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地瓜、種小麥過去是榮成農村最忙乎的季節。地瓜、地瓜葉、地瓜幹,浸滿著濃濃的鄉愁記憶,它承載著一代人的生活滄桑和甘甜。在目前倡導全民節約糧食、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的形勢下,憶鄉愁、看變化,對於不忘初心,勤儉節約,擔當使命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在榮成,說生長在農村50歲以上的人都是吃地瓜長大的,不誇張,過去地瓜是傳統主糧,秋收的地瓜是一年裡的主要口糧,曾經是榮成人的救命糧。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災害,餓死的人無從記載,是地瓜的大豐收拯救了一代人,是地瓜保了命,所以6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在榮成被稱為「地瓜孩子」。
為生活所迫,在地瓜的吃法上榮成農民顯示出很大的聰明智慧。地瓜除整個蒸著吃外,人們把生地瓜切片曬乾、打成絲、磨成面、熟地瓜幹晾乾儲存,以備一年的口糧。地瓜葉、地瓜蠻子,本應是牲口「盤中餐」的東西,也都成了農民們的口中之食。
地瓜常見的吃法
地瓜常見的吃法是烀鮮地瓜、烀生地瓜幹、熬煮各種地瓜粥和地瓜湯、蒸地瓜面饅頭、烀地瓜面粑粑、烙地瓜餅、做地瓜麵條、包地瓜麵包子;還有做地瓜粉、地瓜凍、曬生熟地瓜幹和地瓜絲;再就是用爐子和灶堂燒烤地瓜、烙地瓜片等。
曬地瓜幹
過去,進入深秋人們就會挑出大個的地瓜儲藏在炕屋地瓜閣子上,留著過冬吃鮮瓜,以及留地瓜種。把有點黑斑的地瓜打成絲,曬乾,留著來年度春荒。選個頭適中的小地瓜曬熟做地瓜幹。
地瓜幹的晾曬可是有講究的,隔一段時間要翻面,不要老是曬一面,不然另外一面的水分出不來,容易長毛,不耐儲存。經過兩面晾曬的地瓜幹,水分慢慢的蒸發,然後就會變硬,可是放置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又變軟了,媽媽說這是返糖了,這時候你不要以為紅薯幹壞了,不是的,這是因為這是人工晾曬的紅薯幹,不是工廠加工烘乾的。這人工晾曬的紅薯幹還含有一定的水分,雖然不能放置很長的時間,可是口感軟糯。榮成人在這時會把瓜幹儲存在紙鬥或是陶罐裡,黃黃的地瓜幹會長滿一層白色的糖霜。把地瓜存放一段時間,水分逐漸減少,糖分加重了。特別是到了冬天,地瓜經過長時間的存放沉澱,個頭縮小了,微微有些萎縮。這個時候的地瓜是最好吃的,不管生吃,還是煮食,燒吃,那個甜絲絲的味道,難以找到能與它媲美的其他食物。地瓜幹還是那年月家人寄給遠在外地親人、友人的主要禮物。
吃地瓜葉
那年頭每到刨地瓜的時候,家家戶戶、老老少少都爭著、搶著掐地瓜葉。地瓜葉曬乾後,各家的屋梁、房簷下都掛著大包的地瓜葉。飯桌上,每個人的碗裡、菜盆裡,連手裡拿的窩窩頭,都離不開地瓜葉。巧婦們摘來鮮葉揉一揉燙一燙,用來下雜麵條喝,非常地滑溜。地瓜葉子梗,用來做湯或粥。秋天刨地瓜前,則拿著莆團坐在地瓜壟上,一點一點地向前挪,將地瓜葉子捋下來,拿回家放在缸壇裡鹽制,常年可以用來下麵條、熬稀飯、蒸菜豆面球等。
烤 地 瓜
烤地瓜應該是地頭上的「發明」延續。過去人們在田野間找來柴禾,架起來,燒一堆野火。火要猛,柴要多。等火燒完,剩下一大堆灰燼,才把地瓜丟進去,小心地蓋好。然後就在火柴堆邊上拉著呱等待著美味的烤地瓜,時候差不多後掀開火堆,一個個燒熟的地瓜就滾出來了。那個滋味就別提了,掰開一個,還滋滋冒熱氣,油水直冒,噴香撲鼻。當焦黃的表皮逐漸變軟,亮晶晶的糖汁慢慢沁出時,醇厚的香氣便從桶中漫出,彌散到四周。而烤好的地瓜則挪到外面,外焦裡嫩,一看便知。輕輕剝開外皮,裹著香甜味的熱氣瞬間就將挑剔的胃徵服。先揭起一片發乾板結的外殼,乘著熱乎勁,吧唧幾大口,再慢慢一點點剝皮,簡單又粗暴的肆意的品嘗著最溫暖的甘甜。
過去,地瓜除了儲備口糧,最重要的就是「留地瓜種、生地瓜牙子」以備來年連續生產。地瓜本屬熱帶作物,在北方難以過冬,於是聰明的莊稼人發明了地瓜窖子,地瓜閣子等冬季儲藏地瓜種的辦法。現在,有的村依稀可見地瓜窖仍矗立在村頭,流逝的歲月使得瓜窖蒼老了許多,而隱藏在腦海裡的記憶仍是鮮活的。
地瓜原產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墨西哥一帶,明萬曆年由福建人李振龍引入福建,後傳入山東。
地瓜雖然是榮成人的救命糧,可那年月天天頓頓的吃地瓜,再好吃也吃夠了。當有了大白面餑餑,會發狠話說「我這一輩子再也不吃地瓜了!」。但是現在,久違了的地瓜又成了人們的新寵,先進的地瓜種苗培育技術取代了過去的地瓜窖子。地瓜記載下的鄉愁值得人們去深思——現如今地瓜搖身一變成了新寵也確有說頭。
如今生活富裕,物質豐盛,地瓜只成為人們餐桌上的輔助食品。可是艱辛歲月裡,一家人圍坐桌旁將地瓜飯吃得噴噴香的情懷卻縈繞人們心頭揮之不去,地瓜留下的鄉愁是人們難以忘懷的。回憶過去也是對我們珍惜今天不忘過去,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警示。
地瓜營養說:地瓜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含糖量達15%-20%,有「長壽食品」之譽。地瓜具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利腸道、治便秘等功效。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的記載。
地瓜葉的營養十分豐富,葉子翠綠鮮嫩、爽口,它的大部分營養含量比菠菜、芹菜高很多,特別是類胡蘿蔔素比普通胡蘿蔔高3倍。地瓜葉能夠「淨化血液」、幫助排毒,可提高免疫力,預防高血壓,改善便秘,可抗癌,改善更年期症狀,促進乳汁分泌,還可強化視力。
地瓜葉小食譜
地瓜葉窩頭
原料:地瓜葉、麵粉、鹽
A:地瓜葉洗乾淨切小塊
B:切好的地瓜葉放入盆中加2克鹽稍微醃製一會,用手搓揉一下直到出湯就行
C:醃好的地瓜葉加些麵粉,加的麵粉不要太多,能夠將地瓜葉粘合起來成團就行了
D:做窩頭,先團成一個球,再用大拇指頂出一個洞來就行
E:放到鍋裡大火蒸十分鐘轉小火,5分鐘後關火出鍋
蒸地瓜葉
原料:地瓜葉、玉米面或豆面、鹽
A:地瓜葉洗淨,粗切成大段
B:加入鹽,充分拌勻
C:加入玉米面或豆面,充分拌勻。注意掌握豆面的量,保證每片地瓜葉都粘裹一層豆面
D:蒸鍋上汽後,直接放在抹了薄油的蒸屜上,大火蒸5分鐘
涼拌地瓜葉
原料:地瓜葉、蒜、香油
A:地瓜葉洗淨,蒜切沫。
B:地瓜葉放入開水中汆燙至變軟,撈出瀝水放涼。
C:將地瓜葉中放入蒜末、鹽、味精、香油攪拌。
來源:中國榮成微信公眾號
【來源:威海廣播電視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