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這3點原因扎心

2020-12-11 丁慢慢情感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92年出生的,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

初中高中吃不飽飯,大學寒暑假,全部都在電子廠打工。

我努力,勤奮,隱忍,但是我很平庸。

我的大學,是全國比較貧窮的學院。

因為是三本裡,學費最低的,所以聚集了整個河南,想上學但家裡沒錢的貧窮學生。

大一競選貧困補貼的時候,全班24個人,有18個人都參加了。

本來我覺得我單親,家裡又貧困,這補貼是穩拿了。(是真窮,那一年家裡小麥賣了一萬1,我拿走了一萬2)

結果還有孤兒的,還有殘疾人家庭的。

競選人上講臺演講自己的家庭情況,24個人在下面用「寫正」的方式投票。

我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還要費盡心思證明自己窮,感到一陣可笑。

更可笑的是,我的一個正,都沒寫完。

印象中,我只拿到一次。

我們宿舍,一共8個人,其他7個,都拿過貧困補助,有2個人,連續拿了4年。

大到學校,小到我自己和我的上下鋪,都是貧窮的。

我讀的是英語師範,我們整個班,現在,大多數都在縣鎮鄉當老師,剩餘的不是無業,就是培訓機構老師。

大概只有2個人,是公認的混的比較不錯的。

一個在四線城市裡,當貴族實驗外語小學的老師,她本身家境不錯,父親是房地產開發商。另一個,考了研究生,去韓國留學了一年,現在在廣州一所大學教韓語。

整體來說,大部分人都沒有逃脫農村的命運,從農民變為老師,好了一點,但肯定不是我們當初的想像。

為什麼,我們的天花板,才是別人的起點?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混的比較平庸。

01視野局限,著急解決眼前的困難

我的大學,打工比學習重要。

上課的時候就在想怎麼掙錢。

同學陳靜,乾脆不來上課,在外租房做盒飯,一年掙了2萬多。同學王磊,跟老師請長假,在電子廠打工,半年也存了2萬多。而我,大學的第一個國慶節,連發7天傳單,掙了200多。星期天不幹活,反而內心愧疚。寒暑假,在流水線打螺絲,暑假能掙七八千,寒假能掙四五千。

比勤奮,比能吃苦,比忍耐和心性,以及對人生的理解,沒人能比得過我們。

但是這種沒有價值含量,重複勞動,不會讓人成長的打工,除了解決了眼前的困難,什麼意義也沒有。

但我們能怎麼辦?郭德綱說,當你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還談什麼理想和發展。

貧窮本身就是一個死局。

如果我們大學能專心學習,把英語學好,口語一流,或許也能有新局面,但我們當時看不到那麼遠。

02太懂事,太善良,沒有戰略眼光

畢業5年,累計給家裡10萬,雖然不多,但也是我的全部。

剛畢業前兩年,工資從2000到3000多一點,不管多艱難,每月必定存下一半,打給家裡。

我同事,靠自己存的錢,在鄭州付了首付,有了自己的房。

我,用自己的錢,資助我爸在鎮上全款買了套房。

我們都很了不起。

但我沒戰略思維,沒最大化利用自己的錢,沒有大局思維,是真的。

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對傾盡全家之力去上學,從骨子裡感到內疚。所以一畢業,就想趕緊改善父母的現狀,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寧願把自己河裡的水抽乾,也要讓父母的河裡有水,太懂事,但確實也是短視。

5年,除了工作上的摸索,學習,我沒有發掘自身更多的可能性,沒有旅遊,沒有增長見識。

我知道我走向了一條狹隘的路,但我真的想先做個好女兒。

03貧窮且實誠,謹小慎微又沒主張

畢業5年,足夠我在職場混得風生水起,但我依然是基層員工。

本性像黃土地一樣,簡單直白,善良敏感,學不會說好話,對阿諛奉承看不慣。

只會埋頭幹活,註定無法往上爬。

我很多次裸辭,都不是因為我自身的境遇,事實上,我待過的公司,老闆對我都挺好,也比較重視我。

我僅僅是因為公司拍馬屁,流於表面不幹實事的風氣,就會選擇離開。

如果我一直待著,現在也早就主管經理級別的了。

我那該死的自尊心和來自農村的淳樸,讓我把自己蜷縮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我怕得罪人,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你知道你的上司是個草包,但你無法用尖銳的,直白的野心,去和他競爭,爭奪。

沒有膽量,沒有魄力,內心恐懼,是貧困的農村大學生的一大痛點。

敏感又自尊心極強,這種剛正的性格,很難當上領導,最多是個好兵。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原因既現實又無奈
    農村和窮人家的孩子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通過考一所好的大學來實現。但是近些年來大學生畢業的人數越來越多,幾乎從大街上拽出一個人就有大學文憑。大學文憑的含金量也大不如從前了,而且也不難發現,農村出來畢業的大學生相比城市的大學生混得比較差些,原因既現實也很無奈。
  •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某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目前這個問題的瀏覽量已經到了1億,回答也已經有14281個。這位提問者感慨,為什麼農村大學生越來越難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了?正如之前有人寫過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之類的文章,具體的意思也是大同小異。
  •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的比較差?這3點原因扎心
    我的大學,是全國比較貧窮的學院。因為是三本裡,學費最低的,所以聚集了整個河南,想上學但家裡沒錢的貧窮學生。大一競選貧困補貼的時候,全班24個人,有18個人都參加了。本來我覺得我單親,家裡又貧困,這補貼是穩拿了。(是真窮,那一年家裡小麥賣了一萬1,我拿走了一萬2)結果還有孤兒的,還有殘疾人家庭的。
  • 大多數農村大學生,混得比城市大學生差,原因很現實
    但是這種改變只能說是比原來的自己強了不少,但是如果要和那些來自城市的同學相比,則又差了很多,甚至有時候是無法比的,這就是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城市大學生,在大學畢業後,混得比農村大學生要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 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很遺憾,這是真的
    盧教授也認為,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往往混得不如人意。02盧遠矚教授當然並不平庸,但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混得不如那些有資源的城裡大學生只不過,如果起點高,就算混得差,也要強過許多普通人。盧遠矚教授認為,成長環境的局限導致視野太窄,使得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除了學習之外,其他方面的素質大都比較差,情商往往較低,見識有限,沒有資源可用,沒有長輩指點,當然也就混得不好。
  • 店寶寶: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的比較差?
    相信大家身邊無論是自己還是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同學,或多或少都有些農村出生的朋友、同學,地地道道的山旮旯種地為生的家庭。至於說農村背景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也不能這麼說吧!這進入社會之後混的如何也只能是相較而言。
  • 原生家庭的詛咒,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都混得比較差?
    至少,在學校,對於一個在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來講,學習,是比複雜人際關係相與直面自卑感,更輕鬆的事的事,也是更容易通過努力,獲取成就的機會。努力學習、心無旁騖,收穫快樂,這就是往往很多人總說,窮人孩子學習好,肯吃苦的原因。
  • 知乎 9000 萬瀏覽:為什麼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這些差距到底又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曉你心聲」就和大家說說其中的原因。最近阿蘭在瀏覽知乎文章時,看到一個很令人痛心的話題:為何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的比較差?01為什麼農村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想要謀得一個體面的差事,如果沒有裙帶關係,你基本很難插足進去。在那個小城市裡,沒有一個有實權的人給你機會,你基本在那裡很難混出個模樣。這其實代表了全國普遍的情況,無數小縣城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並沒有選擇在家鄉發展,即使蝸居在大城市像螻蟻一樣的活著,但在他們的內心看來,這裡至少有允許自己拼搏的權力,他們還可以看到未來。
  • 為什麼農村大學生大部分都混得比較差、壓力還最大?
    記得很久之前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農村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北大清華了」,現在國家對農村的政策、生活水平、教育資源等的投入力度加大,總的來說,農村孩子上高中、考上大學的人數是呈增長趨勢的。然而與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相比,農村孩子的各方麵條件還遠遠不夠,名校的門檻依然很高,大部分農村孩子流向普通本科院校。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上了大學,農村過去對北大清華的神化也漸漸黯淡了。雖然農村大學生從小地方跳了出來,然而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農村大學生大部分都混得比較差呢?
  • 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我告訴你,就看你怎麼混了
    昨天讀到一篇網文,作者的觀點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往往混得不如人意。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往往混得不如人意,放眼看看,這似乎就是活生生的現實。以我為例。當年和我一塊上師範的同學,似乎大家都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接下來大家的職業命運似乎也都一模一樣了。但現實絕非如此。
  • 為何農村考出來的大學生,多半混得並不好,沒有資本想要成功很難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認為讀書並沒有什麼用,因為很多人發現,一些大學生畢業之後,好像並沒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改變命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他們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們供到大學畢業,到最後卻發現,現實往往很殘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何農村考出來的大學生,多半混得並不好,其中原因叫人心酸,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 農村再難出貴子!農村出來的畢業生普遍混得差,你同意嗎?
    城市與農村的貧富差距依然較大,因此在教育資源上也存在差距,這就導致在基礎教育上,我們相對於城鎮孩子來說是存在一些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認為農村出來的畢業生相比於城鎮出來的畢業生混得較差,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 畢業多年,為什麼很多農村大學生混得越來越差?真實原因很扎心
    那麼是什麼導致農村孩子畢業後混的越來越差呢總結以下幾點!1、農村學生比城市孩子生活壓力大由於近年來高校擴招,現在大學生的含金量和福利已經遠遠不如以前了。以前大學生畢業就包分配,找個好工作並不困難。現在大學生人數太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工資整體下降。
  • 為什麼農村出身的大學生混得比城市差?網友:看日常行為
    ,另一邊則是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生。、背負太多,自我時間太少一般農村出身的大學生,相較於城市出來的同學來說,在家庭條件上是相對差一些,自己外出讀大學,家庭能夠支持學費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所以日常的生活費,日常的一些人情來往等費用,都需要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所以不得不在有空的時候去找一些兼職什麼的賺錢,而這些兼職往往是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但是報酬卻不高,除了磨磨性子,對於學業和自身的發展並沒有多大的用處
  • 農村家庭出身的大學生,畢業後也會混得比較差?對不起這是真的
    都說讀書改變命運,特別是對那些出身農村或者家境不好的學生來講,上了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城裡定居,是改變人生命運的最佳機會。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即便同在大學裡不同家庭出身的人,在畢業後命運卻有著不同的境遇。那些貧困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即便受到高等教育,畢業後的生活卻依然歷經坎坷。想要改變人生的命運,恐怕並沒有那麼容易。
  •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其中不乏很多在校成績優異的人,卻在踏入社會後,越混越差。究竟是哪些因素限制了我們農村大學生的發展?這個話題或許有些沉重,但卻不得不談。一場高考,讓待在山溝溝裡的農村孩子走出來,來到了繁華的大城市。與那些城裡的孩子住一個寢室,吃一個食堂,在一樣明亮的教室裡讀書,讓我們產生了一種你我都差不多的感覺。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根據數據顯示:當代農村大學生混得普遍比城市大學生慘
    而在當代,很多大學生已經出現待業現象了,其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對員工要求的提高。學習固然重要,但只會讀死書,那就只能和時代脫軌。接下來我們直奔主題,為什麼現在農村大學生混得比城市大學生慘?原因就在於原生家庭的教育上。不難發現,農村的孩子普遍都很內向,他們在表達上總是吃虧的,他們不喜歡推薦自己。所以往往在交流溝通或是面試上,城市的孩子一直是佔上風的。當然農村的孩子面對困難也更堅強。
  • 廣東省考成績5月14日已經公布,農村大學生混的比較差?
    以上廣東中公考研宣,下面看大學生的討論在前一段逛逼乎的時候,看到一個話題叫做為什麼「農村大學生混的比較差?」因為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所以嚇得我趕緊點進去看看。裡面大概講的就是,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在大學畢業以後,要比城市孩子混的差。
  • 人到中年混得差,可以轉行做這3個生意,也能賺錢
    人到中年混得差,可以轉行做這3個生意,也能賺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果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上,發揮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短處的話,我相信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會發展得更好。
  •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讀的是二本院校?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以前的時候,一個村子每年也就出幾個大學生,現在農村的大學生已經很常見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大部分農村孩子考上最多的就是二本院校,能考上重點大學的可以說少之又少,那麼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讀的都是二本院校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