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挫心理障礙

2020-08-28 鎮上寶塔

受挫心理障礙


隨著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劇烈變革,社會競爭日

趨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心理矛盾與困惑以及人際間的磨擦與衝

突也日益增多。情緒性反應是人們遭受挫折後的輕度反應。但是,如果這些

矛盾和衝突在人們心理上產生的挫折感過於強烈,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能力,

就會引起心理失衡。長期的心理失衡會逐漸引起心理障礙,甚至導致心理疾

病。

受挫心理障礙

感知障礙

記憶障礙

思維障礙

情感障礙

意志障礙

人格障礙


所謂心理障礙,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或個性特徵的異常而言。人的心理過

程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各種心理現象。因此,

受挫心理障礙主要地表現為感知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智力障礙、情

感障礙、意志障礙和人格障礙等方面。

一、感知障礙

感知障礙包括感覺障礙和知覺障礙。

感覺障礙,是指個體在反映刺激物個別屬性的過程中出現困難和異常。

常見的感覺障礙有:1.感覺過敏;2.感覺減退或缺失;3.感覺倒退;4.感覺

遲鈍。

知覺障礙是指個體不能正常地反映客觀事物的異常心理現象。它包括錯

覺和幻想。錯覺是指個體把一種事物不正確地感知為另一種事物,且不能覺

察和自行糾正,如把牆上的一隻小貓看做是一隻猛虎而驚恐萬狀。幻覺是指

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而產生虛假的感知,如幻視、幻聽等。

二、記憶障礙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中發生過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記憶、保持、回

憶和再憶等基本環節。記憶障礙是指個。主要表現為記憶增強、記憶減退和

記憶錯亂。

記憶增強,是指個體在病態情況下或其他特殊情況下,對原來已經遺忘

的經驗或根本記不起來的事情能十分清晰地記憶起來。記憶減退,是指個體

受挫後記憶能力明顯低於以前或其他正常人。記憶錯亂主要表現為回憶和再

認過程的錯誤和紊亂,如錯構症、虛構症等。

三、思維障礙

思維,是人對客觀現實的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人類正常的思維活動是

以大腦皮質的分析與綜合為基礎的,當某種外來的或體內的有害因素破壞了

大腦的正常活動規律或擾亂了思維的邏輯進程時,就會發生思維病理性障

礙。

妄想,是思維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它是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

念、錯誤的判斷和推理。其特點是思維內容沒有事實根據,但又堅信不移,

且不能以自身的實踐體驗和經歷加以糾正。常見的妄想形式有: 1.關係妄想。

指個體把周圍環境中的某些現象,如別人的言談舉止、廣播電視節目、報刊

文章等,都以為與自己有關,都是對自己的暗示和影射;2.迫害妄想。指個

體無端地堅信有人對自己或家人進行壓制打擊、跟蹤監視乃至投毒謀害等迫

害活動,以致終日緊張、恐懼、到處控告求援,或產生拒食、自殺或攻擊性

的「報復」行為;3.誇大妄想。指堅信自己才華出眾,舉世無雙,是全世界

最富有、最聰明、最偉大的人物;4.鍾情妄想。指堅信自己為某異性所愛戀。

即使其痴心妄舉受到拒絕、斥責或懲罰,仍不思改悔;5.罪惡妄想。指堅信

自己犯了某種不可饒恕的錯誤和罪行,應該受到懲罰。

四、情感障礙

情感障礙,是指個體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因態度上的紊亂而對事物

表現出的不適當或不協調情緒的異常心理現象。

情感高漲,是指積極性情緒感活動顯著增強,表現總是得意洋洋,興高

採烈,同時易受激惹,多見於躁狂症。情感倒錯,是指情感反應與外界刺激

和內心的體驗不符,如聽到親人亡故的消息卻大笑等。情緒低落,是指消極

性情緒活動顯著增強,表現為抑鬱沮喪,對外界一切失去興趣,經常處於悲

觀失望或冷漠被動狀態,常有生不如死之感。情感爆發是由精神因素引發的

爆發性情感障礙,表現為哭笑無常、吵鬧打罵,時而手舞足蹈,時而嚎啕大

哭。

五、意志障礙

意志,是指人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調節和支配自己行動的心理過

程。意志障礙就是指意志過程的失常,通常包括意志減弱、意志喪失等。

意志減弱,常常在人遭受嚴重的心理挫折之後出現,主要表現為:遇事

猶豫不決、缺乏主見,思想、情感和行為易受外界影響和暗示等。意志喪失

則主要表現為個體對一切活動都很被動,整日臥床或獨處一隅,飲食起居都

要靠外界督促,基本生活欲望明顯減退甚至消失,常伴有情感冷淡、興趣貧

乏和迴避社會等。而病理性意志增強主要表現為意志具有病態的頑強性,不

顧主觀意願多麼背離現實,仍盲目堅持。

六、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一種人格發展的內在不協調,是在沒有認知障礙或沒有智力

障礙的情況下出現的情緒反應、動機和行為活動的異常。人格障礙的形成,

除了遺傳因素、病理生理因素外,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人格障礙的表現十分複雜,而且與正常人格重疊交叉,因而較難確定其

類別。通常可分為:偏執型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戲劇化人格障礙、

爆發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衰弱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等等。

相關焦點

  • 常與電腦鬧打交道易心理障礙
    核心提示:日本的精神內科醫生經常遇到這樣的患者,他們多是缺乏豐富的社會實踐、學校畢業後即從事計算機基礎設計或軟體開發後進入管理層工作的公司職員,他們對電腦雖早已駕輕就熟、操作自如,但面對新的工作,特別是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卻屢屢受挫,感到無所適從,由此產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
  • 青春期哪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讓家長頭痛?
    下面,【我不是精神病】來簡單分析一下最讓家長們頭痛的幾種青春期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一、體象煩惱:是一種性心理障礙,一般出現在青春發育期。
  • 心理障礙成大學生就業「攔路虎」—大學生「就業症候群」透析
    自閉等心理障礙和自卑、自傲等自我認知障礙為主,被心理專家統稱為「就業症候群」。心理障礙類型五花八門 青年人在就業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障礙可謂是「五花八門」,有一些……就業,意味著青年人處在了「第二次心理斷乳期」。有心理專家表示,近兩年來,大學生就業受挫導致的心理問題已經佔全部諮詢問題的60以上,位居青年各類心理問題之首。
  • 休學退學大學生50%有心理障礙或疾病
    川大華西醫院上錦院區心理專家李進走進川大錦城學院,針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疾病,開展免費一對一心理諮詢。據悉,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網癮綜合症,已成為大學生常見心理疾病。   現場諮詢中,大學生們提問最多的分別是社交恐懼、感情受挫、就業壓力等引起的焦慮。
  • 中學生受挫的危害性
    03、某校兩個高三學生,從高一起就談戀愛,老師家長發現後,一起做工作,後來女生悔悟,與男生斷絕來往,男生始終無法擺脫被拋棄的感覺,精神恍惚,無法安心學習,於是產生報復心理無數事實說明,中學生因為受挫帶來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礙,給學校、家庭和社會帶來了不幸,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受挫能力勢在必行。
  • 大學生戀愛受挫引發心理危機的工作啟示
    大學生戀愛現象已相當普遍,由於大學生所處階段的心理特點,其在戀愛過程中會因戀愛受挫發生一些危機事件。筆者就近期發生的一起因戀愛受挫引發心理危機的事件,探討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啟示。一旦戀愛失敗,一些大學生因缺乏抗挫折能力不能很好地應對,造成心理傷害,難以從失戀的悲傷情緒中走出來,從此一蹶不振,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更甚者產生悲觀厭世情緒,做出誹謗、打擊報復、自傷、自殺等極端行為。張善紅等調查發現,有戀愛受挫經歷的學生達到46.9%。胡月的調查顯示,戀愛失敗後5.47%的大學生會感覺到學習、生活失去了意義。
  • 受挫力是孩子的心理營養劑,助力孩子成長
    前幾天,14歲中學生在被媽媽甩耳光之後,跳樓身亡,這個事件引發網友熱議,有抨擊媽媽的教育方式的,也有抨擊孩子的受挫能力的。但是孩子走上極端的事件屢見不鮮,我們先從孩子本身出發,看看孩子的受挫能力到底怎麼回事。受挫力,是指忍受挫折的能力,是面對困難還能戰勝困難的能力。
  • 畏上心理障礙如何打心理戰
    儘管上司對自己也算不錯,而且彼此並無大的衝突,儘管心理上也明白溝通的重要性,但是一旦工作起來,仍會自覺不自覺地減少與上司溝通的機會,或者減少溝通的內容。我們姑且把這種不願甚至害怕和上司溝通的狀況稱為「懼上」症,我在諮詢中就曾經遇到過一位有嚴重「懼上」症的白領麗人。
  • 淺談克服社交心理障礙的10個方法
    因此,社會交往對於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有些人在社會交往中不敢交往、不願交往、不能交往,這就屬於社交心理障礙。   好的社會交往可以減少孤獨、寂寞、空虛、恐懼、痛苦,可以宣洩憤怒及壓抑。因此,社會交往對於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有些人在社會交往中不敢交往、不願交往、不能交往,這就屬於社交心理障礙。
  • 敢於開口說話,克服心理障礙
    你一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掉口吃的糾纏,卻屢屢受挫。時間飛逝,你便養成了見人不敢說話、恐懼社交場景的習慣。  人們常常誤解你,覺得你冷漠、孤僻、懦弱,常常沉默寡言,即使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也只能作為一個旁聽者參與。你有很多話想和別人說,但口吃這個混蛋成為了阻礙你進行社交的一面高牆。每晚深夜時,你常常期盼痛苦離你遠去,希望卻終不得實現。
  • 職場受挫後如何防止消極結果的產生?現提供幾種心理對策
    即將自己的心理痛苦向他人傾訴。適度傾訴,可以將失控力隨著語言的傾訴逐步轉化出去。傾訴作為一種健康防衛,既無副作用,效果也較好。如果傾訴對象具有較高的學識、修養和實踐經驗,將會對失衡者的心理給以適當撫慰,鼓起你奮進的勇氣,受挫人會在一番傾談之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優勢比較法。即去想那些在職場上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難更多、處境更差的人。
  • 心理障礙人數倍增,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心理障礙問題
    久而久之,必然會導致焦慮不安、抑鬱症、精神障礙等精神心理疾病。而現在,在很多人眼裡,看心理門診,就如同感冒了看醫生,不再需要遮遮掩掩。心理障礙有4個先兆睡眠障礙: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或不能入睡,日夜顛倒。心理障礙的危害具體有:1、在心理健康上,造成個人精神痛苦,讓人消極
  • 孩子有受挫心理,試試《全腦教養法》的複述法
    針對於家長們所提出了疑問,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向大家說一說:孩子為什麼會有受挫心理,以及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避免產生受挫心理。一:受挫心理的產生受挫心理是指什麼呢?很簡單理解,就是當人們在經歷過失敗和挫折後的一種消極情緒以及心理暗示,一般來說也是反映出了一個人的內心脆弱,反脆弱能力較弱。
  • 孩子有受挫心理,試試《全腦教養法》複述法
    我們很多家長也知道當孩子有了這一心理後,就會變得很內心脆弱,遭遇到失敗就一蹶不振,會在心理陰影的影響下不再敢於嘗試,這樣的情況勢必會對孩子的成長發展造成阻礙,不利於孩子的技能培養。針對於家長們所提出了疑問,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向大家說一說:孩子為什麼會有受挫心理,以及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避免產生受挫心理。
  • 不要讓悲劇重演,正視受挫教育
    所謂挫折教育,是指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障礙幹擾,難以克服,致使需求不能滿足而產生的消極的情緒體驗和心理狀態。而挫折教育的最終結果就是要讓孩子能夠承受和正確處理這種消極的情緒和心態。在孩子受挫時,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貶低和對比(將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較),
  • 家長這樣做,會抹殺孩子原本具備的受挫力!
    專家們從臨床實踐中發現,許多孩子之所以迷失,是因為父母與師長們將精力浪費在糾正孩子的缺點上,卻忽略了要幫孩子提高心理能量。其實,這種現象並不難理解。即使是教育工作者,也很難避免先入為主的偏見,所以人們才要接受「糾正缺陷」的訓練,也就是先找出錯誤,再提出對策。這就是心理學界所謂的「缺陷模式」。
  • 近10億人患精神障礙,百合網呼籲正視心理疾病
    常見的精神障礙包括:抑鬱症、焦慮症、人格障礙、躁狂抑鬱症等。生活中,他們性格反覆無常,為小事發脾氣或疑心重重。他們對不同人產生不同反應的強度、情緒,及其他人無法理解的「象徵性思維」。這類病症成為人們婚姻關係、情感生活中潛在的「定時炸彈」,困於水深火熱中的他們飽受折磨,正等待被「救贖」。
  • 性心理障礙的起因,該怎樣治療性心理障礙引起的戀物癖和性虐癖
    上一篇寫說到了性心理障礙的行為表現和分類。那麼性心理障礙的病因是什麼呢?是什麼導致了不同類型的性心理障礙呢?如果得了性心理障礙又該怎麼治療呢?這些信息導致了孩子不正確的性觀念,進而產生了性心理障礙自卑心理作祟:有一些長相一般,而且比較內向的青少年,由於自卑而不敢接觸異性。但是自己對於性又有強烈的欲望,為了滿足這種欲望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特殊的癖好。慢慢的就形成了性心理障礙。
  • 睡不著怎麼辦 睡眠障礙是心理障礙的一種
    隱藏在睡眠障礙後的秘密病例報告26歲的張先生失眠已經六年多了,他自從到日本留學起開始失眠,一開始比較輕,一月有一兩天入睡困難。後來緩慢加重,第三年,一周有兩三天入睡困難,伴有夢多,白天沒有精神,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到校醫院就診,服用唑吡坦,療效開始好,半年後療效減退,曾更換過佐匹克隆、艾司唑侖、阿普唑侖等治療。
  • 性心理障礙有哪些?
    性心理障礙泛指以兩性行為的心理和行為明顯偏離正常,並以這類性偏離作為性興奮、性滿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精神障礙。心理異常。但在傳統的意義上仍被看作是性心理障礙。2、摩擦癖;摩擦癖,又稱挨擦癖,指患者在擁擠的場所故意摩擦異性,甚至用性器官碰撞女性的身體,並可伴有射精或者手淫來達到性的滿足。摩擦癖是習慣性和癖好性通過觸摸或摩擦異性身體而獲得性快感的一種性變態。此種性變態患者主要為男性,他們通常在擁擠場合進行,故也稱擠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