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一夥計程車司機公然圍堵從湘潭大學開往黃花機場合法運營的中巴,學生多次換乘後才得以離開學校,部分學生因此誤了飛機。該事件經媒體報導後,引發輿論譁然——都什麼年代了,還「欺行霸市」?
回顧整個事件,有幾個細節值得注意。一是被圍堵的為具有合法運營資質的旅遊中巴,此次為學生包車;二是前一輛中巴被圍困後,中巴上的領隊從公司調來另一輛車,結果又被另一夥計程車司機圍堵;三是在中巴無法正常發車的情況下,領隊又主動為學生聯繫了網約車。
不僅如此,事後中巴所屬企業——湖湘天下國際旅行社(寶中旅遊)辦事處還發公告表示,當日遭圍堵的同學們額外產生的交通費用與其他經濟損失全部由該公司墊付賠償完畢,其對違法司機的追責將繼續。
同是客運服務,一方是想方設法為學生解憂並優先保障其合法權益,展現出良好的服務意識和職業素養;另一方卻是百般阻撓,給學生添「堵」,暴露出法治意識和職業素養的嚴重缺失。
客運服務,重在服務取勝,而不是靠蠻橫「搶灘」。且不說面對的是一群在校學生。
服務好不好,乘客是會用腳「投票」的。有當事學生就公開表示:「理解旅遊公司,理解領隊,他們也是受害者,至少從我做起,今後去機場去火車站,絕不坐計程車。」
法治社會,絕不容許公然挑釁規則。1月14日,當地有關部門通報,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依法對尋釁滋事違法人員陳某強等5人行政拘留7日,並處罰款500元;同時,湘潭市交通運輸局對5輛涉事計程車採取停運3天處理,涉嫌違法駕駛員列入「黑名單」,對3家涉事計程車所屬公司分別收取500元至1500元不等的合同違約金。
據了解,針對涉事計程車司機的進一步處理,當地交通運輸部門正在抓緊研究。不過,從行業角度看,有兩個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其一,為什麼這夥計程車司機膽敢如此,且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眾所周知,計程車行業針對運營行為和服務行為都有相應的管理辦法,特別是近年來全行業持續加大治理力度,一般而言,即便是拒載、繞道等輕微違規行為,絕大部分計程車司機都不敢公然實施,因為一旦違反,輕則面臨罰款,重則面臨停班、停運,甚至被列入「黑名單」等嚴厲處罰。而這批司機不但置職業道德和規範於不顧,甚至公然挑釁法治底線,可見一般的行業管理規定已對其失去約束作用。因此,其是否還適合再在這個行業存在,值得進一步關注。
其二,偶然事件中是否存在發生的必然?我們注意到,國家統計局湘潭調查隊於2017年9月至10月針對湘潭市計程車服務滿意度進行了調查,調查範圍包括文明駕駛、安全駕駛、禮貌待客、規範服務等6個方面。前不久公布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湘潭全市計程車滿意度得分為85分,6家計程車公司綜合滿意度全部超過80分,全面達到「良好」標準。這表明,湘潭市計程車整體服務情況是好的。
不過,應該認識到,在服務行業,哪怕是1%的不良服務率都可能嚴重影響到整個行業的形象和信譽,最近發生的雪鄉「宰客」事件就是例證。回到湘潭看,計程車領域「15%」的不良服務率實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數目,其背後足以累積許多不良事件,而此次惡性事件就是警鐘。
近幾年來,網約車、共享單車、定製巴士等新業態迅猛發展,計程車司機確實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但計程車企業應該認識到,在個性化出行需求成為氣候的背景下,出行市場的細分化、專業化是大勢所趨,作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計程車行業只有進一步找準服務定位、礪煉服務品質,才能守住一席陣地。說白了,如果不加強內功修煉、不加強自身管理,長此以往,不用市場淘汰,自己就把自己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