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致堯: 南豐曾氏入國史第一人

2020-12-16 江南都市報

    8月18日,南豐縣萊溪鄉胡家坑村農民在開荒時,發現曾鞏祖父曾致堯及曾祖母周氏夫人的墓碑,目前已送交縣博物館。

    史料記載,曾致堯是北宋開國後南豐第一個進士及第者,也是南豐曾氏入國史第一人。曾氏家族中,曾鞏是學養最高、成就最大的文化大師,官至北宋右相,為王安石變法的重要參與者。

    一直以來,關於曾氏家族的研究備受關注。如今,曾鞏祖父曾致堯及曾祖母周氏夫人墓碑的發現,為進一步研究曾氏家族的發展變遷史提供了重要實物佐證。文/記者葉偉

    曾氏家族史備受關注

    對於發現曾鞏祖父曾致堯及曾祖母周氏夫人的墓碑,南豐當地研究曾氏家族的人士很激動。一直以來,關於曾氏家族的研究不斷,曾氏家族的信息也備受關注,如2015年南豐發現曾鞏家族祠堂「秋雨名家」及2009年「曾鞏族譜出現在南豐」等信息。

    據介紹,兩塊墓碑出土於南豐縣萊溪鄉楊梅坑村的馬鞍山。兩宋時期,曾氏眾多名賢葬於此地,有曾氏祖墓350多座,其中包括曾鞏夫婦、其父母和子孫。

    這次被發現的曾致堯墓碑長85釐米寬58釐米,刻有「宋故朝請郎守尚書戶部郎中騎都尉賜緋魚袋魯國曾府君諱致堯字正臣之墓」字樣。

    周氏夫人墓碑則長140釐米寬80釐米,刻有「大宋宜興縣太君周氏夫人墓」字樣。

    史料記載,曾致堯的母親周氏夫人為曾鞏三世祖仁旺公夫人。據統計,從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至寶祐元年(1253年)的271年中,曾氏子孫登進士及第者共有55人,解試41人,薦闢19人,在朝為官者超過百人。

    南豐曾氏入國史第一人

    今年,羅伽祿所著的《曾鞏家族》獲第二十九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二等獎。這本書以人物和事件為主線,從文化的視角深入挖掘和展示了曾鞏家族的歷史變遷。

    記者查閱史料發現,關於曾致堯的生平資料較多,不僅見載於各地方志,《宋史·文苑傳》也有小傳,如歐陽修有《尚書戶部郎中贈右諫議大夫曾公神道碑銘並序》,王安石有《戶部郎中贈諫議大夫曾公墓志銘》以及其孫曾鞏的《先大夫文集後序》等。

    《曾鞏家族》中介紹,曾仁旺長子曾致堯,是曾鞏的祖父,也是曾氏南豐開基後的第四代,又是南豐曾氏至此最為顯貴的一代。曾致堯是南豐曾氏入國史的第一人,宋代南豐縣歷史上第一個進士。在元代脫脫所修的《宋史》人物傳中,曾致堯名列《文苑》,雖然只有五百字不到的小傳,但足見其影響與貢獻之大,算是一位國家級文化名人,因而被載入史冊。

    史料顯示,曾致堯生於南唐李璟保大五年(947年),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進士,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去世。曾致堯任官多年,履職盡責,敢於碰硬。他擔任諫議大夫時,蘇州知州魏庠多行不法,人不敢言。獨曾致堯上疏彈劾,使魏庠罷了官。這一做法讓皇帝都感到驚訝,「上驚曰:『曾某乃取治魏庠,克畏也。』」

    曾致堯以天下為念,這一點頗得皇帝的讚許。《南豐縣誌》載:「初,致堯嘗宴見,太宗從容語及內幣充牣,甚自喜。時方憂旱,致堯即奏對曰:『未及江南一夜秋雨之為富也』,帝為之動容。」

    傳下來的作品不多

    據曾鞏《先大夫集後序》所載,曾致堯所著頗多,共達一百七十八卷,當時都刊行於世。曾致堯喜好纂錄,長於詩文,著作頗富。其散文多為論治亂得失興廢之作,文風雋美,長於諷喻。詩賦樸實無華,妙趣橫生,語言淺近明快,流露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羅伽祿在《曾鞏家族》一書中說,可惜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由於今天能見到的作品太少,故無法對曾致堯的文學成就做深入細緻的研究,僅能就當前能見的少量作品看他的文學創作及成就之大概。「曾致堯的詩用淺近通俗的語言,勾勒明麗清新的圖畫,既樸實無華,又清新雋永,情趣橫生,且表達了樂觀豁達的情緒。」

    據介紹,曾致堯的文,現能見到的有《春日至雲莊記》和《齊雲院碑》兩文。此二文均見之於《江西通志》、《南豐縣誌》等地方志和族譜中,如《南豐縣誌》,其餘已不見。今人已將兩文收入《全宋文》(上海辭書出版社)中。

    《曾鞏家族》一書認為,從《先大夫集後序》來看,曾致堯的文章算得上是當時的雄文,有較大影響。《先大夫集後序》:「方五代之際,儒學既擯焉,後生小子,治術業於閭巷,文多淺近。是時公雖少,所學已皆知治亂得失興壞之理,其為文閎深雋美,而長於諷喻,今類次樂府已下是也。」而王安石在《戶部郎中贈諫議大夫曾公墓志銘》中也稱:「所著書若干卷,傳於世,文長於歌詩云。」他們認為致堯的文章特點是「閎深雋美」「長於諷喻」,且文章寫得比詩歌好。

    母以兒「官而貧」為榮

    《南豐縣誌》記載,曾致堯在外地做官告假回家,為母親周夫人(曾鞏的曾祖母)祝壽。曾致堯衣著樸素,僕人和所乘之馬都很瘦弱,有人以此譏諷他。周夫人卻說:「我的兒子為官而貧窮,這是我的榮耀啊!如果靠著搜刮民脂民膏而穿著鮮亮的衣服,騎著健壯的馬回家,這難道是我平時所教導的嗎?」周氏深知大義,教導兒子為官不能「抱貨而歸,鮮衣怒馬」,以兒子「官而貧」為榮。

    《曾鞏家族》認為,曾仁旺的妻子周氏是臨川人,曾祖父周裕,祖父周羽,父周確,她為周確的四女兒。她從小孝順父母,母親經常犯病,她每天親自為母親煮藥,服侍左右,不離不棄。因時常擔心母親病情,她不思茶飯而傷形,直至母親病情好轉。嫁入曾家後,她盡心侍奉公公婆婆,不敢稍有怠慢。許多家務事,她親力親為,雖是一個有著兩百口人的家庭,也還是和和美美的。家中有誰病了,她早晚去看望,問病情,調藥治病,「母儀婦道為鄉裡師法」。仁旺不幸早逝,她含辛茹苦地把四個兒子三個女兒拉扯大,四個孩子即致堯、從堯、諮堯和佐堯。長子致堯考中進士,累官戶部員外郎;次子佐堯也考中了進士;三子、四子也都聰穎好學,雖不曾中得進士,但人人學而有得,成為有用之才。女兒三人同樣得周氏調教,在婆家皆能孝敬公婆,知書識禮,得到人們的讚許。大女兒嫁給了汝陽的毛學詩,二女兒嫁給了濟陽的江朝宗,小女兒嫁江夏黃伯度。

    曾鞏廉潔與家風有關

    曾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對於曾鞏之後所取得的成就,不少研究人士認為與其家風有很大關係。

    曾鞏在《南軒記》中對自己出仕前在故居南軒讀書自進以「求於內」的情形有具體描述:「養吾心以忠,約守而恕者行之,其過也改,趨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於內者。」曾鞏的「求於內」即以忠養心、嚴格律己、忠恕待人、勇於改過,用高尚的道德來涵養自己的品格。

    「曾鞏廉政思想的形成,大約有三方面因素,即秉承家風、師承有來、學而能守。」今年6月,《中國紀檢監察報》發表文章認為,曾鞏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廉政思想,概括說來就是通過「求於內」「正己」的辦法來加強為官者的道德修養。在此基礎上,為官者才能擺脫外物之拘累,以民為本,節用裕民。

    曾鞏成年後曾多次在文中稱讚祖父的美德。如在《先大夫集後序》中,曾鞏說自己的祖父深知政治得失、天下興亡的道理,祖父凡是談到天下之根本問題,必定以「憂憐百姓」為出發點。曾鞏在這種淳厚清正的家風中成長,耳濡目染,自然也養成了以廉立身的為官之道。

相關焦點

  • 「垃圾」迴旋南豐與246億啟德地王之困
    惠譽就表示,評級下調反映出南豐國際控股在其主要的投資性物業(investment property,IP)項目啟德商業綜合體擴建階段的財務狀況不斷惡化。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該啟德項目實為九龍啟德第1F區2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6號的用地,於2017年以超過246億港元批予南豐,批租期為五十年。
  • 南豐家長速看!事關南豐小學生入學!
    單校劃片 南豐各所小學 很多南豐家長看到這條新聞,都不由心中有個疑慮了:我買的學區房是否還有用呢?都紛紛擔心自己的孩子上學問題了。小編在這裡,開始為大家分析一波了。
  • 11月是南豐蜜桔成熟的季節,金黃透亮的南豐蜜桔,皮薄肉嫩!
    每年11月份開始,是江西南豐蜜桔成熟的季節。這個季節一直持續到春節後,各地超市、水果攤上都少不了南豐蜜桔的身影。南豐蜜桔,是我國柑桔中的優良品種,原產地和主產區都在江西省南豐縣。因南豐縣部分地域獨特的紅壤土質,造就了南豐蜜桔果色金黃、皮薄肉嫩、食不存渣、風味濃甜、芳香撲鼻的優良品質。吃水果,當然要吃應季的。眼下,正是南豐蜜桔成熟的季節,在農村山上,金黃透亮的南豐蜜桔掛滿枝頭,果農們正在喜迎豐收。提到江西南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南豐蜜桔。每年11月蜜桔大量成熟,許多人都會買來解嘴饞。
  • 美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分校設「曾氏收藏室」
    華聲報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大學系統董事會1月28日通過兩項決議案,第一項是將州大北嶺分校奧維亞特圖書館二樓西翼,命名為「曾氏家族收藏室」,第二項是將該校的文化補習學院命名為「曾友倫文化補習學院」,以表彰曾友倫去年向該校捐贈了價值3800萬美元的中國文物。
  • 南豐:農旅融合帶旺鄉村遊
    秋冬季的南豐,空氣裡都是甜甜的橘香。近日,在南豐縣市山鎮包坊村「觀必上樂園」的橘園裡,遊客們聞著蜜橘的清香,一邊手挎籃子、拿起剪刀採橘,一邊品橘,享受著採摘的樂趣。蜜橘採摘讓遊客樂在其中,橘園遊也因此「火」了起來。發展採摘經濟,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陸續接待一些前來採摘的遊客,很多都是衝著『南豐蜜橘』而來,蜜橘已進入豐收採摘期。」
  • 12月是南豐蜜桔大豐收的時節,南豐蜜桔酸甜適口,你吃過嗎?
    說到柑橘,那就不得不提到南豐蜜桔。南豐蜜桔作為柑橘類的代表,有著上千年的種植歷史,整個南豐縣都在種植蜜桔,所以南豐縣也被授予了「中國南豐蜜桔之鄉」的美名。南豐蜜桔甲天下。唐宋八大家之一,南豐籍的曾鞏,就曾寫詩讚美家鄉的柑橘:「鮮明百數見秋實,錯綴眾葉傾霜柯。翠羽流蘇出天仗,黃金戲球相蕩摩。入苞豈數桔柚賤,宅鼎始足鹽梅和。江湖苦遭俗眼慢,禁御尚覺凡木多。誰能出口獻天子,一致大樹凌滄波。」。
  • 南豐大事件--南中二中合併
    本公眾號現推出南豐大事件專題研討,歡迎各位踴躍參與:討論、爆料、投稿等。何謂大事件?當然是對南豐對開建有廣泛影響的歷史事件。
  • 南豐集團246億港元奪得香港又一新地王
    時隔半個月,香港九龍啟德片區繼恒基兆業後又迎來了另一商業地王——南豐集團。5月31日,香港地政總署公布,九龍啟德第1F區2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6號的用地,以超過246億港元批予南豐發展,批租期為五十年。這也意味著,一向低調的南豐集團打破了恒基兆業於美利道中環商業地233億港元的成交總額,成功晉升成為香港新商業地王。該地價也創造政府賣地史上的最高價。
  • 惠譽、標普下調南豐集團評級 將受累於240億啟德地王
    來源:觀點地產網2月25日,惠譽將南豐國際控股公司評級降至「垃圾」級別,並將主要原因歸咎在將受累於啟德地王。據觀點地產新產新媒體解,惠譽將南豐的發行人違約評級從「BBB」下調至「BBB-」,評級展望為「穩定」,若算上此前標普及穆迪給予南豐的「BBB-」及「Baa3」評級,南豐的整體信貸評級距離「垃圾」級,僅一步之遙。
  • 香港南豐集團千億家產爭奪案
    6月18日,香港富豪、南豐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陳廷驊的外孫女張添珞,對外公布了外祖父的死訊。而陳廷驊家族的爭產案,卻從其生前鬧到了他去世,至今仍在繼續。  6月18日,香港富豪、南豐集團創辦人及主席陳廷驊的外孫女張添珞,對外公布了外祖父的死訊。這份聲明稱,陳廷驊已於6月16日逝世,享年89歲。  而陳廷驊家族的爭產案,卻從其生前鬧到了他去世,至今仍在繼續。  在香港,陳廷驊擁有「棉紗大王」、「地產大王」、「窩輪大王」等稱號。他一手創立的南豐集團,業務橫跨地產開發、投資、建築及航運等幾大領域。
  • 南豐「橘園遊」火爆
    南豐「橘園遊」火爆 發布時間:2019-05-03 06:22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如今,橘園變遊園、農房變民宿、農產品變商品,農事耕作變休閒體驗,南豐走出了一條「農業+旅遊」的發展路子,「遊客開心、橘農增收、南豐揚名」的綜合效益進一步凸顯。
  • 散文名家筆下的南豐:《最是橙黃橘綠時》
    來南豐之前,我所棲身的傳媒業又經歷了一次變革,其實,這些年,我們所堅守的這片文學陣地一直不太平靜,而這次風浪來得有些激烈,有些高亢。任你風高浪急,我自一蓑煙雨,可這次我們似乎難以平靜篤定。處變不驚談何容易?迷茫之中,欣逢南豐的召喚。不如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唯臻 攝往事逾千年,南豐有五千。
  • 南豐集團主席陳廷驊89歲辭世 千億港元爭產案進行時
    他一手創立的南豐集團,業務橫跨地產開發、投資、建築及航運等幾大領域。由於該公司在1989年從港交所退市,因此無法準確估量目前的資產價值。但據香港媒報導,目前南豐集團在香港擁有的物業估值已高達660億港元,加上公司在美國等地區的物業投資,這個商業王國的資產超過1000億港元。  2011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上,陳廷驊以約203億港元排行第14位。
  • 吳自勝:讓南豐蜜桔搭上移動網際網路「快車」
    南豐縣委書記吳自勝帶頭採摘南豐蜜桔(秦海峰 攝)人民網南昌10月26日電(記者 秦海峰)江西省南豐縣委書記吳自勝26日在南豐蜜桔開剪暨網紅帶貨銷售大賽啟動儀式上表示,要讓南豐蜜桔借力電商直播新模式,搭上移動網際網路「快車」,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 「蜜桔之鄉」南豐不只是產桔子,這些人文風景也值得了解
    初識南豐,是在逛超市時發現一個水果禮盒,盒子上面印著「南豐蜜桔」!盒子上印著的桔子顏色橙黃,個頭不是特別大,但是光澤亮麗,讓人垂涎三尺,遂買了一盒自己嘗。二、在園禮園領略國家級非遺文化魅力江西是中國儺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儺舞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的華夏文明裡,」儺起源於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儺舞一般在新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表演。表演時佩戴某個角色的面紗面具。所謂「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
  • 撫州市委書記肖毅深入南豐廣昌調研
    在南豐,他步入觀必上樂園景區和南豐蜜橘產業展示館,詳細詢問景區建設和南豐蜜橘產業的發展情況;走進佰仕通電子科技、藍欣啤酒、華夏五千年生態酒莊的生產車間,看產品、問市場,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肖毅強調,蜜橘是南豐的靚麗名片,要充分利用這一產業特色,堅持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項目。
  • 首部橘文化主題紀錄片《遇見·橘子紅了》江西南豐首映
    姜濤 攝中新網江西南豐11月9日電(記者 姜濤)9日,全球首部橘文化主題的旅行美食真人秀紀錄片《遇見·橘子紅了》在江西南豐縣首映,影片主創團隊集體亮相併與現場觀眾交流互動。該片將於11月12日-15日22:09連續四天在央視九套紀錄頻道首輪播出。
  •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2020-09-0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範銳平會見香港南豐集團董事長梁錦松
    本報訊 (記者 鍾文) 昨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會見了香港南豐集團董事長梁錦松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