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糾結目前的工作適合自己嗎?
已經兩年沒聽到大殼失業的消息了。
回想去年,一年內換了6份工作,我都替她捏了把汗。
大殼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做HR,是剛剛成立的小公司。
之前面試過很多家公司,屢屢碰壁。一方面大殼是應屆畢業生,零工作經驗。另一個原因是大殼不願一條路走到黑,從事本專業。
投了幾百份簡歷吧,一直杳無音訊。索性大殼也不挑了,先就業再擇業嘛。
工作起初,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大殼已經打起幾百萬分的精神了,但還是會有疏漏。
每當犯錯誤,老闆就開始劈頭蓋臉的一頓罵,大殼委屈的不行。不一會,又誠懇的給大殼道歉,下次還是這樣。
大殼不知道吃了多少塹才長了一智,老闆再也抓不到她的把柄,就開始拿其他員工開涮。嗓音很是洪亮,一條街外都能聽見了吧。
業績上不去要挨罵,員工留不住要挨罵,晚上不加班要挨罵。
就在大殼想要脫離苦海的時候,公司破產了,成功解救了大殼,好在工資還是如數發放了。
不知道你們找工作的時候是什麼心情,我最初應該也和大殼一樣吧。
焦躁不安的等待,最怕聽到敷衍的一句:「回去等通知吧。」
結果多數是,石沉大海,沒戲了。
折騰了一個多月的大殼,成功找到了第二份工作,真是用盡了洪荒之力。文員的工作清閒,當然工資也僅夠果腹。
老闆不在的時候,大殼就在辦公室抱著零食,刷著韓劇,業餘時間學習一下申論。條條大路通北京,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考個公務員也不錯啊。
新老闆人不錯,不會亂發脾氣,只是矯情了一些。嫌棄外賣的龜速,每次都要大殼到樓下幫她打包。存錢取錢這種事也要大殼親力親為。
又這樣混了兩個多月,大殼家裡突遭變故,辭去了這份不痛不癢的工作。
安頓好家裡的事情後,又一屆畢業生湧出象牙塔了。大殼才恍然大悟,時間就這樣過去了,自己仿佛什麼都沒做,什麼也沒學到,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年。
生活還是要繼續,大殼又踏上了找工作的漫漫長路。
在微博上學習各種面試技巧,又開始重複的投簡歷,面試,試用,被辭。
前前後後換了四五份工作,總是中途夭折,終於踩到了狗屎運。
這次被一家大公司錄用,雖說是個打雜的,但總算是個好的開始。
大殼變的忙碌起來。會議記錄要做,招標採購要做,項目跟進也要做。很多專業名詞要不停的百度,還要向公司的前輩們請教,就連晚上做夢都在緊張的工作。
本以為大殼終於找到了合適的工作,結果空降了個主管。不懂管理和運作,整個部門變的烏煙瘴氣,重點項目虧損嚴重,給公司帶來很大損失。
這次,大殼背了鍋。
大殼晚上睡不著給我打電話:「親愛的,我不想找工作了,找不到適合我的!我現在有工作恐懼症。」
究竟,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
女孩子不適合做技術類的工作?
女孩子不適合事業心太重?
女孩子不適合賺錢太多?
自己又真正喜歡什麼呢?24歲的大殼生平第一次考慮了這個問題。
大殼給自己列了一張表格,寫下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小時候熱愛舞蹈,多次比賽中得過一等獎;喜歡電臺裡治癒的聲音,希望自己的聲音能給別人帶去溫暖;會寫一些情感故事,想過要當一名作家,感動更多的人。
大殼決定用半年時間來沉澱自己。
在這半年裡,她報了一個班,學習最基礎的網際網路知識。每天堅持用電腦作畫,下載許多APP來分析每個界面和按鈕。空閒的時候,看各種各樣的書,鍛鍊自己的寫作技巧。
一年後,她去了一家網際網路做UI。又過了半年,大殼開始轉到產品端,現在開始帶小規模的團隊,獨立負責公司的一些項目。抽出時間寫稿子,成為了一個獨立撰稿人。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是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她鼓勵我們每個女孩子都要向前一步,堅持自己心中的夢想,努力追求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實現自己的價值。
她說:「終有一天,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可以做真正的自己,擁有自由的選擇權,實現自己的潛能,創造出最大的自我價值。」
如果你也問我,自己究竟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其實我想說,我們不需要考慮哪種工作適合自己,而是應該想自己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
你的期待是什麼,就有權利決定自己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成長,更有權力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