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曾毓群:未來5年鋰產業市場將迎來井噴期

2021-01-21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

1月17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百人會2021雲論壇於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會上,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表示2021年,行業需求將繼續快速增長,但全產業鏈都面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未來能源的清潔化和交通的電動化是實現碳排放目標的重要基礎。

曾毓群指出未來 5 年,鋰產業市場將迎來井噴期,快速進入 TWh 時代。高效率、高品質的交付是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與全球的頂級玩家同場競技,上下遊必須全力以赴共同迎接挑戰。

鋰離子電池已經廣泛應用於私家車、公交車、物流車,正在實現對移動式化石能源的替代。在此基礎上與智能化相結合,逐步延伸到礦山、港口、船舶等特定領域,實現了對特定場景的化石能源替代。

從發電端看,光伏和風電成本持續下降,即將全面進入平價上網並最終實現低價上網階段。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給鋰離子電池儲能應用也提供了廣闊前景。

相關焦點

  • 寧德時代捷報頻傳締造大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再獲國際大獎
    在2019 年上半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車型有效目錄(政策切換後有效目錄為 2019年第五批、第六批)共2300餘款車型中,由寧德時代配套動力電池車型的佔比約39%,是配套車型最多的動力電池廠商。在全球市場,寧德時代也早已是最重要的業者之一。
  • 寧德時代:新能源黑馬的近憂與遠慮
    從絕對金額看,2017年國軒高科3.3億、堅瑞沃能5億、億緯鋰能2.3億,以汽車零部件為主的成飛集成整體研發費用僅1.9億元,而寧德時代超過16.03億元,處於行業優勢地位。而且寧德時代沒有因為處於行業領先位置而放鬆追求,繼續加大技術開發力度,承諾上市後將投入42億元人民幣用於研發支出,實現全球領先動力電池企業的目標。
  • 寧德時代:盛世之下,必有憂患
    在過往幾十年的創業歷程中,曾毓群總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可能變成無限可能。但當歐洲的電動汽車的銷售量試圖一步步超過中國,LG化學等對手正奮力追趕上時,寧德時代還剩多少可能呢?多深的根基,築多高的牆如果想要去看看未來,就得先了解過去。
  • 暗諷比亞迪、牽手特斯拉,寧德時代業績說明會透露了啥?
    而就在5月11日,寧德時代舉行了2019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會上前者就與特斯拉的合作,與松下、LG化學、三星SDI在中國與海外市場的競爭格局,與比亞迪「刀片電池」的看法,與無鈷電池的現狀與未來,與鋰電池的密度、成本及續航等業界所關心的話題,分別表達了出於自身的看法。
  • 寧德時代:「賭性堅強」這家年輕神秘的雙冠王公司能走多遠?
    2011年政策風向更加明確。《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發布,直接限制了外商獨資企業生產汽車動力電池。這一政策為中資動力電池企業營造了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這一政策直接催生了寧德時代的誕生。2010年ATL創始人的變遷進一步將曾毓群推到CATL的前臺。
  • 動力電池競爭白刃化,寧德時代推超級電池迎接挑戰
    6月11日,寧德時代祭出強力回擊,彭博社採訪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獲悉,寧德時代已經準備好出售一款可以運行16年,滿足電動車200萬公裡行駛裡程的新型動力電池。對比Model 3 2020款標準續航版電池組保8年及16萬公裡計算,寧德時代的新款電池將質保年限提升了一倍,行駛裡程提升了11.5倍。
  • 寧德時代加速擴張產能以穩固地位,電池行業競爭正加劇
    其中,時代上汽註冊資本為20億元,寧德時代擬持股51%,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等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及售後服務;而上汽時代註冊資本為3億元,寧德時代擬持股49%,主要從事動力電池模塊和系統的開發、生產及銷售。除了設立合資公司外,寧德時代還在2018年3月、5月和7月,分別與大眾、戴姆勒、華晨寶馬合作,成為跨國企業的電池供應商。
  • 決戰鋰電新市場 未來誰將成新王?
    可以看出,無論是解決現實問題,還是從長遠能源結構轉變來看,儲能,尤其是效率更高的電化學儲能都將不可或缺。而從儲能技術路線的發展趨勢來看,以鋰離子電池為主的電化學儲能無疑將是未來的主流技術路線。從配套的儲能鋰電池出貨量來看,2019年我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約為3.8GWh,同比增長26.7%。
  • 寧德時代憑啥擊敗LG、松下、三星?
    吉利-寧德時代合資項目籤約市場分析人士稱,李書福與曾毓群可不是一次簡單的「牽手」,而是吉利和寧德時代「蛇打七寸」,抓住了新能源市場發展的關鍵。吉利和寧德時代這票幹得漂亮,簡直是扼住電動汽車的咽喉!該報告預計,未來全球動力電池的需求將會激增,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由2018年的180萬輛升至2025年的1750萬輛,而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量將隨之增長9.5倍,相當於從2018年的93GWh提升至2025年的973GWh,這相當於當下19個特斯拉超級工廠的產量。
  • 特斯拉將啟用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國軒高科量產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
    特斯拉將啟用國產電池,成本或大降25%5月11日,在寧德時代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寧德時代稱預計下半年向特斯拉供應動力電池。對於特斯拉是否會在國產Model 3上採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向客戶的供貨不限於磷酸鐵鋰或者三元電池,具體供貨產品取決於市場需求」。此外,曾毓群表示:「公司有自己的『無鈷』電池技術儲備。目前研發進展順利,正在想辦法管理好供應鏈,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顛覆性的產品」。
  • 看2019年鋰電池產業造富神話!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二級市場的寧德時代表現非常強勢,其股價一度從每股60多元飆升至169元/股左右,市值猛增約2200億元。市值的大幅增長,也使得寧德時代主要持股人身價暴增: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財富也較去年翻了一番,位列全球富豪第115位;此外,寧德時代副董事長黃世霖、李平也躋身榜單。
  • 從能量密度競賽中折返:動力電池跨進無鈷時代?
    然而,對眼下動力電池產業的衝擊,魏建軍畢竟不如王傳福老道。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已經量產,而蜂巢能源的無鈷電池,離量產還有一年的時間。看長遠一點,中國動力電池的霸主寧德時代的評價完全不一樣,認為後者帶來的衝擊波更大。
  • 中金:磷酸鐵鋰產業鏈底部已過,2020年有望迎來明顯改善
    根據我們對寧德時代成本的測算,材料價格導致的正極成本下降與更簡單的熱管理、BMS導致的PACK環節成本的下降使得寧德時代當前三元成本較鐵鋰低20%以上。圖表: 鐵鋰價格當前低於三元15%以上寧德時代應用於乘用車最大的單體電芯容量228Ah,我們以寧德時代同級別231Ah鐵鋰電芯為基準,當成組率在80-85%級別時,成組能量密度可達140-150Wh/kg。考慮到乘用車帶電量小於客車,且空間較客車也更小,因此90%以上成組率較難。參考國軒當前80%左右成組率,我們認為85%的成組率在寧德時代CTP技術應用下可達到,對應寧德時代有望實現在乘用車150Wh/kg的鐵鋰成組能量密度。
  • 寧德時代與LG化學,誰是新的動力電池王者?
    在2020年以前,寧德時代一直力壓群雄佔據全球裝機量第一,但在2020年上半年,LG化學把寧德時代從頭把交椅上拉了下來。今年以來,LG化學和寧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單月裝機量排行榜上反覆角逐,先是LG化學對寧德時代完成反超,然後寧德時代再次逆襲。
  • 雅迪聯合百城、寧德時代、ATL成立懂鋰科技:25分鐘充滿電動車!
    上海懂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超致辭啟動儀式上,上海懂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超發表致辭稱,「懂鋰科技是由雅迪和在汽車領域裡積累多年快充技術的百城,在鋰電池方面擁有領先技術的寧德時代和ATL新能安共同打造。
  • 從能量密度競爭中回歸:動力電池進入無鈷時代?
    對於王傳福對刀片電池的高期望,曾毓群時代的主席有點不屑之前,據報導,刀片電池是量產的CTP結構創新概念之一,我們選擇並產生了最優的CTP結構創新,如CTP-0、CTP-1、CTP-2。曾毓群非常直接,即王傳福刀片電池技術,是寧德時代的遺留解決方案。
  • 寧德時代與普洛斯組建資產管理合資公司
    9月24日,寧德時代發布消息稱,公司於9月23日與全球領先的投資管理與商業創新公司普洛斯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憑藉在各自產業領域內的領先優勢,組建資產管理合資公司。寧德時代商用事業部總裁韓偉、財務總監鄭舒與普洛斯中國區常務副董事長諸葛文靜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及合資公司備忘錄。
  • 瞄準萬億級賽道,寧德時代、比亞迪、上海派能加速出擊海外市場
    鋰電池儲能具有適用範圍廣、能量密度高、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可廣泛用於光伏、通信基站、家用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未來市場空間。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計,2018至2040年間,全球儲能市場規模有望實現122倍上升,將從2018年的9GW/17GWh上升到2040年的1095GW/2850GWh,可達萬億級市場規模。
  • 德方納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真香」嗎?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新能源的大力推進,相關產業上下遊均迎來一定發展。近期,市場對電池中遊領域關注度持續上升,相關上市公司,如天際股份、容百科技、德方納米等,股價紛紛大漲。對此,安信證券指出,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廣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了快速增長,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對鋰電池的需求,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需求被大幅拉動,鋰離子電池材料市場規模迎來爆發性增長。
  • 報告丨2025年三元和磷酸鐵鋰模組價格將下降到0.5元/Wh
    正文需求:多點開花,迎接TWh大時代平價大未來,2025年三元及鐵鋰模組價格有望降至0.5元/Wh2025年三元及鐵鋰模組、電芯價格有望分別降至0.5元/Wh、0.3元/Wh。據GGII預測,2025年三元和鐵鋰電芯單Wh價格將趨於一致。模組價格將從目前的0.7~0.8元/Wh下降到0.5元/Wh,電芯價格將從目前的0.5元/Wh下降到0.3元/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