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個「晶片」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成立
這所由江北新區聯合企業、高校共同成立的大學,是全國首個以集成電路產業命名、關注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的大學。視頻來源於:南京江北新區22日上午,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揭牌暨產業人才培養高端論壇活動舉行。南京市政協主席、集成電路產業鏈「鏈長」劉以安,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管兆勇,東南大學副校長丁輝參加,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主持。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被聘為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活動中,來自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的相關代表,與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就產業人才培養合作進行籤約。
-
餘承東承認:華為手機沒晶片了!中芯國際能否追上臺積電?
「由於第二輪制裁,晶片在9月15號之後,生產就截止了,可能是麒麟高端晶片的最後一代,絕版。現在國內的半導體工藝上還沒有趕上。」7日下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表示,受美方對華為新一輪限制措施的影響,9月15日後臺積電將無法再承接華為高端晶片代工訂單,這也就意味著,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很快將成「絕版」。
-
【落戶】超千億基金項目落地南京江北;中國「芯」項目落戶上海松江...
1、聚焦人才培養,中國「芯」項目落戶上海松江2、超千億基金項目落地南京江北,5G射頻前端晶片IDM等項目落戶3、助力大飛機製造過程自動監測,北微傳感項目獲「點讚」4、預計2020年底投產,湖北協進半導體(二期)開工5、聯得裝備:柔性AMOLED貼付等最新設備已可用於量產
-
外媒:華為正逐步將公司設計晶片生產工作從臺積電轉移到中芯國際
(原標題:外媒:華為正逐步將公司設計晶片生產工作從臺積電轉移到中芯國際)
-
當頭一棒砸醒「造不如買」的商人思維 國內首個晶片大學落戶南京
日前,2020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暨「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南京)成立儀式正式召開。在會上,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首次對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進行了全面介紹,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一所應運而生的IC大學,為滿足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數量、質量以及多樣性而建立。南京集成電路大學與傳統高校相比,其主要有承辦主體、定位、證書以及稱謂四點不同,其並非全新組建,前身就是東南大學的微電子學院。
-
中芯國際局勢有新變化?上海微電子正式宣布,華為晶片再迎轉機!
美國商務部於2020年5月15日收緊了對全球晶片晶圓來源的管控,同時也明確指出凡是向華為提供技術和半導體的任何合作都需要獲得審批許可,可以說指向性非常強就是瞄準了一直以來為華為代工的臺積電,這一次華為面臨的情勢再次嚴峻起來,不過華為其實也並不會太過擔心這種情況,畢竟華為目前的晶片儲備量可以維持兩年,而且國內還有晶片代工巨頭中芯國際,或將成為華為最後的「救命稻草」
-
一所新大學成立!中國首個!
來源:中國青年報、南京江北新區官微、環球時報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揭牌了!南京市政協主席、集成電路產業鏈「鏈長」劉以安,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管兆勇,東南大學副校長丁輝參加,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主持。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被聘為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活動中,來自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的相關代表,與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就產業人才培養合作進行籤約。
-
中芯國際被美國制裁!能為華為代工晶片了嗎?沒想到還憋了個大招
中芯國際也迅速就此事發布公告,被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對本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中芯國際強烈反對美國國防部的決定,此舉反映了其對公司業務與技術最終用途的根本誤解,將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繼續保持積極的交流與溝通。其實,中芯國際的服務和產品從未包括任何軍事用途,均用於民用及商用。
-
中國第一個「晶片」大學,為啥誕生在南京?
彼時,作為工信部認定的首個「中國軟體名城」,南京已在軟體產業做到國內首屈一指,正處於謀劃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 這年7月,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南京江北新區投資建設新廠,預定投資總額達30億美元。在媒體解讀中,這筆臺積電當時最大的項目投資,為南京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國產「芯」風暴已來!中國晶片代工巨頭崛起:中芯搶下華為晶片訂單
但隨著中興、華為事件之後,也是讓國內眾多科技企業都紛紛意思到了「自研晶片」的重要性,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夠在關鍵時刻,成為自己的「免死金牌」,對於華為而言,便是如此,在遭受到了一系列的「晶片、作業系統」的斷供之後,華為也是強勢將「備胎晶片」轉正,目前華為海思晶片性能也是堪比國際晶片巨頭,同時華為還推出了華為鴻蒙OS系統以及華為HMS服務,以讓華為全面擺脫
-
中國第一所「晶片大學」即將落戶南京!|董擁軍|南京|落戶|南京師範...
2、南師大附屬揚子中學教師董擁軍:25年班主任是一場度己達人的修行3、國內首臺新型智能軌道電動機車投用!......更多精彩盡在下文01中國第一所「晶片大學」即將落戶南京!
-
中芯國際CEO「梁孟松」辭職,華為「中國芯」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
中國晶片產業,出大事了! 近日,在中芯國際臨時董事會上CEO梁孟松提出辭呈,一封簡單的辭職信卻引發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震動。
-
中芯國際擠走臺積電,拿下華為海思14nm代工大單
(觀察者網訊)面臨美國在晶片領域「卡脖子」,中國企業繼續布局。關注半導體產業的臺灣《電子時報》13日報導稱,中國大陸晶片代工廠商中芯國際擊敗臺積電,奪得華為旗下晶片企業海思半導體公司的14納米FinFET工藝晶片代工訂單。
-
南郵大華為ICT學院——任正非的野望,華為將助力國產晶片!
IC製造ICT行業在國內至少發展了30年,其中IT是蓬勃發展,成為風口,出現了很多的網際網路公司;但是IC這一塊就有點不健康,IC設計這幾年多虧了華為,迎頭趕上;但是IC製造,只有一個中芯國際勉勉強強;至於IC設備的製造、
-
一所新型大學官宣成立!中國首個,外媒關注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不是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大學,更像是一個銜接高校和企業、推進產教融合的開放平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補充,是企業選才的重要來源。南京市政協主席、集成電路產業鏈「鏈長」劉以安,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管兆勇,東南大學副校長丁輝參加,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主持。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被聘為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校長。活動中,來自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的相關代表,與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就產業人才培養合作進行籤約。
-
華為5G業務順利開展 背後有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力挺
核心事實是:亞洲的最高晶片製造水平(目前為7納米),甚至超過了美國自身。如臺積電、三星、總部在上海的中芯國際等。華為晶片的核心製造商是臺積電和中芯國際,在關鍵的時候,支持了華為。這也是華為能撐過這個劫難的最重要外部因素。
-
中芯國際有了與臺積電南京廠一決高下的底氣?真實情況不容樂觀
晶片國產化的呼聲持續不斷,作為中國大陸實力最強的本土晶圓代工商,中芯國際被國人寄予了相當高的期望。中芯於2019年量產了14納米製程工藝,並且在同年第四季度貢獻了1%的營收,無疑給正在奮力前行的國產半導體增添了一些信心。隨後在中芯20周年上,中芯與華為合作的14納米工藝晶片麒麟710A問世,更是給國產芯帶來了無限想像。
-
晶片奇才梁孟松請辭中芯國際,中國芯又將何去何從?
據昨日報導,現中芯國際CEO梁孟松向公司遞交了請辭信,就此離開中芯國際。然而梁孟松的離開,對於中芯國際來說是一大損失,而對於正在追趕國際晶片水平的中國來說更是一大損失。提及梁孟松,對於從事晶片科研的工作者都有所耳聞,他是一個傳奇的人物!
-
美國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兩岸晶片「內戰」已經打響?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官網發布消息,正式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限制其對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使用。與華為一樣,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芯國際如果想再使用美國技術,或者包含美國技術的設備,必須首先獲得美國辦法的出口許可,尤其是10nm及更先進工藝相關技術,嚴格禁止提供給中芯國際。
-
IPO 速覽 | 被選中的中芯國際
在這 20 年裡,中國大陸的經濟和晶片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大陸經濟規模躍居全球第二,也孕育了以華為為代表的國際一流晶片設計公司。但在晶片製造行業,中國大陸依舊十分落後,而中芯國際則是整個行業裡走得最遠的一家公司。多年來,中芯國際一直在努力追趕臺積電的腳步。但從工藝和技術、資本實力等多方面,中芯國際依然與其相差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