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處。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有7個在湘西州。全州1567個村,有1110個村是貧困村,是湖南省貧困程度最深、貧困覆蓋面最廣的地區。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州十八洞村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戰略思想,湘西州成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的首倡地。
按照總書記關於「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重要指示精神,人民銀行湘西州中支在轄內探索實踐「央行主導、多部門聯動」的「1+N」金融扶貧模式,推動金融機構加大扶貧領域信貸支持和服務。全州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近100億元,銀行精準扶貧貸款餘額153.71億元,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0.74億元;在農村地區建立金融扶貧服務站1110個,助農取款服務點4484個,為全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了金融力量。
延伸觸角,優化農村金融服務
「他們家是開銀行的。」十八洞村民都這樣介紹村裡的小夥子施俊。原來,2017年9月,湘西長行村鎮銀行響應人民銀行湘西州中支「下沉業務網點,探索建立村級金融站點」號召,在十八洞村建立了湖南省首個村級銀行網點,營業地點就選在了施俊家。到現在施俊還感慨,以前大夥對銀行很陌生,想搞點產業、缺少本錢,但借遍親戚朋友也湊不夠。現在銀行開到了村裡,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資金不成問題,可以放手幹了。
像施俊家這樣的村級金融服務站點在湘西州還有很多。2016年,為延伸金融服務觸角進村入戶,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人行湘西州中支聯合扶貧、商務等部門推動全州金融機構探索建立金融扶貧服務站、助農取款服務點,打造「縣、鄉、村」三級聯動,全面覆蓋的金融扶貧組織體系。
至2020年9月末,湘西州共建立金融扶貧服務站1110個,實現貧困村全覆蓋。建立助農取款服務點4484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分類施策,支持特色產業發展
支持產業發展是湘西州金融扶貧最主要的部分,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只有產業發展起來了,貧困農戶才能實現持續脫貧、穩定脫貧。人民銀行湘西州中支按照「自主脫貧」和「帶動脫貧」兩條主線,通過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帶貧主體、特色優勢產業,探索金融支持產業發展促進貧困農戶增收路徑。
扶貧再貸款示範點——興盛供銷公司工作人員按合同協定價向貧困農戶收購豇豆
古丈縣是湘西州茶葉產業重點縣,漫山遍野都是茶樹,家家戶戶都種植茶葉。為了把茶農聚集起來一起發展,更好地對接市場,牛角山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全產業鏈生產,通過產業鏈帶動茶農種植實現規模效應。2016年,人民銀行湘西州中支在轄內開展扶貧再貸款示範點創建,指導古丈農商行運用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1100萬元和自有資金500萬元,累計為牛角山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發放貸款1600萬元,支持其發展茶葉產業。目前,公司現有標準化有機生態茶園10800畝,通過農戶入股方式,帶動牛角山村農戶313戶、1306人發展茶葉產業,同時惠及周邊5個村,1萬多農戶。
至2020年9月末,湘西州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20.74億元,幫助16666人發展產業增收。轄內不斷湧現以瀘溪葡萄大戶楊新勇、古丈養蜂大戶李祥、保靖茶葉大戶石科群為代表的脫貧典範。發放產業扶貧貸款38.74億元,通過產業發展帶動31576戶貧困戶增收。建立扶貧再貸款示範點49個,支持了湘西黃牛、保靖黃金茶、古丈毛尖、花垣豇豆等一批帶動面大、帶動效果好的優勢產業。
創新宣傳,傳播金融扶貧政策
「相關部門學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意識不強;貧困人口金融意識淡薄,信貸風險相對偏高」是人民銀行湘西州中支在轄內推動開展金融扶貧遇到的棘手問題,如何普及金融知識、提升人們的金融素養,該行積極打造「三級」宣傳教育體系:
在對市州部門、公職人員金融知識普及上,積極向上爭取支持。2017年,湘西州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邀請長沙中支主要負責人在湘西州開展「金融理論輔導實踐,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專題輔導講座,州委主要領導及相關人員120餘人參加講座。
在對企業、社會團體金融知識推廣上,該行聯合州教體局將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全州金融系統選拔人才,建立金融扶貧講師團隊,定期進園區、進企業、進農村開展金融知識宣傳。
湘西州轄內永順縣開展金融扶貧服務站站長培訓
在對貧困農戶金融知識普及上,該行組織金融機構對貧困村金融扶貧服務站站長進行培訓,把服務站站長培養成農戶身邊的金融諮詢員,全面開展「金惠工程」,帶動貧困農戶了解金融知識。同時,結合湘西州民族特色,成立央行志願者宣傳隊,創新開展「苗漢」雙語、土家「三棒鼓」宣傳模式,編印系列金融扶貧宣傳資料、金融知識讀本,拍攝金融扶貧宣傳片、微電影等20多部,充分運用新媒體豐富宣傳手段,為貧困地區講好金融知識和政策。
防控風險,築牢金融扶貧底線
為鞏固金融扶貧成果,守住金融扶貧領域風險底線,人行湘西州中支積極在轄內探索政銀企合作風險分擔機制。推動吉首市創新推出「抱團取暖、風險共擔」的民營小微融資方式,該方式採用「風險代償金質押+個私協會連帶責任保證」的組合擔保方式,並由吉首農商行按照風險代償金餘額1:5比例發放貸款,解決貧困地區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此外,人行湘西州中支還建立了扶貧小額信貸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對全州扶貧小額信貸建立臺帳進行「一本帳」管理,及時掌握扶貧小額信貸投放、使用、到期、質量等情況,特別關注扶貧小額信貸到期償還情況。建立預警機制,對全年各月份、各縣市、各機構每月到期數額進行動態監測,及時提示風險。同時,要求各縣市、各金融從扶貧再貸款使用、金融扶貧服務站和「三站」融合共建、扶貧再貸款示範點建設、金融精準扶貧示範區創建、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等五個方面開展「回頭看」,確保金融扶貧成果保質增效。
截至2020年8月末,全州各項貸款餘額1026.29億元,是2013年同期的4.11倍;新增貸款157.94億元,是2013年同期增量的5.92倍;貸款增速22.29%,位居全省第二,高於全省平均增速4.92個百分點,貸款增速連續六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州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餘額159.3億元,產業扶貧貸款餘額38.74億元,分別是2015年有精準扶貧貸款統計數據以來的2.02倍、6.71倍。在此期間,湘西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州貧困人口由2013年的65.78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1.5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31.93%下降至0.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29元增加到10046元,所有縣市脫貧摘帽,所有貧困村退出,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湘西州進入了減貧人口最多、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群眾增收最快和獲得感最強的歷史時期。(肖繼輝、餘光偉、楊萍)
來源:人民銀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