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效應,臺灣桃園近5年住宅與人口增幅稱霸六都

2020-12-20 臺灣房產網

據中國臺灣地區內政衛福勞動處資料,觀察六都近5年住宅及人口變化,臺灣桃園住宅與人口數分別增加9.7%及7.6%,增幅為六都之冠。臺灣房產網認為,這是因為桃園市房價較雙北親民,進而產生的磁吸效應。

根據六都近5年住宅及人口數變化資料,桃園市近5年住宅數增加9.7%,人口也成長7.6%,增幅雙雙拿下六都之冠。其次為臺中市,住宅及人口數分別增加6.5%及2.7%;新北市住宅數成長6.4%,人口則僅增加1.5%。

臺北、臺南及高雄近5年住宅量均呈現增加,但人口卻呈現外移。臺北市近5年住宅數小幅增加1.5%,人口減少卻居六都之首、減少達3.6%,流失近10萬人。臺南市人口略減0.5%,住宅數則成長6%;高雄市人口減少0.4%,住宅數則增加4.9%。

各都會人口成長表現不一,但受惠房市復甦,各地推案量及買氣明顯增加。其中,臺南、高雄因房價低、話題多,房市交易屢創佳績,不過人口成長速度不及話題及買盤增溫的速度。

其中臺北市發展趨於飽和,住宅數成長有限,人口明顯外移;桃園市有建設、工作機會等利多,且房價較鄰近的雙北親民,因而產生磁吸效應。

不動產市場熱絡,低價話題區交易屢開紅盤,不過回歸購屋基本面,房價支撐及機能發展都需要仰賴人口移入與就業機會加持

相關焦點

  • 臺當局最新統計:去年桃園市遷入人口增幅最多
    (觀察者網訊)24日,臺當局「內政部」公布臺灣人口分布,其中六都佔臺灣總人口近七成約有1634萬人,在2018年桃園市的的人口淨遷入有2.3萬人,為六都之冠,也是全臺人口吸力最強的都會區。圖自臺媒據東森新聞雲1月24日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人口總增加率以桃園市增幅14.9‰最大,臺中市增6.0‰居次,臺北市減少5.5‰為最多;以高雄市、臺北市二都為例,遷出人口都多於遷入,高雄市遷出1990人,臺北市更高達1萬9632人遷出。
  • 臺灣哪裡最宜居?當屬桃園:既長房也長人
    據相關部門最新資料,近5年來,桃園人口數增加最多,且既「長」人又「長」房,住宅增加率也高居首位。今年第二季全國住宅共896萬宅,五年來全國住宅增加5.5%,但總人口數持平,五年僅增0.3%,不過桃園市、新北市與臺中市呈現人、房雙增。其中又以桃園市表現最強,五年來住宅宅數增加9.7%、人口增加7.6%,反觀臺北、臺南、高雄則是宅數增加,人口卻下滑。
  • 2020全臺六都購房比出爐:桃園市5.4%稱霸|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
    2020 年臺灣房市回暖,房仲業者統計有關資料,顯示近5 年六都家戶購屋比,2020 年桃園市以5.4% 傲視六都,房價高掛的臺北市家戶購屋比也達2.94%,表示每百戶就有近3 戶買房,六都中僅臺南市小幅下跌0.05
  • 臺灣6成9人口擠六大「直轄市」 桃園遷入最多
    中新網7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內務主管部門公布今年上半年人口結構分析結果,臺灣人口持續往「六都」集中,近六成九人口集中在6個「直轄市」,其中以桃園人口遷入最多。  數據顯示,人口增幅以北部地區最大,桃園的社會增加率(移入人口減掉移出人口比率)超越金門縣,居全臺之冠。
  • 臺北房價高、高雄工作少致人口外流 2.3萬人搶住桃園
    華夏經緯網1月24日訊: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臺「內政部」公布臺灣人口分布,其中六都佔全臺總人口近七成約有1634萬人,在2018年桃園市的的人口淨遷入有2.3萬人為六都之冠,也是全臺人口吸力最強的都會區。
  • 鍾愛小屋齡臺灣房產?全臺灣六都看這些縣市
    快速導讀:臺灣六都(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的住宅量佔全臺逾七成,全臺的臺灣房產以20~40年的佔比47.7%最多,超過40年的佔比達28.9%,若是想要買屋齡小的臺灣房產,則有金門縣、新竹縣和桃園市這幾個縣市,其中又以桃園佔比最高
  • 臺灣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於11月29日正式舉行,在6個「直轄市」(「六都」)及其他16縣市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裡長等。總應選名額共計11130名,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上選舉規模人數最高紀錄。
  • 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臺灣地區人口老化拉警報,15縣市老人比小孩多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人口持續老化,內務部門昨天(9日)示警,臺灣老化指數指標在今年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代表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
  • 臺「內政部」最新統計:2018年臺北人口外流嚴重
    臺北市2018人口外流1萬9632人。(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當局「內政部」公布臺灣人口分布,其中「六都」佔全臺總人口近七成約有1634萬人。在2018年,高雄市、臺北市「二都」,遷出人口都多於遷入,高雄市遷出1990人,臺北市更高達1萬9632人遷出。
  • 臺灣「六都」債務大暴增,唯一例外城市引爭議
    臺灣現任「直轄市長」及縣市長於2018年12月25日上任,就有網友整理了全臺22縣市的長、短期債務,經歷了1年半任期,「六都」普遍呈現暴增趨勢。如桃園市一舉多了268億元(新臺幣,下同)、新北市多了96億元,唯一例外是臺北市,減債了50億元。
  • 臺中人口數正式「超越高雄」,成為臺灣第二大城市
    臺中歌劇院    臺中市自從升格以來,就業機會增加、開發變多、社福等福利逐漸提升,加上實施「託育一條龍」政策,對周邊縣市產生磁吸效應,人口成長相當快速,近年以來每個月以千人數字增加,高雄則以百人數字減少,近期更進入關鍵拉鋸戰
  • 公共建設帶動10月臺灣省六都房市,臺中市臺南市表現亮眼
    【臺灣房產:中央社記者潘智義臺北30日電】繼928檔期之後,10月六都房市依然不淡,但各家統計成交狀況不一,其中雙北10月成交量較9月增幅普遍不大,有公共建設投入的臺中、臺南增幅相對亮眼。臺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六都10月價量變化,以臺南交易量月增33.9%居冠,其次是臺中、桃園分別月增30.2%與22.7%居二、三名。中信房屋統計內部資料,六都當中也以臺中和臺南表現最為出色,月成長均超過1成至2成。
  • 最新「六都」民調 網:白綠分手雪球效應來了
    臺北市長柯文哲(右)、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左)。(劉宗龍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2018年「九合一」選舉將近,據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目前在「六都」中領先兩都,分別是臺中以及新北,桃園、臺南、高雄則由民進黨參選人領先,臺北市仍是現任市長柯文哲以40%的支持度領先對手。有網友分析指出,現在的狀況就是體現出白綠分手之後的雪球效應。
  • CNN專文讚賞臺中是臺灣最宜居城市人口突破275萬
    華夏經緯網5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CNN日前專文讚賞臺中是臺灣最宜居城市,臺中在人口成長方面也有所反映;市府主計處13日公布「臺中市人口概況」,截至今年4月底,臺中人口總數已突破275萬關卡,達275萬322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萬2,862人;對於一年後的生活狀況,也有近五成民眾預期將更好,高於臺灣各縣市總平均42.9%,「六都」中更排名第一
  • 大陸「磁吸」臺灣人才 臺基層質問蔡英文:有膽量讓陸青來臺灣就業?
    大陸對臺灣青年的「磁吸效應」越來越強(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共十九大後,大陸方面祭出一連串的政策,向臺灣青年學者、學生招手,日前一項民調顯示,有四成臺灣民眾願意赴陸就業,三成八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創下八年來的新高。
  • 臺北房價高企人口流失嚴重 淨遷出人數創8年新高
    臺北人口外遷嚴重(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被稱為「天龍國」的臺北市,近年房價雖有下修,約跌至4年前水準,但門檻仍高,民眾安居壓力依然不減。據臺「中時電子報」12日報導,根據臺「內政部」公布各縣市人口遷移統計資料,臺北市人口流失最明顯,淨遷出人數創8年新高。
  • 官牒 | 臺灣「六都」新市長財產公開:看看誰家錢最多?!
    中國臺灣島內六大「直轄市」市長誕生後,他們的財產情況受到關注。
  • 臺灣近五年人口遷徙顯示 桃園縣等三縣市居前三
    島內近五年人口遷入數 桃園縣臺北縣臺中市居前三  中國臺灣網11月3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臺「內政部」最新統計,今年1至9月臺灣實際遷徙人口142萬人,近5年來遷徙累計數以桃園縣、臺北縣、臺中市為主要人口遷移集中縣市前3名,累計淨遷出的縣市則以臺北市、彰化縣及屏東縣較多。
  • 臺灣2019年人口增長創新低 老化指數不斷攀升
    新華社臺北3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 查文曄)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底,臺灣地區戶籍登記人口為2360.3萬人,較2018年底增加1.4萬人,增幅為0.6‰,人口增長數及增幅皆為歷年新低。人口老化指數續升至119.8。
  • 臺灣「六都」新市長財產大公開:「存款王」柯文哲、「地產王」鄭文燦
    臺「監察院」廉政專刊的資料顯示,臺北市長柯文哲可以說是6人中的「存款王」,桃園市長鄭文燦擁有的不動產最多,可以說是「地產王」。臺灣《經濟日報》2日稱,「六都」市長申報的財產,理財方式以存款和土地居多。其中柯文哲的存款多達1589萬元(新臺幣,下同),另有8筆土地、2筆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