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前景光明,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以現在的生活水平來說買車還是可以的,隨著需求的增加,汽車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目前,德國品牌和日本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份額中佔有最多,人們從未停止過比較日本和德國品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德國車普遍燒機油,而日本車20年不燒的原因,德國車為啥普遍燒機油,而日本車開20年也不燒?維修工這麼說!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燒機油,其實「燒機油」這個詞只是汽修行業的一個流行說法,正常情況下四衝程發動機是不應該出現的,所謂燒油,是指起密封作用的活塞環,不能正常固定在活塞上預留的卡槽內,而是從潤滑油中逸出,進入發動機的燃燒室,因為油不能參與燃燒,所以會通過排氣管排入大氣。
一般排氣管裡都能看到藍煙,說明機油燒的很厲害,因為機油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機油燃燒也是積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機油不像汽油那樣容易燃燒,積碳會造成發動機動力不足,對汽車性能影響很大,那為什麼說德系車燒機油,日系車沒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德國技術專家更注重技術和動力,熱效率更高,發動機的理想工作溫度在85-105度之間,如果超過這個溫度,高溫高壓對油封、密封圈、活塞環等車輛性能的損害會增加,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會降低。
從皮革耐用度來看,發動機的參數在設計之初就刻意保守調整,機器的工作溫度只低90-95度左右!德國車的思維正好相反,德國工匠更完美主義,他們造車的理念傾向於性能化,所以德國車的發動機工作溫度大多在100-105度之間,進入渦輪時代後甚至更接近110度,所以在同等條件下,我們會認為日系發動機更耐用。
為了保證性能和耐久性,德國汽車的發動機內部進行了改進,氣缸壁上覆蓋了許多網孔,正是因為這些網孔可以儲存一定量的機油,活塞在氣缸內上下運行時需要更好的潤滑性能,這自然減少了活塞環上下運行對氣缸壁的磨損,所以無論是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德系車都難逃燒機油的命運,這是正常的磨損,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