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龍興: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地方政府圍繞產業人才的探索和補充性工作

2020-12-23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12月10日,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20年會在重慶舉辦。在會上,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ICisC)主任、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時龍興作了主題為《服務先行,創新驅動,人才為本》的報告。

時龍興認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主要有六大支撐要素,分別是人才為本、以創新為驅動、以生態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產品為中心。從全球區域發展經驗來看,集成電路發展的規律一般都有政策支持、人才培養、產教研深度合作等重要特徵。

時興龍表示,公共服務平臺重點發力的三個環節是「以人才為本」、「以創新為驅動」和「以生態為核心」,而南京江北區正在打造這樣的「晶片之城」。

據時龍興介紹,集成電路大學並非憑空突起,在2016南京即有人才資源服務平臺,2019年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協同創新學院,而2020年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也應運而生。

時龍興認為,目前圍繞專業機構層面、協會聯盟層面、國家層面、學校層面、企業層面以及地方政府高新區六個維度,各方一起推進,產教融合效果顯著。

在國家層面,2019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成立,2020年微電子成為一級學科;學校層面,全國31所大學設有微電子學院;特別是在地方政府高新區層面,地方政府是產業發展的主體,責權利遵循對等原則,促進產業發展。

時龍興認為,目前承載著產業發展主體責任的地方政府高新區,直接推動產業人才發展的地方政策舉動不多,而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地方政府高新區圍繞著地方產業發展,直接關注最核心產業人才要素的探索性和補充性工作。

時龍興表示,應當儘快將科教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搶佔未來產業的制高點。集成電路的人才培養主要目標是鎖定服務產業發展,關鍵在於抓住企業評價,核心是務實、堅持不放棄。

關於集成電路大學、江北新區和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時龍興介紹到,集成電路大學目前有五大學院,分別是EDA學院、微電子學院示範基地、集成電路現代產業學院、集成電路國際學院、集成電路未來技術學院;江北新區目前致力於為創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而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要有EDA服務、儀器測試服務、流片服務、IP服務、芯機聯動和芯上南京幾個方面。

最後,關於持續推進高質量產業服務的思考,時龍興再次表示,應將人才、產品、企業、市場、創新、生態六位一體,聯動服務,共同促進產業發展。

(校對/零叄)

相關焦點

  •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掛牌 為什麼是南京?
    一年之後,江北新區建成7000平方米人才實訓基地,與企業合作,頻繁開展「集成電路設計高級研修班」等各類人才培訓。201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一號文」明確,要圍繞產業地標,探索建設產業協同創新學院,加強學科交叉和人才培養。
  •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成立
    南京市政協主席、集成電路產業鏈「鏈長」劉以安為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並為時龍興教授頒發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聘書。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以及高校、企業的代表現場見證了揭牌。今天,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意味著新區在打造自主可控的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上,再次邁出堅實的步伐,未來希望大學加快集聚創新人才,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專業人才,新區也將力爭到2025年,全產業鏈規模超3000億元,吸引集成電路產業人才超3萬人,成為全球名副其實的集成電路的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
  • 南京江北新區研創園:探索集成電路產業培育新路徑
    自成立以來,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始終以「建設專業能力,打造產業生態,推動產業發展」為使命,以人才資源、開放創新、芯機聯動為特色,探索以品牌、投融資為支撐的「1+3+2」工作路徑,整合行業優質資源,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精準化服務,助力產業發展。通過深耕專業服務,南京江北新區集聚了集成電路相關企業超400家,產值超300億元,助推「晶片之城」建設全面提速。
  •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揭牌,如何培養半導體人才?
    揭秘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今天,中國首所晶片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揭牌,落地南京江北新區。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由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出任校長一職。依據此前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呂會軍對媒體所表示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大學,而是一個開放的創新型產教融合平抬,增強大三、大四或者研究生階段學生實踐環節的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並不同於大眾所知的普通高等院校,它是「特殊」的。
  • 全國首個「晶片」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成立
    這所由江北新區聯合企業、高校共同成立的大學,是全國首個以集成電路產業命名、關注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的大學。視頻來源於:南京江北新區22日上午,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暨產業人才培養高端論壇活動舉行。南京市政協主席、集成電路產業鏈「鏈長」劉以安,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管兆勇,東南大學副校長丁輝參加,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主持。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被聘為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活動中,來自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的相關代表,與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就產業人才培養合作進行籤約。
  • 2020南京創新周系列訪談|對話東大首席教授時龍興
    2020年南京創新周前夕,中國經濟信息社分析師對話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ICisC)主任時龍興,共同探討集成電路產業培育的創新模式,以及生產性服務業在江北新區的實踐探索。時龍興:江北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在國內起步較晚,底子相對薄弱,但南京市作為科教名城、國家信息產業重鎮,擁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人才和市場優勢,可為新區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第一個「晶片」大學,為啥誕生在南京?
    具體到南京,調查顯示,南京集成電路人才需求居全國第七,每年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缺口達2萬人。隨著集成電路產業迅速崛起,資金大量湧入,企業數量激增,人才緊缺問題更加突顯。  「政府在招商引資時常被問到,能幫企業招多少人?」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ICisC)副總經理呂會軍就曾透露。
  • 無論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成立是真是假,業內關於「中國芯」的聲音都應該被聽見!
    消息稱,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上,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東南大學電子科學學院院長時龍興教授公開宣布,將在南京成立一所專門培養晶片人才的高校——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這個話題立即引發了媒體和業內人士的關注,如果真的有這樣一所創新式的高校成立,將會是國內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教育機制上的一次創新。
  • 芯華章攜手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共同打造「X-行動」
    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丁輝,南京市江北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江北新區研創園黨工委書記、管辦主任蔣華榮,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芯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王喆出席了本次啟動儀式。
  • 中國首個晶片大學落戶南京 將與華為中芯國際合作
    發展半導體產業,核心關鍵之一就是人才,在這方面國內還存在很大的不足,缺少專門培養半導體晶片人才的基地。日前南京成立了國內首個晶片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 在日前的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上,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東南大學電子科學學院院長時龍興教授公開宣布,將在南京成立一所專門培養晶片人才的高校——南京集成電路大學。
  • 一所新大學成立!中國首個!
    此次揭牌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探索了一種新的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不是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大學,更像是一個銜接高校和企業、推進產教融合的開放平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補充,是企業選才的重要來源。10月22日上午,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暨產業人才培養高端論壇活動舉行。
  • 一所新型大學官宣成立!中國首個,外媒關注
    此次揭牌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探索了一種新的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不是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大學,更像是一個銜接高校和企業、推進產教融合的開放平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補充,是企業選才的重要來源。10月22日上午,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暨產業人才培養高端論壇活動舉行。
  • 國務院:推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集聚發展(全文)
    (十一)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現有的政府投資基金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發展,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多渠道籌資,設立投資基金,提高基金市場化水平。支持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和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與國際知名大學、跨國公司合作,引進國外師資和優質資源,聯合培養集成電路和軟體人才。(二十四)鼓勵地方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表彰和獎勵在集成電路和軟體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高端人才,以及高水平工程師和研發設計人員,完善股權激勵機制。通過相關人才項目,加大力度引進頂尖專家和優秀人才及團隊。
  •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舉辦國際名家講堂
    12月7-8日,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國際學院課程暨芯動力人才計劃第100期國際名家講堂在南京集成電路大學舉辦。本次講堂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江北新區IC智慧谷、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承辦。
  • 中國首座晶片大學成立
    22日上午,備受學界、業界期待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在南京江北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揭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個以集成電路產業命名,關注產業人才培養的大學。今天,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意味著新區在打造自主可控的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上,再次邁出堅實的步伐,未來希望大學加快集聚創新人才,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專業人才,新區也將力爭到2025年,全產業鏈規模超3000億元,吸引集成電路產業人才超3萬人,成為全球名副其實的集成電路的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
  • 全國首個「晶片」大學來了!
    10月22日,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在江蘇南京江北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揭牌成立。這所由江北新區聯合企業、高校共同成立的大學,是全國首個以集成電路產業命名、關注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的大學。22日上午,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暨產業人才培養高端論壇活動舉行。
  • 2020年集成電路EDA設計精英挑戰賽頒獎
    11月29日,「2020年集成電路EDA設計精英挑戰賽」總決賽頒獎典禮在江北新區ICisC人才實訓基地舉行。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丁輝,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劉明亮,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競賽組委會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時龍興參加。
  • 江蘇這所高校"聯合"南京江北新區,又有大動作!
    9月16日上午,由東南大學和南京江北新區作為共同舉辦人牽頭建設的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在江北新區舉行了揭牌儀式。羅群,江蘇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景茂,東南大學副校長丁輝,南京市科技局二級巡視員周文海,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時龍興等來自東南大學、國家ASIC中心、江北新區等單位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 2020年集成電路EDA設計精英挑戰賽頒獎
    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丁輝,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劉明亮,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競賽組委會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時龍興參加。陳潺嵋表示,新區將集成電路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之一,大力建設「晶片之城」,構建起一套適應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生態體系。此次大賽是銜接高校與企業、推動產教融合的平臺,在比賽中通過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迸發出更多創新靈感,促進更多設計成果轉化落地,為EDA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希望更多集成電路企業和人才,來到新區創業、學習,攜手創造美好的未來。
  • 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產教融合打造人才培養最優格局
    這是近年來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積極探索構建專業人才全方位培養體系的創新措施之一。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提出,「進一步加強高校集成電路和軟體專業建設,努力培養複合型、實用型的高水平人才」,「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採取與集成電路企業合作的方式,加快推進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