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12月10日,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20年會在重慶舉辦。在會上,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ICisC)主任、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時龍興作了主題為《服務先行,創新驅動,人才為本》的報告。
時龍興認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主要有六大支撐要素,分別是人才為本、以創新為驅動、以生態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產品為中心。從全球區域發展經驗來看,集成電路發展的規律一般都有政策支持、人才培養、產教研深度合作等重要特徵。
時興龍表示,公共服務平臺重點發力的三個環節是「以人才為本」、「以創新為驅動」和「以生態為核心」,而南京江北區正在打造這樣的「晶片之城」。
據時龍興介紹,集成電路大學並非憑空突起,在2016南京即有人才資源服務平臺,2019年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協同創新學院,而2020年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也應運而生。
時龍興認為,目前圍繞專業機構層面、協會聯盟層面、國家層面、學校層面、企業層面以及地方政府高新區六個維度,各方一起推進,產教融合效果顯著。
在國家層面,2019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成立,2020年微電子成為一級學科;學校層面,全國31所大學設有微電子學院;特別是在地方政府高新區層面,地方政府是產業發展的主體,責權利遵循對等原則,促進產業發展。
時龍興認為,目前承載著產業發展主體責任的地方政府高新區,直接推動產業人才發展的地方政策舉動不多,而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地方政府高新區圍繞著地方產業發展,直接關注最核心產業人才要素的探索性和補充性工作。
時龍興表示,應當儘快將科教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搶佔未來產業的制高點。集成電路的人才培養主要目標是鎖定服務產業發展,關鍵在於抓住企業評價,核心是務實、堅持不放棄。
關於集成電路大學、江北新區和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時龍興介紹到,集成電路大學目前有五大學院,分別是EDA學院、微電子學院示範基地、集成電路現代產業學院、集成電路國際學院、集成電路未來技術學院;江北新區目前致力於為創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而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要有EDA服務、儀器測試服務、流片服務、IP服務、芯機聯動和芯上南京幾個方面。
最後,關於持續推進高質量產業服務的思考,時龍興再次表示,應將人才、產品、企業、市場、創新、生態六位一體,聯動服務,共同促進產業發展。
(校對/零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