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揭示知覺學習中的一般性學習能力

2020-07-29 光明網

知覺學習是指經驗或訓練引起的個體對感覺信息加工能力的改變(多指提高),對於人類的各項技能發展與生存很重要。學習能力上存在普遍的個體差異。為消除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研究人員通常把個體差異作為人群中的「噪音」,通過計算平均值的方法來反映群體特性。近年來,認知能力遺傳學和腦成像的研究表明,個體差異受到環境和遺傳的共同作用,且行為上的個體差異可通過大腦結構或功能連接進行預測,提示個體差異可能不僅僅是「噪音」。

針對知覺學習的個體差異是否蘊含個體學習能力高低的信息,中國科學院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黃昌兵研究組聯合美國紐約大學、上海紐約大學教授Zhong-Lin Lu進行深入研究。研究招募49名受試者,同時完成7個視覺、聽覺及工作記憶的學習任務(圖1 A-G),每個任務需要完成5次訓練。學習任務之間的順序採用拉丁方設計進行平衡。每名受試者一共參加了35次訓練(圖1 H),總共完成23720個試次。研究還對受試者的非言語智力、成就動機,以及大五人格特質進行了測量。

學習曲線擬合結果顯示,相同受試者在不同任務上的學習速率存在顯著差異,相同任務的不同受試者同樣表現出個體差異性,且學習速率與初始表現呈顯著負相關。多變量回歸模型進一步驗證了任務、受試者個體及初始任務表現三個因素均對學習速率有顯著影響,分離了「任務特異-受試者不變」和「任務不變-受試者特異」的不同學習特性,並且受試者特質(如非言語智力、人格、動機)和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相關性。使用套索回歸模型(LASSO)對學習成績進行預測,發現非言語智力和學習成績呈顯著正相關,而神經質及宜人性和學習成績呈顯著負相關。

該研究揭示,知覺學習一方面受任務本身的特性調控,表現出明顯的任務特異性;另一方面又受到個體特質的影響,這種「一般性」個體學習能力廣泛地作用於多種任務的學習過程。結果表明,廣泛存在的個體學習差異蘊含了個體學習能力高低的信息,知覺學習可能涉及不同類型的可塑性。研究結果對於相關領域的人員選拔及臨床上的學習訓練策略優化均有重要意義。

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科院科研儀器設備研製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啟動經費、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及美國國立衛生基金資助。

心理所揭示知覺學習中的一般性學習能力

圖1.實驗範式和訓練流程示意圖。A-G:對比度探測、超銳度辨別、運動方向辨別、視覺搜索、面孔角度辨別、聽覺頻率辨別、視-聽雙通道N-back工作記憶,H:訓練順序示例

心理所揭示知覺學習中的一般性學習能力

圖2.7個任務的平均學習速度、49名被試的平均學習速度,任務起始值和學習速度顯著負相關

心理所揭示知覺學習中的一般性學習能力

圖3.多變量回歸模型中任務、受試者個體及初始任務表現三因素的權重

心理所揭示知覺學習中的一般性學習能力

圖4.LASSO回歸模型中任務、起始值和個體特質三因素的權重

相關焦點

  • PNAS | 知覺學習中的「一般性學習能力」
    知覺學習是指經驗或訓練引起的個體對感覺信息加工能力的改變(多指提高),對於人類的各項技能發展與生存都非常重要。
  • 孩子學習粗心大意?原來是「視知覺能力」欠缺,家長別再困擾
    這樣,再教導孩子學習的時候才不會再受困擾了,孩子的學習也會更上一層樓。事實上,影響孩子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外在因素大多數是因為周邊環境的影響,導致孩子的心神不在學習上面。而內在因素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視知覺能力」的欠缺。「視知覺能力」是什麼呢?
  • 孩子學習馬虎怎麼改正?提高孩子「視知覺」能力,讓學習更高效
    殊不知,在孩子「健忘」的背後,是「視知覺」能力在作祟。一、什麼是「視知覺」能力所謂視知覺能力,它指的是一個人通過視覺而傳達信息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1、視覺聯想、記憶的能力。2、視覺辨別、協調的能力。協調和辨別的能力主要體現在解題的能力和方式方法上,一題多解就是因為孩子在學習、做題的時候養成了發散性思維,培養了良好的視覺辨別能力,協調能力。
  • 幼兒視知覺能力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在學習活動中,70 66的信息都是通過視覺來接收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視覺即是智慧」。我仃J通常提到視覺,僅是從眼睛的結構和功能上看有無問題,和其他有關生活和學習中所必備的視知覺能力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所說的視知覺是對視覺材料的整體把握,由於涉及「知」的方面,所以必須是視覺與其他大腦功能的整合或綜合才能確定的,而不僅僅是視覺單純的生理功能,這種視覺更多地涉及大腦高級的加工過程,滲透著心理認知機制。能力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基礎。
  • 訓練聽知覺能力對學習聽課很重要
    許多家長會以為這孩子比較「笨」,實際上可能是孩子聽知覺能力發育不良,只要能得到針對性訓練,便可有所提升。,有大約50%的時間用於傾聽,因此聽知覺能力對學業狀況影響很大。聽覺理解能力弱的孩子,常常無法理解上課所聽到的內容,不會舉一反三。
  • 腦科學日報:Science子刊揭示嗜酒成癮之謎;老年聾的真正原因
    有趣的是結果與廣泛流傳的猜想相矛盾,它揭示了大腦連通性水平在所有哺乳動物中是平等的,包括人類。該論文於6月8日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阿薩夫教授說:「我們發現大腦的連通性,即通過神經網絡傳遞信息的效率,並不取決於任何特定大腦的大小或結構。換句話說,所有哺乳動物的大腦,從小老鼠到人類,再到大型公牛和海豚,都表現出同等的連通性,並且信息在其中的傳播效率相同。」
  • 孩子視知覺功能不良對學習的影響
    這個問題又回到了我剛開頭的說的,沒有好的能力,他該怎麼學呢?補課「效果差」的根源是孩子學習能力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因此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諸多不良的學習行為和習慣,從而極大的影響了知識的吸收效率。那我們除了注意力的問題外還有:視知覺(理解、記憶、分辨、廣度、追蹤),聽知覺(分辨、廣度、記憶、理解),思維(空間、邏輯、推理、轉換)手眼腦協調、自信心、意志力、身體控制能力、語言表達力等任何一個能力的滯後發展都會直接對孩子知識吸收的過程和結果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這是普通的文化補習所無法解決的。
  • Cortex:知覺編碼策略調節後頂葉皮層在視覺工作記憶中的作用關係
    知覺加工策略與工作記憶表現密切相關,心理學系庫逸軒教授團隊採用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技術,並操縱知覺編碼策略,探討後頂葉皮層(PPC)在視覺工作記憶加工中的因果性作用
  • ...認知學習的特點;進化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和模型;學習障礙的臨床表現
    評價:機能主義大大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的發展道路,促進了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認為學習使人的適應性得到提高;同時還推動了工業心理學的發展,特別是對工作環境中的人的因素的研究。高原現象布賴恩等人用實驗的方法揭示高原現象的存在。
  • 心理學系方方教授課題組發現知覺訓練可以在成人大腦中誘發腦區間...
    在人類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我們的感知覺系統時刻進行動態調整以更好地加工外部刺激輸入,形成優化的信息表徵並針對特定任務產生正確的決策。反覆的知覺學習或知覺訓練更是能夠顯著提高几乎所有的知覺能力。比如,有經驗的影像科醫生能快速準確地從CT圖像上辨別出腫瘤的位置;桌球運動員能精準地判斷出球的運動方向和速率;老年人可以通過訓練提高對比度知覺,從而提高駕駛安全。
  • 心理諮詢師學習筆記4
    學習耽擱了幾日,慚愧。接筆記2一、現代心理學流派5、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師由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在1896年創立。精神分析用於在臨床中尋找患者異常行為產生的根源,是精神病診治的基本方法與技術之一,也是影響人類文化和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理論,是心理學從片面地對某些心理現象的探討,轉而趨向潛意識和個人整體方面的研究。
  • 2019年《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客觀題中的十大高頻考點之學習指導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2019年《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客觀題中的十大高頻考點之學習指導,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另外,考試大綱中規定考試內容共七個模塊,分別是:(一)教育基礎、(二)學生指導、(三)班級管理、(四)學科知識、(五)教學設計、(六)教學實施和(七)教學評價。其中,客觀題中教育基礎和學生指導這兩個模塊考頻較高。接下來,將根據往年試題,總結學習指導模塊中的考頻較高的十大考點,希望能夠對報考2019年下半年的國考小學教師資格證的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 心理諮詢學習筆記1
    心裡盤算了好幾個月一直想利用這個小小的天地記錄自己重新學習心理諮詢師的資料,給自己一個堅持學習下去的理由,同時也能把有用的知識分享出去共同進步。我的這本學習教材,共分上下兩冊,上冊共五章,分別是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異常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每章又分為若干節。學習儘量按照從前到後的順序,按照教材的設計,前面的章節應該是後面的基礎。
  • 如何幫助有學習障礙的孩子提升學習能力?
    原來這些孩子存在學習障礙。 所謂學習障礙是指個體在涉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基本心理過程上,存在一種或多種的失常狀態,這種失常表現在聽覺、思考、言語、閱讀、書寫、拼音或數學計算方面的能力不足。症狀可包括:知覺障礙,腦傷、大腦功能失調、閱讀障礙和發展性失語症,但不包括由視覺、聽覺或運動缺陷,智力落後,情緒困擾,或由環境、文化或經濟狀況導致的學習問題。
  • 【幼小銜接系列】入學必備八大能力之一:視知覺能力
    視知覺能力,關係到孩子的閱讀、書寫、觀察與掌握漢字等等和視覺有關的能力,分別從以下6個方面來識別和提高視知覺能力。3、觀察能力強與弱  背景辨別來開拓圖形—背景辨別能力:指把物體從它的背景中區別出來的能力,是兒童學會觀察事物、從整體中分離出部分的能力。
  • 心理諮詢師學習筆記15(認識過程-思維)
    感覺和知覺處於認識活動的低級階段,是思維的源泉和依據。而思維則是認識活動的高級階段,是感知的進一步深化,在人的認識過程中處於核心地位。通過思維,人才可能對感覺和知覺中獲得的各種感性材料進行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達到對客觀事物深刻的,準確的和全面的反映。
  • 【幼小銜接】八大能力_視知覺能力
    聽知覺能力視知覺能力,關係到孩子的閱讀、書寫、觀察與掌握漢字等等和視覺有關的能力,分別從以下6個方面來識別和提高視知覺能力。3、觀察能力強與弱  背景辨別來開拓圖形—背景辨別能力:指把物體從它的背景中區別出來的能力,是兒童學會觀察事物、從整體中分離出部分的能力。
  • 心理暗示與學習能力
    最近發現心理暗示有時候會嚴重影響人的學習能力。比如,我小時候畫畫不怎麼樣,學ps一直不得要領,學了忘、忘了學,反覆幾次。最近重啟學習又遇到瓶頸,咋整?突然閃出一念:學不會就沒法惡搞同學了!然後三下五除二就會了,壓根沒費事!
  • 兒童認知的發展,感知覺是基礎,沒有感知的認知是有缺陷的
    兒童的認知能力和智力發展是緊密相連的,以至於我們有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強,智力就一定不會弱。這種理解雖然不全面,但也算是有一定的依據可循。認知理解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在學習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生學習心理)-感覺,知覺
    感覺適應發生在所有感覺中。比如說在視覺中,分為明適應(從暗處到明亮的環境,一開始我們會覺得睜不開眼睛,但是很快我們就適應了,這是由於在光線刺激由弱變強的情況下感受性降低的過程)和暗適應(即從亮的環境到暗的環境,一開始看不到東西,後來逐漸看到了東西,這就是光線刺激由強變弱,人們的感受性提高了的過程)在嗅覺中,「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就是一個典型的嗅覺適應的例子而在皮膚覺中,如果你在遊泳的時候剛進去覺得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