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生在臺灣:溫暖的他鄉寧靜的城(圖)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排長隊等著買冰淇淋。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第一次見到林楠,是在一場「陸生納健保」研討會上,這個地道的福州小夥子一口「京片子」。大學本科在北京就讀四年,普通話也變得很接地氣了。「到輔大以後,同學們就愛模仿我說話,故意用翹舌音,很好玩。」今年9月,林楠成了臺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大陸學生,攻讀碩士學位。

  說起與輔仁大學的緣分,林楠說是在2009年的全國首屆心理學博士論壇上,輔大哲學系教授劉兆明的學養折服了他,於是決定畢業後報考輔大研究生。不巧次年劉教授沒招生,林楠為此還先工作一年專門等待,到今年終於如願以償。

  「輔仁大學果然是我期望中的樣子,這所羅馬公教創辦的天主教大學校園很安靜,有一種平寧不浮躁的氣息,比較對我的胃口。」第二次見林楠,便是由他陪著參觀輔大了。

  那天豔陽普照,林楠身著一件T恤,腳上趿著人字拖,背了個雙肩包,一副隨意的樣子開始導覽。放眼校園中往來的學子,也差不多一樣的休閒打扮,氛圍相當放鬆自在。校園裡榕蔭處處,草坪中散放著許多石椅木凳,模仿羅馬競技場打造的建築「中美堂」,用標新立異的無柱圓形外形,「謀殺」許多參觀者的相機內存。禮堂、教室、食堂等地都可見無障礙步道和盲道,專為殘障人士考慮的貼心設計,讓人體會到愛與關懷的理念。此外,免費手機充電站在校園中也不難尋覓,讓「低頭族們」再不用擔心手機沒電。

  學校食品系的外賣部是林楠重點推薦景點之一。「食品系學生研製的冰淇淋和菠蘿麵包可有名了,很多當地居民都跑過來買。」離外賣部還有百米的距離,果真見到一條排隊的長龍,「龍頭」直達冰淇淋售賣機。「輔大牌」蛋桶冰淇淋熱銷的情景,一點都不輸給市場上躥紅的店鋪。

  如此寬鬆愜意的環境讓才來兩個多月的林楠很快就適應了,但學習上的壓力卻讓他一點也輕鬆不起來。「老師要求一門課每周要看五六篇英文論文,每篇都有30到50頁,教授們大都是留英留美的博士,把以前在外國念書時的那一套全搬過來了,我覺得難度挺大。」為此,林楠幾乎沒工夫在校園裡閒逛,排長隊等著買冰淇淋也是件奢侈的事情,學習室成為他最常出沒的地方。

  壓力雖大,林楠卻很喜歡,「因為上課時老師講授得少,留出很多時間自由討論,激發我們去獨立思考,發表個人見解,並充分交流,獲得新知」。此外,讓林楠高興的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親如家人,這讓離鄉求學的他,感到分外的溫暖。

  和許多初次到臺灣的大陸鄉親一樣,林楠對慕名已久的寶島有很強的好奇心,每到周末常常和同學們結伴旅行。「城市整潔有序,民眾素質很高」是他對這裡的總體印象,最難忘的則是臺灣民眾的友善態度,「有一次,同來的一名大陸學生生病到診所掛號,因為沒有臺灣的健保卡,按規定要收300元新臺幣,但診所得知我們是陸生後,就按有健保卡的收費標準,只收50元新臺幣,這讓我們感動」。

  林楠說他喜歡沒有政治紛爭的臺灣,「打開電視,總看到不同陣營的人在爭吵,持續不斷的內耗浪費了很多社會資源,在全世界都急著拼經濟的今天,如果臺灣產業不積極轉型,不抓住機會,將會怎樣?我們和臺灣的同學在一起時也會討論」。雖然在臺灣學習感覺還好,但如果是一個政治環境與生活環境同樣平和的臺灣,會讓他感覺更好。(記者 林娟 文/圖)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大陸學生在臺灣:大陸學生的臺灣夢(圖)
    由於今年是臺灣各大學第一年招收哲學系學生,所以他面對了比別的陸生更大的挑戰,沒有學長學姐的信息,完全要靠一己之力完成所有申請資料的準備。  在常誠去臺灣之前,父母對他最多的囑咐是注意安全,尤其在與對岸民眾交往時,要謹慎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在這邊,已經不再是代表了我一個人,我周圍的同學會將我作為了解大陸的最好窗口。
  • 大陸學生臺灣緣─陸生的臺灣成長記憶
    出版社:麗文文化事業出版出版日期:2013年6月,高雄市內容介紹:本書是繼2012年《大陸學生臺灣夢》之後,楊景堯老師再次透過徵稿的方式,向55位大陸學生進行徵稿集結成冊,55位同學55個不同的故事,有已經在臺讀書近兩年的學位生、一年級的新生及來臺交流一學期的交換生
  • 臺灣大學畢業生披露大陸學生不願赴臺讀書原因(圖)
    臺灣大學畢業生披露大陸學生不願赴臺讀書原因(圖) 2017年03月17日 10:33   來源:中國臺灣網
  • 馬英九稱大陸學生不能考臺灣證照(圖)
    全臺青年政策大聯盟昨天在陽明山中山樓舉行,馬英九一一回應學生所提的政策藍圖    兩岸學校交流已頗為頻繁,大學間常有互訪,圖為大陸廈門大學等學校,上百名交換生今年三月到義守大學,展開半年的交流。
  • 教育部:已有超過12000名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
    資料圖教育部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王志偉25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教育部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並為此不斷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已有超過12000名的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擴大招收臺灣學生的院校範圍,優化院校和專業布局,更好地滿足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大學的需求。當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及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的情況,受邀與會的王志偉作上述解答。
  • 大陸學生臺灣夢
    ,兩岸關係歷經了60多年的互動,兩岸高等教育學生交流也正式邁入了一個新紀元,因此在2011年時,楊景堯老師由於本身是長期研究兩岸與亞洲教育研究的專家,深感大陸學生來臺政策在兩岸關係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裡程碑,第一屆來臺的大陸青年學生赴有太多的歷史性及和平的使命,遂發起了「大陸學生臺灣夢」一書的徵稿活動,透過大陸青年學生將自己在臺讀書的故事體悟記錄下來,最終收錄了55位大陸同學在臺讀書的故事集結成冊。
  • 書推 | 大陸學生臺灣緣─陸生的臺灣成長記憶
    本書是繼2012年《大陸學生臺灣夢》之後,楊景堯老師再次透過徵稿的方式,向55位大陸學生進行徵稿集結成冊,55位同學55個不同的故事,有已經在臺讀書近兩年的學位生、一年級的新生及來臺交流一學期的交換生,每位大陸同學來臺的身分也越趨多元,因此每位同學的故事都是值得讀者一讀再讀,用心慢慢體會這群大陸同學在臺灣的生活與體悟,就猶如楊老師在本書序言中提到的,所謂「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見面不相逢」
  • 因為這些現實原因,臺灣學生把大陸高校放在了首選!
    文/行走的大學 圖/網際網路長期以來,作為臺灣省最高學府——臺灣大學,一直是臺灣高中畢業生的首選。但是近幾年,這種情況有所改變,越來越多的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上大學。家住臺北的小元(化名)表示,自己想去北京大學,去更有挑戰的地方學習。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學生對大陸的好奇
    臺灣《旺報》19日刊載了到臺灣求學的交換生張曼玲的文章,作者從接觸到的臺灣學生看到,他們對大陸充滿著好奇,有的同學甚至對大陸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從外表上看,臺灣學生蠻「潮」的。女生大部分帶著精緻的妝容上課,甚至有同學將頭髮染成紫色,學生穿衣風格是日、韓、歐美風兼有。
  • 教育部:超12000名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將擴大招收臺灣學生的...
    【環球網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2月2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到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的情況,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對此作出回應。王志偉表示,教育部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並為此不斷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 在臺大陸媒體人騎單車看臺灣(圖)
    如古騎公路自行車郊遊。   緣起   在這個大陸經濟高速成長、臺灣相對越來越向下沉淪的年代,一些臺灣朋友跟我說,你來的不是時候;也有一些大陸朋友問我,為什麼留在臺灣。臺灣,可能有千百種讓你喜歡上它的原因,很多人喜歡這兒的人情味,也有些人說這裡保存了中國真正的傳統。然而,於我而言,選擇在這裡定居,是因為生活在臺北,簡單、快樂、健康、做自己。
  • 寧靜的畫面,和諧溫暖,世外桃源般的田野色彩畫意境插畫美圖
    寧靜的畫面,和諧溫暖,世外桃源般的田野色彩畫意境插畫美圖,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中自由行走,給人一種遊子浪跡天涯的感覺。草原上的小木屋安靜的坐落在那裡,加上周圍優美的風景,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樣。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真美。
  • 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熱情高漲:大陸高校就像「夢中校園的樣子」
    央視網消息: 在今天(25日)舉行的國臺辦「26條措施」政策解讀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表示,兩年來,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的熱情持續高漲,目前已有超過12000名的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
  • 教育部:已有超12000名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
    原標題:教育部:已有超12000名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  25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港澳臺辦王志偉副主任表示,教育部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並為此不斷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已有超過12000名的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
  • 「90後」臺灣籍乘務長的第一個大陸春運
    中新網上海1月25日電 題:「90後」臺灣籍乘務長的第一個大陸春運中新網記者 李佳佳黃佳瑩,「90後」的臺北妹子。年紀雖小,資歷卻不淺,2018年她晉升為春秋航空客艙部乘務長,成為大陸首批臺灣籍乘務長之一。「90後」臺灣籍乘務長黃佳瑩即將開始她的第一個春運。供圖2019年春運是黃佳瑩升任乘務長之後經歷的第一個春運,對她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以前作為普通乘務員,看到自己的班表被排得滿滿的,就會很開心。現在,感覺壓力和責任會大一些」。
  • 大陸將對臺灣學生執行與大陸學生同一收費標準
    教育部港澳臺辦常務副主任丁雨秋在今日(24日)下午國臺辦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05年出臺針對臺灣學生收費及設立臺灣學生獎(助)學金等問題。  丁雨秋指出,新措施有三點:  第一,調整對臺灣學生的收費政策。
  • 留學生返大陸遭店員白眼 感念臺灣溫暖和善
    一位大陸留學生論壇上發文分享,寒假回家在機場,想起化妝品據說很便宜,加上機場免稅,就去看看,想幫她舅媽帶一瓶。沒想到遇到態度不佳店員的大白眼,讓她感觸在臺灣買東西溫暖的服務,她感慨「回家的憧憬就這樣一下子被這個店員潑醒」。
  • 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人數超1.2萬名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教育部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王志偉25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教育部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並為此不斷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已有超過12000名的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擴大招收臺灣學生的院校範圍,優化院校和專業布局,更好地滿足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大學的需求。
  • 大陸學生為什麼喜歡臺灣來的教師...
    多項研究認為,引進臺師可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密切兩岸關係,互補兩岸教育模式,推動大陸高校發展。特別是臺師課堂氣氛活躍,注重互動,又具備與大陸師生同根同源的優勢。因為是文科專業,因此女生(71.2%)較多;生源地福建最多(37.5%),浙江次之(20.8%)。多數學生初次體驗臺師課程。值得一提的是,8.6%的受訪者有赴臺經歷,沒有赴臺經歷者中78.2%的學生表示願意赴臺交流。可以看到,在大陸學生中,寶島臺灣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教練米盧曾說過:態度決定一切。
  • 大陸首個臺灣名品城南京開工 主營臺灣商品
    你好臺灣網南京3月13日消息(記者 徐成忠 江蘇臺 朱榮康)大陸第一個臺灣名品城今天(13日)上午在南京開工。  據了解,南京臺灣名品城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與臺灣華新麗華集團合作建設的,竣工後南京臺灣名品城將結合展示銷售、批發採購、休閒文化等複合式商圈功能,打造海峽兩岸企業交易與經貿交流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