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認字,上小學後成績就會被甩在後面?家長必讀

2020-12-20 孕嬰幫

安安媽聽別的家長說,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認字,否則當孩子上一年級後,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被甩在後面。帶著幾分著急,安安媽讓3歲的安安開始了認字、寫字的旅程。

讓安安媽驕傲的是,安安用了1年時間就學會了500字,漢字也寫得有板有眼。到安安幼兒園結束,就已經學會了2000字,安安媽一度引以為傲。

後來安安上了一年級,幾乎每天回家都跟媽媽說老師教的字太簡單了,覺得上課很無聊,無論是小測試還是正式考試,安安都能得100分,被家裡的親戚朋友稱為「神童」。老師經常會反映安安上課不專心。安安媽一度以為,只要孩子懂了,上課不認真也無所謂。

安安媽心裡為當初讓安安認字的決定沾沾自喜,也認為孩子會乘風破浪一直成為尖子生。

但是當安安上了二年級後,情況急轉直下。安安學習開始感覺到吃力,成績也開始走下坡路,安安一下子從尖子生變成了普通生,孩子也漸漸變得內向,到了三年級,孩子甚至出現厭學的情緒,經常會跟媽媽發脾氣說不想上學。

安安媽疑惑不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老師的教育方法有問題嗎?還是孩子天生就是笨?媽媽甚至還懷疑老師不喜歡安安,所以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

事實是怎樣的呢?真相讓人吃驚!

有研究統計發現,在學齡前被強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會比學齡前未認字的孩子優秀,但到了小學二年級,這類早認字的孩子優勢不再明顯,他們在學校的表現會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但是學習態度卻比較被動,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到三年級後,這類孩子的表現更不如意。具體是如何演變的?

1、一年級容易開小差

因為一年級學的大部分的字,孩子可能在學齡前已經學會了,老師教的字自己都認識,並且在一年級階段也能輕鬆拿滿分,所以這部分孩子往往更容易開小差、上課分神 。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是非常不利於學習的。

2、二年級遇到挫折容易氣餒

一年級時的尖子生,容易被一年級的成績所迷惑,以為學習就是如此簡單。因為習慣了不認真和不重視,到二年級會漸漸落後於其他孩子,遇到些小挫折就倍感壓力,更容易氣餒。

3、「三年級效應」

教育界上有種說法叫「三年級效應」,因為一二年級的重複學習,使得孩子上課走神,加上一二年級的基礎扎不好,也沒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到三年級學習新知識了,往往很難學好,學習成績也急劇下滑。在壓力和失望下,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的。

事實是怎樣的呢?真相讓人吃驚!

智力受損

奧地利嚴禁孩子七歲前識字,他們的說法是過早地去啟蒙這些理性的和語言的結構實際上是讓兒童的智力受到了瓦解。

6歲前的幼兒還不具備邏輯思考的能力,過早地強迫孩子認字,孩子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只會刻意記住了漢字的形狀和代表的事物。就如同飲食不當引起消化不良一樣,長期的被動吸收,不僅會給孩子造成壓力,還由於孩子的左右腦未發育完全而被迫記憶,短時間內會表現出優勢,但長期下來智力會受到影響。

破壞了孩子的創造力

過早地讓孩子認字,孩子由於長期的被動吸收知識,孩子的大腦就變成了一個儲存信息的容器,還由於信息不能被幼兒所消化,阻礙了孩子的思考和創造力。由於認字佔據了大多數時間,孩子也沒足夠的時間玩耍和探索,他們的思維也漸漸被固化,不愛思考、沒有創造的欲望、對學習也提不上興趣。

孩子就像果樹,該幾年開花就幾年開花,該幾年結果就幾年結果,成熟都有一個過程。如果太過於刻意,無疑是「拔苗助長」、「竹籃打水」,暫時的優勢換來終生的厭倦,這樣的代價未免太大。

但是,最後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孩子自己有興趣,那麼就不該阻止孩子認字,因為每個孩子的發展是不同的,但如果強迫認字是不可取的。另外,當孩子在街上看見一個孔雀雕塑,孩子會好奇地問大人那是什麼,然後孩子又會指著雕塑旁邊的牌子問,那是什麼,當大人告訴孩子那是「孔雀」二字,孩子可能會饒有興致地重複「孔雀」。這種興趣跟你指著書本上的字或圖片讓孩子重複讀、然後不斷抄寫是完全不一樣的。

相關焦點

  • 學齡前不認字,上小學後成績會被甩在後面?家長們,你們都被騙了!~
    上小學後成績會被甩在後面?家長們,你們都被騙了!~真相在這裡!安安媽聽別的家長說,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認字,否則當孩子上一年級後,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被甩在後面。老師經常會反映安安上課不專心。安安媽一度以為,只要孩子懂了,上課不認真也無所謂。安安媽心裡為當初讓安安認字的決定沾沾自喜,也認為孩子會乘風破浪一直成為尖子生。但是當安安上了二年級後,情況急轉直下。
  • 學齡前不認字,上小學後成績會被甩在後面?真相來了
    安安媽聽別的家長說,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認字,否則當孩子上一年級後,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被甩在後面。
  • 學齡前不認字,上小學後成績會被甩在後面?真相在這裡!
    本文來源:公號幼兒教育專家安安媽聽別的家長說,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認字,否則當孩子上一年級後,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被甩在後面。帶著幾分著急,安安媽讓3歲的安安開始了認字、寫字的旅程。到安安幼兒園結束,就已經學會了2000字,安安媽一度引以為傲。後來安安上了一年級,幾乎每天回家都跟媽媽說老師教的字太簡單了,覺得上課很無聊,無論是小測試還是正式考試,安安都能得100分,被家裡的親戚朋友稱為「神童」。老師經常會反映安安上課不專心。安安媽一度以為,只要孩子懂了,上課不認真也無所謂。
  • 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到底應不應該學寫字?轉給家長!
    【案例】  佳佳的媽聽別的家長說,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認字,否則當孩子上一年級後,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被甩在後面。帶著幾分著急,安安媽讓3歲的佳佳開始了認字、寫字的旅程。到佳佳幼兒園結束,就已經學會了2000字,安安媽一度引以為傲。  後來佳佳上了一年級,幾乎每天回家都跟媽媽說老師教的字太簡單了,覺得上課很無聊,無論是小測試還是正式考試,佳佳都能得100分,被家裡的親戚朋友稱為「神童」。老師經常會反映佳佳上課不專心。佳佳媽媽一度以為,只要孩子懂了,上課不認真也無所謂。
  • 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不少人覺得去小學化就是讓小孩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這樣一來,很多家長不接受,因為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會影響自信心。」「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2.生活(環境)認字:在幼兒經常接觸的一些物品上貼上與之相應的漢字,如,在袋子上貼上漢字「口袋」。這種看似隨意的教法讓孩子將抽象意義的漢字變成形象意義的感知,無一點兒違和感。
  • 幼兒園去「小學化」,孩子就不認字不學習了嗎?
    幼兒園去「小學化」正在成為既定規範的現在,也有很多家長有顧慮,孩子在幼兒園不學認字、不學算數,整天就是玩遊戲,以後上小學了能跟上嗎?,孩子就是不是就是不認字不學習了呢?>03教育環境小學化有的幼兒園會將教師布置成小學課堂
  • 幼兒園的孩子常玩這個遊戲,上小學後不吃力,想省心的家長看看
    文|文兒很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後開始覺得很費精力,尤其在孩子做作業方面,看到孩子拖拉總是忍不住發脾氣。其實孩子拖拉,原因有很多,題不會有畏難情緒,握筆姿勢不正確,注意力無法集中都有可能。人們都說「六歲前操心,六歲後省心」,想要孩子上小學學習不吃力,就要在幼兒園時期下功夫,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為入小學做好準備。下面推薦一款可以在書上玩的走迷宮遊戲,孩子若是在幼兒園經常玩這個遊戲,對以後的小學學習大有好處。
  • 一年級孩子認字少,讀不懂題目,考試成績不好,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好多一年級的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並不是因為學得不好,而是認識字太少,看不懂題目,試卷中出現的字不認識,說明孩子一是在學前階段的漢字積累不足,二是學得不紮實,某些字只是在熟悉的場景中認識,換了環境就不認識了。
  • 幼兒園的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去小學化提了很多年,但現在依然存在,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大家對小學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李靜翻出自己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各種數據。 「不少人覺得去小學化就是讓小孩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這樣一來,很多家長不接受,因為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會影響自信心。」
  • [漯河偉才幼兒園]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幼兒園去小學化,這是近年來廣大家長非常關注的話題。在分組討論上,也引起了婦聯界女性委員們的激烈探討。為了「搶話筒」發表自己的觀點,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李靜是相當的「拼」。李靜的這次發言機會可以說是「搶」來的,此前她剛就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提出了建議。
  • 幼兒園應不應該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聽聽小學老師如何看
    前段時間,女兒幼兒園大班準備開家長會,老師為了更好的和家長溝通,徵集家長關心的問題。結果收到最多想要了解的問題是:孩子已經大班了,我應不應該提前讓他學習一些小學知識,比如認字、寫字、拼音、算術等等。家長會上老師請一些家長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家長都認為應該提前學習一些小學知識,要不然到時候孩子學習跟不上,會對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產生巨大的打擊。
  • 童憶園-這兩種幼兒園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有多大?
    現在說起對孩子的教育,每個家長心裡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輿論都把孩子受教育的時間無限的往前推。有這樣一句流行語: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到底什麼是起跑線,6歲?3歲?甚或是剛出生的時候,並沒有定論,總之就是越早越好。
  • 我女兒認識2000字,上小學後卻不愛讀書了
    前幾天,我們兩家聚到一起,談及欣欣,朋友說,孩子一年級成績持續第一,自從上三年級,成績一路下滑,現在班裡中等偏下,是不是孩子學習不認真了呢?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篇關於小學各學段的名詞術語合集,作者這樣解釋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是指一些孩子在上小學前就接受了小學課程的相關學習,一年級時因什麼都會時常開小差,到了二年級因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而逐漸落後
  • 公辦和民辦幼兒園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有多大,三年級後就知道了
    現在說起對孩子的教育,每個家長心裡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輿論都把孩子受教育的時間無限的往前推。 有這樣一句流行語: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幼兒園教三歲孩子認字,被媽媽告上法庭,反映的問題很現實
    文|秘籍君假期,幾個好朋友相聚的時候,免不了把話題再一次的轉移到了孩子身上。閨蜜因為幼兒園要不要教孩子認字的問題還跟老公吵了一架:因為她老公認為不提前學點知識,到了小學孩子跟不上;但閨蜜堅持認為幼兒園不學習小學內容,還順應了政策。
  • 公立幼兒園不讓學,小學不深教,家長:被迫上補習班or私立幼兒園
    既然最終這些微弱的優勢都會在後面的學習當中消失殆盡,那為什麼家長還是要花大價錢去上課外的幼小銜接班、去私立幼兒園上學呢?公立幼兒園難道不好嗎?不是的。1、初升小選拔性考試家長之所以這麼選擇也是無奈之選,優秀的教育資源總是佔少數,名額只有這麼多,可是申請就讀的學生遠遠超過學校的容量,有些學校就會採取選拔性考試,考試內容也就是一年級的數字、識字等等內容,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小學開始就要上名校,這樣家長也只有讓孩子去輔導機構補習或者直接去私立幼兒園上學
  • 孩子在幼兒園的成績很好,上小學後卻考得很差:超前教育害娃不淺
    可自家娃不學,別人家的娃卻不耽誤,最後被落下了,就真的輸在起跑線了。而很多幼兒園就抓住了家長的這種焦慮心理,開始提倡超前教育。家長們無比支持,然而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卻告訴我們,事情並沒有想像中樂觀。幼兒園學完一年級課程,可第一次考試成績,卻差的一塌糊塗。表姐家的兒子樂樂上幼兒園時,她找了家據說很好的幼兒園,怎麼個好法?在幼兒園時,就開始學習小學課程。
  • 學前認字1000+ 上學不聽講了?
    說實話這一屆的家長太難了!幼兒園升小學,如果家長不提前教怕孩子跟不上,如果提前教了呢?老師上課孩子覺得會了就不聽了,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針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有的地方教育部門已經主動開始對幼兒教育溯本清源。教育局前不久對幼教機構辦學行為進行了規範,禁止進行珠心算、早期識字及雙語等違背幼兒發展規律的教育活動。
  • 為何幼兒園表現優秀,上了小學卻挫敗感十足呢?
    我從來沒想過我做為小學生家長也會經歷焦慮。以前總看報導說小學的家長如何焦慮,我都以為是誇張,太重視成績了。尤其我對於我自己更是信心滿滿,因為一直以來小妞都 是別人的榜樣。換了三個幼兒園,老師們都 對小妞高度評價。那麼有什麼理由上小學不在繼續書寫美好呢?我怎麼會產生焦慮的心呢?
  • 【幼升小】幼兒園升小學,家長到底該如何準備!轉給家長!
    孩子入小學後與幼兒園的友伴分離,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並為班級所認同。⑤期望水平的斷層。家長和教師都會對上了學的孩子給予新的期望和壓力,為了學業而減少了孩子遊戲、看電視的時間等。⑥ 學習環境的斷層。幼兒期的自由、活潑、自發的學習環境轉換成為科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狀態或學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