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錯誤的斷奶方式
斷奶是每個寶寶成長中必經的一件「大事」。對於這件大事,父母一定要選擇適當的時機,確保採用正確的方法。同時,應該避開哪些誤區呢,斷奶才能斷得寶寶舒心,媽媽安心。
斷奶前不做輔食添加準備
不負責任的媽媽大有人在。給寶寶斷奶前沒有提前為寶寶添加輔食。這樣,在健康上,沒有給寶寶一個適應其他食物的過程,使寶寶容易生病;在心理上,對寶寶造成極大的心理打擊,使之認為被媽媽拋棄了,從而情緒極不穩定,更加影響進食。
斷奶時讓母乳變「刺激」
有些年輕的媽媽聽信老人言,斷奶時,往乳頭上塗墨汁、辣椒水、萬金油之類的刺激物。媽媽單純地以為這樣會讓寶寶對母乳產生反感從而放棄母乳。殊不知這樣對寶寶而言是殘忍的「酷刑」,刺激性食物對寶寶的口腔黏膜有傷害;還讓寶寶心理產生懼怕,因恐懼而拒絕吃東西。影響了寶寶身心的健康。結果,母乳沒斷,倒把其他該吃的食物給斷了。
斷奶期媽媽玩「失蹤
好多媽媽為了給寶寶斷奶,把寶寶送到娘家,好久不見寶寶。其實,斷奶不需要母嬰分離。對寶寶的情感來說,奶水吃不到了並不可怕,還有輔食可以吃,但可怕的是不能沒有媽媽呀!
長時間的母子分離,不僅不能順利斷奶,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對母乳依賴較強的寶寶。因為寶寶自從生下來那一刻起,一直依賴媽媽溫暖的懷抱,突然間分離,會讓寶寶產生焦慮情緒,煩躁不安,哭鬧劇烈,不願吃東西,不願讓別人抱,也不與人交流,覺也睡不好,甚至還會消瘦、生病。奶沒斷好,還影響了寶寶的身心健康,實在是得不償失。
反覆斷奶
在斷奶的過程中,有些媽媽因寶寶一時哭鬧,就下不了決心,從而拖延斷奶時間。也有的心血來潮突然斷一次,然而中間又讓吃幾天,再突然斷一次,反反覆覆。這樣做會給寶寶的心理帶來危害,容易造成寶寶情緒不穩,夜驚、拒食,甚至為日後患心理疾病留下隱患。所以媽媽要讓寶寶逐步適應飲食的改變,態度一定要堅決果斷。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斷奶前後,媽媽因為心理上的內疚,容易對寶寶縱容,要抱就抱,要啥給啥,不管寶寶的要求是否合理。但要知道越縱容,寶寶的脾氣越大。在斷奶前後,媽媽適當多抱一抱寶寶,多給他一些愛撫是必要的,但是對於寶寶的無理要求,卻不要輕易遷就,不能因為斷奶而養成了寶寶的壞習慣。這時,需要爸爸的理智對媽媽的情感起到一點平衡作用,當寶寶大哭大鬧時,由爸爸出面來協調,寶寶比較容易聽從。
媽媽科學回奶的兩種方法
哺乳餵養的寶寶斷奶,和媽媽回奶是同時進行的,一些媽媽盲目地採用了「速效斷奶法」,有的不喝湯水,有的用膠布封住乳頭,甚至用毛巾勒住胸部,想將奶水憋回去。這樣做顯然違背了生理規律,而且還會引起乳房脹痛。
科學的回奶方法主要有自然回奶和人工回奶兩種。一般而言,哺乳時間長達10個月至1年的,可以使用自然回奶方法,既不再讓寶寶吃奶,同時注意乳頭衛生;而因各種疾病或特殊原因在哺乳時間尚不足10個月的斷奶者,或因媽媽的奶太多,一時半刻退不掉,可採用人工回奶方法,常用的回奶方法有:
(1)炒麥芽100克,水煎服,每日1次,連用三天。
(2)花椒12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50毫升,再加入紅糖30克,飲服,每日1劑,連服2劑。
(3)麥麩60克,紅糖30克,先將麩炒黃,再入紅糖共炒,兩日吃完。
(4)玄明粉100克,用蜂蜜調糊狀外敷雙乳。
(5)維生素B。每次20粒,一天三次服用。
(6)排空奶,將芒硝袋敷在雙乳上,用比較緊一點的文胸固定好,一天更換2~3次。最好文胸上貼上防溢乳墊,以免弄溼衣服。
(7)生麥芽60克,生山楂30克,水煎當茶飲,3~4天即可回奶,切忌熱敷或按摩。
如果斷乳期間奶聚結成了硬塊並伴有疼痛感,一定要用熱毛巾敷揉硬塊,可以用芒硝化成的水熱敷,水溫要高,敷完後把硬塊處的奶擠出,繼續用芒硝袋敷#母嬰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