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北漂」話題大熱 人口外移最嚴重的竟然不是高雄

2021-02-14 今日臺灣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年臺灣地區選舉「北漂青年」成了熱門話題。但事實上,漂移和外移是完全不同意思。漂移指的是長期在外地工作,但戶籍還在原出生地;外移是指為了工作、生活或求學,將戶籍遷入到其他縣市,離開原出生地。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針對漂移族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1%的外漂工作民眾,認為離鄉工作只是無奈,只要家鄉有工作與發展機會,就願意回鄉工作與購屋。其中高雄、臺南市都有一半以上為外漂人口,期望這次縣市長選舉所開出的建設支票能落實,並以高雄72%比重最高。

屋比房屋比價平臺創辦人葉國華表示,近期北漂議題發酵,許多年輕人大嘆家鄉沒工作機會,而會有如此結果,主因在於臺灣發展長期重北輕南,非直轄市資源更是稀少,造成南部或缺乏資源的縣市民眾為求工作溫飽,只能「漂」離家鄉。

根據臺灣「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人口外移最嚴重的並非是高雄而是臺北。高雄近五年因戶籍遷出而減少的人口僅約1000至2000人,甚至2014與2016人口淨遷入(總遷入減總遷出)都還是正值。臺北人口近三年每年都有多達約兩萬人外移而減少,臺北人口外移問題還更嚴重。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杰鳴分析,臺北人口不斷外移,與高房價脫不了關係,目前臺北房價是新北的1.9倍、桃園的3.6倍,甚至是臺南的4.4倍。許多原本在臺北居住的年輕人,因買不起房子,甚至連房子都租不起,因此只好遷離臺北到新北,甚至桃園等地,這對臺北都市發展來說是一大警訊。

相關焦點

  • 臺灣「北漂」話題大熱 人口外移最嚴重的竟不是高雄
    中國臺灣網11月1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年臺灣地區選舉「北漂青年」成了熱門話題。但事實上,漂移和外移是完全不同意思。漂移指的是長期在外地工作,但戶籍還在原出生地;外移是指為了工作、生活或求學,將戶籍遷入到其他縣市,離開原出生地。
  • 房價節節高升臺北市人口外移比例居全臺之冠
    中國臺灣網6月24日消息根據臺當局「內政部」的統計,今年前5月臺北巿人口淨遷出比例位居全臺之冠,而陳水扁計劃退休後入住的高雄巿,遷出人口也大於遷入人口數。臺灣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指出,臺北巿房價過高、高雄巿就業機會減少,是居民決定外移的主因;而臺北巿淨遷出人口的增加對當地房地產而言,是一項值得警惕的警訊。
  • 韓國瑜當選就「北漂」? 陳水扁又改口:要在高雄坐愛情摩天輪!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曾在「九合一」選舉前聲稱,如果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當選,自己就要「北漂」離開高雄。如今韓國瑜已經當選,陳水扁卻又改口稱不打算「北漂」,還想留在高雄享受「愛情摩天輪」的情趣。
  • 人口只剩9萬!真正又老又窮的不是高雄 而是它
    華夏經緯網12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年韓國瑜高雄選戰主打經濟牌,以又老又窮、北漂為主題,吸引年輕選票,成功翻轉高雄,但其實真正「又老又窮」的並不是高雄,而是四面不環海的南投市。    據報導,自從1999年的「921」大地震後,南投縣市就鮮少大樓建案,缺乏投資的情況下,南投地區越來越陳舊,人口年齡也越來越高。
  • 繁華不再 臺灣高雄為何變得「又老又窮」?
    高雄市長激戰正酣,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頻頻質疑,「綠色執政」讓高雄人才流失嚴重,還抨擊高雄縣市合併8年以來,該市人口僅增加73人。   近一段時間以來,大陸多個城市掀起「搶人大戰」,其實臺灣城市也有類似的博弈。去年7月,臺中成功超越高雄,成為臺灣人口第二多的城市。
  • 「九合一」看高雄(五):臺灣民心思變
    臺灣年底九合一選戰到計時一周,所有候選人全都卯足全力,韓國瑜不管是「逆襲」還是「夜襲」,各種情勢都證實「韓流」確實給民進黨的陳其邁帶來沉痛的一擊,驚覺大勢不妙的前高雄市長陳菊都緊急南下回防高雄,三番兩次替陳其邁站臺。
  • 高雄8年人口僅增73人 韓國瑜:說很有發展是騙鬼!
    (臺灣《聯合報》資料圖)中國臺灣網10月8日訊 據港媒「中評社」報導,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10月3日上午到桃園力挺同黨陳學聖,針對高雄過去八年人口只成長73人這一情形,被在場人士問到高雄年輕人出走該怎麼辦?韓國瑜舉鄰近菲律賓為例,原本菲律賓什麼都沒有,因為換了總統,菲律賓在亞洲與全世界又活過來。
  • 民進黨在高雄20年:人口成長墊底 經濟發展停滯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17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自1998年開始治理高雄,民進黨大佬陳菊更主政長達11年之久,近年頻頻推動各項重大公共建設。不過高雄人口成長卻在「六都」敬陪末座,「立委」席次恐將少1席,讓陳菊瞬間從火車頭變成火車尾。  數據顯示,陳菊執政11年,高雄僅成長1.8萬餘人,比臺南市少了1900餘人,變成「六都」之末。
  • 名嘴高鐵站直擊:北漂年輕人回高雄投票了
    罷韓投票進入黃金24小時倒數,島內名嘴蔡玉真今早搭乘高鐵時,發現車廂全滿,而且大多是「北漂」(指在臺北、新北、桃園等地謀生的外鄉人)年輕人,她也在臉書po出現場畫面,引起網友熱議。明(6)日將舉行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罷免投票,不少民眾早已買好車票,準備返鄉。蔡玉真就買了今天10點39分班次的車票,在搭乘時也不忘拍下「北漂移動」盛況。她在臉書上提到,「早上的高鐵,就已經全滿了!八成的北漂年輕人,回高雄行使最具歷史意義的公民權!高雄人潮為了韓再現!高雄加油!臺灣加油!」
  • 磁吸效應,臺灣桃園近5年住宅與人口增幅稱霸六都
    據中國臺灣地區內政衛福勞動處資料,觀察六都近5年住宅及人口變化,臺灣桃園住宅與人口數分別增加9.7%及7.6%,增幅為六都之冠。臺灣房產網認為,這是因為桃園市房價較雙北親民,進而產生的磁吸效應。根據六都近5年住宅及人口數變化資料,桃園市近5年住宅數增加9.7%,人口也成長7.6%,增幅雙雙拿下六都之冠。其次為臺中市,住宅及人口數分別增加6.5%及2.7%;新北市住宅數成長6.4%,人口則僅增加1.5%。臺北、臺南及高雄近5年住宅量均呈現增加,但人口卻呈現外移。
  • 深綠票倉失去人心,韓國瑜戳破民進黨20年高雄「治理神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年底臺灣縣市長選舉,沒想到最受矚目的現象之一是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韓流旋風」。從未被寄予厚望的他不僅打破民進黨在高雄20年的「治理神話」,還逐步威脅民進黨參選人陳其邁。
  • 後韓國瑜時代,高雄重回沒落老路
    韓國瑜一年多前當選高雄市長,儘管最近被罷免,但仍可總結認識。前年高雄市長選舉前,高雄受困於經濟不振,人口外移,韓國瑜以當地青年「北漂心聲」,以及各種振興方案打動人心,並因此當選。當選後,大陸觀光客和全臺韓粉紛赴高雄消費,韓市長也去大陸、新、馬等推銷產品,熱鬧無比,人心滿懷希望。
  • 臺中人口數正式「超越高雄」,成為臺灣第二大城市
    截止今年6月底,臺中和高雄人口數差距僅剩1444人,外界預估「黃金交叉」只是時間早晚。果不其然,根據內政部門7月份資料,該月臺中市口增加1603人、高雄減少150人,一來一往臺中順利晉升成為臺灣第二大都市,總人口數277萬8182人,高雄則為277萬7873人。
  • 為何高雄人口輸臺中,從第二大城變成第三大城?在地人爆原因
    高雄。臺媒資料圖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人口為什麼會一直外移,甚至還輸給臺中?有網友就認為,高雄最大的問題是把高汙染的產業趕出去後,沒有新的產業進來,也就是產業轉型完全失敗。 有網友在島內論壇問到,高雄一直都有「海洋之都」的美名,硬體建設非常強,有高雄港、小港機場 、捷運、輕軌,還有「中鋼」、「中油」、「臺船」等這些大公司的總部也設在高雄。那為什麼高雄人口會一直外移,還輸給臺中,從第二大城變成第三大城?
  • 「北漂」空白了高雄青年對故鄉的印象,高雄最新4地標讓你不北漂
    「北漂」空白了臺灣高雄青年對故鄉的印象…別只記得旗津和愛河,在韓流正式來襲前,高雄已新增不少景點,你可以花40秒溜「79公尺溜滑梯」 ,探索打狗的前世今生;親眼見證世界級藝術場館的偉大;或是乘坐在雪白旋轉木馬上看海放空;漫步城市中忘憂森林!
  • 為爭「臺灣第二大城市」 臺中、高雄展開人口大戰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 為爭臺灣「第二大城市」,臺中、高雄年初展開人口大戰。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以超高生育補助、移居津貼等福利政策希望力保亞軍,但臺中來勢洶洶,「託育一條龍」讓人口飛快成長,第二大城儼然穩操勝算,慶祝活動已在籌備,預計九月就要正式宣布「升格」。
  • 臺中人口超越高雄 陳菊怪重北輕南挨轟
    臺中市人口數首度超越高雄,成為人口第二多的城市。高雄市長陳菊在臉書道賀,但也感慨表示「半世紀以來重北輕南,土地的不均衡發展。」並稱有人懷疑舉債建設值不值得。陳菊則認為「絕對是造福子孫,為高雄百年發展打基礎。」但網友炮轟「牽拖重北輕南、把勞檢做好提高就業環境吧」、「人口外移是你自找的,不用在那邊都是國民黨的錯,你在高雄執政多久了不用檢討自己嗎?」
  • 蔡當局將高雄臺南經驗應用臺灣?網友嗆「死定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月23日報導,島內網絡論壇上有網友詢問,如果把南部高雄、臺南的執政經驗挪用在整個臺灣,臺灣會怎麼樣?該網友表示,臺南經驗就是沒有勞檢、沒有「勞基法」、勞工都去死,高雄經驗就是發生事情在睡覺、人口外移就業薪資差。有網友回應如果全臺灣都這樣「死定了」。
  • 港媒:臺中人口超越高雄成臺灣第二大城市
    海外網8月3日電 據中評社評論員文章,臺中市人口數超越高雄市,成為第二大城,將造成臺灣政治力大洗牌。人口變動象徵用腳投票,這除了是城市排行重新洗牌,也是政治勢力、政治人物的大洗牌。在民進黨新潮流系獨霸縣市版圖之際,臺中人口超越高雄,象徵民進黨「正國會」林佳龍的躍起。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截至7月底,臺灣6個「直轄市」,人口數最多為新北市398萬4051人,臺中市277萬8182人次之,其他依序為高雄市277萬7873人、臺北268萬7629人、桃園市217萬1127人、臺南市188萬6267人。
  • 高雄市民將決定臺灣的命運
    然而在臺灣政經發展曾扮演不可或缺角色的高雄,市民卻未充分享受此種政經發展的成果,否則「重北輕南」、「北漂」議題,不會成為市民極為關注的焦點。民進黨二、三十年在合併前後高雄市的執政,看似改變了高雄作為臺灣尾的地位,但空氣汙染、飲用水、路不平、水溝不通、路燈不亮等等問題,遲遲未能得到有效解決,終於讓市民決定給前市長韓國瑜一次改變高雄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