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10歲考大學,13歲畢業沒人要!一名教師父親的檢討

2020-09-09 京太教育公司

你13歲時在幹什麼?

13歲,一個屬於初中生的年紀,這個年紀的孩子本該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去上學。

但張易文,一個頂著「天才」光環的少女,13歲時已經是一名大學畢業生了。

今年7月,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沒有了3年前「神童」的光環加持,這位按著「快進鍵」刷完了自己的大學人生的女孩,回到其父張民弢開設的私塾任助教。

那個改變了她人生軌跡的私塾。

張易文4歲時,原本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被送去了幼兒園,但只上了1個月,其父張民弢以幼兒園對女兒的教育不到位為由,將女兒接回了家,讓她的母親自己教。張易文在家中私塾一學就是5年。

2016年,父親張民弢為9歲的張易文報名參加高考,遺憾的是她當時只考了172分,沒有被錄取。2017年,張易文在商丘工學院組織的單招考試中考了352分,成功被該校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錄取,該專業為三年制大專。

據商丘工學院招生辦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張易文在校期間,成績還算可以,處於中等水平。學的計算機相關專業,但因為高數和英語學科比較薄弱,畢業時沒有參加專升本考試。

該工作人員還介紹,張易文與同學相處正常,因為年齡小,同學們都很照顧她,比如在食堂刷卡時,張易文個子矮要踮起腳尖,同學們看到後會主動幫忙。但是因為和同學年齡相差較大,思想上的差異不可避免,所以張易文學校的朋友很少,自己獨處的時間比較多。

如果不是學校特別關注,可能都不會感受到她的存在。」工作人員如是說。

其父張民弢最近在接受採訪時透露:針對目前的現狀,張易文認為是父母將她帶上了一條錯的道路上,認為是父母耽誤了她,讓她變得另類。

而對於張易文的未來,其父張民弢有自己的規劃:希望她在私塾鍛鍊兩年後,可以考教育類的研究生,因為按照規定大專畢業後,滿兩年可以直接報考研究生。

此外,張易文的10歲弟弟,也在接受其父張民弢的私塾教育,據張民弢說,現在兒子是初三水平,計劃用三年時間讓他學完高中課程,目標是13歲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

看來,張民弢為自己兒女「鋪就」的前程似乎還遠未結束,這種「天才」式教育的結局 ,讓很多網友唏噓和惋惜,也讓很多人提出了質疑,多數人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一名教師父親的檢討,令人深思

這也是一位爸爸根據自身的教育親身經歷,提出的幾個教育觀點,引起很多家長的沉思——

1、接受我們的孩子的現在,無論怎麼樣的現在和將來,但你總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不是優秀的父母就一定有優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樣可能有與眾不同的孩子,要不這個人類社會也太不公平了,這個社會的結構也太不穩定了。

不是所有的好習慣都是父母給的,要不為什麼同一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別。

也不是所有的壞毛病都是因為父母教育不當,我的經歷就是一個例證。

老天爺給了你什麼你只能有什麼,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

既然這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我們就只能最愛他(她),給他你能夠給他的最好的教育。

2、別把可能的幸福相互折磨成痛苦。

也許有這樣兩種情況都可能是幸福。

如果你的孩子聰明、漂亮、有好習慣、善於自我控制,學習從不讓你操心,老師誇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覺得很有成就,你的確很幸福。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況:

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我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讀初中,全村只有我一人考到縣裡的中學,我的父親驕傲死了,可是,只有我的媽媽感覺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當我每周背上煎餅要離開家的時候,她都那樣的不舍,撫著我的背說,孩子你學習好,有出息,將來可是要在天邊工作,媽見你的時候就少了。

媽媽的這句話不幸一語成讖,媽媽去世的時候,我們沒有在她的身邊,這不是一種詛咒,這是一種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這麼優秀,你要教育,你要反覆教育,你要耳鬢廝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多,說的話多,我認為所有的天倫就在於在一起,這不是幸福麼?孩子成人之後,彼此親近的機會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時候,比對別人多一點的時間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也許就是幸福,千萬別像我先前那樣,讓呵斥和哭泣成為主流聲音,把可能的幸福變成彼此的折磨。

世界上只有最親近的人,能給最親近的人傷害,而且長久。

3、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說的是各個方面,孩子做不到有時不是態度,是能力。

沒有誰因為孩子身高比不上別人,天天打孩子;沒有誰因為孩子跑不過劉翔,天天罵孩子,因為外表的差異看得見。我們承認,升學率與這些無關,學校也不因為這個歧視孩子。但偏偏因為學習你咽不下這口氣,你不肯放過你的孩子,你又何苦呢?

看不見的差異也是存在的,要不我們怎麼沒成了愛因斯坦呢?為孩子的未來努力是應該的,別為孩子的未來太擔心,大樹可以參天,小草也能成綠。為什麼會丟三落四?為什麼這樣磨蹭?為什麼就是記不住?說了千百遍,打了好幾場,他還是他,怎麼就是不聽呢?

家長朋友們,孩子出現了問題,很可能不是因為態度,就像長不高、跑不快一樣,我們只有幫助他進行時間管理,和他一起進行學習生活規劃,用表格、用小結幫他,而沒有辦法怪他。

4、問題不是定性,解決事情;道理不要多講,孩子需要具體幫助;不要空談方法,一切技巧都在於做一個個具體的事情,做具體的題目的過程和積累中。

這一點,其實大家都知道,孩子已經知道太多,並不是他不認可這些道理,只是他做不到,道理已經沒有震撼和說服力,只能轉化為反感,其實他們需要具體的幫助,就像我前邊做的那樣。

我特別想說一句,孩子們報的輔導班,有沒有效,是不是要想想,我是覺得如果他在學校聽不進去,他能在外邊聽進去嗎?而且,一周一次,間隔太長,內容自成體系,跟學校老師的內容不一致,得不到鞏固,不如把每天的作業處理好,這跟老師的教學同步,而且相互鞏固,一個大學生就可能做到。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方法適應所有的孩子。

5、教育立竿見影是神話,我寧願相信的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對孩子的教育和幫助,我做好了進展緩慢的準備,做好了一直不見效的準備,沒有辦法,就是因為他是我的孩子。

當父親越久,當老師越久,越覺得教育我幾乎沒有入門,這根本就不是謙虛,真是這樣。

儘管我準備好了堅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見效,也許我努力的時候見不到效,也許某一時刻我沒有準備的時候孩子忽然成長,即使他成長了,我也不能貪天之功,感覺是自己的成功,影響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誰能說得清呢?

但,我要堅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樣發育有早晚,說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寧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對老人,我們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是遺憾。

對孩子,如果我輕言放棄,那麼萬一將來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會內疚和後悔,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我沒有幫助他。

最後,分享一段短文與大家共勉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請始終對孩子保持足夠的耐心,等待他成長。孩子天生就是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他們人生開始的道路都要靠我們父母去慢慢引導。相信只要我們用愛心耐心去付出,讓孩子自小就在愛的環境中長大,他一定會不斷為你帶來驚喜,若干年後迎來一個陽光燦爛的未來。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的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他(她)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參天大樹!

相關焦點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自以為是的父母
    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畢業後,也沒有單位敢要她。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畢業後,也沒有單位敢要她。這個尚且是個孩子的女孩,不得不按照父母規劃的人生,再次回到家中。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 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 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
  •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沒人要:醒醒吧,自以為是的父母!
    1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畢業後,也沒有單位敢要她。這個尚且是個孩子的女孩,不得不按照父母規劃的人生,再次回到家中。
  • 9歲高考,13歲大學畢業沒人要!父親:女兒毀了,我還能培養兒子
    尋常人家,13歲的少女,應該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去初中上學。但少女張易文,已經成了一名大學畢業生。今年7月,13歲的張易文,從商丘工學院畢業。和4年前,她參加高考時,網絡鋪天蓋地的「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的大肆報導不同,如今,13歲已從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媒體已很少問津。她畢業的並非名校。
  • 10歲上大學,13歲畢業卻沒人要:接受孩子平凡,就這麼難嗎?
    導讀:一個女孩,13歲被逼成無用的「天才」,背後隱藏的是父母的世俗與功利,望子成人真的就比望子成龍差嗎?你10歲的時候在做什麼?大多數人的回答是,上小學四年級!可有這樣一位少女,人生早早被父親按下快捷鍵,一路狂飆。
  • 10歲上大學「天才少女」父親:女兒有點叛逆敢吵架
    一般孩子可能要苦讀12年才能上大學,而張易文的人生似乎按下了「加速鍵」,有網友稱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的人提出的是質疑,主流觀點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更有人指出其父只是在為自己的私塾炒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2020年7月,張易文已順利畢業。如今她在做什麼?
  • 10歲考大專如今已畢業,「天才少女」張易文喜歡這樣的人生嗎?
    一般孩子可能要苦讀12年才能上大學,而張易文的人生似乎按下了「加速鍵」,有網友稱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的人提出的是質疑,主流觀點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更有人指出其父只是在為自己的私塾炒作。
  • 「天才少女」10歲上大專如今畢業 準備兩年後考研
    張易文的人生似乎按下了「加速鍵」,有網友稱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人提出的是質疑,主流觀點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的一生,還有人指出其父只是在為自己的私塾炒作。記者了解到,2020年7月,張易文已順利畢業。如今她在做什麼?是否按照當初父親設定的目標在努力?對於網友提出的種種質疑,父母如何看待?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與張易文的父親張民弢進行了深度對話。
  • 「天才少女」10歲考大專如今已畢業,她自己喜歡這樣的人生嗎?
    一般孩子可能要苦讀12年才能上大學,而張易文的人生似乎按下了「加速鍵」,有網友稱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的人提出的是質疑,主流觀點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更有人指出其父只是在為自己的私塾炒作。
  • 河南女孩10歲上大學,13歲在父親私塾當助教,要複製20神童
    河南商丘女孩從未接受九年義務教育,4歲在父親開辦私塾讀書,10歲考上大學,13歲專科畢業。如今被父母安排在私塾當助教老師。該私塾負責人揚言要以同樣的方式去影響其他20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並承諾:「只要把5歲孩子送過來,9年後就能直接考大學」!
  • 商丘「天才少女」10歲上大專如今畢業 準備兩年後考研
    張民弢當年表示,希望女兒20歲博士畢業,然後搞科研,進入「上流社會」。張易文的人生似乎按下了「加速鍵」,有網友稱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人提出的是質疑,主流觀點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的一生,還有人指出其父只是在為自己的私塾炒作。記者了解到,2020年7月,張易文已順利畢業。如今她在做什麼?是否按照當初父親設定的目標在努力?
  • 13 歲女孩大學畢業:是父親口中的成功還是孩子眼中的錯誤?
    一、13歲女孩大學畢業,是成功還是刻意安排?今年7月,13歲的河南商丘女孩張易文從當地一所專科學院畢業。13歲的年紀,正是普通孩子上初中的階段,這個女孩卻已然大學畢業了。這個曾被其父親和媒體稱為「天才」的女孩,有著怎樣的經歷呢?
  • 3年過去了,10歲就考上大學的那位「天才少女」,如今怎麼樣了
    宋代王安石筆下的《傷仲永》中,也記錄了幾歲就能寫詩的神童方仲永,然而,方仲永的父親,卻沒有讓方仲永進行正規的學習,而是依靠仲永的天資,讓他成為了掙錢的工具,由於沒有接受正規的教育,方仲永最後成為了一名普通人,讓人唏噓不已。仲永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後天的努力,比天資聰明更加重要。
  • 「紫牛頭條」對話10歲上大學的「天才少女」父親:女兒認為我們將她變得另類
    一般孩子可能要苦讀12年才能上大學,而張易文的人生似乎按下了「加速鍵」,有網友稱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的人提出的是質疑,主流觀點認為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更有人指出其父只是在為自己的私塾炒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2020年7月,張易文已順利畢業。如今她在做什麼?
  • 13歲天才少女的另類人生!驚醒無數想要不凡的父母……
    2017年,河南商丘10歲女孩張易文考入商丘工學院專科引發關注,「9歲考生」「天才少女」「神童」種種標籤,此前她未接受過義務教育,只是在其父張民弢開設的私塾學習了5年。其父張民弢當年表示,希望女兒20歲博士畢業,然後搞科研,進入「上流社會」。
  • 天才少女10歲上大學,父母引以為傲,畢業後無單位要,現狀如何
    正常學生的10歲在幹什麼呢,大概應該在讀小學,每天都和小夥伴們無憂無慮的玩耍吧。但是這個少女的10歲卻不一般,她在10歲的時候,就完成了別人十二年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大學。天才少女從小未上過學張易文,出生於河南,從小便展現了她驚人的學習天賦,在兩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認識幾千字了。
  • 上了5年私塾,352分考上大學,13歲「天才少女」畢業當助教
    4歲讀私塾,10歲上大學 出生於1997年的張易文,今年不過13歲,13歲的她,如今已經大學畢業了,畢業後的張易文,回到父親張亞東開辦的私塾擔任助教,每個月工資2000元,包吃包住。 張易文從小就有著與同齡人迥異的人生: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4歲起便在父親開辦的私塾裡讀書。
  • 那個10歲上大學的少女,不是神童,而是受害者
    最近,新京報專訪13歲完成大學學業的「天才少女」張易文的父親張亞東,我差點被這位「神童之父」自以為是的言論給氣笑了。記者問他什麼是教育?他說:「教育給孩子自由。但這個自由就像孫悟空在如來佛手掌,孫悟空覺得他很自由,實際上沒有逃脫如來佛的手掌,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