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畫家手繪《中英文版成都話》 用圖片方式記錄傳承方言文化

2020-12-11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畫家手繪《中英文版成都話》 用圖片方式記錄傳承方言文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王波  2015年11月03日05:00


成都方言「一耳屎」,意為「一耳光」。

  人民網成都11月3日電(王波)日前,有媒體報導:四川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周及徐花8年時間走遍四川完成四川方言語音地圖,他表示,如果現在不記錄,再過二十年,講純正四川方言的老人都去世了,地道的成都話都找不到了。無獨有偶,近日,一組《中英文版成都話》圖片在微博熱傳,有網友表示:「作為地道的四川人,有些方言早就忘記了,如今再看到這些方言,有種很親切的感覺。」

  11月2日,記者獨家採訪到《中英文版成都話》圖片作者、四川樂山畫家郭勁松,談到為何創作該組圖片,他說:「我曾在成都生活過一段時間,對成都方言文化比較了解。」大學畢業後就在北方工作的他,每次聽到四川話都覺得非常親切,他認為,只用有家鄉話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

  「成都的方言很搞笑,很詼諧。」郭勁松說,特別是有些方言所表達的意境,還能反映出成都人的性格,他認為,方言所隱藏的含義是不可翻譯的。讓郭勁松記憶深刻的是,在他小學的時候,有兩個外國人到他的學校來讓同學錄音,然後就用來當錄音資料保存,那時的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而當他正在畫《中英文版成都話》的時候,又看到周及徐的事跡,更加堅定了他完成該組圖片的決心。

  「我和老婆都是四川人,但是我們的孩子在河南洛陽出生,他不會說四川話,也不會說洛陽話。」郭勁松表示,在成都同樣如此,有外地人到成都生活的,也有成都人到外地生活的,他們的下一代就慢慢地把方言忘記了。「甚至有個90後小女孩告訴我,這些方言她從來都沒聽過,這是我們70後才使用的語言。」郭勁松認為,周及徐「再過二十年,地道的成都話都找不到了」的觀點並非危言聳聽,所以他要用他的方式把方言記錄下來,至於為何要把方言用英文翻譯,郭勁松說,很多在成都的外國人對成都方言似是而非,很多人也給不了他們詳細的解釋,另外,他的孩子是學同聲傳譯的,在翻譯上可以給他支持。

  「用圖片來表達方言的意思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郭勁松認為,但只有圖片才能把方言的意境用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人一眼就能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圖片在微博中熱傳後,有網友表示:「作為地道的四川人,有些方言早就忘記了,如今再看到這些方言,有種很親切的感覺。」「成都方言也要走向國際化。」

  「網友的評論給了我很大的信心。」郭勁松表示,他還將繼續創作《中英文版成都話》續集,不僅要記錄成都的方言,還要記錄鄉土人情。

  據了解,成都方言早先一直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清代,因八旗子弟曾駐紮成都,成都方言受北京方言影響很大,兒化音節的詞數量不少,且沿用至今。到了1980年代之後,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成都和外界的交流劇增,成都方言相對穩定的狀態被打破,語音開始向普通話的語音靠攏。

    相關閱讀:

    博導「繪」四川方言語音地圖 稱20年後地道成都話將消失

(責編:羅昱、高紅霞)

相關焦點

  • 川籍畫家郭勁鬆手繪《中英日文版川渝方言》(組圖)
    川籍畫家郭勁鬆手繪《中英日文版川渝方言》(組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16年05月25日12:24 《中英日文版川渝方言》。(郭勁松 繪) 人民網成都5月25日電(王波)「川渝地區是多移民多民族交融地,各地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
  • 樂山畫家「畫說」成都方言 那畫面那中英文翻譯 霸道慘了
    有一種傷害叫「一耳屎」,有一種鞋叫「殺板兒孩」,有一種動作叫「搓甲甲」,有一種恐嚇叫「給老子等到」,有一種指路叫「抵攏倒拐」,有一種迷茫叫「搞求不醒豁」,有一種表情叫「打喝嗨」,有一種執著叫「迷到腦殼整」……四川樂山籍畫家郭勁松又出新作了!在其最新手繪作品《中英文版成都話》中,收錄了18個頗為地道的成都話詞語,並且還配了高大上的英文翻譯。
  • 高薪聘「方言模特」,有利於傳承地方文化
    (3月14日《成都商報》)  公司招聘「聲音模特」,要求會說成都方言,工資是700元每小時,引得數百人應聘,令人關注。在筆者看來,招聘成都方言「聲音模特」,不管是用於公司形象宣傳,還是商業開發與推廣,均對研究和傳承成都方言乃至四川方言,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和方言。以成都和成都方言為例。
  • 成都女生用四川話給天貓精靈配音,不僅僅是洋盤那麼簡單
    難登大雅之堂的四川話,誰又來給它「正名」呢?都這麼被大夥嫌棄了,我們又該咋個傳承呢? 你不要說,這個95後成都妹子周玥偲給我們四川方言爭了光,她因為四川話說得好,人也長得乖,在「阿里四川方言大賽」中脫穎而出,被阿里巴巴十萬月薪邀請參與四川版天貓精靈的配音,簡直洋盤慘了。
  • 【方志四川 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1期:攀枝花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 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 你覺得最難懂的四川方言是哪一種?有人說是攀枝花方言。
  • 成都一小學生手繪72幅熊貓漫畫,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家鄉的方言 | 深呼吸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和熟悉四川話,以及四川方言背後所體現的樂觀包容的川人精神,就讀於成都市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女孩姚果果,利用寒假時間,手繪72幅熊貓「爆笑」漫畫,向大家圖文並茂地普及了一把方言文化。本文圖均為 成都商報 圖
  • 成都一小學生手繪72幅熊貓漫畫,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家鄉的方言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和熟悉四川話,以及四川方言背後所體現的樂觀包容的川人精神,就讀於成都市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女孩姚果果,利用寒假時間,手繪72幅熊貓「爆笑」漫畫,向大家圖文並茂地普及了一把方言文化。姚果果坦言,雖然她用漫畫詮釋了72個方言詞彙,但其中部分方言她一開始並沒有聽過,還是在媽媽告訴她以後,才知道原來這句四川話是要表達這個意思。
  • 四川方言很多詞彙在消失 20年後找不到地道成都話
    其實方言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我們做這個工作是很有意義的。」周及徐說。  方言危機  這些年,周及徐也感到了緊迫。如果現在不記錄,再過二十年,講純正四川方言的老人都去世了,地道的成都話都找不到了。
  •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0集:四川方言童謠
    【童謠,一邊念,一邊畫:從前有個丁老頭兒(鼻子),養了兩個兒(眼睛),三天不吃飯(額頭),圍到鍋邊轉(臉),買了三跟蔥(頭髮),用了三毛三(耳朵),買個大冬瓜(身體),用了八毛八
  • 四川話「聲音模特」700元一小時 專家稱有益於方言保護
    現在不少辦公、教學都是在普通話的語境下進行交流、溝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會使用地道的本土方言,這對方言的保護是不利的,方言保護的本質應該是傳承和使用。」15日,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學教授周及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日前引起熱議的「聲音模特」招聘一事評論道。
  • 說成都話的老外:吃辣椒大賽拿第一 欲衝擊「四川方言大賽」冠軍
    【解說】眼前這位操著一口流利四川話的外國人就是四川的「名老外」江喃。江喃來自於美國西雅圖,自從1998年來到中國,在成都已經生活了21年。說著一口地道的成都話,過著地道的成都人生活,「擺龍門陣」、「巴適得很」、「抵攏倒拐」等地道成都話他張口就來,如果不是藍眼睛黃頭髮白皮膚,單聽口音,根本分辨不出他是美國人,在成都生活了21年的江喃儼然已是一個成都人。
  • 說方言,是川人最驕傲的選擇 | 四川方言
    01 四川方言與民俗傳承 一地的方言總是和一地的風俗密不可分。很多時候民俗逐漸消失了,但是卻在方言中保留下來了。語言文字往往比風俗習慣流傳地更久遠。 在四川方言中,有很多特有詞彙都跟彼時的風俗習慣有關。這些詞彙來源於生活,反哺於民俗。
  • 四川方言和湖北方言到底多相似?四川人:湖北話和四川話沒區別!
    你們知道方言怎麼來的嗎?那是漢族的先民開始時人數很少,使用的漢語也比較單純。後來由於社會的發展,居民逐漸向四周擴展,或者集體向遠方遷移,或者跟異族人發生接觸,漢語就逐漸地發生分化,產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最近小傑發現,四川居民講話和湖北居民講話的方言竟然是出奇的一致啊!要知道這兩個省份可是相隔百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秘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吧!
  • 你的孩子會說家鄉話嗎?方言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需要我們傳承
    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們不會說方言,感到非常遺憾的同時,也感覺到我們有責任,把方言把我們的家鄉話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現在大家交流都是用普通話,很多年輕人也漸漸地忘記了自己的方言。現在年輕的父母也不教孩子說方言,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說讓我們不在傳承方言。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0期:德陽話
    ,我是雅安人,我是宜賓人(註:分別代表)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我們將要去的地方是距離成都大約78公裡的德陽市。
  • 成都一高校開設四川方言選修課 :通過考試可修學分
    近日在成都天府新區航空旅遊職業學院開設了一門四川方言選修課,同學在課堂所學內容將出現在期末試卷中,通過考試還能獲得學分。四川方言課現場。 鍾欣攝方言也是一種文化網友們紛紛點讚!高校開設四川方言選修課這在全國尚屬首次這不,「粵語申請一戰」四川方言選修課授課教師崔雅浛介紹,開設四川方言選修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四川傳統文化。目前該課程使用學校自主開發的課本,共16個學時。四川方言課現場。
  • 四川話英語怎麼說?民國有專門教材翻譯方言
    「這幾天,很多人來打聽《民國四川話英語教科書》的情況,相關微博轉發評論量已經超過5萬次。」10月11日,正為這本新書上架忙碌的四川人民出版社市場部副主任朱纓告訴記者。同時,她也為網友支招,要進入「四川方言大作戰」最後決賽,一定要參考這本98歲高齡的英語教科書。「活路」、「要得」、「跟到」、「把細」……這些四川方言,用英語該怎麼說?
  • 憑啥躋身影視劇四大方言?四川話,安逸得板!
    從最早《抓壯丁》《山城棒棒軍》等,到近年的《捉妖記2》《無名之輩》《哪吒》,四川話,包括「川普」,在熱門影視劇中頻現,以方言營造氛圍、刻畫人物,擔當「包袱」和「笑料」。為什麼影視劇裡的方言喜歡講四川話?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近日@四川發布 官微發布了這樣一則微博根據視頻信息,該門課程為成都市天府新區航空旅遊職業學院開設,視頻中老師正為學生們教授四川方言。鹽須、打嚯嗨、客西頭兒、頸行兒、丁丁貓兒...當這些熟悉的話語從外省人口中說出,既幽默又讓人開心。據悉開設方言選修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四川傳統文化。
  • 能說一口地道的四川話,可掙時薪七百元,空了吹吧?
    日前成都的不少高校就流傳著這樣一則甚為扯人眼球的招聘啟事:一家配音公司正在替阿里巴巴招聘一名會說四川話的「聲音模特」,不限性別和年齡,只要四川話說得地道和勁爆,你就可以成為一名智能音箱天貓精靈的方言配音員。此時,你就可能成為四川方言的「代言人」,更能拿到700元一小時的高薪。記者了解到,招聘「聲音模特」是為了錄製用於智能音箱的語音合成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