收,症候群收率為0。
  • 一般計稅、簡易計稅、差額計稅,看完這篇全明白了
    2 一般計稅方法下增值稅的核算 一般納稅人正常業務的計稅方法,按照適用稅率計算銷項稅額,可以抵扣進項稅額,這裡不再詳細說明~ 3
  • 初級會計稅法計算公式大全
    17%)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2)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3)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 各大稅種的計算公式,建議收藏
    一般情況: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2、從量計徵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
  • ...並按照本通知所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計算應納稅額。對納稅人在...
    【財政部發布《關於2018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對納稅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後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 並按照本通知所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計算應納稅額。
  • 企業應繳納增值稅計算公式和思路,2020年初級會計經濟法核心考點
    企業需要繳納的稅種有很多,特別是增值稅是我國現行稅收制度最大的稅種, 那增值稅應納稅額究竟怎麼計算呢,實務報稅工作每一個會計都應該掌握,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這一稅種也是核心考點,今天給大家分享關於增值稅的計算公式和思路(側重考試角度)一般計稅方法應納稅額的計算
  • 各大稅種的計算公式,真的太實用了!
    >年應納稅額=課稅數量×單位稅額4、土地增值稅增值稅=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扣除項目應納稅額=∑(每級距的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5、契稅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二、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1、直接計稅法>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
  • 稅負率的計算方法
    稅負率的計算方法是: 稅負率= 應交增值稅/ 銷售收入。即稅負率= 本年累計應納稅額/本年累計應稅銷售額(不含稅)×100%。  稅負即稅收負擔,是實際交納的稅款佔銷售收入淨額的百分比。稅負可以單指增值稅稅負、所得稅稅負、營業稅稅負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稅款加總計算一個總體稅負。
  • 19年初級會計考試10大計算公式更新!每年必考!
    >3)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1)一般情況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
  • 2018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預習考點:進口貨物應納增值稅的計算
    2018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報名還未公布,如果你打算在會計行業發展,拿下初級會計職稱證書是當前重要的事情,為了幫忙大家在預習期學習知識點,中公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8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預習考點:進口貨物應納增值稅的計算,希望大家高效備考,順利通關。
  • 9月起年終獎計稅方法調整 避免獎金越多所得越少
    本報訊 (記者何穎思)年終獎在個稅法修訂後不會「分段計稅」,但計稅方法也將調整。又如張總的年終獎為48萬元,算出的應納稅額為118625元,最終稅後收入為36.1375萬元。李總的年終獎為48.0001萬元,應納稅額為140625.3元,最終稅後收入為33.9376萬元,反而比張總少了2.1999萬元。  國稅總局認為,這個計算結果違背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基本原則,也打擊了人民群眾努力實現勞動致富的積極性。
  • 差額計稅知多少,如何把握讓企業利益最大化
    所謂差額計稅:就是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時銷售額等於收入減去支付的費用。按差額確定銷售額的情況。可以選擇差額計稅的業務有以下九種:金融商品轉讓 經紀代理服務 融資租賃企業 客運場站服務 旅遊服務 建築服務 銷售房地產項目 勞務派遣 自來水水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