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嘛?」
一看到這個問題,大部分人可能都會嗤之以鼻,說自己當然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大錯特錯,小哈哥曾經給200多個學員做過調查,結果超過90%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能夠從事什麼工作。
為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從事什麼工作呢?
因為對自己的未來發展非常迷茫。畢竟從沒有人告訴你,目前有哪些行業?這些行業又有哪些崗位?自己有什麼優勢?又或者如何結合這三點找到自己合適的行業和崗位。
小哈哥的Offer陪跑計劃學員蘆薈(暱稱)就曾深陷職場迷茫。跳槽的時候,一個半月時間,看了200多個崗位,還是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崗位。
但是僅僅一個多月,她走出迷茫,帶著清晰的職業定位換行不換崗,實現換工作的軟著陸,成功拿到月入過萬的offer。今天,小哈哥就要給大家分享蘆薈的「逆襲」之路。
蘆薈原來是一家公司的銷售專員。公司是塗料行業一家小規模私企,只有70個員工,年銷量預計在7000萬左右
公司規模小,是典型的「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晉升通道,也沒有培訓制度,更沒有公司資源,完全依賴以前積累的客戶,沒有固定客戶群體,一直在「吃老本」。到現在,公司的老資源已經消耗的差不多,銷售額在大幅度下滑。
在這種依靠老客戶的模式下,作為銷售專員的她每個月的銷售額沒有保障,銷量好,大客戶下單,最高能拿到1.4萬,銷量不好,最低只有4.5k。
崗位沒有發展,工資不穩定,能力也無法提升,於是她決定跳槽。在跳槽的時候她覺得選新崗位簡單,準備花一、兩天了解一下就行。結果她足足花了一個半月,看了兩百多個崗位,還是沒有任何頭緒。
由於之前在原公司的銷售經歷不太好,她一度認為自己並不是適合做銷售工作。但是我們進行了一次較長的溝通後,我給她梳理自身優勢的時候我發現她是有一定的銷售和商務拓展能力的,只是原公司沒有給她發揮的空間。
換行換崗,求職會困難很多,而且她具有銷售潛能,所以最後我們把目光鎖定在一些同崗不同行的工作上。
別人改簡歷都是越改越多,而我給她的修改意見都是需要精簡,直擊要點。把一些沒有用的廢話刪除,把結果量化出來展示給HR看。
就這樣一句一句的摳細節,我們修改了3版才開始重新投遞簡歷。
小哈哥幫助學員修改3版簡歷
在準備逐字稿的時候,由於她沒有文字功底,描述非常混亂,邏輯不夠通暢,所以我經常和她說回答的字數不用很多,但是邏輯一定要清晰。
我教她按照STAR原則來描述一些過往經歷,把工作經歷按在什麼背景做過什麼樣的工作,怎麼做的,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以及最後的結果來描述。
結果在準備面試的階段就有獵頭聯繫她,僅僅3天,就拿到offer。Offer的各方面也非常符合她的職業規劃,主要是個靠譜的公司。公司願意花好幾個月時間培訓員工,培訓到位了再上崗工作,工資也非常穩定,基礎工資就將近1萬。
我問她:「你覺得在參加offer陪跑計劃的這幾個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呀?」。
她說:「小哈哥真的超級專業,超級細心,逐字稿修改的非常仔細。而且小哈哥真的很靠譜,是我求職路上堅強的後盾,起初我都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銷售,是在小哈哥的幫助下,從獵頭聯繫我,到拿到offer,只用了3天時間。」
現在大家天天嚷嚷著迷茫,我們需要了解造成迷茫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解決迷茫根源才是開始職業發展的第一步。解決職業發展的迷茫,首先第一步最重要的應該是定好方向。即知道哪一條職業賽道是適合自己的。
就像蘆薈一樣,花了一個半月,看了幾百個崗位,還是不知道自己合適什麼。這當然容易迷茫了,還容易焦慮。
求職是職業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畢竟求職就意味著選擇,而選擇可能帶來發展驅動力也有可能帶來沉沒成本。所以在求職前我們首先需要有清晰的職業定位,根據自己的職業定位選擇合適的行業和崗位進行求職。
磨刀不誤砍柴工,了解自己做出正確選擇永遠比直接魯莽求職要重要的多。
假如你也想有一位500強導師
終身制
一對一
陪伴式從0到1指導你
找到高薪工作
實現職場彎道超車
掃碼添加小哈哥微信
諮詢Offer陪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