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認為,校長的第一使命只能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的工作沒有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更重要、更基礎、更持久的了。百年匯師小學,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匯」包含了兩層含義:其一,是交匯,中西交融的辦學理念、中西方文化的交匯;其二,是匯聚,即匯天下英才。匯師的優質品牌和文化,如何更加有力地滋養 每一位教師的發展,這是校長必須思考的命題。匯師本著真心賞識、揚長避短、激發潛能的理念,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科制宜地幫助教師制定個人發展規劃,校長從課程領導者變身為教師成長的規劃師。面對新使命,匯師開啟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為形成和建立穩定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學校成立了三個互為聯繫、互為制約、互為影響的「組織架構」。即,宏觀層面學校「核心組」、中觀層面「教研組」「年級組」和微觀層面「教師個體」。
核心組負總責。依據師資現狀和需求制訂校本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性目標:分析學校師資現狀,劃分專業發展階段;完成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分析;制訂學校專業指標要求框架。
教研組或年級組擔重任。在引領他人專業發展目標中制訂專業活動計劃:開展工作坊,明確校級專業要求框架;解讀和引領組內教師完成專業目標;依據教師規劃制訂專業活動計劃。
教師個體重研修。在專業目標引領下,定位個體發展階段並分析專業現狀;完成個人專業目標發展規劃;依據規劃目標投入專業研修活動。
這樣的架構,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各司其職,有利於工作的推進和落實。
教師制定個人三年發展規劃,學校已經進行了三輪(九年),我們的體會是:以科學的方法來分析教師的現狀,摸清家底,了解發展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工具就是語義編碼,即通過詞語對信息進行加工,按意義、系統分類,按語義特徵編碼。由於此項工作較為繁瑣,故需在核心組中選擇合適的教師承擔,並經歷以下四個步驟:
閱讀每位教師制訂的三年發展規劃;
辨別有意義的關鍵詞(稱為語義單元);
記錄整理、歸類匯總;
數據分析。
通過語義編碼的方法,我們共辨識出有意義的語義單元388個。對應(育人、教學、教科研)三大維度按要求分列成三張表格。我們得出了關於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一些基本結論。
第一,教師們專業發展的熱情較高,但有重教學的傾向。
第二,教師的專業發展熱情在評好一級教師後期達到高峰,要充分利用這個時機幫助這個群體的教師提升專業能力。
第三,教師的專業發展目標需求各有差異,要均衡地給予關注,讓每一個教師都有各自成長的動力和目標。
基於對教師三年發展規劃的語義辨析結果,我們開發了符合學校發展訴求的,針對不同階段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校本教師專業發展描述性框架」。框架用雙向二維表格呈現。
縱向從教師專業發展目標角度提出了六大維度 (了解和服務學生、教育與管理能力、專業知識、教學 能力、教科研能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智慧)。
橫向是對本校教師專業發展的五個階段,即,職初型———小學一級教師;積累型———小學高級職稱後教齡 5 年內;發展型———小學高級職稱後教齡10年內;成熟型———小學高級職稱後教齡10年以上;專家型———中學高級職稱後。
六大維度的目標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我們又進一步細分為幾個不同的板塊。如:「了解與服務學生」 分成了三個板塊:「了解學生」「幹預學生行為」「應對學生突發情況」。又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智慧」則涵蓋了「適應學校生活」「規劃職業生涯」兩大板塊。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對每一個階段所對應的每一個維度指標又做了具體的描述。以「了解與服務學 生」為例:
●職初型教師:學會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談心, 了解其興趣愛好,成為「朋友」;
●積累型教師:熟悉不同類型學生特點,抓住各種契機,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發展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善於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思想實際地開展工作;
●成熟型教師:閱讀或參與針對特殊學生的研究,並進行科學指導和綜合幹預;
●專家型教師:有意識積累一些特殊需要學生的檔案資料,能做典型案例分析。
同樣,在其他各維度的層面都有比較具體的闡述。這是一份校本化的教師專業發展指南。老師可以根據指標描述,既明確學校對每個階段教師的具體要求,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準確找到自己相對應的位置,使學校發展和教師發展聯動、 互動,達到雙贏目的。
在完成指標框架的基礎上,我們不以一次性、大面積、全員化鋪開的方式開展,而是層層深入、紮實 推進。教師在制定「三年專業發展規劃表」時,分為三個步驟:
自我診斷,必須做到「三了解」,即,「了解自己」 「了解學校要求」「了解自己想要重點發展的項目」。
明確方向,重點思考「三問題」,即「專業發展現狀分析」「重點突破方向」「想法和要求」等。
準確定位,具體描述「三目標」,即闡述分年度 (三年度)具體、可操作、可檢測的目標和任務。
教師專業發展必須因人而宜,這樣才有可能尋找到最適合自己成長的空間,實現個性化和可持續 發展。因此,我們非常關注「量體裁衣」。以學校一位青年語文教師為例,在「教學能力」這一項中:
表 1 某青年語文教師三年規劃中關於「教學能力」第一次的描述
表 2 修改後的描述
這樣的蛻變,是「個人—教研組長—核心組」的 共同合作, 經歷了「充分溝通—問題分析—策略選 擇—任務細化」的多次深度會談之後,才成就了一份 「目標明確,規劃合理,策略清晰,具有操作性」的個 人專業發展規劃,大到發展的方向,達到的程度,小 到教學實踐的級別,閱讀的方向和類別,甚至細化到 教學實踐和教學隨筆的數量等。
我們認為,「整體設計—逐層引領—深度診斷」 層層推進的規劃制訂方式讓每一位教師都經歷了一 次深度的系統反思,而形成的發展規劃,真正立足於 每個老師的個性特點,符合每個老師的發展需求,最 終實現了教師的個性化發展。
當一份份顯現針對性、差異性和發展性的規劃 產生後,校長就應該千方百計以專業支持的方法給 予指導、幫助教師完成個人發展目標,助推每一個教 師成名成家。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真心賞識是學校助推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理 念,校長要成就教師,必須真心賞識教師,激發潛能。隨著教師年齡增長,教學行為模式化、家庭牽絆等因 素會影響規劃的落實,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校長,不 是指責批評教師,而是給予教師發展的精神滋養:創 設和諧的環境,成為教師安心、開心、舒心工作的心 靈守護者;提供私人訂製的服務,成為教師完成規劃 的有力支持者和助手。藉助各類平臺激勵鼓勵,當好 激勵教師不斷前行的啦啦隊長。
在匯師,可以說每位老師都有感人的故事,筆者 每周都利用教師大會告訴每個匯師人,你們是最棒 的,是匯師的驕傲和自豪。賞識教師的潛質,賞識教 師的專長,時刻關注每一位教師,盡最大可能幫助不 同的教師樹立自信、激發潛能,有利於幫助教師積極 達到發展目標,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賞識」具有不 可替代的意義和作用。
在教師實現個人規划過程中,引導「連結」不可 小覷。我們引導教師儘可能做到「三連結」,即將自己 所定的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連結,將個人發展與學 校發展「連結」,將個人預設的任務和學校教研、科 研、德研工作連結,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轉化為自己 的任務,建立內在聯繫,聯動互動,教師在認真完成 各項工作的同時,也就相應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實現 了發展目標。
教師要落實好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對學校而言, 尋找機會,推教師一把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積極採取 「三推動」措施。
推動普通教師走上舞臺:學校利用各種團體展 示的機會,讓每位老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都有機會走 上舞臺,展示自己的成長,使之在展示中探求,在展 示中反思,在展示中前進。
推動骨幹教師走上講臺:學校每年舉辦「學術 節」「三獎」評比,開展見習教師規範化培訓的帶教工 作,讓骨幹教師、黨員教師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課 堂教學,反思自己的課題研究,總結自己的成長曆 程,共享自己的專業發展成果,讓廣大教師學有目 標、學有榜樣。
推動校名師走上論壇:學校舉行學科帶頭人展 示活動,讓名師走上校本培訓的講壇,展示教學風 格,在本學科、跨學科的研討中實現思維碰撞、分享 智慧,引領教師主動發展。
教師發展是教育發展的「永恆主題」,也是學校 發展的「探索課題」,更是走向成功的「職業命題」。校 長則是激勵教師成長,關注教師專業發展,帶領教師 不斷前行、不斷攀登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