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考試中的「偏差値」到底是什麼?怎麼計算?

2021-12-25 和風日本留學

所謂「偏差值」,是指相對平均值的偏差數值。在日本,偏差值被看做學習水平的正確反映,從偏差值也可以看出每個學生在所有考生中的水準順位。所以偏差值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評價學習能力的標準。

偏差值通常以50為平均值,偏差值在50以上(如51、55)的話,則成績在平均分以上,反之(如偏差值為35、45)則說明成績未達平均線。簡單來說,偏差值數字越高則成績越好,數字越低則成績越差。

偏差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分母的「標準偏差」指的是數據值偏離算術平均值的程度。如果所有考生的得分相差不大,都接近平均分,則標準偏差低。反之,如果考生的得分分布分散,則標準偏差越大。

「標準偏差」的計算方法如下:

偏差值最大的特色在於可以排除試卷難度與評卷的影響,比較同一個人或者不同人在不同考試上的成績。

舉個慄子,A在英語考試得了50分,B在國語考試得了80分,光從分數來看,能說明誰的成績更好一點嗎?

答案是不能,因為我們不知道哪一科的試卷難度更大。

比如英語考試的難度很大,所有考生的平均分只有40分,那A雖然只有50分,但實際卻是比平均分高了10分。

反過來,如果國語考試比較簡單,大家的平均得分是90分,B考了80分,看上去是高分,但實際還沒有達到平均分。

這樣的情況下,就無法單憑成績來判斷A和B誰的成績更好。在判斷成績好壞的時候,通過與平均分對比,看是高於還是低於平均分,這一點非常重要。

但光與平均分對比也不行,再舉個慄子,比如C和D在數學和歷史考試分別是70分,兩科的平均分皆為60分,也就是說兩個人都超過平均分10分。

這就能說明兩個人的成績相當嗎?答案同樣是不能。

有可能數學考試的分數集中在55~65之間,高分的人比較少,雖然C和D同樣超過平均分10分,但C的排名更考前。

而歷史考試的成績則比較兩極分化,90分以上,40分以下的人都比較多,雖然D也是超過平均分10分,但因為高分的人太多,D的排名實際只處於中等。

所以判斷成績的好壞,不僅要與平均分對比,還要看分數的分布情況,而偏差值的計算方式,就考慮到了這兩方面。這也是為什麼偏差值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的考試成績。

比如英語考試的偏差值是60,國語偏差值是55的話,那英語比國語成績好。

除此之外,偏差值還能比較不同考試時間的成績變化。比如夏天考試時偏差值是30,秋天考試的偏差值是60的話,就能看出成績提高了。

和風娘也找到了2021年度日本部分大學的學部偏差值排行榜,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赴日留學,各方面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只有了解,才能避免或者少走彎路

如果你也想去日本留學

長按下方二維碼,填寫留學申請表

免費諮詢,我們幫你完成留學夢想

相關焦點

  • 日本考試的「偏差値」到底是什麼?怎麼計算?
    什麼是偏差值?所謂「偏差值」,是指相對平均值的偏差數值。在日本,偏差值被看做學習水平的正確反映,從偏差值也可以看出每個學生在所有考生中的水準順位。偏差值的計算方法偏差值的計算公式如下:其中分母的「標準偏差」指的是數據值偏離算術平均值的程度。如果所有考生的得分相差不大,都接近平均分,則標準偏差低。反之,如果考生的得分分布分散,則標準偏差越大。
  • 去日本讀高中——怎麼計算偏差值
    日本的高中排名採用偏差值的算法。25為最低,75為最高。注意是偏差值只是一個係數。不是排名。更不是分數。那麼偏差值是怎麼算出來的呢。日本高中學校偏差值計算方法:所謂「偏差值」是指相對平均值的偏差數值。它與傳統的以百分為滿分的評價方法不同,通常以50為平均值,75為最高值,25為最低值。
  • 日本學生如此看重的「偏差值」到底是什麼?
    日本電影《墊底辣妹》中,講述了一位偏差值只有30的女高中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年內提高了40的偏差值,考上超一流大學的故事。這是高考勵志的神話。這裡所說的偏差值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你正打算讓孩子去日本上學,就需要對這個詞有所了解。在日本,決定志願學校的時候,參考偏差值的情況很多,新聞中也會提到相關內容。從定義上看,偏差值原本是統計學的術語,用來測量考試的合格可能性。偏差值的便利點是「將個體在總體中的位置顯示出來」。
  • 2019日本大學最新偏差值排名
    "偏差值",是指相對平均值的偏差數值,是日本人對於學生智能、學力的一項計算公式值。偏差值與個人分數無關,反映的是每個人在所有考生中的水準順位。在日本,偏差值被看作學習水平的正確反映,成為了日本高中用來衡量學生成績水平的重要指標。
  • 沒有官方排名如何選擇日本大學?「偏差值」你值得一看!
    日本的大學排名長期以來一直都沒有一個最權威的統計,每個排名都有不同的來源(機構或民間),不同的評分機制(學術、教育、聲譽、國際交流...)以及不同的出發點,因此排名情況也就不同,那麼我們應該參考什麼來選擇學校呢?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偏差值」。
  • 日本人口中的「くそ」,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看到「くそ」,不少小夥伴的第一感覺就是罵人吧?少年,你太小看這個單詞了!它的意思可不只有罵人哦~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日本人口中的「くそ」到底有幾個意思吧!那是什麼啊,好噁心。搞過頭了吧。いいか、俺は、こんなくその話しが嫌いだ。聽好了,我真的討厭這種過分的玩笑話。3做副詞,表示程度相當於「とても」「ほんとうに」「たいへん」等程度副詞,用來強調。
  • 日本高中「偏差值考試」的玄機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在日本根本沒有所謂的偏差值考試,這完全是國內某些中介自導自演出來的一部鬧劇而已。那麼到底什麼是偏差值呢,關於日本學校偏差值的具體內容請大家登錄中日網-日本留學網(www.cnjpedu.com)觀看關於偏差值的視頻。關於日本學校的偏差值,都是日本權威機構經過客觀統計統計出來的,日本學校的偏差值每年都會稍稍有點變化,是因為每年學生的成績可能會有所不同。
  • 「經驗分享」怎麼計算平均絕對偏差
    ['下面用wps中的excel通過分步計算和AVEDEV函數一步計算分別計算樣本平均絕對偏差,方便大家理解算法。']['工具/原料']wps-excel,office-excel類同['方法/步驟']1打開wps,建立excel文檔,先建立待計算平均絕對偏差的樣本數據,如圖以身高數據X為例。
  • 【日語實用課堂】「みな」還是「みんな」?日語中「皆」字到底怎麼讀?
    日語中,「皆」可以讀作「みな」也可以讀作「みんな」。那如何區分什麼時候讀哪個呢?在日語字典裡,這兩種發音都是有的。みんな【皆】被定義為「ミナ」的撥音化。但是在常用漢字表裡,「皆」只有訓讀「みな」和音讀「カイ」這兩種念法。
  • 日語中「及び」和「並びに」到底有什麼區別?
    び」和「並びに」是日常學習中經常會見到的兩個接續詞,但是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各自不同的用法又是什麼呢?3、要選擇合適的表達「及び」帶有少許拘謹、恭敬的意味,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在書籍中能看「及び」,但日常對話中卻不常見的原因。因此,日常與他人的對話中使用「と」會更好一點。還需要注意的是,與「及び」的使用句式不同,「と」的句式為「AとBとCと」。
  • 日本考生看重的「偏差值」是什麼?
    而日本學生填報志願時,會用到一個極為關鍵的數值——偏差值。經常看日本影視劇的朋友對「偏差值」這個概念應該並不陌生,前幾年一部比較勵志的電影《墊底辣妹》中就經常提到這個詞。村花飾演的沙耶加,剛開始的成績年級倒數第一,偏差值初始為30,她的目標是一年內將偏差值提升到70。
  • 日語中「醫者」「醫師」「先生」的區別是什麼?
    「醫生」在日語中的說法有「醫者」「醫師」「先生」等,區別是什麼? 在日本的醫療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醫者」「醫師」「先生」這三個詞,而且通常都翻譯為「醫生」。那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日本留學:日本「偏差值」究竟是什麼?高校偏差值排行了解一下!
    相信很多同學都看過日本勵志電影《墊底辣妹》。一個成績墊底的高中生,在補習班老師和母親的幫助下,通過拼搏奮鬥,最終考上了慶應義塾。看完電影,大家想必都燃起了學習的熱情,恨不得立刻開始背單詞。小編也是一樣,但是當時有一點一直困擾著我:電影中一直出現的「偏差值」到底是什麼呢?很多同學肯定也有同樣的疑問,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偏差值」。若想比較同一個人不同科目的考試成績,或者不同人不同科目的考試成績,就需要多個指標。
  • 「經驗分享」怎麼計算樣本總體標準偏差
    ['下面用wps中的excel通過分步計算和STDEVPA函數一步計算分別計算樣本總體標準偏差,方便大家理解算法。']2首先計算X的平均值,用average函數即可。如圖所示。3在箭頭所示單元格中用公式計算樣本數據的差方:(X-X平)^2。雙擊填充使得公式整列生效,計算整列每個樣本數據的差方。
  • 日本拉麵店菜單的「替玉」到底是什麼意思?點菜看不懂得7個日文
    《日本拉麵店菜單的「替玉」到底是什麼意思?點菜看不懂的7個單字》的形象圖▋「替玉」是什麼意思?怕吃不飽的人一定要記住!「替玉kaedama」這個單字超好用,一定要記下來,它是「加面」的意思!但細面放久了就容易泡軟、泡粗,失去美味口感,因此便發明出「替玉」方式,吃完了再加,就能一路美味到底啦!這樣的方式也漸漸影響其他地區。有些店家加面不用錢(替玉無料),有些則要付費,大家注意一下囉!▋「味玉」?是拉麵店的常見菜名!
  • 「ほど」和「くらい」到底有何異同點?
    首先解說「ほど」。日文語法解釋是「動作や狀態の程度を例を使って表す。」意思就是通過例子等表示動作或狀態的程度。翻譯成中文一般可以是「...得,...得令人,如此..」等。「ほど」的非正式,口語說法(カジュアルな言い方)是「くらい」。所以在這個意思上,「ほど」和「くらい(或ぐらい)」可以互換。
  • 日語中的「は」和「へ」到底怎麼讀
    你好、午安:こんにちは(kon ni chi wa)早上好: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o ha you go za i ma su)一樣是「は」,怎麼一個念「wa」,一個念「ha」呢? 在日文中,當「は」是助詞時發音須改為「wa」、「へ」為助詞時發音為「e」。 (其由來複雜,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這裡只要先了解發音即可)例句: 「私は學生です。」
  • 偏差值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是日本考大學的關鍵?
    偏差值究竟是什麼?為了排除考卷難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來正確比較同一個人或者不同人在不同考試中的成績,日本廣泛應用的一個指標就是偏差值。偏差值:指個人成績在所有參加考試的學生中所佔的地位。計算方法如下:▼偏差值= 10×(個人得分-總體平均分)/標準偏差+50標準偏差:統計學名詞,一種量度數據分布的分散程度的標準,用以衡量數據值偏離算術平均值的程度。
  • 「...けど」日本人到底在省略什麼?
    我們經常會在日語會話中遇見文末省略的現象,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けれども」,也包括「…けど」「…けれど」的形式。
  • 日語中的「々」讀作什麼?怎麼用輸入法打出來?
    「々」看著有點像片假名,但卻在五十音圖中找不到它的身影,很多人在初次接觸到「々」的時候,都有一個困擾:「々」到底該怎麼讀?就拿文章開頭提到的詞語來看,「々」的讀法也都不一樣,比如「代々木(よよぎ)」中的「々」讀作「よ」,「正々堂々(せいせいどうどう)」中的「々」分別讀作「せい」和「ど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