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血絲蟲病是由於絲蟲寄生在我們的淋巴組織,或者是其他的皮下組織導致的一種寄生蟲疾病。在我國很流行。一般表現為早期的淋巴管炎症,或者是淋巴結炎,淋巴管梗阻等。一般在血液中會出現微絲菌等,這些細菌等就是主要的感染源。一般是通過蚊蟲等叮咬導致的。
01什麼是血絲蟲病?血絲蟲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急性淋巴組織炎症只是其一
1、什麼是血絲蟲病?
絲蟲病(象皮病)——通常被稱為「瘋腳病」是一個我們現在很少聽到的詞,然而,在上世紀上半葉,這種疾病在中國非常常見。其最典型的後遺症是嚴重的下肢腫脹。曾經有一首民謠叫「八個人圍坐在一張桌子旁,一隻狗穿不過去」,意思是兩腿腫脹嚴重,兩腿之間沒有縫隙。
這是絲蟲病危害的真實寫照。吸血蟲病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寄生蟲病。這種病原體存在於動物體內,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吸蟲病可嚴重損害人體淋巴系統,導致反覆炎症,使患者喪失工作能力。
022、血絲蟲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急性淋巴組織炎症: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多發於下肢,周期性發作,伴發高燒、寒戰。
(2)絲蟲病熱:周期性發冷發熱。
(3)精子炎:附睪炎、睪丸炎、睪丸、附睪腫脹、壓痛、精索結節、壓痛。
(4)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候群:可見寒戰、發熱、咳嗽、哮喘等症狀。主要表現為淋巴結腫大、淋巴血管曲張、鞘膜積液、乳糜尿、象皮病(下肢、陰囊、上肢)、淋巴性腹水、乳糜性腹水。
03如何診斷血絲蟲病?哪些藥物可以幫助治療?呋喃酮的作用如何?
1、如何診斷血絲蟲病?
細絲、犬尾蚴和棉絲的微絲有較強的殺蟲活性,但對成蟲無活性。它能影響雌蟲子宮內微絲的正常發育,抑制其從妊娠子宮釋放,迅速減少患者皮膚內微絲的數量。是治療絲蟲病的首選藥物。口服治療效果好,但對成蟲影響不大。
(1)血象:早期白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2)病因學檢查
①血放置在幻燈片上直接找微絲蚴。②下肢淋巴結活檢。
2、哪些藥物可以幫助治療?
用乙嗪(Marine Group)治療Bancrofti和馬來絲蟲病,乙嗪可以殺死微絲蟲和成蟲,對班克羅夫氏菌、馬來Brugia malayi、帝汶絲蟲病和roa等大絲蟲病有顯著的作用。在絲蟲病患者中,微絲可以迅速從血液中清除。
bancrofti絲蟲病或馬來絲蟲病600mg,每日2次,飯後服用,連續7天,1-2個月後2-3個療程;ROA絲蟲病:2-3 mg / kg體重,每日3次,持續2-3周,必要時每3-4周退一次;盤尾絲蟲病,初始劑量應小,0.5mg,一次,第一天1次,第二天2次,第三天增加到1mg,每天1次,3次。如果沒有嚴重的反應,可以增加到2毫克,一天一次,三次。總療程為14天。
3、呋喃酮的作用如何?
近年來我國研製的呋喃酮對成蟲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對棉鈴蟲絲蟲病、馬來絲蟲病和班克羅夫特絲蟲病均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其殺蟲活性和療效優於乙胺(海洋組)。用於治療班克羅夫特絲蟲病。每公斤體重每天給三次連續七天作為一個療程;它用於馬來亞絲蟲病的比率為每千克體重1 000 -20毫克,在飯後3次給藥,連續6天作為一個療程。
澎湖為班氏血吸蟲病高流行區,但未能解決麥克斯韋觀察結果與城市鄉村結論之間的差距。登雲島5 267例血吸蟲病患者的血樣未作進一步調查。根據黃登雲的發現,王傳鼎認為「臺灣西南海岸的一個村莊很可能位於馬公地區,而不是島嶼本身。」但戰後,範秉珍引用了1958年至62年的一系列調查。
雖然特定蚊媒的環境條件和生態循環非常廣泛,但各地的血絲蟲病風險率和種類仍存在差異。這些差異不僅決定了未來控制和檢測的成敗,而且也表明了當地居民如何管理或發展自然環境,從而影響到特定蚊媒的生存條件,導致不同地方的絲蟲病感染情況不同。
04治療措施有哪些?一般有兩種方法,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
1、西醫治療
(1)病原體治療:乙嗪600 mg每日,分2-3次,1周為一個療程,間歇使用3個療程;硝基呋喃酮:20mg / kg體重,分3次,治療7天。
(2)對症治療:急性淋巴組織炎症可口服解熱鎮痛藥或潑尼松。乳糜尿可採用12.5%碘化鈉溶液作腎盂加壓灌注,或手術治療。鞘膜積液可結合或物理治療。
2、中醫治療
(1)熱毒:手足陰部脹痛,腫脹壓痛,發熱寒戰,舌紅毛黃,脈數。治療方法:清熱解毒。
處方:金銀花30克、連花15克、菊花10克、蒲公英30克、中草藥30克、苦參30克。
(2)溼熱:下肢腫痛、陰部腫痛、寒熱、舌紅、毛黃膩、脈滑、尿飯屎等。治療方法:清熱除溼。
(3)蟲阻經絡:下肢腫脹,皮膚粗糙,皮毛薄黃,脈平。
治療方法:殺蟲散結通絡。處方:山楂1.5g、穿山甲15g、穿山甲西15g、桂威10g、木瓜10g、寒方劑10g、澤瀉15g、露路通10g、檳榔15g(破)。桃幹(未成熟的桃脯)、石榴幹皮各10克,茶樹幹留3克,鹽少許。將前三種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湯,去渣,加鹽調味。
結語:此類疾病和細菌有莫大的關係,影響肢體的皮膚保持清潔,避免擠壓,摩擦和創傷。把影響肢體的磚爐腿或電爐溫度60 - 100℃,一天一次或每隔一天,每次30分鐘,1個月是一個療程,在一年內2 - 3療程的治療是可行的。皮膚移植在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執行。臥床休息,抬高骨盆,多喝開水,多吃蔬菜,限制脂肪和蛋白質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