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看高雄(五):臺灣民心思變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作者 靄琳

    11月17日,選前黃金周的周六晚上,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在高雄鳳山登場,與先前的岡山相同,也是湧入十萬人民眾勢情相挺,「韓流」能否盡數幻化為選票,11月24日就可以見真章。

    臺灣年底九合一選戰到計時一周,所有候選人全都卯足全力,韓國瑜不管是「逆襲」還是「夜襲」,各種情勢都證實「韓流」確實給民進黨的陳其邁帶來沉痛的一擊,驚覺大勢不妙的前高雄市長陳菊都緊急南下回防高雄,三番兩次替陳其邁站臺。但從韓國瑜造勢活動媒體報導的用詞,就可生動傳達「韓流」的魅力;賣烤香腸攤販的是準備「香腸瀑布」等著來䁠錢,賣羊肉爐的把在外打工的兒女全都動員回家幫忙,悶了這麼久的「消費力」這次傾巢而出,韓國瑜能否當選還是未知數,但攤商就可以體會到什麼叫「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

    韓國瑜的「高人氣」與「接地氣」,卻讓民進黨陣營很「不服氣」,一路「抹紅」韓國瑜,認為他在網絡上的發聲量,都是「境外勢力」營造出來的。造勢會場出席人數十萬人起跳,也被民進黨諷刺為都是「不相干的人」,全都是外縣市看熱鬧的人群或花錢僱用的走路工。

    民進黨真是一錯再錯還死鴨子嘴硬,臺灣人並不好騙,若是「境外勢力」出動網軍刻意在網絡上聲援韓國瑜,一定有跡可循;而即便是造勢現場來得人都是外縣市來湊熱鬧的,沒有高雄市長的投票權,那是否代表韓國瑜假若2020出來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票就會投進韓國瑜的口袋。現在看來,倒是親綠媒體持續在網絡上放「假消息」,才顯得可悲又可憐。而所謂「韓流」效應,始在民心思變,絕非「境外勢力」。

    高雄之所以會「又老又窮」,說白了就是缺乏投資,少有就業機會,經濟不振,年輕的勞動力只能離鄉背井,變成了「北漂一族」,人口嚴重外移。但高雄曾經是臺灣第二大城,所有的出口貨物全都靠高雄港運送出去,是誰讓高雄沈淪的?眾所周知,民進黨在高雄稱霸二十年,期間中央並非都是國民黨執政,已有十年以上的時間由民進黨執政,加上陳菊就當了十二年的市長,高雄「又老又窮」的問題,民進黨要負最大的責任。

    民進黨在高雄作威作福二十年,不代表選民永遠不會清醒;高雄也絕非民進黨派個「西瓜」都可以選得上。更何況這次民進黨派出的是貪汙之子陳其邁,陳其邁的父親正是和陳水扁一起貪汙的陳哲男,光是家族的操守問題,就足以讓選民質疑他的參選動機了。而陳其邁是出身政治世家的公子哥兒,拉個票腰也彎不下來,選戰打得很沒有溫度,誰會相信其選上後會認真為民服務,當然人氣就很微弱。

    我們或許可以大膽猜想未來的兩套劇本,如果韓國瑜這次順利當選,高雄可能會有一番翻轉,但畢竟現在中央是民進黨在執政,就如同現在是國民黨執政的新北市一樣,被打入前瞻建設預算的「零元俱樂部」,很多建設預算都會跳過高雄;韓市長一開始的市政之路也會走得略微顛簸。

    如果韓國瑜以些微差距不幸落選,不代表韓流就會破滅。只要有舞臺,「韓流」熱潮應不難延續下去。韓國瑜接下來也可以角逐國民黨黨主席,或是代表國民党進攻2020年的大位。

    選舉激情終究會結束,回顧過去半年,到底是何種條件下造就了「韓流」效應?是大家看破了民進黨的戲法,所以改投國民黨懷抱?是「高雄又老又窮」?還是 「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總歸來說,藍綠惡鬥了數十年,選民厭棄的民進黨,但未必會改支持國民黨。韓國瑜的超人氣,終究還是其「非典型政客」的特質,在民心思變的時代,帶給選民突破藍綠禁錮的希望。

    厭倦藍綠,所以四年前才會有臺北市柯文哲的「白色力量」,日前又有「無色覺醒」;上周臺北市長辯論會,意外捧紅一位「素人」,無黨籍的臺北市長參選人吳萼洋,看似無釐頭的在電視辯論會上推廣「蜂蜜檸檬」養生法,又在結辯時不顧眾人目光,高歌一曲「愛江山更愛美人」,頓時成為網紅。

    有人嘲諷的說,吳萼洋是「想走紅」吧,也有人說他精神不正常。但從他「平安、健康、智慧、慈悲」的選舉理念中,更多人看穿的其實是吳萼洋看透了藍綠惡鬥,想救眾生之苦。

    過去一周,飲料店裡的 「蜂蜜檸檬」時聞賣到缺貨,是臺灣人盲目跟從流行? 「也對」、 「也不對」,如果過去一周去購買 「蜂蜜檸檬」的消費者,都是認同吳萼洋理念的人,而這些購買「蜂蜜檸檬」的「鈔票」都變成了「選票」,誰說臺灣不是民心思變。(作者系臺灣資深媒體人 華夏經緯網特約評論人)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九合一看高雄(一):藍綠高雄選情逼近「五五波」的原因

「九合一」看高雄(二):影響未來高雄選情的幾個因素 

「九合一」看高雄(三):空戰陸戰北高激戰臺中陷「冷」戰? 

「九合一」看高雄(四):民進黨「回防」高雄「奧步」盡出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問政智庫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在即,臺中高雄成爭奪焦點
    距11月24日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僅有不到一個月,國民黨、民進黨、「白色力量」等勢力圍繞選舉激烈角逐,選情日益激烈。大眾傳媒一致認為,此次選舉是民進黨執政的期中考、2020年「大選」的前哨戰,也是國民黨能否止跌回升的關鍵之戰,選舉結果牽動臺灣政局走向。
  • 臺灣選舉國民黨勝在哪裡?民心思變緣於民生凋敝
    琚理/素描近日舉行的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綠地變藍天」。這是對2014年民進黨大勝的戲劇性反轉,是對蔡英文當局的不信任投票。也是因為這層聯繫,加上自身治理業績太差,高雄的陳其邁和臺中的林佳龍都被選了下去。結果證明,民進黨當局無意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臺灣的地方治理和經濟發展將直接受累。民眾有痛感,他們就會用選票發聲。國民黨之勝,又勝在哪裡呢?
  • 2018臺灣「九合一」選後分析
    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並置頂本公眾號~ 這是「曉曉說兩岸」的第107篇原創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
  • 臺灣「九合一」:韓國瑜等多位當選人表態支持「九二共識」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高雄市長一職在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備受矚目,24日結果揭曉,國民黨籍候選人韓國瑜成功當選,一舉結束了民進黨在高雄長達20年的統治,也讓蔡英文辭去黨主席「負責」。韓國瑜在當選後表示,「九二共識」就是他對兩岸的看法。 臺中市長、南投縣長當選人也就兩岸關係表態,認同「九二共識」。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為何慘敗?
    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日。 不能不說,「九合一」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柯文哲創造歷史在本次「九合一」選舉中,縣市長選舉是最高的級別,而臺北市長的競爭無疑又是重中之重。 「九合一」國民黨的慘敗,讓我們跟國民黨一樣意外,說白了,就是因為這個標準解釋不了選票結果了。「九合一」投票率將近68%,高投票率也沒有救得了藍營。因為選民結構發生了變化,觀察臺灣選舉不能只識藍綠了。臺灣著名民調專家、未來事件交易所執行長洪耀南先生長期關注臺灣選舉,也對此次九合一選舉做過多次民調。
  •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 臺商:民眾在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圖:「九合一」選舉失利,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中)24日表示對結果負起完全責任,辭去主席一職/法新社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從13縣市執政只剩6縣市。加上任用太多明顯屬於政治酬庸的不適任官員,固然都是導致當前民心思變的原因。葉惠德說,在他看來,民進黨上臺後不承認「九二共識」,並推動「去中國化」,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無以延續、雙方無法維持正常交流互動才是主因。葉惠德表示,臺灣多數都屬中間選民,不管誰執政都應體認到,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讓大家能有好日子過,才是多數臺灣民眾在乎的事。
  • 趙念渝看臺灣選舉:「九合一」選舉六市競爭
    9月6日,臺灣「九合一」選舉候選人登記結束。其中「六市」、「直轄市長」部分有20人登記參選。華廣網15日刊載上海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會副秘書長趙念渝的文章,從歷史數據看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六市」競爭。
  • 臺灣九合一選舉的一些數據及其它
    這次選舉之所以叫九合一,是由原來的「七合一」選舉而來。「九」指的是除原來的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和村裡長外,又增加了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少數民族)區民代表」及「區長」兩項地方公職選舉,加上之前的七項共九項,稱之為「九合一」。「一」指的是所有地方公職在一天之內選出(此段文字來自百度)。
  • "九合一"選舉啟示(六):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的啟示
    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在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選舉部分,國、民兩黨執政縣市發生大翻轉,國民黨一舉拿下15席,民進黨僅存6席,無黨籍柯文哲險勝對手連任臺北市長"九合一"選舉啟示系列評論(一):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兩岸政策意涵
  • 「九合一」高雄臺南一邊倒向民進黨 臺北新北選舉也難翻天
    中國臺灣網3月9日訊 香港中評社發文稱,民進黨高雄、臺南市長初選結果相繼出爐,分別由陳其邁、黃偉哲以大比數勝出。民進黨順利推出人選,國民黨則仍找不到戰將,選情一邊倒,幾無懸念。上一屆,也即是2014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在臺南、高雄分別慘輸45%、38%;2年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國民黨再度因內部鬥爭臨陣換將導致大敗。早前有基層黨員質疑國民黨在臺南市竟連一名不分區「立委」提名都沒有,是形同放棄臺南市。
  • 別看「蔡英文為什麼輸這麼慘」了,我們看看韓國瑜為什麼會贏?
    從2000年開始,我對臺灣的五次大選每一次都做了幾乎萬字長文的選戰輿論戰復盤(參看《南方周末》、鳳凰網)。大選之外的臺灣選舉,我只做了2014年「九合一選舉」的選戰輿論戰復盤。原因就是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是臺灣輿論的一個轉折點。今年的「九合一選舉」,值得再做一次復盤。 選舉就是選戰,兩軍交戰誰會勝?
  • 「九合一」看高雄(一):藍綠高雄選情逼近「五五波」的原因
    作者 徐曉全       隨著「九合一」選舉日益臨近,各縣市選戰漸趨白熱化。一向被視為民進黨大本營的高雄市,原本普遍被看好的陳其邁,最初與韓國瑜拉開20多個百分點的差距。如今在奇兵韓國瑜的奮起直追下,選情逼近「五五波」。
  • 「九合一」高雄臺南一邊倒向民進黨 臺北新北國民黨也難翻天
    中國臺灣網3月9日訊 香港中評社發文稱,民進黨高雄、臺南市長初選結果相繼出爐,分別由陳其邁、黃偉哲以大比數勝出。民進黨順利推出人選,國民黨則仍找不到戰將,選情一邊倒,幾無懸念。上一屆,也即是2014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在臺南、高雄分別慘輸45%、38%;2年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國民黨再度因內部鬥爭臨陣換將導致大敗。早前有基層黨員質疑國民黨在臺南市竟連一名不分區「立委」提名都沒有,是形同放棄臺南市。
  • 蔡英文辭去黨主席 臺灣「九合一」為何翻天?
    24日晚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這場被視為2020年前哨戰的島內大型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子,本來一片綠油油的臺灣政治版圖,一夜之間幾乎全成藍色。
  •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看看這張表的顏色就知道了!
    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於11月29日進行投票,國民黨六都市市長候選人,5人失利,僅朱立倫驚險勝出。       另據新華網臺北11月29日消息,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產生了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11月24日投票、開票,將選出各地縣市長、議員等總計上萬名公職人員。 除了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競爭外,議員等公職競選也日益激烈。據聯合報稱,最年長與最年輕的候選人年齡相差60歲左右,更有最資深的裡長候選人,從30歲做到78歲,這次尋求第13次連任。
  • 臺灣「九合一」選舉為何翻天?
    昨晚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這場被視為2020年前哨戰的島內大型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子,本來一片綠油油的臺灣政治版圖,一夜之間幾乎全成藍色。
  • 解讀: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國民黨為何慘敗?
    共有19761人報名角逐,創臺灣歷屆選舉之最。而在這次選舉中,國民黨慘敗。那麼,究竟什麼是「九合一」?國民黨為何會慘敗?■ 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日。今天台灣選出6名「直轄市」市長,16名縣市長,375名「直轄市」議員,532名縣市議員,198名鄉鎮市長等。
  • 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潰敗!那個改變格局的韓國瑜是誰?
    臺灣2018九合一選舉終於落幕,民進黨的潰敗一如外界所預期,這是臺灣人民用選票制裁民進黨的節奏。六個直轄市情況:臺北市:截止到25日凌晨2點正,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勝出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2797票。 他,一個今年步入61歲的禿頭老男人;他,一個20年黑道流氓專業背鍋俠,卻在今年2018,讓全臺灣颳起「韓風」。看他的61年人生軌跡,想到的只有三個字,反套路。 他,就是韓國瑜。 1957年6月,韓國瑜出生於臺北普通榮民家庭。
  •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預計今夜出爐
    原標題: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開始投票結果預計今夜出爐海外網11月24日電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俗稱「九合一」的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今天(24日)進行投票,選民從早上8點開始投票,投票下午4時截止。選舉結果估計將於今晚11時左右最終確定,而所謂的10個「公投案」結果則預料會在25日凌晨2時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