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兩個問題我一次性回答啦,我認為都是在問:我怎麼知道我到底喜歡啥?我怎麼找到適合的行業?
展開前,針對第一位朋友的第2個問題:因為我沒有管理經驗,我不敢亂說話。建議可以找一下這個推送裡的書來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學」專題讀書活動啟動,或者找這方面的諮詢哈。
🌟
首先祭出這張圖。
你的長處是什麼?你喜歡做什麼?別人會願意花錢讓你做什麼?
交匯點就是我們要的答案。
⚠️ 我不是什麼大神(畢竟我本科都還沒畢業…),經驗其實不是很多,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幹什麼,只是我去看了別人的經驗和建議,然後照著去做了而已。
所以,我先給出4篇真正有經驗的人寫出來的文章,再拿我自己舉例子。
關於長處,我想推薦這2篇文章:
你的長處是什麼?;
怎樣把長處變成「收入」?
關於如何找到喜歡的事情、適合的工作,我想推薦這2篇文章: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選擇適合的工作?;
如何找到真正適合你的工作?找對方向才能對自己負責
🌟
至於我是如何確定我要做翻譯的呢?
我大一大二的時候很折騰:我把我能嘗試到的事情基本試了一遍。
我花錢去參加商科培訓,我上了一學期的法學輔修,我跑去參加口譯集訓,我去實習做助教,我去做志願,等等。
試了一圈,不斷比較篩選,我選了翻譯。
為什麼?
第一,我喜歡做翻譯的感覺。翻譯的時候,我會完全沉進去,而且越做我會越高興。
第二,做翻譯符合我的優勢。
我去做了蓋洛普優勢測評(要花錢但是這個錢花得值啊!)。顯示我的前五大優勢是:思維、學習、專注、伯樂、排難。
思維、學習、專注、排難,翻譯一下就佔了四個。
第三,有人會花錢請我做翻譯。
錢是特別容易衡量成就感的事情啦。
當然,還會有其他符合我優勢的職業選擇,但是翻譯是那時最吸引我、而且我最容易接觸到的職業,我也就去做了。
🌟
至於第二位朋友說的」這個也喜,那個也愛「,我多說一句:
我想,你應該知道,時間有限,如果你真的有那麼多件喜歡的事,你也只能挑最吸引自己的一件去做。
你應該也不想在猶豫裡蹉跎掉時間。
你可能也明白,能做好一件事就非常不容易了。
但是為什麼你還是在徘徊猶豫呢?
我想提醒一句(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哈,所以我多說一些):
可能你認為/想/潛意識認為,自己能夠成為身兼多項的牛人。但我們當中真的做到的人有多少呢?
少之又少。
儘管會不甘心,但是最好先接受——我們很有可能一輩子就是一個普通人。
先接受這個可能,把自己的期望降低。然後想做事就馬上選一件事出來,踏踏實實去做,努力做,覺得不適合再換下一件你覺得吸引自己的事去做。
「最後雞湯」
我想起之前看過一個演講(具體啥名字忘記了),大意是有些人會一下子就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一直一直做下去,而有些人得一直換事情做、要不斷不斷尋找。但不管是屬於哪一類,最最關鍵的是——要有行動。
比如你看完那幾篇文章,然後照著去做一下,就是開始行動啦,一點都不難。
明天回答:
價值觀到什麼時候就固化了?如何修正?
問我嘛?後臺回復1
「我回答過」談戀愛過多關注對方,怎麼辦?
談戀愛老想比來比去,怎麼辦?
我怎麼看「獨立思考的能力」?
AskMe|我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做到比較善於吸取和運用知識?
我知道你在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