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進群 商務合作微信 我要資料我要微課 18205613175我要投稿
點擊閱讀: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1課《春》同步練習及答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2課《濟南的冬天》同步練習及答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雨的四季》同步練習及答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同步練習及答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5課《秋天的懷念》同步練習及答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 第一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匿笑(nì) 嗅覺(xiù) 並蒂(dì)B.姊妹(zǐ) 菡萏(dàn) 徘徊(huí)C.攲斜(jī) 應答(yìng) 荷花梗(gěng)D.負荷(hé) 蔭蔽(yīn) 蓮蓬(peng)(1)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3)天津南開大學的荷花塘裡,盛開的荷花爭奇鬥豔,如一個個亭亭玉立的美麗的姑娘,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 的影響下寫成的,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裡。這兩部作品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讚頌;二是 ;三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B.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C.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裡。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裡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裡,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園裡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園裡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中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攲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7.作者看到「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而深受感動,這是為什麼?8.從文章中摘取一個詞語概括「荷葉·母親」的形象。9.把文章的點睛之筆認真抄寫下來,並談談此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①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那時村裡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琅琅、寫寫畫畫,(A)母親拿著針線,輕輕地、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B)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牆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掛滿了笑意。②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病,幹不了農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對於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③沒多久,母親一瘸一拐地挪進學校食堂,氣喘籲籲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就鎖緊了,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佔點小便宜。你看看,這裡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粗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位母親臊紅了臉,連聲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麼,收了。④又一個月初,這位母親背著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代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不敢吱聲,低著頭一瘸一拐地離開了食堂。⑤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麼頑固不化呀?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麼背來的,就怎樣背回去!」⑥母親似乎早有預料,兩行熱淚順著凹陷無神的眼眶湧出:「大師傅,我跟您實說了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熊師傅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溜圓,半晌說不出話來。⑦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兩條腫大的僵硬的變形的腿。母親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風溼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回了學校……」⑧校長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這位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臺。此生納悶: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為什麼單單請我上臺呢?更令人奇怪的是,臺上還堆著三隻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時,熊師傅上臺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臺下鴉雀無聲。校長指著三隻麻布袋,情緒激動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臺。」⑨兒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見熊師傅扶著母親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們不知兒子那一刻在想什麼,相信給他的那份震撼絕不亞於驚濤駭浪。於是,人間最溫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倆對視著,母親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綹兒花白的頭髮散亂地搭在額前,兒子猛撲上前,摟住她,號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10.本文敘述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故事表現了什麼主題?11.本文語言優美、清新。請你從第①段畫線的A、B兩處中任選一處加以品析。12.校長為什麼說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13.「我們不知兒子那一刻在想什麼,相信給他的那份震撼絕不亞於驚濤駭浪。」請你發揮合理的想像,寫出兒子當時的「那份震撼」。14.學完本課後,某校七年級(1)班將開展以「獻給母親的歌」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並完成下面的題目。母愛是最無私的感情,它如春天的甘霖,悄無聲息地灑落在我們的心田,溫馨地滋潤著我們生命的幼苗。下面請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感謝母親的愛吧!(1)【獻給母親的歌】 請寫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頌母親的歌曲名和一兩句歌詞,並加以品析。(2)【送給母親的話】 請運用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手法寫一句感謝母親的話。(3)【為理智的母愛提兩條建議】 為了讓全天下的母愛得到最理智的回報,請你為母親在子女的教育方面提兩條合理化的建議。一天,市民易先生看到一個小孩掉進池塘,不善遊泳的他來不及脫衣服,就縱身躍進池塘將小孩救了上來。孩子平安無事,而當筋疲力盡的易先生被別人拖上岸時,孩子的媽媽卻已經帶著孩子離開了,連聲「謝謝」都沒說。易先生對此感到有些傷心。如果見到這位媽媽,你會這樣對她說:阿姨, (不超過60字) 1.A 解析 B項,「徊」讀音應為「huái」;C項,「攲」讀音應為「qī」;D項,「荷」讀音應為「hè」。2.(1)(枝葉)遮蔽,此處比喻母親照顧、保護子女。5.作者將「我」對母親的依賴和眷戀與風雨中的鳥兒歸巢進行對比,形象地寫出了母親懷抱的溫暖和母親的偉大。7.因為荷葉傾側下來覆蓋紅蓮,無畏地為紅蓮遮蔽大雨,正如母親為自己遮風擋雨。作者的內心被深深觸動,感受到母親為自己的付出,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母親無私地幫助自己。9.「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抒發了作者對偉大母愛的感激與讚美之情。10.文章敘述了一個身患嚴重風溼病的母親討飯(米)供兒子讀書的故事,表現了母愛無疆的主題。11.示例 A.「輕輕地、細細地」表現母親對兒子的呵護,通過細節描寫,體現了深厚的母愛。B.「斑駁陸離」形容土牆已經百孔千瘡、破敗不堪了。「噌噌」形容長得很快。本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雖然家庭十分貧窮,但兒子在母親的呵護下健康地成長。12.因為這三袋米凝聚著母親的汗水和心血,是母愛的結晶。母愛是無價的,金錢買得到糧食,但買不到母愛。13.示例 天啊!那位靠討米供兒子上學的母親竟是我的娘。娘啊!您拖著殘疾的身軀乞討供我讀書,那漫長的乞討路上印下了您對兒子的一片深情和殷切希望。兒子不知怎樣才能回報您的恩情。(2)母愛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母愛就像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3)①多稱讚,少批評;多鼓勵,少懲罰。②多信任,少嚴管;多放權,少施壓。15.示例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沒有那位先生的捨身相救,你的孩子就會性命難保。你是不是應該向他表示感謝呢?
初三英語Unit1名師精講
初中語文各冊微課合輯(7.16)
微課《中學英語語法》合集(1—27)
來源網絡 侵權刪除 微信:18205613175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各科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