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院團隊助力「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

2020-12-14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通訊員 鍾夢倩 攝影 劉鶴鳴)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正式開幕。天津大學建築學院作為本次大展的合作策展單位受邀參加開幕儀式,出席開幕式的有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孔宇航,院長助理、建築系副系主任楊崴,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張鳳梧,及參與策展的建築學院教師何蓓潔、智能與計算學部教師張毣與部分策展團隊成員。開幕儀式結束後,孔宇航院長一行參觀了本次展覽。

開幕式現場

天津大學團隊合影

孔宇航院長觀看由建築學院學生繪製的圖版

孔宇航院長一行參觀西雁翅樓展廳

西雁翅樓展廳內景

展廳播放科普影片由智能與計算學部虛擬實境實驗教學技術中心張毣老師團隊製作

建築學院何蓓潔老師代表策展團隊參與央視直播介紹西雁翅樓展廳內容

此次展覽共分三大展廳,由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概況。其中,天津大學作為唯一外請單位參與整個策展工作,並負責西雁翅樓展廳策展。策展團隊由建築學院王其亨教授指導,何蓓潔老師組織並擔任策展人,歷經一年多的籌備製作,與故宮博物院策展團隊密切配合,出色完成了本次展覽。

西雁翅樓展廳主題為「宮城一體」,通過「1406年·永樂營北京」、「1420年·紫禁城建成」、「1535年·欽安殿奉道」3個時間節點,講述了北京宮殿營建的序幕、告竣和明代紫禁城內布局的改變。通過文物、圖版、視頻結合的方式生動講述了明代紫禁城建設理念及建築工程技巧,內容詳實,受到觀眾好評。

天津大學策展團隊成員:建築學院教師何蓓潔,研究生張淨妮、鍾夢倩、劉鶴鳴、王竹玉、孔維成、郝崇、曹睿原。

科普影片製作團隊成員:智能與計算學部虛擬實境實驗教學技術中心教師張毣,學生谷思源、李燕飛、劉九寒、任文慧。

(編輯 趙習鈞 陳錚傑)

相關焦點

  •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詳細介紹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詳細介紹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0日-2020年11月15日  展覽於2020年9月10日正式向公眾開放,2020年11月15日結束。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正式開幕。  展覽門票: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進院後可免費參觀。
  • 我市11件館藏文物進京「祝賀」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圖為參展文物。為紀念故宮建成600周年,自9月10日起,「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紀念展亮相故宮博物院。記者近日從市縣兩級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應故宮博物院邀請,鳳陽縣博物館借給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11件,用於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紀念展。
  •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地點在哪裡?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地點在哪裡?  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舉行的展覽,展覽共分為三大單元,鎖定了18個關鍵年份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 紫禁城裡修古建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跨年播出
    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該展通過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圖為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專家指導修繕技藝部修復承乾宮天花。(《我在故宮六百年》製作團隊供圖)故宮跨年,一跨就是「六百年」。
  • 丹宸永固:紫禁城600周年,它的故事你記得多少呢
    圖|Lion82 物道君語:今年是紫禁城六百周年,故宮博物院在午門舉辦了「丹宸永固」特展。丹者為紅,宸者乃深,丹宸是指紅牆黃瓦的深宮大殿。丹宸是紫禁城,永固是好寓意。我們希望故宮下一個六百年,宮牆依舊莊紅,琉璃瓦仍然澄黃。丹宸永固,永葆青春,最好的方式是去了解它,並記住它。別讓故宮,在歲月中逐漸暗淡。今日,不如跟著物道君,從午門走到神武門,把那些宮殿一一點亮。聽著它娓娓道來當年故事。1420年,紫禁城面世,六百年來,春來秋往,它見過了太多浩蕩的歷史。它見過崇禎帝的憂傷,也見過順治帝的勃發。
  •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 六百年走過風雨歷程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自明永樂十八年建成後,這座城裡住過24位皇帝。作為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紫禁城用600年的...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自明永樂十八年建成後,這座城裡住過24位皇帝。
  • 觀察|解讀紫禁城磚瓦的文明密碼
    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該展通過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圖為遊客參觀紫禁城宮殿建築全景模型。
  • 紫禁城六百年光陰,全都濃縮在了這場大展中
    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巋然屹立了600年。 9月10日至11月15日,重磅展覽《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在故宮午門開展。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進入尾聲仍一票難求 「黃牛票」進不了宮
    (原標題: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進入尾聲仍一票難求 「黃牛票」進不了宮)
  • 策展人帶你看懂紫禁城六百年大展:太和殿的第十隻走獸到底是啥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開幕。這是紫禁城六百歲生日之年,最受關注的展覽之一。 這個展覽不以明星文物為亮點,故宮所藏186萬件文物退居次席,紫禁城六百年的歷史走上前臺,成為主角。展覽基於歷史研究,選取從1406年到2002年中的18個歷史片段,連起六百年的變遷。 缺少明星的展覽,更需要細看。
  • 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宣告落成……
    ,通過微博向自己發出了一條簡單的生日祝福——「今天,紫禁城建成600年了!」「之前總聽到紫禁城600年,原來今天才是官宣」「願你丹宸永固,下一個600年更好!」……在微博評論區裡,一句句祝福飽含了網友對故宮的熱愛與期許。 紫禁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堪稱厚重而又博大的中華5000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
  •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門票預約入口及預約限制人數
    2020-09-02 03:32:07 來源: 牆根網 舉報   紫禁城建成
  • 今晚就踏上你的紫禁城時間之旅吧!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來了!
    近兩百年前的清朝宮廷春晚節目單上留下了怎樣的文藝華彩?一塊毫不起眼的藍色瓷磚為何承擔著「丹宸永固」大展的特殊使命?如此種種疑問,都可以在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中找到回答。圖說:《我在故宮六百年》2021年,故宮將迎來第601年。
  • 紫禁城一票難求 從"黃牛"手裡買的票進不了宮
    故宮博物院「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雖然已經進入尾聲,卻依然一票難求。記者調查發現,在網上交易平臺,一些賣家將嘉賓票價抬高到1800元,還做起了加價代搶生意,許多不知情的遊客因輕信「黃牛」上當受騙。
  •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播出
    日前,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開播。作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的焦點從可移動文物轉為不可移動文物,聚焦古建的修繕保護,從宮牆之內故宮守護人的工作視角解密600年故宮丹宸永固背後的故事,帶觀眾踏上故宮的再發現之旅。
  • 2020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時間什麼時候開始結束?
    2020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時間  ➤展覽名稱: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開始時間:2020年9月10日  ➤結束時間:  本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  展覽介紹:本次展覽共分為三大單元,鎖定了18個關鍵年份將它作為參觀紫禁城的「序廳」,在對紫禁城600年歷史的回望中,理解貫穿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便於大家更有針對性、更加系統地參觀紫禁城。
  • 紫禁城屋脊上的神獸搬下來給你看!
    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終於來了!此次展覽名稱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將於9月10日-11月15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布展現場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紫禁城宮殿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在600年的傳承中,匯集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這裡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實物例證,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大成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