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奔馳去偷菜,不是貪財,是「變態」——心理學視角下的偷竊癖

2020-09-15 姜丁粽子

人類不可思議行為之開著奔馳去偷菜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各種人類不可思議行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湧入了我們的眼瞼。讓我們或好奇或噴飯的同時,有時也讓我們倍感迷惑。

比如說,在廣東佛山一超市,就有老年婦人偷菜時被當場抓獲,在通知兒子來領回老人時,卻發現兒子開的是寶馬。對於媽媽的行為,這位兒子也是倍感無奈,每天給她幾百塊錢去買菜,回頭到了超市,還是喜歡偷一點回來。

來自於菜農們的「詛咒」

對於老年婦人的行為,我們可以理解為她們以前過苦日子時,養成了這種貪便宜的習慣。但是,接下來這幾位大姐的行為,就著實讓人費解。

8月份以來,淮安洪澤區的菜農菜地的菜,接連被盜。每次被盜之後,整個菜地都是一片狼藉,用菜農的話來講,就像是「鬼子進了村」。後來警方介入,經過積極布控,終於在9月9號,將幾位作案者抓捕歸案。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幾位偷菜的,原來都是「巾幗英雄」。8月初,她們幾人一起喝酒、閒聊,無意中談起到郊外偷點菜,尋求刺激。然後,接著酒勁說幹就幹,當晚就各自開著奔馳,組隊去偷了一波。可是,令她們自己都沒想到的是,這一偷還偷上了癮,欲罷不能了。

心理學上,把這種不以佔有他人財物為目的的,也非出於報復、嫉妒心理,隨機、無預謀的衝動性偷竊行為稱為「偷竊癖」。

人類的本性中,沒有「偷」只有「拿」

小孩子看到別人的玩具好玩,就會伸手去拿,並據為己有。而且,絲毫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必須在成人諄諄教導之下,小孩子才能夠慢慢的理解,不經別人的同意,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好的。

如果小孩子不經過這樣的教導,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能夠區分什麼是「拿」,什麼是「偷」。就像山裡面的狗黑子,未經訓練永遠不知道怎麼騎自行車一樣。

也就是說,「偷東西」是人類在進入文明社會之後,才建立起來的概念。是一個人在出生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才能夠理解,並用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而人類文明社會,只有短短的幾千年的歷史。相比較人類二百萬年的歷史,可以說只是短短的一瞬間。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之前的幾百萬年的歷史裡,人類從來都是「拿」東西,從來都不會「偷」,更不會「搶」。

也就是說,在人類的本性中,遇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第一反應就是去「拿」。這個「拿」是不是「偷」和「搶」,人的本性是沒有辦法區分的。

即使學會了區分「偷」和「拿」,也會有「拿」的衝動

看到別人擁有好東西,受過良好教育的成年人,也會有想據為己有的衝動。如果這種衝動,不能夠被抑制住,那麼這個人就會有「偷」或者「搶」的行為。就像《西遊記》中,觀音院的金池長老那樣。作為有道高僧,依然會有「拿」別人東西的衝動。

在抑制自己「拿」別人東西方面,大腦的前額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他在不停的對大腦其他部位,發送抑制性信號,阻止我們去「拿」那些不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當然,前提是,我們已經在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學會了區分「偷」與「拿」。也就是說,大腦的前額葉學會了抑制「拿」東西的衝動。同時,也學會了選擇最合適的方法,來滿足自己當下的需要,比如說「交易」、「交換」等。

大腦前額葉的這種功能,對於人類適應文明社會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前額葉功能出現了問題,那麼這個人就會因為抑制不住自己的原始衝動,而出現「變態」行為。儘管,他們往往能夠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依然控制不住的要去做。

偷菜成癮——抑制不住的採集衝動

開著奔馳去偷菜的這幾位大姐,在去偷菜之前,喝了幾杯小酒,而酒精對大腦就有抑制作用,前額葉對酒精尤其敏感。所以,才會有明知道偷竊不好,而依然去偷菜的行為。

同樣,在長期精神空虛、內心焦慮的情況下,前額葉功能也會發生紊亂,進而在一些機緣巧合之下,也會導致「偷竊癖」的發生。

但是,這些大姐「偷竊癖」病發,除了飲酒、精神空虛、內心焦慮的緣由之外,可能還有一個女性特有的本能衝動,在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和男性喜歡冒險、打獵一樣,女性也有著屬於自己的特有的本能衝動——採集。

所以,有些男性會為了能夠打獵,不惜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原始叢林之中。儘管,這不會給他帶來任何財富和其他回報。女性在採集方面,也有著自己特有的衝動。君不見,一到葡萄、草莓成熟的季節,女性朋友們會成群結隊的,跑很遠的路,以遠遠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到鄉下的果園裡去採摘。和男人們打獵、玩遊戲一樣,她們對於「採集」行為也是樂此不疲。

警察叔叔管不了,她們需要的是心理醫生

儘管是被屢屢警告,甚至會被行政拘留。但是,許多有「偷竊癖」的人,依然改不了自己「拿」別人東西的習慣。這是因為,在沒有其他人監督的情況下,她們是自己管不了這些有著幾百萬歷史的衝動的。

她們需要找到那些影響她們前額葉功能的各種環境、飲食、身體、心理因素,在排除這些因素的基礎上,重新訓練她們的前額葉,讓她們自己重新獲得對自己內在衝動的管理能力。

相關焦點

  • 江蘇揚州,老闆開豪車派狗偷300多隻雞,有種富貴病叫「偷竊癖」
    江蘇揚州,一男子開著奧迪越野車,屢次三番教唆寵物金毛犬去偷雞,前後偷了三百多隻。狗子真是只好狗啊,但狗主人卻讓人不敢恭維。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狗一直是真狗,人卻不一定。我是餘年,最具煙火氣的小編,今天咱們一起了解下這種富貴病「偷竊癖」。
  • 變態心理學的概念
    核心提示: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又稱病理心理學(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發生異常的科學,包括研究認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異常表現,探討異常心理的發生、發展、變化的原因和規律。
  • 親子缺乏情感溝通或致「偷竊癖」
    2234880心理諮詢熱線 明知偷東西不對,但還是忍不住去偷,而且偷來東西後棄而不用。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睡眠心理科門診主任醫師徐娟表示,這類人有可能患上了病理性偷竊,也稱為偷竊癖,屬於一種人格障礙,需儘快進行專業治療。 案例 家庭條件優越卻屢次偷錢 在市第二人民醫院睡眠心理科門診,一名偷竊癖患者正在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據了解,患者就讀七年級,平常在學校住宿。
  • 「順手牽羊」的偷竊癖,大多和幼年經歷有關,本質為心理障礙
    雖說國民經濟水平已經有著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仍舊存在著一部分人會伴有「偷竊癖」,明明不缺錢總是想要佔小便宜,這種想要反覆偷盜的衝動究竟和什麼有關?其實這種心境在外在表現是偷,但是根源還是因為心理方面出現了焦慮等不良狀態。「順手牽羊」的偷竊癖,大多和幼年經歷有關,本質為心理障礙。
  • 心理學:每個人都有點「性變態」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性學三論》是心理學宗師弗洛伊德開性學先河之作。雖然一些論點已被證偽或遭到質疑,但弗洛伊德在當時的年代敢於把性學從陰影中帶到陽光下,需要極大的道德勇氣。在心理學中,這一觀點可以很好地解釋跨性別戀愛、以及雙性戀的現象。對於」姬圈「和」gay圈「的腐女文化,是不是也有性倒錯的心理驅動呢?
  • 真相還原:玩的不是「偷菜」是QQ圍棋遊戲
    第4頁:調查「還原了事情的真相」 第5頁:「嬰兒徐寶寶死亡事件」調查手記   真相還原: 玩的不是「偷菜」,玩的是QQ圍棋遊戲  聯合調查組動用保密部門特殊軟體還原上網記錄  11月11日下午,南京市衛生局成立了一個聯合調查組,包括衛生主管部門領導、媒體代表、網民代表、醫療專家、電腦專家共14人。
  • 第二十二章 概論--第一節 變態心理學的概念
    第三篇 變態心理 第二十二章 概論 第一節 變態心理學的概念   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又稱病理心理學(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發生異常的科學
  • 「變態心理學」一、變態心理學概論「附思維導圖」
    變態心理學又稱:異常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科學,是研究異常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原因及規律的科學。描述:異常表現和正常現象的區別、病程和預後。變態心理學工作重點(重點)發現原因:考察生物學、心理學、社會方面的影響因素等。(重點)治療:不同治療的途徑及效果等。(相關學科:諮詢心理學)幾個概念的區分神經病:臨床醫學中神經病學研究的範疇。
  • 強烈推薦犯罪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結合的小說
    但是我們國內也有完全可以和東野圭吾相媲美的小說家,他現實生活中的職業是一名大學犯罪心理學老師,他有著親身經歷,這種經歷給了他其他推理小說家沒有的優越條件,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知道那種深切的感悟和體會。
  • 2018年自考變態心理學筆記串講第一章(2)
    第二節 變態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一、變態心理學研究中的一般性問題1、變態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目的(1)建立有效的心理異常診斷體系(2)對心理異常病理學特徵的描述(3)對心理異常病因的描述(4)對心理異常病程的描述
  • 讀點心理學——一位有著變態潛質的犯罪心理學家讀《天生變態狂》之一
    這樣的爭論在中國這個心理學還遠沒有成熟的過度仍然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都緊抓著自己的觀點,攻擊對方的觀點,仿佛在生理和精神之間是非黑即白的,沒有一種調和的理論嗎?不久之前美國的詹姆斯法隆教授給出了他的答案。2《天生變態狂》這本書中,法隆以自己作為分析的案例。
  • 北大03年《變態心理學》聽課筆記(1) - 網易教育頻道
    北大03年《變態心理學》聽課筆記(1) 2003年08月13日09:36:55 北京自考熱線    第一章 什麼是變態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又稱病理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而精神病學側偏重於對精神疾病的診斷、臨床治療以及護理和預防,它也是變態心理學的基礎之一,它的臨床實踐可豐富變態心理學的內容,驗證變態心理學的某些理論和假設。
  • 變態心理學:2001年德國食人狂魔案
    邁韋斯先是用刀活活切下了他的生殖器,然後將其捆綁起來。邁韋斯將布蘭迪斯的生殖器切碎,拌上大蒜,用油炸成一份小吃。事後邁維斯形容味道說「難吃至極」。布蘭迪斯接著被放入一個裝滿熱水的浴缸中,最後布蘭迪斯直接在浴缸中躺了十個小時流完最後一滴血。最終在凌晨4時15分,他將布蘭迪斯拖進「屠宰間」,切斷了他的喉管。隨後,邁維斯一邊聽著收音機裡播放的音樂,一邊從布蘭迪斯的身上切下了65磅肉。
  • 全民偷菜!偷菜遊戲為何突然爆紅?它後來為何突然銷聲匿跡了?
    這當然和網際網路的普及是分不開的,很多人都借著開心農場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網際網路,開始了自己第一次的"網上衝浪"。同事我們也無法忽略一個社會因素:社會職場競爭過於激烈,玩家需要在虛擬世界中得到歸屬感。我們還需要注意到開心農場的社交屬性,這是一個社交類遊戲,只有多加好友才能多偷菜,開心農場帶來的不僅僅是遊戲的快樂,還有一種新型社交方式帶來的新鮮感。
  • 「農場」掀熱潮 「今天,你偷菜了嗎?」成流行語
    網友不倒翁在他的QQ空間日記裡這樣寫道:  在網友的鼓勵下,開通了QQ農場開始種菜,興趣頗高,兩個星期來,一掛QQ,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農場是否成熟,該不該收;看看別人的瓜菜是否可偷。經常半夜起來收自己的成熟果實,順便在網友的農場去撈一把,經過自己起早摸黑的辛勤耕耘和偷雞摸狗,10來天來,我的級別飆升為6級、擴地一塊、裝飾房子等,還有15000金幣。
  • 小夥自信滿滿的開奔馳SLS去接客戶,客戶無意中說出了真心話
    小夥自信滿滿的開奔馳SLS去接客戶,客戶無意中說出了真心話奔馳SLS作為奔馳家族的一款炫酷超跑一直以來都很受歡迎,尤其是年輕人,畢竟此車落地300到萬元,不是每個車友都可以買得起的,但是再好的車也有缺點的,下面就說說這位四川一位小夥的開奔馳SLS
  • 犯罪心理學教授研究罪犯,最後發現自己就是「天生的變態」!
    100年後,現代的一些犯罪心理學研究者便開始想找出能讓「天生犯罪"理論成立的解釋。因為在他們研究中,發現有許多犯罪者的成長經歷與普通人相似,但是卻出現了變態心理;又或是有的罪犯天生就和常人不一樣,缺乏著某些概念和同情心。於是,他們想到了大腦結構。而在這一方面,就要聊到James Fallon這個人了。
  • 「偷菜遊戲」或被取消 網友「一邊倒」反對
    所連結的報導顯示,事起甘肅天水婦女李某受網上「偷菜」遊戲誤導,上演現實版偷菜鬧劇而違法被拘一案,當地媒體就此事採訪了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執法監督處。一位姓李的值班人員表示,「偷菜」遊戲確實能提供一個充滿自然情趣的虛擬網絡平臺,但互動「偷菜」功能屬於簡單機械的操作,並沒有啟迪思維和開發智力的益處。
  • 變態心理學讀書筆記(1)
    變態心理學讀書筆記(1) *導言及歷史回顧*●心理病理學研究的是心理障礙的性質、發展和治療手段。其關注人們為什麼會有出人意料、甚至荒唐和自我挫敗的行為、思維和感受。●患有心理障礙的人常常背負汙名(社會對行為處事不同於大眾的群體持有的消極看法和態度。)
  • 廣豐一中開展「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班主任工作策略與案例分析」專題...
    為進一步提升廣豐一中班主任的職業幸福感,增強專業知識技能,幫助學生塑造更加自信、陽光、健康的自己,2020年12月8日下午,在上饒市廣豐一中德育處協調組織下,由該校副校長阮海水牽頭,特邀廣豐區國家心理諮詢師黃春仙老師在學校文章廳進行題為《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班主任工作策略與案例分析》的心理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