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國研究人員被困在了美國學術界的無人區

2020-09-07 大空頭國際視野

作者: Sarah Zheng 編輯: 嗷嗷豬

[ 摘譯 - 原文 SCMP -- 2020年9月6日]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公立研究型大學(public research university)秋季學期開始兩天後,一群到訪的中國研究人員突然被告知必須離開。

在8月26日發出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北德克薩斯大學(UNT)告訴研究人員,它已經與中國教育部資助的中國留學基金委(CSC)斷絕了關係。結果,他們的學生籤證不再有效,他們有30天的時間離開這個國家。

該決定沒有給出原因,但這意味著15名由 CSC 資助的研究人員必須在9月底之前離開美國。

一位受影響的計算機視覺和智能系統專家表示,這封電子郵件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尤其是在他們為期一年的交換項目只剩兩個月的時候。

「我非常震驚,這太突然了,」研究人員說。「我沒想到這種情況會發生。我仍然不清楚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如果學校不改變決定,我唯一的選擇就是回家。」

這一決定又為美中學術交流關上了一扇門。目前,由於美國指控中國智慧財產權問題,以及對中國政府在美國校園影響力的懷疑,兩國關係日益緊張。

有關方面要求該校澄清這一決定的原因,但該校官員沒有做出回應。

根據該校的校園報紙《北德克薩斯日報》(North Texas Daily)報導,在周四發給教職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UNT的管理人員表示,這一行動是「基於聯邦和地方執法部門詳細通報的具體可信信息」。

「由於這種情況的敏感性,我希望你能理解為什麼我們不允許在這個時候分享更多的信息,」管理者說。

該校在推特上表示,此舉「僅限於由CSC資助的訪問學者」,該校「繼續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的訪問學者」。

在UNT大學,一名由 CSC 資助的博士生說,他現在正在爭先恐後地申請其他大學繼續他的計算機成像研究一年。

「他們應該道歉,」他說。「理性的人會發現,他們拒絕接受接受CSC資助的中國學者,卻仍然歡迎中國學者的言論令人厭惡,甚至是滑稽」。

「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沒有一個中國留學生會願意來這所大學學習或進行學術交流。」

在UNT採取這一行動之前,美國當局敦促大學警惕潛在的安全活動和來自包括CSC在內的中國政府實體的影響。

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安全和新興技術中心(Centre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今年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美國留學的37萬中國學生中,CSC為7%至18%的學生提供了資助。

來自中國高校的通知稱,CSC將優先資助「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前沿技術、基礎研究、人文社會科學以及國家戰略和重要產業急需的其他領域」的研究。

CSC也沒有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美國當局擔心,在美國大學工作的中國研究人員可能竊取寶貴的智慧財產權,這些智慧財產權有可能落入中國軍方手中。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它禁止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中國研究人員進入美國大學。

此外,近幾個月來,許多在美國的中國學生和學者被指控從事安全活動,其中包括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一名教授,他被指控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期間與中方合作。

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一名中國研究員也在上月底被捕。據《華盛頓審查員》(the Washington Examiner)報導,一份法庭證詞稱,該研究人員「受中國留學基金委(Chinese Scholarship Council)的指示,每六個月上傳他的研究總結報告」。

但曾就讀於UNT大學的梁玉恆表示,這些學者對校方或美國都沒有威脅。梁玉恆發起請願,要求校方做出解釋並撤銷其決定。

他發布了發給研究人員的電子郵件,通知他們大學已經切斷了對大學電子郵件、伺服器和材料的訪問。

梁說:「這種行為讓這些中國學者感到驚訝,因為他們完全沒有準備。」「據我所知,只有瘦子終止了這個計劃。一位中國學者的專業是水文和水資源,沒有威脅到UNT和美國。」

分析人士表示,儘管人們確實擔心潛在的智慧財產權問題,但美國政策的過度擴張正在對學生造成傷害。

《中國千禧一代》一書的作者、留美中國留學生研究人員埃裡克•菲什(Eric Fish)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一決定是由意外事件引發的,是一種先發制人的謹慎舉動,還是完全是另一回事。

菲什說:「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有一些新政策被提出或頒布,使中國學生在美國的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加不穩定,而這又加上了新冠病毒帶來的種族歧視和壓力以及中美關係緊張。」

「如果特朗特對這些學者被開除的原因沒有給出任何解釋,那麼這絕對會讓很多學生產生不穩定的地位感。」

巴克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表示,針對中國學者的大規模「間諜活動」指控「毫無根據,而且是出於政治動機」。

他說:「許多美國大學和學院將失去來自中國的人才,他們不僅為美國校園增添了學術活力和多樣性,而且還為學校收入和地方經濟做出了貢獻。」「這對所有相關人員來說都是損失。」

中國外交部表示,川普的決定似乎是美國破壞與中國交流的又一個例子。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一些極端的反華勢力壓制中國發展的戰略需要,編造無數謊言來誣衊和妖魔化學生。」

朗特大學副教授亞當·布裡格爾(Adam Briggle)是在梁的網上請願書上簽名的人之一,他接待了一位由中國科學院資助的訪問學者。

在請願書中,布裡格爾將大學的決定形容為「不必要的生硬和突然」,並補充說沒有針對任何一位中國訪問學者的指控,「更不用說他們所有人了」。

他寫道:「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在沒有任何具體或可信的證據證明存在不法行為的情況下,顛覆這些學者的生活,迫使他們進入危險的法律水域,這是不公平的。」

與此同時,正在尋找新學校的中國計算機成像研究人員表示,他擔心來自中國的學生會受到更多的制裁。

「這很複雜,」他說。「我個人仍然希望我們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能夠順利、正常。」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中國無人區多危險嗎?真實的無人區,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隨著中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很多人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遊山玩水,很多年輕朋友更加喜歡去探險,他們嚮往那種刺激的感覺,而中國無人區作為既危險又神秘的地方,自然而然的就引起了冒險旅客的注意了。現在國內大多數的無人區已經嚴令禁止穿越探險了,,但是這也阻止不了一些驢友的好奇心,還是有很多的驢友進入其中探險,結果卻失蹤了。中國有四大無人區,其中一個就是西藏的羌塘無人區。在那裡生活著許多的野生動物,方圓幾百裡都荒無人煙,那些兇猛的豺狼虎豹在這邊廣闊無垠的土地上稱王稱霸。
  • 日媒:美排除中國研究人員和留學生,讓美國科研面臨風險
    日經9/20報導,美國政府開始排斥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而中國政府在發展科技方面則走自己的路,學術界人士認為,這種趨勢將掏空美國賴以維持其全球競爭力的機構。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數據,截至2020年1月,在美國高校就讀的中國學生有36.88萬人,比一年前減少了2%。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向中國學生發放的籤證減少了。5月,聯邦調查局逮捕了一名華裔研究人員,他在接受美國政府資助的同時,隱瞞了自己與中國政府的關係。
  • 美國突然取消大批中國留學生籤證,Nature警告:美國學術困在政治裡
    這一消息得到了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 Chad Wolf 的證實,而且已有部分持有美國F1籤證的留學生,也收到了美國駐華大使館的通知郵件。在Chad Wolf的正式講話中,他一再重申了美國對中國不正當商業行為和工業間諜的指控,包括試圖竊取新型冠狀病毒研究成果,並指控中國濫用學生籤證來利用美國學術界。
  • 美媒:學術界排華浪潮將損害美國科研環境
    導致人才流失 損害創新能力打壓華人學者,美國損人不利己(僑界關注) 美國奧維德治療公司執行長傑裡米·萊文8月21日在「自然研究生物工程社區」網站上發表一份聲明指出,美國政府機構和高校最近針對中國和華裔科學家採取的種種行動
  • 中國的學術界到底有多腐敗
    第三,中國的學者講究「為天地立心」。既然中國目前的學術腐敗是史無前例的、世界僅見的社會現象,任何一個正直的學者都有義務來搜集、整理有關資料,並且做出分析和批判。美國前總統胡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曾派人到戰火中的歐洲全力收集戰爭資料,最終在史丹福大學建成美國的第一個「思想庫」─胡佛研究院。
  • 美國突然取消留學生籤證,Nature警告:美國學術困在政治裡
    這一消息得到了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 Chad Wolf 的證實,而且已有部分持有美國F1籤證的留學生,也收到了美國駐華大使館的通知郵件。在Chad Wolf的正式講話中,他一再重申了美國對中國不正當商業行為和工業間諜的指控,包括試圖竊取新型冠狀病毒研究成果,並指控中國濫用學生籤證來利用美國學術界。
  • 學術界性別偏見與歧視前沿研究文獻,我們給你譯出來了
    這些文獻放在一起,近乎形成一副全景地圖,全面地展示了性別歧視和偏見在學術界是何等的深入和普遍,即便是在性別平等意識更高,維護性別平等的機制也相對更為健全的西方[4]。一些研究同時涉及其他方面的歧視與性別歧視的交叉(如種族歧視),在我看來,這並不是說這些與中國無關,正相反,它們從側面證實了性別歧視和偏見並不孤立存在,而總是與其他歧視和偏見交織在一起,以各種形式出現。
  • 是什麼造成了中國學術界的科學精神之殤?
    多年以來,學術造假、圈子文化、浮躁功利、跟風科研等讓中國學術界飽受詬病,甚至釀成了青年人厭惡和逃離科研的惡果,對中國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究其本質,有經濟基礎、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因素,而學術界在科學精神方面的缺失則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因素。科學精神作為學術界的一種底線,出現了缺失,事實上就造成了中國學術界之「殤」。
  •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關於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研究述評
    這一重大論斷,提綱挈領、總括全局,一經提出,即引起國內學術界的強烈共鳴。近年來,舉凡期刊、報紙以及網絡、新媒體,都能看到圍繞這一重大論斷所展開的熱烈討論和深入研究。這些討論和研究,雖然視野和關注點不盡相同,但大都聚焦於這一重大論斷的提出背景、主要內涵和深遠影響。
  • 誰是未來的李侃如、柯慶生:探微美國研究中國外交的新一代
    在中國快速成長的階段,考察研究中國外交政策(尤其是安全政策)的學者,有助於理解中美的戰略互動。當前,中國學術界和政策界大多關注已經進入美國政府的學者與知名學者,對青年學者的了解相對有限。為中美關係長遠未來的考慮,有必要將目光和資源投向青年一代學者。
  • 學術界要培養自尊、克服自卑、避免自大
    圖片來自網絡學術界面臨的很多問題都不是某一天忽然產生的,都是伴隨著社會大環境逐漸形成的。學術不端是社會失範在學術界的表現,解決這些問題也不能急躁和功利。首先,學術界應當克服學術自卑的心態。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的科研經費有限、儀器設備不夠先進、外語水平差、國際交流少、研究水平低等造成了我們處處不如人的自卑心態。時至今日,我們的科研經費充裕、儀器設備先進、外語水平提高、國際交往增多、研究水平上升,完全具備與國際學術同行平等交流的條件。
  • 中國學術界向國外電子期刊繳納數十億「論文版面費」?
    科研人員在專業期刊雜誌上發表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通行做法,大部分人員也認可論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學術的真實水平;從管理者的角度看,論文數量也是相對簡單易行的考核方式——所有這些因素,都使論文演變為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標。  但據林賢祖介紹,許多國外學術出版商瞄準了國內的巨大市場,發展開放存取(Open Access,OA)的模式,大肆徵收版面費。
  • 熊偉:讓國際學術界了解中國金融是經濟學家的使命
    目前人在美國的熊偉通過視頻接受了頒獎,並發表了演講。讀博士前,對金融一無所知據悉,熊偉教授為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講座教授及經濟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學術院長。他的重要貢獻集中在研究市場摩擦與投資者行為偏差,如何導致金融市場中的不完備與低效率。
  • 上千名中國研究人員離開美國,中國外交部:美國竟如此不自信
    中國作為新興國家的代表,不管是經濟還是科技發展水平讓很多國家都望塵莫及,這些都是中國政府努力的結果。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發展並不是很歡迎,處處刁難中國,對中國進行壓制,想要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科技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意義重大,掌握先進技術可以讓國家的發展更順利,美國正是吃到了科技的甜頭,所以一直都在世界上保持領先水平。
  • 小學生在研究癌症領域獲獎,學術界有這麼亂的麼?
    近期小編被一則新聞刷屏了,我國昆明市一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研究基因的領域獲獎了,查詢其研究的項目為C10orf67結直腸癌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反正小編是看不懂這個項目的研究方向,只知道我國昆明某個小學生在這個項目研究中得出了一個好的結論,且因此獲獎了。
  • 性騷擾:好萊塢與學術界令人不安的相同之處
    編者按:2018年伊始,兩起十幾年前校園性侵舊案相繼被曝光,攪動了中國學術界。年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女博士羅茜茜實名舉報12年前被副導師、長江學者陳小武性騷擾;近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95級校友李悠悠發文譴責原北大教授瀋陽20年前對學生高巖性侵,並最終導致高巖自殺。
  • 北山紀實:無人區的火種
    這些成員,有的常駐北山,很多常年奔波於北京和北山之間。正如北山地下實驗室項目部總經理蘇銳所說,既然選擇了在無人區開展科研,就需要做好幹基礎工作的心理準備。所謂的基礎工作,就是在沒水、沒電、沒手機信號的情況下,如何創造條件,開展高放廢物處置這樣的世界級科研課題。
  • 無人區見證人性複雜,中國四大無人區,神秘而又人跡罕至的羅布泊
    中國四大無人區,新疆羅布泊、阿爾金,青海可可西裡,西藏羌塘。可可西裡、羌塘和阿爾金呈斑片狀分布,相互關聯。由於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自然生態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生存,已成為無人區。而新疆東部羅布泊的無人區海拔不到1000米。
  • 「美國研究」袁幽薇:撤銷中國留學生籤證就能實現「美國第一」?赴美留學還靠譜嗎?
    限制留學生,是為防止其竊取敏感研究成果?今年5月29日,川普發布公告,宣布從6月1日起禁止與中國「軍民融合戰略」相關的訪問學者和留學生持學生籤證入境美國,認為這些人員入境將「損害美國利益」,應受到限制。
  • 撤銷1000名中國研究人員籤證?美國:他們在搞「間諜行動」
    不過,從美國近些年對華為的態度就可以看出,美國國家戰略政策已經早不是與中國接觸交流了,完全變為了打壓中國發展的敵對方式。為了對中國的企業和公司施加更大的壓力,美國眾議院還一致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按照該法案要求,外國發行人如果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將禁止其證券在美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