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一名獵頭,2015年11月30日,我從某全球TOP5的獵頭公司加入了100offer。
不同於普通的獵頭職業發展軌跡,這既不是一次同業跳槽,也不是去甲方in house,而是徹底離開了獵頭行業。
我對獵頭行業已經心生厭倦。
由於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以及網際網路行業的合併與縮招,我們的業績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進入Q4以來,招聘進入季度性淡季,原本就不容樂觀的形式更是雪上加霜。過去的兩個月,為了完成老闆攤派的KPI,我的工作仿佛從獵頭變成了「銷售」,銷售客戶機會,銷售候選人,加班到十一二點是家常便飯,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10月底的一個case,當時我已為某候選人談妥了年薪30萬的offer,候選人和客戶都很滿意。然而,我的老闆給我甩臉子了,在她的大客戶list中有其他客戶同樣的崗位開價40萬卻沒有得到優先推薦。強行要求獵頭顧問在候選人接到的機會中銷售自己籤約的客戶,已是獵頭行業公開的秘密,我怎會不心領神會?只是這位候選人對40萬崗位的工作內容絲毫不感興趣,而對30萬的崗位情有獨鍾,我只能就此作罷。老闆卻覺得我「沒有盡力」「工作態度有問題」「腦子歪特了」,甚至說「先把候選人騙過去,實在不行可以換崗換組」。
我索性把老闆換了。
仍記得初入獵頭行業,彼時的初心仍記憶猶新:我喜歡和人打交道,並享受為他人職業發展鋪路的成就感;我更希望從宏觀上把握行業和業內各公司的走向;我很享受判斷他人,指導他人做出選擇的感覺……基於此,理想中的工作場景應該是這樣的:整天穿梭於靜安寺、陸家嘴高級寫字樓的咖啡館,跟候選人窩在沙發裡,笑談職業規劃或者內幕秘聞?或者cocktail
party上衣香鬢影,人潮穿梭中瞪大雙眼,突然發現獵物,走上前去,優雅地say
hi、輕碰高腳杯,從政經新聞扯到坊間八卦,不經意間掏出名片,說道「我親愛的總監先生,在IBM做得煩了嗎?給你一個transfer到Microsoft的機會!」
我只能說,當時的我,或者現在的你,圖樣圖森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老闆要賺錢。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的利益屬性,獵頭公司就是依靠獵取社會所需的各類高級人才獲得利潤而生存的人才獵尋組織。通過向客戶(僱主)收費,我們賺取相當於候選人年薪20-40%不等的佣金;而獵頭行業的門檻很低,在國外通行的預付款制度居然能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壤上消失,可見行業競爭環境有多惡劣;候選人也不待見我們,他們知道獵頭都是收了僱主的錢來奉命行事而已,自然有了一絲理所應當的客戶心態。這樣的商業模式和行業背景下,我們往往只對客戶負責,而漸漸忽視了候選人的利益。
漸漸的,獵頭現實中的工作內容,與理想中有了差距。這種差距,有時候甚至可以稱為背道而馳:
l 成為名副其實的「電話銷售」,通過不斷撥出一個個cold call地毯式騷擾候選人,達到銷售籤約崗位的KPI;
l 忽略獵頭行業的服務本質,轉而不斷BD新的企業和候選人擴充銷售群體,實行資源導向而非關注服務本身;
l 重視客戶而輕視候選人,很少精力在做面向候選人的職業諮詢服務,反而成為客戶壓低候選人薪水的說客;
l 為達利益不擇手段,採取兩頭欺瞞,對客戶誇大候選人能力,對候選人粉飾公司前景。
就這樣,獵頭成了以「銷售」為核心,以「銷售客戶崗位和候選人」為終極命題的職業,它慢慢剝離了對候選人應有的諮詢服務,也就失去了候選人的支持與尊重。不得不承認,獵頭的口碑普遍不好,無怪乎很多人對我的獵頭身份曾投來懷疑的眼神。尤其是在程式設計師群體佔主流、理性思維和思辨能力佔上風的網際網路圈裡,獵頭的形象和房產中介可謂半斤對八兩。
現在,我的初心找到了寄宿——成為一名100offer招聘體驗師。
100offer的候選人拍賣模式,不僅實現了求職主動權從僱主端過渡到用戶端,更從產品機制上保證了用戶的高端體驗——幫最好的網際網路人發現更好的offer。招聘體驗師要做的,就是以「提供高端的體驗師服務」為核心,在100offer候選人拍賣的平臺模式之下,為候選人提供全程的一對一體驗師服務,幫助其完善簡歷提升求職技能,提供專業的職業輔導與諮詢,客觀評價候選人手中的offer機會。
我不用BD新企業和新崗位,也不用騷擾候選人,他們正自發進入100offer;我不用說服候選人就範,也不用誇大僱主發展狀況,企業信息始終對用戶公開透明;我不用再擔心「毀人不倦」,終能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為每一位候選人做出最有利的職業建議;我不用以利益為導向,而是對候選人負責,因為在100offer看來,體驗師的工作利益與候選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一位在100offer薪水翻番的程式設計師用戶向我反饋,以前找工作,十幾個獵頭溝通兩個月都換不來一份滿意工作;在100offer上,簡歷開拍一周就收到了十幾個面試邀請。如此用戶體驗的反轉,不僅讓用戶心曠神怡大呼過癮,也讓曾為獵頭的我感到一絲慶幸:網際網路高端招聘需要100offer這樣的的高端體驗師服務,才能對接供給端高端的人才和需求端高端的僱主。顯然,光有平臺是遠遠不夠的。僅有平臺海量的流量資源,卻沒有服務機製作指揮棒,任由供需兩端瞎子摸象橫衝直撞,資源錯配效率低下,這樣的招聘體驗已被用戶詬病良久。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高端人才正在遠離傳統的招聘網站?服務缺失就是用戶最大的心病。100offer提供的高端體驗師服務,為傳統招聘做了示範,也對獵頭行業敲了警鐘。
就在昨天,我的前老闆打來電話,勸我回去,我當然回絕了。心中從未如此堅定,這是一條從未走過的路,我帶著我的初心重新上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