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手牽羊」的偷竊癖,大多和幼年經歷有關,本質為心理障礙

2020-12-25 南京曉然心理諮詢

雖說國民經濟水平已經有著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仍舊存在著一部分人會伴有「偷竊癖」,明明不缺錢總是想要佔小便宜,這種想要反覆偷盜的衝動究竟和什麼有關?其實這種心境在外在表現是偷,但是根源還是因為心理方面出現了焦慮等不良狀態。「順手牽羊」的偷竊癖,大多和幼年經歷有關,本質為心理障礙。

如果兒童時期缺乏關愛,一些孩子會通過惡作劇的形式去吸引父母注意,這種情感上的缺乏對於孩子來說是心理上難以承受的。雖然在成年人看來這種心理上的確是可以忍受,但是對於孩子而言,父母更多的是給自己帶來安全感的唯一依靠,一旦缺少了父母的關心,就有可能在心靈上造成很大的困擾。久而久之,在愛的缺失下就會引引發焦慮和不安全感。因而就會形成一種心理障礙,其中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偷竊癖。

這種行動可以給心理不健康的人的獲得一種滿足感,雖然自己從中獲得的利益可能並沒有那麼高,但是往往不勞而獲的成就會形成一種惡性閉環,這種緊張又刺激過程對於實行盜竊的人來說,會帶來心理上的影響,潛意識裡會將它當作是惡作劇。當然這種不道德的行為是值得譴責並應該被阻止。如果他偷竊東西時被發現就會形成多人關注的局面,保有病態心理的人會將它當作是一種獲得關注的途徑,這種不正常的心理,就會讓他們對偷竊有著更深的執念,養成偷竊癖。

另外如果是幼年家庭經濟情況沒有那麼優越的話,可能會形成物質上面的嚴重缺乏,實施偷竊能夠滿足自己對於生活的基本需要。但是這種不勞而獲的行動,給他人會造成利益上的損失,對於施行偷竊的人來說降低了努力到獲得的難度,如果養成這種習慣的話,也會讓他們在成年之後仍舊有著偷竊行動,這種心理會演化為喜歡佔小便宜。

總而言之,經常想要順手牽羊的偷竊癖其實大多數都和幼年的經歷有關,如果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因為環境影響導致自己形成類似的習慣就很難改正。但是這種心理障礙需要克服的話需要。有著偷竊僻的人對於想要偷竊的心理進行規避,嚴於律己,不要違背道德甚至法律。

相關焦點

  • 親子缺乏情感溝通或致「偷竊癖」
    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睡眠心理科門診主任醫師徐娟表示,這類人有可能患上了病理性偷竊,也稱為偷竊癖,屬於一種人格障礙,需儘快進行專業治療。 案例 家庭條件優越卻屢次偷錢 在市第二人民醫院睡眠心理科門診,一名偷竊癖患者正在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據了解,患者就讀七年級,平常在學校住宿。
  • 不窮但是愛偷東西是什麼心理?海歸女碩士在商場偷鍋:能省則省
    心理素質也是挺過硬的,從她的經歷看,是海歸,剛剛從國外回來,而且那麼堂而皇之地走出超市,好像根本不知道會有監控,會有防盜門禁一般。很可能,她在國外就這樣「能省則省的」,因為國外的超市都是管理比較鬆散,全憑自覺行為,這女碩士估計也是拿順手了。
  • 江蘇揚州,老闆開豪車派狗偷300多隻雞,有種富貴病叫「偷竊癖」
    餘年觀點有錢人偷東西,不是個例,心理學上管它叫「偷竊癖」,說的就是這種情況。跟以獲取財物為目的的慣偷不同,這種「偷雞摸狗」,只是為了刺激。更有甚者,會選擇偷到目標之後順手扔掉,只是為了體驗這個過程,難以自制。
  • 第二節 形成人格障礙的有關因素
    第二節 形成人格障礙的有關因素   由於我們對人格的正常變異原因所知甚少,所以,對形成人格障礙的原因尚不清楚。有關人格障礙形成因素的研究很少,這可能是因為這類研究特別困難的緣故。與人格障礙形成有關的事件發生於童年早期,而人格障礙為人注意時已是成年,其間的關係很難辨明。
  • 開著奔馳去偷菜,不是貪財,是「變態」——心理學視角下的偷竊癖
    心理學上,把這種不以佔有他人財物為目的的,也非出於報復、嫉妒心理,隨機、無預謀的衝動性偷竊行為稱為「偷竊癖」。人類的本性中,沒有「偷」只有「拿」小孩子看到別人的玩具好玩,就會伸手去拿,並據為己有。而且,絲毫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
  • 依戀障礙:別讓孩子傷在敏感期
    近來,「發展障礙」一詞被人們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這一問題不僅發生在兒童身上,也有不少發生在成人身上的案例。而其中有很多依戀障礙被診斷為發展障礙。著名日本心理學家岡田尊司根據自己多年來,對人格障礙與發展障礙患者的接觸和治療工作總結髮現,越是難以處理的案例,越是與依戀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受挫心理障礙
    因此,受挫心理障礙主要地表現為感知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智力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和人格障礙等方面。一、感知障礙感知障礙包括感覺障礙和知覺障礙。感覺障礙,是指個體在反映刺激物個別屬性的過程中出現困難和異常。常見的感覺障礙有:1.感覺過敏;2.感覺減退或缺失;3.感覺倒退;4.感覺遲鈍。
  • 張智霖《陸小鳳》患上心理障礙,你所不知道的幽閉恐懼症
    2016年8月25日那天,張智霖為九龍灣舉行的《暗中作樂2016》音樂會擔任表演嘉賓,演出前需要在漆黑環境中彩排。 就在黑暗中的那一瞬間,張智霖失去了對現實的距離感,他又一次出現了心理障礙。後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候,張智霖說:「我當時很害怕,手心冒汗、心跳加速、吸呼困難,我很想逃走,腦海裡出現了辭演的念頭。我一直化妝,心裡十五十六,最後在觀眾支持下,面對了很大的挑戰 。」
  • 對黑暗的恐懼,往往與幼年經歷有關
    開燈睡眠癖是一種不良的睡覺習慣,這種習慣大多發生在嬰兒身上,但許多成人也有同樣的問題。他們常常在夜間將房間保持燈火通明,然後才安心地睡去,期間一旦亮度消失,就會起來再將其恢復到睡前狀態。它們對燈光的依賴大多是從幼年期開始的。因為在幼年期,兒童常常會在夜裡聽很多有關鬼神的故事,而且這類故事常發地點和時間又是我們平時生活必不可少的——臥室、睡前,所以他們常常將黑暗與恐懼、鬼魅聯繫在一起,導致其不敢關燈睡覺。這是開燈睡眠的一個最主要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曾經在黑暗的情境中遭遇過一些可怕的事情,或被噩夢驚擾過,造成了心理上對黑暗的陰影。
  • 恥辱感是心理保健的障礙
    恥辱感是心理保健的障礙2014年9月4日標籤:幹預措施精神健康精神疾病公共利益心理學柱頭福利人們認為在某一年中有超過6000萬美國人經歷了精神疾病,毫無疑問,數以百萬計的家庭成員,朋友和同事也感受到了精神疾病的影響。
  • 心理諮詢案例,驚恐障礙:急性焦慮症
    急性焦慮症也常常稱為驚恐障礙,在開闊的地方發生相應的症狀也被診斷為廣場恐怖症,焦慮症常常作為抑鬱症的伴發疾病,在相關診療機構的診斷中,若符合抑鬱症的標準,就診斷為抑鬱症。之後在同事建議下接受了心理諮詢檢查,確診為急性焦慮症。
  • 購物狂—購物成癮障礙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購物狂和暴食症、偷竊癖一樣,屬於衝動控制疾病範疇。「購物狂」其實是一種病態的消費心理,帶有強迫症的色彩,需要及時接受指引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強迫購物症患者一方面拼命地想購物,另一方面,又為毫無章法的購物行為感覺失望,從而更強烈地繼續購物。一般患者在購物前會有很不快樂的緊張壓力,購物時這種壓力會得到瞬間發洩,心情會變得舒暢、輕鬆和愉悅,但事後又會感到苦惱和後悔。患者在購物上的開支往往超過他們的經濟能力和預算,給自己和家庭生活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 為什麼人在幼年需要心理撫養——明澤豐華幼兒園
    一般而言,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逃學、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動輒自殺,還有打架傷害、參與搶劫等,「心理髮病期」多在12歲前後至18歲前後。 但是,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而且大多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健康的人生需要養生,更需要養心。
  • 老年常見心理障礙的預防和調試
    >、器質性精神障礙(老年痴呆等)、菸酒成癮以及一些特殊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經歷所引起的心理障礙:如子女定居國外的獨居老人的孤獨,喪偶,喪子的老人的沮喪反應等。兩個維度來判別對於老年常見的心理障礙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加以判別:縱向對比:家裡的老人和以往的他自己相比有沒有變化,如果以往的老人比較開朗,健談,近段時間發現他變得沉默寡言,悶悶不樂了,那就要警惕這個老人是不是抑鬱了?
  • 從事銷售行業的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兩個階段的心理障礙
    事銷售行業的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兩個階段的心理障礙:一般人不願意做銷售的5個誤區:1、很多人認為做銷售沒有保障2、做銷售收入不穩定3、銷售是求人,沒面子4、不想被拒絕從事銷售行業的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兩個階段的心理障礙:第一、恐懼心理:恐懼心理一般表現為不敢見客戶,見到客戶說話不自然,或者說話言不由衷,這種心理的產生往往還有自卑心理的伴隨
  • 性心理障礙的起因,該怎樣治療性心理障礙引起的戀物癖和性虐癖
    上一篇寫說到了性心理障礙的行為表現和分類。那麼性心理障礙的病因是什麼呢?是什麼導致了不同類型的性心理障礙呢?如果得了性心理障礙又該怎麼治療呢?同時也要讓患者了解治療的目的,意義和方法。患者和醫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是治療此類疾病的基礎。比如通過對患者進行厭惡療法就是療效比較好的方法,給他看一些性心理障礙患者的一些比較惡劣的行為所產生的嚴重的後果讓其從心理上厭惡這種行為進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 兒童心理健康:預防網癮比治療更重要 社交障礙與家庭因素有關
    學習路上,除了功課的壓力之外,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特別是心理健康,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學校的關注。兒童青少年到底更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健康問題?暑期來臨之前,我們特別邀請三位心理專家幫助家長梳理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網絡成癮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現在的孩子誰還沒有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