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看起來平凡而普通,卻用真心譜寫了一段段敬業奉獻的動人故事,用真情體現出一心為民的感人情懷。
11月29日,青島市市直機關「典型引路穩陣地」系列報告會之「一切為了人民」青島市人社服務標兵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來自青島市人社系統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服務、勞動維權等各領域的7名「人社服務標兵」作了先進事跡宣講,集中展示了人社系統幹部職工的為民情懷和「三化一型」隊伍建設的成果,彰顯了新時代人社系統轉行風、強作風、樹新風的風採。
報告會由青島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人社局聯合舉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青島市委、市政府「精兵強將攻山頭,典型引路穩陣地」工作部署要求,激勵廣大幹部職工學先進趕先進,爭當「三化一型」幹部。
□ 本報記者 薄克國
「社保三顆心」
「社會保險工作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也涉及黨和國家的光輝形象,讓群眾和政府都滿意,要有開拓創新的決心、鑽研業務的恆心和心懷百姓的熱心。」膠州市人社局社會保險資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曉娟,24年來始終保持社保工作「三顆心」。
隨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啟動以及企業參保範圍的不斷擴大,膠州市社會保險服務對象人數從1萬多人猛增到80多萬人,儘管40多個辦事窗口一天到晚不停運轉,但人手仍顯不足。
怎樣才能以現有的人手更加高效地辦事,讓群眾少跑腿、不排隊、多辦事呢?李曉娟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將單位1984年至1995年期間所有原來手工記錄的社會保險信息錄入電腦,對參保繳費和資格認證等八大類業務流程進行了全面梳理,為加快建立膠州市社會保險綜合櫃員制發揮了巨大作用。
青島市就業服務中心失業保障處處長袁蘭英,努力踐行「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做小事就是辦實事」的服務理念,每天堅守在窗口一線與辦事群眾面對面,帶著責任和情感聽取群眾訴求,主動將窗口服務延伸,豐富窗口服務內涵,變經辦為幫辦。
袁蘭英致力於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建設,推動窗口經辦服務進入「分秒時代」,窗口年均接待辦事群眾8.9萬人次,服務「零投訴」,業務「零差錯」。
堅守和責任
什麼是堅守?什麼是責任?嶗山區王哥莊街道人社服務中心姜仕國始終堅持最初的信念與承諾,勇於擔當和奉獻,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在平凡的崗位上,磨礪出不平凡的業績。
姜仕國紮根人社基層28年,深入田間農戶,走訪了170多家企業,調查摸底,採集信息,建卡立檔,幫助群眾提高技能,扶持群眾創業就業。王哥莊大饅頭、嶗山茶、農家宴等特色產業,都有他辛勤的汗水,為農民脫貧致富、為鄉村經濟振興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如今的王哥莊,「山、海、水、茶」都變成了居民就業、增收的「金鑰匙」。
「平凡小窗口,服務大舞臺。」青島西海岸新區人社局社保科的張道延12年堅守社保徵繳崗位,與同事一起,解民憂、紓民困,構築起萬千職工的堅強後盾。他帶頭組建了黨員先鋒服務團隊,積極創新服務舉措,創建了「小馬直通車」、微信服務群,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牢記使命仲裁,滿懷真情調解。」市南區人社局仲裁院院長李燕濱多年從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工作,帶頭開展基層勞動人事爭議大調解活動,構築了市南區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的全新體系;率先在全市建立行業內企業調解聯盟,與市南區司法局以及青島市、市南區總工會聯動合作,將法律援助窗口引入勞動維權大廳。她成了打工者的「保護神」,勞動者在維權的道路上,處處都能感受到人社部門的真情和溫暖。
人人都能成為標兵
市北區敦化路街道人社中心劉晶「這事我管到底」的工作理念,展現了一名基層幹部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執著奉獻的人社精神;城陽區人社局社保中心的翟英在工作和家人之間,舍小家、顧大家,無怨無悔地付出。
「作為一名基層人社中心的工作者,聽了事跡報告會觸動很大。」市南區中山路街道人社服務中心主任國志春表示,「我會把人社服務標兵作為學習的標杆,審視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做到服務理念再提升,業務流程再完善,幫辦服務再深入,把政策落實好,把幫扶幫到位,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膠州李曉娟的演講,現場多次響起掌聲,她演講的內容,特別是為群眾服務的『三顆心』,講到每顆心,大家都給她鼓掌,說明深深打動了聽眾。」青島市演講與演唱協會主席侯希平說,人社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關係民生福祉,一頭體現著黨和政府的形象,一頭連著民心。「群眾事無小事」,有了「一切為了人民」的服務理念,兢兢業業工作,才能讓群眾滿意。
「事跡報告會是新型的報告形式,巡迴演講的目標聽眾是各級機關工作人員。」侯希平認為,一個標兵就是一面旗幟,機關工作人員學習青島人社標兵精神,特別是學習人社標兵的工作方法,從中受到啟發,機關工作人員也可以成為標兵,成為先進,成為大家學習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