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用紙質地圖講述城市故事的倫敦獨立出版公司 Blue Crow Media,又推出了一張新地圖,這次的主題是倫敦地鐵。
或許是為了與一向注重視覺形象設計的倫敦地鐵氣質相契,《倫敦地鐵建築與設計地圖》的封面設計,隱藏了一小段與倫敦地鐵相關的設計史。
從封面圖中部挖空的圖案,形似 UFO,不過實際上它是倫敦地鐵著名標識「圓標」的輪廓。它的本體其實是一個由紅色圓環加藍色橫條組成的圖形。這個圖像早期被稱為「牛眼」或「靶心」,最初在 19 世紀時為倫敦公共汽車總公司(London General Omnibus Company)所用,藍色橫條上標註上了英文單詞「General」。
不過倫敦地鐵在 1908 年時看上了這款設計,因為它的造型及配色辨識度極高,只需在藍色橫條上更換用大寫字母標註的站名,乘客在地鐵進站的過程中即可透過車廂窗戶外的標識,獲知自己所處的位置。這個標識也被作為倫敦地鐵的 logo,藍色橫條上寫著醒目的「UNDERGROUND」。
倫敦地鐵圓標(來源:wikipedia)
地圖封面所用的字體,是英國著名書法家和字體設計師 Edward Johnston 在 1913 年時受倫敦地鐵公司委託而設計的。這款以 Johnston 為名的無襯線字體,有許多有趣的小細節。比如字母 O 無論大小寫都是正圓形的,小寫字母 l 的底部帶有同時期無襯線字體所沒有的捲曲,而小寫字母 i 和 j 上方的小點,是菱形的。
這款字體連同圓標的設計,在 1919 年被運用到了倫敦地鐵的各類宣傳中,隨後也在地鐵站標牌與站臺的站名上推出。儘管字體的樣式在後來做過一些調整,但是在如今的倫敦地鐵中,有一些站點仍保留著最初的這款設計。
五顏六色的倫敦地鐵圖,或許是最為世界各地人民熟悉的產品,因為它是全球不同地鐵站地圖樣貌的原點。在英國電子工程師 Harry Beck 在 1931 年向倫敦地鐵自薦自己的設計時,所有的地圖都只有一種嚴謹的繪製方法,即按照實際地理位置等比例地繪製站點、線路和連接。
不過 Harry Beck 認為這不是一種必要的做法,只需大致反映站點的位置、均衡化處理各站點之間的距離,讓人們方便查找即可。這的確是一種更經濟的做法,畢竟人們無需像在地面上行走一樣,精確地去定位與丈量步行距離。為了提高查找速度,Harry Beck 還與倫敦地鐵公司,對線路顏色、站名文字等細節進行了設計與修改。出色的設計不僅被其他城市在地鐵線路設計中所借鑑,還影響了公交車線路的設計。
Harry Beck 設計的早期地鐵圖(來源:Transport for London)
如今的倫敦地鐵線路圖(來源:wikipedia)
翻開地圖,你將看到完整的倫敦地鐵線路圖,還可以看到標註在其中的特色站點。和過去製作其他主題的地圖一樣,為製作這份地圖,Blue Crow 又請來了專業人士——關注公共運輸、尤其是地下交通的英國作家和主持人 Mark Ovenden。在 2003 年時,他曾出版過一本書 Metro Maps of the World,他對平面設計、地圖繪製學以及公共運輸中建築設計的關注,豐富了這幅地圖的內容。
如果你對倫敦地鐵足夠有興趣,這份地圖或許可以被視為是一張藏寶地圖,你可以通過它尋找倫敦地鐵中獨特的標識、圓標、時鐘和壁畫,以及位於地面部分的地鐵站建築。
從 1863 年 1 月 10 日開始通車的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系統。如今它一共有 11 條線路和 270 個運作的車站,以線路長度計算,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地鐵網絡,僅次於上海地鐵和北京地鐵;不過與年輕的後來者相比,歷史的積澱以及對設計的充分關注,讓倫敦地鐵更具看頭。
比如在 Totteham Court Road 地鐵站中,可以欣賞到由蘇克蘭著名藝術家 Eduardo Paolozzi 設計的馬賽克拼貼塗鴉。德國畫家 Hans Unger 用瓷磚創作的黑馬,可以在 Blackhorse Road 地鐵站的牆壁上找到。還有英國著名建築師 Charles Holden 設計的 Southgate 地鐵站,由不同大小的圓柱體堆疊成的造型,像是一座巨大的旋轉木馬轉臺,夜晚亮燈後,發光的圓柱體們組合在一起,有一種夢幻的風格。
題圖及文內圖(如無註明)均來自 bluecrowmedia、creative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