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9點,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治療規範化培訓基地」正式落戶貴陽脈通血管醫院。屆時,上海、貴州血管外科專家將會開展聯合會診活動,共同探討下肢靜脈曲張的微創精準治療方式,這將造福更多貴州患者。
據了解,我國下肢靜脈疾病的患病率為 8.89%,有近1億靜脈疾病患者,每年新發病率約為0.5%~3.0%,其中靜脈性潰瘍佔1.5%,而靜脈曲張是其最主要的表現。其形成存在兩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血管本身的原因,這個因素往往是先天遺傳帶來的;其次是後天的原因,任何增加下肢靜脈壓力的因素都可能促使靜脈曲張的發生,如重體力勞動、長期站立位工作、妊娠等;因此,下肢靜脈曲張還與每個人的職業有關。靜脈曲張主要表現為下肢淺靜脈的迂曲擴張,嚴重者如「蚯蚓狀」外觀,早期可僅有外觀上的改變,或久站後小腿酸脹感,晚期則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如小腿水腫、皮膚色素沉著、脂質硬皮病、淤積性皮炎、慢性溼疹、慢性潰瘍經久不愈甚至曲張靜脈破血。據醫院負責人表示,「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治療規範化培訓基地」旨在為進一步提高貴陽市周圍血管疾病的防治能力及科研水平,推廣靜脈曲張微創治療創新技術。另外,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還將對貴陽以及周邊醫院開展人才培養計劃,積極開展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及科研工作,為學會的發展、學術交流及全省靜脈曲張疾病診治領域的發展做出貢獻。
文圖/都市新聞記者 田儒森
編輯 章虹
審校 羅瑋籤發 石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