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銀行營業部主任套走客戶7000多萬,拿去炒股炒期貨虧掉近一半...

2020-12-27 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許一陳

又見奇案。農行一名「75後」的支行營業部主任,竟用「假信託」、「假理財」吸收84名客戶7000多萬資金。之後將巨額錢款拿去炒期貨、炒股、炒貴金屬,又虧掉了近一半。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這起案件的二審刑事判決書,涉案的銀行員工吳某獲刑13年。

7000多萬竟然買到了「假信託」「假理財」

于都縣,地處江西省贛州市東部,素有「閩、粵、湘三省往來衝」之稱。而本案,就發生在這裡。

裁判文書顯示,2013年以來,1976年出生的吳某在擔任農行於都工貿城支行行長及農行於都支行營業部主任期間,為了償還個人債務及支付利息,投資白銀貴金屬、股指期貨交易、商品期貨交易、證券股票交易,支付虛假理財到期本息和個人借貸本息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客戶辦理虛假信託、虛假理財業務。

具體來看,吳某利用上述手法,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的涉案金額達7969.8萬元(包含案發前已兌付有憑證可認定的金額609萬元和案發後已兌付金額341.6萬元),涉及客戶84名。

在操作方式上,吳某有種方式:

1、向客戶出具自製理財憑證或自製定期存單辦理虛假理財業務,然後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客戶資金轉入自己控制的帳戶。自製理財憑證是吳某參照2013年、2014年農行出具的網銀基金購買憑證模板製作的。出具給客戶的憑證有加蓋公章和未加蓋公章兩種,其中加蓋公章的自製憑證系吳某在代班時事先在空白A4紙上相應位置加蓋公章,之後用這些蓋有公章的空白A4紙直接套打出來的。

2、向客戶出具信託憑證為客戶辦理虛假信託,吳某利用農行未將信託憑證納入重要空白憑證管理的漏洞,使用空白信託憑證辦理虛假信託,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把客戶資金轉入自己控制的帳戶。

3、通過承諾為客戶彌補基金虧損並按理財利率計付利息的辦法,讓客戶將虧損基金贖迴轉入吳某控制的帳戶,並出具自製基金憑證給客戶。

4、為客戶辦理真實理財並向客戶出具真實憑證,後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撤單,憑證因撤單變為無效憑證,吳某再將客戶資金轉入自己控制的帳戶。

此外,吳某還挪用公款400多萬。2013年以來,吳某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通過真實理財的客戶,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或擅自(吳某掌握了該客戶「K寶」和密碼)將真實理財贖回;為客戶辦理真實大額存單業務,並在當天對大額存單提前支取。吳某在理財贖回和存款提前支取後,轉入其控制的帳戶,挪作他用。共挪用6名客戶資金共計453.15萬元。

炒期貨虧掉2800萬

在涉案資金去向上,吳某主要用於支付客戶虛假理財到期本金和利息、支付個人借貸本金和利息、彌補客戶基金虧損、投資股指期貨、商品期貨、證券股票、白銀貴金屬、歸還債務、外借他人及購置固定資產等。

但裁判文書顯示,吳某的這些投資損失慘重。

首先是投資期貨交易虧損合計2792.75萬元,其中吳某使用本人和他人共10個帳戶進行期貨交易累計虧損2056.9萬元,通過配資帳戶投資期貨交易又虧損了735.85萬元。

在炒股上,吳某使用多個帳戶投資證券股票,虧損合計163萬餘元。此外,在江蘇某貴金屬現貨電子交易市場有限公司炒白銀、貴金屬虧損785.06萬元。

也就是說,吳某在炒期貨、炒股、炒貴金屬等投資上,合計虧損3700餘萬元。

此外,吳某將錢款購置的固定資產合計約371萬元,包括位於贛州市和于都縣的多處住宅以及寫字樓。並將上百萬投資款、價值40萬元的奔馳車、價值百萬的房產贈予他人。

截至案發時,吳某未兌付的吸收和挪用客戶資金為7813.95萬元,向客戶借貸金額為1120萬元,合計8933.95萬元。自2019年7月案發以來,農行于都縣支行已代償了涉案客戶的實際損失,向本案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及挪用公款中未兌付的涉案客戶共計代償7424.74萬元。

發郵件後逃往珠海

裁判文書顯示,2019年7月16日,吳某發了一封電子信件至辦公郵箱,在信中供述了其犯罪事實,並通過微信告知同事第二天進入郵箱查看該電子信件。

但第二天凌晨,吳某逃往廣東省珠海市並失去聯繫,被害單位農行于都縣支行便向于都縣公安局求助。警方於2019年7月19日在珠海與被害單位工作人員一起將吳某勸說歸案。

2019年9月,江西省于都縣紀委監委曾發布消息稱,吳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經江西省紀委省監委、贛州市紀委市監委指定管轄,正接受于都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20年8月6日,贛州銀保監分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農行于都縣支行因員工行為管控不力、印章管理不到位,被處罰款100萬元。吳某因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和挪用公款,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終身。馬某等14人因對農行于都縣支行員工行為管控不力、印章管理不到位的違法行為負相關管理責任、領導責任,受到警告處分。

回到本案。一審法院江西省于都縣人民法院認為,吳某作為國有銀行工作人員,在任農行於都支行營業部主任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用於個人投資、購置固定資產等,數額特別巨大,造成特別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罪;吳某利用國有銀行工作人員職務便利,挪用本單位客戶資金歸個人使用,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挪用公款罪。

2020年8月,一審法院作出判決,認定吳某犯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20萬元;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總和刑期十四年,並處罰金20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20萬元。

同時,責令吳某於判決生效後三十日內,將所吸收的資金7969.8萬元和挪用的公款453.15萬元退賠給農行於都工貿城支行。

上訴提出因「坐牢」不應再退賠

一審判決後,吳某提出上訴,對挪用公款罪有異議,對挪用的453萬元也應認定為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罪的犯罪數額,不單獨構成挪用公款罪;其應認定為自首;其已經判處了有期徒刑,就沒有能力退賠,不應判處其退賠。

江西省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原審判決根據上訴人吳某的犯罪事實、性質以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並綜合考慮上述情節作出量刑,罰當其罪。上訴人吳某的犯罪所得,依法應當責令退賠。2019年7月20日案發以來,農行于都縣支行已代償了涉案客戶的實際損失,共向本案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及挪用公款中未兌付的涉案客戶代償7424.741982萬元。因此,上訴人吳某應向農行于都縣支行退賠上述款項。

二審認定,上訴人吳某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能成立,不予採納。綜上,原審判決認定犯罪事實清楚,定罪準確,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原審判決認定的上訴人吳某應予退賠的數額錯誤,應予糾正。

最終,二審法院維持江西省于都縣人民法院(2020)贛0731刑初36號刑事判決的第一項,即對吳某執行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20萬元。同時,對退賠金額予以糾正,責令被告人吳某於判決生效後三十日內,退賠農行於都工貿城支行7424.74萬元。

編輯:小茉

相關焦點

  • 華安證券原營業部經理挪用6900萬 200萬炒股賺5000萬
    新浪財經訊 近日裁判文書網一則挪用公款裁定書揭開了一起華安證券十多年前一營業部經理挪用公司以購買國債之名融資所得資金,用於個人炒股及配資給他人炒股的案件。涉案挪用金額近7000萬元。該名營業部經理利用部分挪用資金並與他人炒股,獲利5000餘萬元。雖然配資炒股的款項均已歸還,但該名涉事營業部經理還是因挪用公款獲刑5年,並退繳2000萬違法所得。
  • 抓獲18人,無錫警方打掉一「炒期貨」詐騙團夥
    (查獲的用於詐騙的手機、電腦等設備)「你加入的微信群裡一半是騙子,一半是和你一樣的被害人」據嫌疑人陸某交代他們採取的是「打粉——炒群——直播」的詐騙模式,第一步就是廣撒網,以高收益、高回報為誘餌,打電話吸引炒股人群加他們的微信,再將他們拉進事先建立的群
  • 廣發銀行員工被指欺瞞客戶 代客炒銀倆月虧62萬
    長達89頁的手續費記錄和近13萬元的代理手續費或有「刷單」之嫌  [當客戶帳戶資金不少於100萬元時,銀行可以配備一對一投資「顧問」,提供日常投資建議,但不會代為操作 ]  「我看中的是銀行平臺,沒想到被人騙。」
  • 按「老師」指導炒期貨 杭州股民幾天虧光兩百多萬
    杭州人蔡某,因為想著炒期貨賺大錢,結果中了圈套,短短幾天之內就被騙走近230萬元,教訓值得大家吸取。  騙局  按照老師指導去炒期貨  結果幾天就虧了230萬  6月14日,杭州下城天水派出所接到蔡某報警,說自己被人以投資期貨為由詐騙人民幣近230萬元。
  • 被員工拿去炒股炒期貨全虧光
    把錢放在銀行,可以說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但有人存了1900萬之後,被銀行經理炒股炒期貨爆虧,只剩下30多元。這個事情,是銀行員工的責任,還是銀行的責任?2010年胡先生存入1900餘萬元,並將該筆錢款委託給該銀行個人金融部經理葉國強理財。
  • 期貨公司婉拒60歲以上老人開戶
    有客戶上門,卻把客戶遠遠拒之門外。《金證券》記者了解到,考慮到炒作期貨的風險對身體的傷害,目前南京部分期貨公司已經婉拒60歲以上老人開戶。南京地區大部分券商也要求,針對60歲以上的老人,只開通炒股帳戶,對融資融券業務及期貨業務等不予開通或者不建議開通。
  • 90歲老股民的"炒股經":憑感覺看新聞 基本把股市當銀行
    附近有一家證券公司,阿爸作為生意人,又離得近,就喜歡去那兒炒股。那個時候,交易所報價靠經理拿著話筒喊。如果想要買股票,還要到櫃檯前遞單子。人不多,都是附近居民,不太排隊。我還年輕,是跟著阿爸去交易所玩的,具體股票的事情不太懂,只知道阿爸很喜歡買一隻股,叫新光內衣,是一家製造襯衫的企業。印象深,是因為原來我家附近弄堂裡,正好有一家新光內衣廠。阿爸買,我就在一邊看。
  • 十年來見過的期貨「高手」和他們的下場
    後來,鄭州綠豆9509合約逼倉,一下子虧跑了大多數客戶,他也去地攤吃飯了,再後來他與客戶對賭交易,大多數客戶錢賠光又走了一批,剩下不多客戶他還是對賭,沒想到客戶們一次差不多都做對了,他這一下子賠光了,就卷著客戶錢跑了,法院立案找不著他這個被告,至今仍無下落。  3、公司副總呂某,年輕的很,當時才21歲,但口氣很大,揚言五年內將產生中國的索羅斯,其舅舅據說是中央某大機構高官。
  • 廣東中山科級幹部辭職炒股 300萬炒成2000萬
    據金元證券中山營業部相關人士介紹,這兩個月,每個月都至少有200多客戶來開設炒股帳號。而南都記者在去年年中採訪得知,當時僅有數十人來開戶。  而安信證券中山營業部的相關人士則介紹,該公司在中山有兩個營業點,目前每個營業點平均每天有50個新客戶開設帳號。按照一個月有22個工作日來計算,單一個營業點的新開戶客戶數量就達到1000多戶。
  • 網上開戶炒股將現「2時代」
    國金證券福州營業部網點人員對此表示,萬分之二佣金是否推出具體要以公司公告為準。記者隨後致電國金證券總部客服,工作人員對此並沒有明確表態,同樣稱以公司公告為準。不過客服人員同時稱,如有低佣金活動,也是針對網上開戶客戶,而且開戶掛鈎的是上海營業部,而不是客戶所在地營業部。  無獨有偶,東航期貨「零佣金」開戶也引得業界一片譁然。
  • 男子跟著炒股老師炒外匯 100萬蒸發
    本想加群炒股賺點小錢,不料貪念驅使炒起外匯。「專家」指導炒匯秘籍,虧損百萬後悔不已。近日,市民葉先生在重慶手機臺爆料了自己如何在網上外匯交易平臺上虧掉100多萬的親身經歷。炒股結識「名師」 小有收穫市民葉先生是江西南昌人,做物流生意,平時喜歡炒炒股票。去年年底,被朋友拉入了一個專業的炒股QQ群。群裡有專門教人買股賣股的老師,每天下午3點半進行例會。老師會在群裡對明天股市的走勢進行分析預測,也會推薦一到兩支股票讓大家買入。葉先生在名師的指導下小賺了幾筆。因此對這位老師深信不疑。
  • 美爾雅期貨南京營業部開業慶典恭迎八方來客
    1995年,美爾雅期貨有限公司在江城武漢揚帆起航。二十多年勵精圖治,公司始終秉承「以人為本、客戶為先、持續經營」的理念和「服務客戶、創造價值」的宗旨,立足華中謀發展、服務全國創品牌。近年來,美爾雅期貨以打造資產管理專業服務、產業鏈金融服務為抓手,以增強服務能力為核心,為服務廣大客戶而不懈奮鬥。
  • 券商員工聯手銀行副行長賣「假理財」,詐騙1100多萬,竟拿700萬炒股,結果血虧僅剩15萬……
    每經編輯:畢陸名又曝銀行驚天大案!知名券商夥同國有銀行副行長以兜售券商「內部員工高年化率理財產品」為幌子,詐騙多名投資者1100多萬元。同時,兩位被告人為了獲得更高的回報,經不住「行情很好可以賺很多錢」的誘惑,將多數騙來的錢款投入股市後巨虧,最終雙雙獲刑……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對胡某兵和姚某合同詐騙罪的二審刑事判決書,揭開了這起大案的來龍去脈。
  • 營業部員工上下聯手代客炒股 違規交易超7億元 證監局:罰!
    來源:東方財富網又一起券商員工違規炒股事件東窗事發。日前江西證監局公布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航證券三名存在密切工作聯繫的營業部員工,利用他人帳戶密碼登陸公司交易系統違規交易股票,並存在代客炒股行為,交易金額總計超7億元,三人最終合計被罰沒近580萬元。
  • 【期貨軟體手機版哪個好】哪個手機app軟體炒期貨最好
    關注後發送數字888,免費獲取:今日強勢炒股策略(每日限額50名),賺錢的機會永遠留給少數人!這是在我們實際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我們給客戶推薦一款我們看來更好用的軟體,但是客戶就覺得他原來那個好用,所以也不願意換,換了甚至還不習慣。習慣性可以說是軟體入手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 滙豐銀行理財頻坑客戶 有人虧千萬有人虧500萬
    近期有媒體報導指出滙豐銀行杭州的一客戶在2007年花1000萬元購買滙豐銀行的QDII理財產品,然而到了今年,只剩下500萬元左右。因此該客戶大呼:"不要盲目相信洋品牌,境外投資的風險不可不防。"
  • 成都一銀行打錯小數點 客戶"撿"40多萬
    經過多方詢問核實,張先生從銀行方面得知,前日一名客戶拿了一張45500元的支票給張先生轉帳,銀行工作人員看錯了一位小數點,轉帳了455000元。  目前多划進帳戶的40多萬元錢已經歸還銀行。該銀行客服中心表示,此類事情之前出現過,但沒有相關規定是否會進行物質獎勵。
  • 老人學炒期貨虧光8萬!這事引發114人被抓……
    「炒期貨能賺大錢」 「入金門檻低,開戶和後期諮詢服務免費」「平臺可以提供200倍槓桿」……如果你是一個炒期貨新手看著這樣的話會不會心動呢老人學炒期貨幾天時間虧光8萬元今年5月,72歲的陳奶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投資諮詢公司理財顧問小徐的電話,詢問其是否需要購買理財產品,陳奶奶剛好有需求。
  • 普通人炒股能賺到錢嗎?為什麼炒股的人都是虧?
    普通人投資股票賺錢本來是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國民經濟正常發展,就能賺到高於銀行利息或高於通脹的錢。股票的本質是用來投資不是用來炒的。股票的實質是上市公司的資金不足,讓出公司一部分股份給需要投資的人,利益和風險同擔。但現在的人基本上是為了賺差價、賺快錢,也就是炒股票。
  • 炒股誘惑太大?又見券商員工炒股被罰,這家營業部遭警示函,為何屢禁...
    此外,今年8月,該營業部員工羅某方因向他人出借營業部客戶證券帳戶,並提供證券交易融資,同樣被廣東證監局出具警示函。一年之內兩度遭遇警示函,這家營業部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值得注意。另一方面,由於工作便利,從業人員違規炒股往往又和違規出借帳戶、私下接受他人委託炒股等問題緊密相關,這也是營業部及其員工最易「溼鞋」的領域,還需引起高度重視。中金財富營業部遭遇警示函在中金公司順利完成上市之後,中金財富證券旗下營業部卻遭到了一張來自監管的警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