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找到幾分鐘內在室溫條件下鍛造出罕見鑽石的方法

2020-12-19 cnBeta

據外媒報導,傳統的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經過數十億年時間發展才能形成,極端的壓力和溫度為碳的結晶提供了合適的條件,然而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鍛造這些寶石的更便捷方法。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一過程縮短到了短短幾分鐘,其展示了一種不僅能快速成型而且還能在室溫下成型的新技術。

儘管在實驗室裡幾分鐘就能製造出鑽石的想法對珠寶商、說唱歌手或那些想要解決某個問題的人來說很有吸引力,但這並不是該類型研究的最終目的。這種以堅韌著稱的材料的人造版可用作切割超硬材料的新刀具、新型保護塗層或其他工業設備。

據悉,這項最新的突破由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RMIT大學的科學家們領導,他們使用了一種被稱為鑽石砧的設備。研究人員使用這種設備來創造能產生超硬材料所需的極端壓力。研究小組將相當於640頭非洲象的壓力施加在一隻芭蕾舞鞋的頂端,這樣做則能在裝置中的碳原子中引發意想不到的反應。

「故事的轉折在於我們如何施加壓力,」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Jodie Bradby說道,「除了非常高的壓力外,我們還讓碳體會到一種叫做『剪切』的東西--就像一種扭曲力或滑動力。我們認為這允許碳原子移動到適當的位置從而形成六方晶系隕石鑽石和常規鑽石。」

其中,常規鑽石大家可能會在訂婚戒指上發現,而六方晶系隕石鑽石則比較罕見,只在隕石撞擊地點才會發現。通過使用先進的電子顯微鏡,研究小組對樣品進行了詳細的檢查發現,這些材料是在類似於鑽石「河流」的條帶中形成。

皇家理工學院的Dougal McCulloch教授表示:「我們的照片顯示,在我們跨機構團隊開發的新方法下,常規鑽石只在這些六方晶系隕石鑽石的中間形成。第一次看到這些由六方晶系隕石鑽石和普通鑽石組成的小『河流』真是太神奇了,這真的幫到我們了解它們是如何形成的。」

研究小組希望這項技術能使他們生產出大量的人造鑽石尤其是六方晶系隕石鑽石。據預測,六方晶系隕石鑽石的硬度比普通鑽石要高出58%。

Bradby說道:「六方晶系隕石鑽石有潛力用於切割礦場的超固體材料。」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Small》上。

相關焦點

  • 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以及Lonsdaleite鑽石
    在自然界,鑽石形成於地球深處。需要極高的壓力和超過1000℃的高溫環境。 現在有支國際團隊在幾分鐘內製造了兩種不同類型的鑽石——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實驗報告發表在Small雜誌上。
  • 澳洲科學團隊完成創舉 常溫下「生產鑽石」只要數分鐘
    經典廣告標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彰顯鑽石在許多人心中的非凡魅力,不過隨著科技進步,實驗室可重現高溫高壓環境並做出「人造鑽石」的消息已非新聞,但過往製作條件相當嚴苛,為時也較長。最新消息指出,科學家成功在常溫下製作出人造鑽石,要時僅數分鐘。
  • 科學家找到在室溫下將可穿戴傳感器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方法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可以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安全裝置,它可以追蹤體溫和血氧水平等信息,一旦工作完成上面的信息就會被清除掉。然而這一過程的關鍵是將一些金屬部件在人體不能很好承受的溫度(300℃)下粘合在一起。這種灼熱的燒結過程使得研究小組無法將柔性電路板直接印在人體皮膚上,但現在他們可能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關鍵之處在於科學家們所說的燒結輔助層,它起到一種緩衝的作用,能讓材料在更安全的溫度下結合在一起。據了解,這一層的配方由聚乙烯醇糊劑和碳酸鈣組成,它們分別可以在可剝面膜和蛋殼中找到。
  • 更堅硬的鑽石在實驗室中被製造出來,你家的鑽石有可能會貶值呀
    澳大利亞領導的一項研究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鑽石。鑽石是一種由純碳製成的物質,被碾碎後形成一種既透明又堅硬的晶體結構。儘管通常需要數十億年才能形成鑽石,但這項新的研究在實驗室裡僅用了幾分鐘就造出了鑽石。這張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的是朗斯代爾特海中的鑽石河。研究小組生產了兩種類型的鑽石:一種是在訂婚戒指上常見的耳環,另一種是罕見的朗斯代爾鑽石,它是在隕石撞擊的地點自然發現的。
  • 科學家在室溫條件下一步合成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新聞—科學網
    通過該方法製備的氟磷酸釩鈉   中科院過程工程所供圖   本報訊 (記者甘曉)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獲悉,該所綠色化工研究部副研究員趙君梅團隊研發了一種聚陰離子化合物低成本便利的室溫可控技術
  • 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人造鑽石,簡單快速且省錢
    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簡單快速的方法,使能耗極低,不需要催化劑的小鑽石成為可能。該技術主要是從石油和天然氣內部提取特殊分子,在強壓力下用雷射加熱。但是這種方法只會產生頭髮不粗的鑽石,因此應用可能會受到限制。
  • 百年超導路,今朝抵室溫
    當時,有人做了一個圖,縱坐標是臨界溫度,橫坐標是年份,擬合出一條直線,根據此直線,室溫超導將在2840年實現。這次超導競賽中,中國科學家趙忠賢領導的課題組在極端落後的實驗條件下,夜以繼日的工作,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尤其是首先發現了臨界溫度100K以上超導體,為中國超導科學贏得世界性的聲譽。
  • 新型液態金屬微粒讓室溫下無熱焊接成為可能
    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創造出了一種新穎的液態金屬微粒材料。它可以在室溫下保持液態,還能夠讓材料間相互融合。這種新型固液混合物可以在無熱焊接、以及電子電路損傷修復等方面發揮實際作用。不過這種金屬材料的發現也有些偶然,因為研究人員們本想找到一種方法,防止液態金屬在低於正常凝固點的溫度下變回固態。  這項被稱作「過冷」(undercooling)的技術,常被用於分析金屬的內在結構,也是金屬加工的一種替代方法,然而最大的障礙是難以製成穩定數量的「過冷」金屬。
  • 《科學》:科學家在室溫下用原子拼出世界最小字母符號
    《科學》:科學家在室溫下用原子拼出世界最小字母符號
  • 比鑽石還要硬,科學家利用計算機:設計製造出「五角」超硬鑽石!
    來自筑波大學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計算設計了一種新的碳基材料,其硬度甚至比鑽石還高。這種被發明者稱為「五角鑽石」的結構,可能有助於在困難的切割製造任務中取代目前的合成鑽石。鑽石完全由排列在緻密晶格中的碳原子組成,以其在已知材料中無與倫比的硬度而聞名。然而,碳可以形成許多其他穩定的構型,稱為同素異形體。
  • 平焊法蘭特點、技術參數及鍛造方法
    平焊法蘭鍛造變形初期,由於多孔的預成形坯易變形、變形力較小,密度增加較快。鍛造成形後期,由於大部分孔隙閉合,變形抗力增大,要消除殘留孔隙所需變形力迅速增高。變形抗力與變形溫度密切相關,較高的變形溫度有利於緻密,並降低變形抗力。較高的變形速度同樣也有利於平焊法蘭緻密。
  • 鑽石很貴嗎?其實蠟燭火焰裡包含數百萬個小鑽石!
    但是究竟是什麼讓這顆鑽石如此迷人呢?鑽石不僅能夠在短短的幾秒鐘內吸引人的心臟,而且寶石在恐龍時代之前形成的事實仍然引人注目。今天,鑽石仍被稱為愛的終極象徵,使其成為周年紀念日,生日和特殊慶典的理想禮物。
  • 煤炭還能變鑽石?別被課本矇騙了!鑽石形成的4種方式是這樣的!
    來源:視覺中國許多人認為鑽石是由煤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在學校開設的科學課中,老師們通常也會這樣回答學生提出類似「鑽石如何形成這些條件一般發生在溫度至少為1050攝氏度以及地表下約150公裡的地幔的某些區域,而這種形成鑽石的條件以及環境穩定性並不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存在。據研究表明,主要存在於穩定大陸板塊之下的地幔中。火山噴發作用將使地幔破碎並迅速帶到地表,而形成並賦存在「鑽石穩定帶」中的鑽石會被「移送」至地球表面。
  • 鑽石等級怎麼劃分 鑽石的鑑別方法
    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鑽石作為一種頗為貴重的天然產物,是戒指等首飾首選元素。為防止買到人工鑽石等假冒仿製品,在購買鑽石飾品時就需要對鑽石有足夠的了解,尤其是它的鑑別方法以及鑽石的等級劃分,下面就讓acredo帶你探秘鑽石的相關知識。
  • 《自然》:研究人員開發出製造膠體鑽石的方法
    膠體鑽石,英語:Colloidal Diamond,是一種穩定的、自組裝形式的微小材料的金剛石結構。自1990年代以來,膠體鑽石一直是研究人員的夢想,它可以使光波在計算中像電子一樣有用,並有望在其他許多應用中使用。膠體鑽石的想法是幾十年前提出的,但是過去沒有人能夠可靠地生產出這種結構。
  • 玩都不能好好玩,孩子永遠三分鐘熱度?找到「內在動機」是關鍵
    "就連玩,孩子都是三分鐘熱度。自己喜歡的拼圖,才玩上幾分鐘就不想玩了,然後拿起火車在軌道上跑了一會兒,就要不幹去看電視了。" 我看著越來越多的評論,陷入深思:為什麼孩子連玩都不能好好玩,孩子永遠三分鐘熱度?
  • 印度科學家發布室溫超導重磅成果
    7 月 23 日,論文預本網站 arXiv 上面出現了一篇論文,標題翻譯過來是:《室溫和常壓下超導體存在的證據》,作者是印度科學院固體物理和結構化學系的 Anshu Pandey 教授和他的博士生 Dev Kumar。他們在論文中聲稱,在室溫和常壓下,一種由金和銀構成的納米複合材料顯現出了超導的特性。
  • 科學與鑽石,這種奇怪的石頭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內成為人類的新寵!
    科學家認為,正是在如此高溫高壓的環境當中,碳原子才得以結合成為高度堅實的結晶體一鑽石。要想製造出鑽石,科學家必須在實驗室中模擬出與地幔層溫度壓力完全相同的環境。製造鑽石的必要條件之一是高溫,至少應該在1000攝氏度以上,而且壓力也必須很高,這樣才能確保在高溫下碳元素不再回復到石墨的分子結構。
  • 航空工業中鈦合金鍛造工藝分析及應用實例
    2.1 鈦合金的常規鍛造常用變形鈦合金通常都是在β轉變溫度以下鍛造的,稱為常規鍛造。根據坯料在(α+β)相區加熱溫度的高低,可細分為上兩相區鍛造與下兩相區鍛造。2.1.1 下兩相區鍛造下兩相區鍛造一般是在β轉變溫度以下40~50℃加熱鍛造,此時初生α相和β相同時參與變形。變形溫度愈低,參與變形的α相數量愈多。
  • 在鑽石中植入晶格缺陷,科學家攻克量子通信技術難關
    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正在利用鑽石建立一個基於亞原子粒子的量子態特性的通信網絡。據《科學》(Science)雜誌7月6日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這些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種利用合成鑽石的潛在解決方案,他們在文中描述了如何用植入缺陷後的鑽石來存儲和傳輸量子比特信息(qubit,又稱量子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