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茲魔幻校園生活下的陰影,《哈利波特》中對校園霸凌的批判

2020-12-15 騰訊網

《哈利波特》是風靡全球的魔幻巨著,很多人都為J.K.羅琳在作品中所塑造的神奇魔法世界所著迷。《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其實是披著魔幻外衣的青春成長作品,圍繞著霍格沃茲魔法學校所發生的故事也是現實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校園生活的主旋律固然是學習與成長,但光線的校園生活之下也有揮之不去的陰影——校園霸凌現象。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在描寫校園生活中,也有很多情節是對校園霸凌現象的控訴與批判。

直接傷害的暴力霸凌

暴力霸凌是校園中對學生肉體上的欺凌行為,此類行為是校園霸凌中最常見的。《哈利波特》中對這類霸凌的描寫場景也最多。

早在哈利在年滿十周歲入學霍格沃茲魔法學校之前,就已經飽受了好幾年的暴力霸凌了。以他的表哥達力.德斯禮為首的熊孩子們以追打瘦小的哈利為樂,若不是小哈利覺醒了魔法天賦,能夠先天躲避掉大部分的傷害,天知道他要受多少罪呢。

在前幾部的故事劇情中,馬爾福這壞小子經常仗著家裡有錢,去欺負納威等弱小的同學。比如魔法石篇中,馬爾福就對納威施咒,讓納威跳著回到了格蘭芬多寢室。再後來鳳凰社篇中以馬爾福為首的斯萊特林學生跟在烏姆裡奇身後為虎作倀,經常利用魔法部的權威欺凌弱小。到死亡聖器篇中,哈利等人通過跟納威的簡單交流,知曉了高爾和克拉布等人在校期間在食死徒出身的教授授權下,直接用鑽心咒這樣的不可饒恕咒來拷打不聽話的學生。

達力、馬爾福等人的暴力行為對膽小懦弱的學生們傷害是極大的,比如納威在早期幾部作品中就在馬爾福等人的暴力行為中愈發自閉,若不是哈利、赫敏等朋友的鼓舞和鄧布利多和盧平等優秀教授的鼓勵,納威在後文中也不會成長為當面怒懟伏地魔,劍斬巨蛇的英雄。

陰損的言語霸凌

言語霸凌雖然沒有肉體的直接暴力傷害,但施暴者對受害者的辱罵、嘲弄和惡意中傷等行為造成的傷害可能還更大。

在霍格沃茲中,最早對同學們進行言語霸凌行為的還是德拉科.馬爾福這熊孩子。剛入學的馬爾福就一副拽拽的樣子,他歧視麻瓜出身的赫敏,罵赫敏「泥巴種」,說這話跟在美國指著黑人的鼻子罵「黑鬼」一樣惡劣。所以明白具體意思的羅恩氣得當場掏出魔杖要跟馬爾福決鬥,赫敏知曉這詞的侮辱性含義後也氣得委屈地在海格那兒掉眼淚。馬爾福也敵視哈利.波特,他明知道哈利父母雙亡,還對哈利說出「沒家的孩子才在學校過聖誕節」,俗話說罵人不揭短,但馬爾福小時候是真混帳,這貨罵人是直接戳人肺管子啊。羅恩家境條件不好,從小就有些自卑和敏感,馬爾福也沒少以此來嘲笑羅恩。

火焰杯篇章中,哈利身為霍格沃茲學院的勇士,代表學校參與三強爭霸賽時,卻非但沒有享受到勇士應得的榮譽與歡迎,反而遭到了馬爾福為首的學生們的惡意中傷和嘲諷——寫有「支持塞德裡克」和「波特臭大糞」的雙面勳章,甚至連羅恩這樣的死黨都因嫉妒而懷疑他,這使得哈利在高危的比賽項目中擔驚受怕之餘還要因為同學們的嘲諷而持續情緒低迷。

流毒甚廣的社交霸凌

社交霸凌通常表現為團體排擠和人際關係的對立來孤立某些甚至某人的行為。這等行為雖然危害一時不顯現出來,但卻流毒極廣,影響深遠。

霍格沃茲校園生活中,有些不起眼的小事件就反應了社交霸凌。剛入學時,赫敏因為愛好學習、成績優秀而被同學們孤立,原著中用「沒有什麼朋友」來描寫剛入學的赫敏,以至於她被羅恩氣哭時只能自己一個人躲在女廁所中痛哭,連巨怪來襲這麼危險的事都沒有人去通知她(還是羅恩和哈利想起來去通知的)。瘋姑娘盧娜也是被同學們孤立的人,比赫敏更不幸的是盧娜的同學們不但孤立這看似瘋癲的妹子,還把盧娜的各種東西都偷偷藏起來。鳳凰社篇章中放假前夕,別的學生們都去大廳參加晚宴,盧娜光著腳孤身一人在找自己的東西,哈利見了後都看不過眼,要幫她出頭。所幸赫敏和盧娜本身都不是平常人,而且有哈利、羅恩和納威這樣的好朋友陪伴才能茁壯成長,而沒有釀成什麼悲慘事件。

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以鄧布利多為首的鳳凰社和以伏地魔為首的食死徒的交鋒是主要的矛盾。追根溯源之下,這兩個勢力的根源還是來自於霍格沃茲中的校園團體,本來只是理念不合的對立,最終卻發展為遍布整個英倫三島的巫師戰爭。

正面人物也存在霸凌的行為

很多人都認為校園霸凌現象是壞學生和反派們的專利,但實際上書中不少正面人物也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霸凌行為。

那些孤立赫敏和盧娜的學生們,不能說是壞人,也不見得有什麼真正的壞心,但他們的孤立行為卻深深地傷害了赫敏和盧娜,三強爭霸賽期間惡意中傷哈利的學生們也是如此。

哈利的父親詹姆.波特和小天狼星.布萊克、萊姆斯.盧平和叛徒小矮星.彼得組成的掠奪者組合,本是小天狼星和盧平對哈利訴說的美好校園生活回憶,哈利在活點地圖的影響下對父輩們的印象也非常好。但哈利卻在魔藥辦公室的冥想盆中,瞧見了他們組團欺負斯內普的霸凌行為,他的父親詹姆.波特甚至當眾扒下了斯內普的內褲。斯內普投入伏地魔的食死徒陣營,在前期讓學生們感到陰森討厭,想必也跟在詹姆.波特他們那兒受到的屈辱經歷也不無關係。

哈利.波特作為主角本該是完美的形象,但作為一個成長中的小男孩,哈利也沒少犯錯。在混血王子篇章中,哈利跟死對頭馬爾福槓上了。在馬爾福的父親盧修斯.馬爾福入獄後,德拉科.馬爾福本人又在伏地魔那裡接到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刺殺鄧布利多,他本人的壓力已經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曾經拽拽的富家少爺甚至躲在廢棄的女廁所中偷偷哭泣。但哈利此時還緊追不捨地攆著馬爾福去找茬,明知老馬爾福被捕入獄,小馬爾福已經很傷心了,哈利還當面詛咒馬爾福的母親早晚也被捕入獄。在兩人大打出手後,哈利又對馬爾福下了狠手,用不明來歷,不知威力的黑魔法咒語——神鋒無影傷了對方。不論馬爾福在前幾部中如何混帳,但他躺在血泊中的身影也是那麼的無助。

J.K.羅琳筆下這些描寫也說明了不論究竟是什麼人,哪怕是主角哈利本人,校園霸凌的行為都是不對的,應該予以批判和反對的。

明明是魔法達人,卻有一顆戰士的心。我是近戰法師甘道夫,歡迎關注評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往期精彩回顧:戲說哈利波特:同樣號稱黑魔王,伏地魔混得比格林德沃差太遠了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霍格沃茲開學季:百度AI帶你入學「魔法校園」
    當每年9月份,史詩巨製「開學」在全世界同一時間上演時,全世界最好的魔法學校——霍格沃茲(緣自J.K.羅琳所著的魔幻小說《哈利波特》)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盛大開學季。霍格沃茲的在校體驗,可能已經沒那麼遙遠了。魔法違禁檢測——AI校園安防系統咒語千萬條,安全規則第一條——禁用黑魔法。魔法世界裡那些縝密又「智能」的黑魔法「報警」功能在霍格沃茲裡24小時工作著。無論是誰,無論在哪裡,只要使用了違規的魔法就會立刻被檢測到。同樣的,在普通人的世界裡,安全,特別是校園安全是牽動各界關注的頭等大事兒。
  • 來杜倫追尋哈利波特的足跡,看現實版的霍格沃茲
    ,來看一看這裡現實版的霍格沃茲,杜倫大學。杜倫大學杜倫,是一所很有魔幻色彩的學校。之所以說它具有魔幻色彩,首先是它的建築,非常具有哥德式風格。其次,它是英國僅剩的三所,保持中世紀學院制的高校之一,其餘兩所是牛津和劍橋。杜倫大學有16個學院,學生在入學時會分配到不同的學院,學習生活由不同的學院負責管理。學生可以在申請時,可以提出自己選擇學院的意向,再由學院進行考核。
  • 迪士尼公主與哈利波特二次元碰撞霍格沃茲校園風,艾莎成腹黑御姐
    手遊《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從19年12月內測至今已經有兩個多月,獲得許多哈利波特粉絲的喜歡,遊戲預約的人數超出預算,在遊戲評分網站評分高達9.4分。在手遊中玩家成為霍格沃茲魔法學校的學生,夜遊霍格沃茲校園,穿梭魁地奇球場,迷失在旋轉樓梯,探索詭異的禁林。想想就很吸引人。在迪士尼電影中,不少角色都能使用魔法。
  • 單挑吧,校園霸凌
    爸爸媽媽護送著君昊,一起走進校園。霸凌者在他們身後慌了神,三個社會人走了,留下一個參與霸凌的學生,他不知該進還是該退。送走爸爸媽媽,君昊把手伸進書包,卻發現那把給他力量的裁紙刀不見了。爸爸在不知不覺中拿走了它。不知道什麼時間,他們已經知道了這件事。君昊的心裡暖暖的。這時,他的手機響了。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在教育層面上,每對父母都希望子女得到優秀的教育,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和對待孩子的日常表現、表達才是對孩子影響更為深遠的因素。這裡就要討論一個詞「隱性暴力」,顧名思義就是看不見的「暴力」;比如家庭內的冷暴力、父母關係不和睦、教育方式矛盾、無法讓孩子正常表達情緒等等都是「隱性暴力」。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馬思純自爆初中是「地獄」:現實中的校園霸凌,究竟有多可怕?
    誰能想到,童星出道,金馬獎加冕的馬思純,竟親身遭遇過校園霸凌。在一檔綜藝節目《看我的生活》裡,她非常克制地回憶起初中那段脆弱而不堪的往事。她坦言,班上有個女孩不知什麼原因就一直欺負自己,「最嚴重的一次是把我喝的飲料可樂,給灌了抹布水,粉筆灰和拖把水……我覺得她是讓我不自信的開端吧。」
  • 向全世界的校園霸凌,說NO!
    此外,這種傷害又不僅僅局限於現實生活中,隨著網際網路的興盛,霸凌者通過社交媒體或網絡平臺對受害人進行威脅、恐嚇、侮辱、孤立或是散布謠言損害被害者的名譽等行為均可視為霸凌的一種形式。 而比起面對面的言語辱罵和身體攻擊,虛擬世界中的誹謗污衊對受害者造成的創傷更大。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按常理來說,凡事有因才有果,可校園霸凌大部分是沒有理由的,然而,選擇保持沉默的原因有很多,霸凌的方式也很多,也許被霸凌的孩子甚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被盯上。無論是霸凌者、被霸凌者還是協助者與旁觀者都會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對受害者而言,長期遭到欺凌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下降,還會因為恐懼出現遲到早退、逃課輟學等現象,變得更加膽小,內向而敏感,心靈脆弱的孩子因飽受非議不堪重負,造成心理障礙,如焦慮、抑鬱甚至自殺而終;有些旁觀者會在自己沒有揭發霸凌惡行的事情中產生長期的愧疚感和抑鬱感
  • 15歲男生因「校園霸凌」致死:面對「校園霸凌」家長應該這麼做
    就這麼一個簡單、善良的舉動,卻給她日後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課的座椅被倒了紅色墨汁、被人堵在回家路上拳打腳踢、上排球課被集體孤立欺負、下樓被推下樓梯沒人援助、被人圍堵剪光頭髮扒光衣服甚至被拍了視頻......但她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了劉北山。
  • 《獵心者》校園霸凌:施暴者冷漠和受害者沉默,讓拯救者束手無策
    最終三人不僅僅查出了孫梅服毒案的真兇,在查案過程中也鼓勵同學站出來指正了校園霸凌者,懲罰了對孫梅進行校園霸凌的欺凌者。故事中的老師、家長、同學,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而是施暴者,每個人都在經歷著道德和靈魂的拷問,編劇用這個故事來對校園霸凌展開分析和批判:施暴者冷漠和受害者沉默,讓拯救者束手無策。
  • 下春藥,校園霸凌為何如此猖狂?
    下春藥,校園霸凌為何如此猖狂?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此時的家長們該如何處理?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此時的家長們該如何處理?校園霸凌是近幾年來非常普遍的一個問題,在很久之前我對於校園霸凌的了解只限於各種電影,電視劇中的情節,但是沒想到在現實生活中竟然真的有校園霸凌的存在,而且從性質上來說還非常的惡劣。
  • 女孩被逼下跪叫「爸爸」:校園霸凌的魔爪下,多少孩子在絕望掙扎
    只有被欺凌的孩子被籠罩在揮之不去的陰影之下。他所遭受的創傷不會因為一句風輕雲淡的道歉而消失,校園霸凌事件帶來的痛苦記憶也需要伴隨他一生。「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別人逼死。你不告訴他要反抗,他能被別人逼死。」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這種由施暴者出於嫉妒、憤怒、渴求權力與威望的心理所施加給受害者的口頭及肢體上的攻擊性行為,愈發頻繁地暴露在人們的視線中。 隨著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事件登上報紙新聞,荷蘭人民對校園霸凌的關注度一再攀上峰值。2016年,treitervlogger以35%的得票率當選荷蘭年度熱詞 ,該詞指的是將霸凌過程拍攝下來,並將其公開散播的人。
  • 孩子遇到校園霸凌,家長應該怎麼做?
    劍和盔甲都希望你有去年,有一部電影《少年的你》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了高三學生陳念和小北因為一起校園霸凌事件,從而軌跡交叉人生發生了改變。然而讓人心痛的是,這不僅僅只是電影中的情節。在實際生活中,校園霸凌的嚴重更加超過你的想像。
  • 在校園霸凌中,為啥「學霸」很少被當「軟柿子」?老師給出了答案
    電影《少年的你》讓很多家長重視起了「校園霸凌」事件,其實電影中的情景,在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無論在哪個校園,都可能出現類似事件。很多老師針對這一現象做了大量的數據分析,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實施霸凌的學生,學習成績都很一般,甚至不怎麼好,而學校裡那些「學霸級」的同學,往往不會被他們盯上。
  • 史詩級災難片-霍格沃茲學校開學啦
    開學還記得上一次霍格沃茲開學是19年後的哈利波特、羅恩、赫敏等人帶著自己的兒女坐上魔法特快車去學校報到。當時的場景想必是很多粉絲都欣喜又很無奈的,畢竟陪伴著我們成長的《哈利波特》最終還是迎來了一個終結,雖然又有前傳《神奇動物在哪裡》繼續上映,但是已經沒了原來的味道,我們熟悉的哈利也已經長大成人了。《哈利波特》是英國作家JK羅琳所寫的長篇魔幻文學小說,被翻譯成73種語言,是世界最暢銷的小說之一。
  • 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茲藏東西的絕佳地方(下)
    有求必應屋在故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最後一戰中,他充當了地下隧道的作用,秘密地把納威隆巴頓等人從豬頭酒吧送到了這裡,同時也保證了霍格沃茲的學生可以安全地從學校撤離,免受食死徒們的威脅。《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馬爾福曾使用有求必應屋裡秘密修好與翻倒巷連通的消失櫃,把食死徒引入霍格沃茨。
  • 別讓校園霸凌成為青春一道流血的疤
    近日,多起校園霸凌事件又一次出現在大眾媒體上,新聞稿中披露的施暴學生對受害人的行為細節多不勝數、手段惡劣,甚至極其殘忍,令人不忍卒讀。事件被曝光後,施暴者被教育、被懲罰,或許過段時間他們就忘記了這些事,但對受害的未成年人來說,這將是他們青春期中一道永遠流血的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