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趙振江,李少君,李自國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西昌攝影報導
詩歌被譽為文學藝術的皇冠。好詩不易得,翻譯出好詩更難。圍繞詩歌翻譯,一直有很多的爭論探討。比如有人會說,詩是不可譯的。詩就是翻譯不出來的那部分等等。但實際上,不同語種的詩歌翻譯一直都在進行,也產生了足夠多的精品譯作。比如從事幾十年西語詩歌翻譯,在文學翻譯界享受盛譽的詩歌翻譯家趙振江,就是從事中外詩歌翻譯的佼佼者。以他的豐富經驗看來,詩歌翻譯到底是如何可能的,有哪些具體的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也是廣大文學愛好者關注的話題。
11月19日,參加2018西昌邛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的中外詩人們,深入到西昌多地,進行詩歌交流及採風活動。他們來到大通門,走上古城牆,觀賞非遺「洞經」古樂表演,又走進諾蘇詩人之家進行詩歌朗誦等。魯獎翻譯獎獲得者、北大教授趙振江與《詩刊》副主編、著名詩人李少君,《星星》詩刊副主編、著名詩人李自國三位一起,集體來到西昌學院,輪番進行了三場演講。三位詩人(翻譯家)分別從詩歌翻譯、詩歌意義,詩歌創作的角度,進行了精彩的闡釋,獲得現場大學生的強烈共鳴。
對於很多喜歡閱讀外國詩歌的讀者,趙振江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從1983年翻譯出版第一部作品——秘魯作家馬裡奧·巴爾加斯·略薩的《世界末日之戰》開始,趙振江翻譯出版了30餘部西班牙語文學作品、多部研究西班牙語文學的專著,西班牙語國家共有11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向中國讀者介紹了其中的5位詩人(米斯特拉爾、聶魯達、帕斯、希梅內斯、阿萊克桑德雷),成為國內西班牙語文學翻譯界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之一。可以說,在國內詩歌出版界,來自拉丁美洲或者西語系的重要的詩人詩作,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是出自趙振江的翻譯之手。他還曾與西班牙友人合作,翻譯出版了西文版《紅樓夢》,影響甚大。因翻譯阿根廷史詩《馬丁·菲耶羅》,阿根廷總統為他頒發了「五月騎士勳章」。2014年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翻譯獎。
在趙振江教授看來,詩歌有可譯的部分,也有不可譯的部分。在《詩歌翻譯是二度創作》的演講中,他說,漢語與西方語系有諸多差別。漢語是漢藏語系,單音節,方塊字。而西方語系是拼音文字,沒有四聲。在西方語系中,比較忌諱在一首詩裡有單詞重複。但在漢語裡卻可以重複。比如「花飛花謝花滿天」「 秋風秋雨愁煞人」等。所以,在將漢語詩翻譯為西語時,如果試圖想達到這首漢語詩的原貌,是做不到的。但是,做不到翻譯出原貌,並不代表不可譯。「可以從別的角度去翻譯。詩歌依然是可以被翻譯的,事實上也詩歌也一直被翻譯著。」那麼該如何譯詩呢?他給出的建議是,「以詩譯詩。在將外文翻譯成中文時,你的讀者對象是中國人,你應該遵守中國詩的規則。當你將中文詩翻譯為外文詩,你的讀者對象是外國人,那你就應該遵守外國人詩歌的規則。」
趙教授提到,墨西哥詩人帕斯曾從英文將杜甫的《春望》的詩翻譯成西班牙文,出來的效果離杜甫的原詩很遠。以此也說明,「一個人如果要想翻譯好一首外文詩,最好是翻譯者本人具有用原詩語言寫詩的能力,或者與原詩語言母語者進行合作。」因而,曾有中國詩人想請趙振江把他們的漢語詩翻譯成西班牙語,他一般都是拒絕的,「因為我的母語不是西班牙語。我雖然可以在字面上進行翻譯,但我並不能用西班牙語寫詩。因為在我的標準裡,翻譯一首詩,是在用目標讀者所使用的語言,寫一首跟原文詩儘可能量相似的詩。這個過程就是二度創作。二度創作的意思就是,譯詩不能離開原詩,但又不是原詩。所以,如果非要翻譯,我需要一個會用西班牙語寫詩的人,最好是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且有寫詩能力的人。」
趙振江與西昌學院師生合影
在講座期間,趙教授還不時用西班牙語念詩舉例。很是生動。現場一位大四同學邊聽邊感慨,「趙老師念的西班牙語真好聽 我都想學西班牙語了!」
《詩刊》副主編、詩人李少君以《百年新詩與新時代詩歌建設 》為題目,梳理了過去一百年來,新詩的開端,發展,極其對於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詩歌在現代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他還重點闡釋了,文字對於人類記憶、歷史的重要意義。「很多事件,如果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過,那麼它也相當於不存在。而詩是文字的高級形式,最精煉的存在形式。我們不認識杜甫李白本人,他們是千年之前的人物,但是我們對他們的思想、情感狀態卻比較熟悉,就是因為他們寫的詩歌幫他們記錄下來了。
「天上有三顆星星,最美麗。一顆是青春,一顆是愛情,還有一顆就是詩。」詩人、《星星》詩刊副主編李自國,以「《星星》與新詩命運及詩現狀」為題,梳理了《星星》詩刊的辦刊歷史、發展現狀。談到詩歌在時代中沉沉浮浮的命運,以及他身為一名詩歌編輯,在當下深刻感受到詩歌回暖復甦的狀態。他還提到,網絡時代,沒有門檻,導致詩歌標準的降低。對詩歌要有敬畏精神。他還以很多詩舉例分析寫詩容易走入的一些弊端。「很多人寫了很多年,卻始終寫不出來像樣的詩,那是因為還沒有「走進詩」。沒有真正「打開」一個世界。」他進而勉勵同學們多讀高端的好詩,多琢磨好詩是如何打開一個世界的。如果感興趣,還可以自己學著用詩來表達自己。三位老師的演講結束後,被西昌學院的大學生圍成一圈,繼續交流請教,詢問很多詩歌的問題,對詩歌的熱情,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