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詩歌四首
01 積累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sǒng zhì(竦峙) jié(碣)石
澹澹(dàn) 蕭瑟(xiāo)(sè)
枯téng(藤) 天yá(涯)
2.下列詩句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我寄愁心/與明月
B.江春/入舊年
C.楊花落盡/子規啼
D.斷腸/人在天涯
(解析:斷腸人/在天涯)
3.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
(1)東臨碣石(登上、到達)
(2)潮平兩岸闊(開闊)
(3)海日生殘夜(升起)
(4)鄉書何處達(信)
(5)斷腸人在天涯(形容悲傷到極點)
4.填空。
(1)《觀滄海》中展現海島生機勃勃的詩句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詩中最能反映詩人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友人的關心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一詩中道出新舊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4)《天淨沙 秋思》中表現天涯遊子漂泊無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D)
A.《觀滄海》這首詩通過寫作者在遠徵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見的壯觀景象,展現了詩人寬廣的胸襟。
B.《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關懷、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頸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D.《天淨沙秋思》中天淨沙是其詞牌名,秋思是其題目,作者馬致遠,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
(解析:「天淨沙」是曲牌名。)
6.為增強同學們對詩歌的興趣,感知詩歌的特點,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魅力,語文老師組織學生開展「輕叩詩歌的大門」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其中吧。
(1)在這次綜合性實踐學習中,你準備建議開展哪些活動?(至少舉出三個)
示例:詩歌朗誦、手抄報、作文比賽、知識問答比賽等。
(2)搜集、整理詩歌:同學們在整理搜集到的詩歌時,需要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請你按照示例,再設想兩個分類的標準。
示例:①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②按創作方法分:詩歌、民歌、童謠……
③按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按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③按內容分:敘事詩、抒情詩、邊塞詩、田園詩……
④按朝代分:唐詩、宋詞、元曲……
(3)在你的建議下,班級決定舉行「詩歌朗誦會」,請簡要介紹一下朗誦會的程序。
示例:①讓報名的同學們上臺朗誦。②讓老師和同學評評誰最好。③總結詩歌朗誦技巧。④頒獎。⑤結束。
02 課內精讀
(一)閱讀曹操的《觀滄海》,完成下面的題目。
7.詩眼是詩歌中最具表現力的關鍵詞句。請找出本詩的詩眼,並說明理由。
本詩的詩眼是「觀」。「觀」是全詩的線索,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採用了怎樣的抒情方式?有什麼作用?
借景抒情。詩人借描寫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了詩人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
(二)閱讀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完成下面的題目。
9.請對本詩後兩句做簡要賞析。
示例:這兩句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月亮人格化。在詩人筆下,無知無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帶去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牽掛之情。詩句想像豐富,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10.詩中沒有單純的寫景,總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聯繫本詩的寫作背景,說說作者為什麼選取「楊花」「子規」開頭。
示例:寫「已落盡的楊花」點明了時令——暮春,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節,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楊花」漂泊無定,暗寫王昌齡被貶荒僻之地給人的飄零流落之感;「子規」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悽慘地啼叫著。因此,開頭一句的寫景,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
(三)閱讀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題目。
11.人們常說「風正一帆懸」的「懸」字用得極妙,請你說說妙在哪裡。
示例:「懸」是筆筆直直地高掛的樣子,詩人以小景呈現了平野開闊、和風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大景。
12.下列對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A.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遊覽的意思,表明詩人寫詩的地點。
B.首聯先寫「客路」後寫「行舟」,神馳故裡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於字裡行間。
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頸聯對仗非常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徵。
D.尾聯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思鄉愁緒。
(四)閱讀《天淨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題目。
13.對這首曲賞析有誤的一項是(C)
A.這是一首元曲,「天淨沙」是曲牌名,與內容沒有直接關係。
B.「夕陽西下」點名了特定時間,與首句的「昏」相呼應。
C.「小橋流水人家」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並不能成為使「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
D.這首曲運用了景物烘託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特定的畫面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解析:反襯遊子有家難回的悲苦之情。)
14.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古道西風瘦馬」所展現的畫面。
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騎著一匹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獨行。
03 拓展閱讀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龍標野宴
王昌齡
沅漠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釋】 王昌齡此時正被貶龍標。
15.「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是什麼意思?
不要聽到琴聲和歌聲就觸動遠謫的愁思,青山和明月都在陪伴著我們啊。
16.兩首詩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詩中的含義各不相同,請簡要分析
李詩中的「愁」是對朋友的擔憂之愁。王詩中的「愁」是遠謫之愁,以「愁」襯託自己不以遠謫為念,寄情山水的曠達之情。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17.詩人用白描手法,給我們展現了一幅素淡的水鄉風景畫,臨水的村莊,虛掩的柴門,疏落的籬笆,流動的溪水(輕柔的春風飄蕩的小船),奔走的兒童……和諧而富有詩意。
18.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現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請作簡要分析。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兒童那種好奇、興奮、粗疏、急切的心理狀態,描繪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詩人捕捉住這一剎那間極富情趣的小鏡頭,成功地刻畫了一個熱情淳樸、天真可愛的農村兒童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