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光而不耀
出自《道德經》,原話是:「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思是為人正直但是有節制,能夠發光但並不耀眼。寫作文時,遇到「保持適度」、「融入環境」等主題,可以這麼用:「靜水流深,光而不耀」,「和光同塵,光而不耀」;也可以像寨主這麼用:生而為人,可以發光,但不必是光芒萬丈,因為過於閃亮的光澤,可能會刺傷別人的眼睛。所以,光而不耀,是最好的狀態。
2.櫛(zhì)風沐雨
出自《莊子》,意思是大雨洗髮,疾風梳頭,形容奔波勞碌。寫作文時,可以像評論那麼用,比如「櫛風沐雨,春華秋實」,也可以引用劉白羽的名言,進行綜合運用:「我現在應該清醒地跨過這個門檻,跨過之後,我還是櫛風沐雨,披荊斬棘。」
3.造炬成陽
意思是不斷匯聚微弱的光芒,最終會變得像太陽一般明亮。寫作文時,適用於「積累(積澱)」、「眾志成城」等主題。比如,「不啻微芒,造炬成陽」,「青年之光,造炬成陽」。寨主批改作文時,就曾把一篇作文標題改為「點點星光,造炬成陽」。
4.無遠弗屆
不管多遠都可以達到。《格言聯璧》中說:「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正所謂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志向所趨,再遙遠的地方也能達到,即使是天之涯,海之角。
5.功不唐捐
出自佛家經典《法華經》,意思是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肯定會有所成。胡適非常喜歡這個成語,當年演講曾說:「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當下這個詞語也經常出現在新聞標題中,比如,「肩鴻任鉅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
6.肩鴻任鉅(jù)
「肩鴻任鉅」意思是擔當重任。出自《菜根譚》,原話是:「鷹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攝人噬人的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當下,這詞語在作文標題中經常出現,比如,「肩鴻任鉅,砥礪前行」。
7.砥礪(dǐ lì)前行
意思是不懼磨鍊,排除萬難,不斷向前,也寫作「砥礪奮進」。寫文章時,這個詞經常在標題中出現,比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牢記歷史,砥礪前行」,「踔厲奮發,砥礪前行」。
8.踔(chuō)厲奮發
意思是精神振作,意氣奮發。出自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中踔厲風發,常率屈其座人。」當下新聞評論中經常出現這個詞語,比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篤行致遠 」。又比如,「行遠自邇,踔厲奮發」。
9.行遠自邇(ěr)
「邇」是近處的意思,走遠路必須從近處邁出第一步。比喻做事都得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出自《中庸》:「如登高必自卑,如行遠必自邇」。寫作文時,這個詞適用於「循序漸進」、「穩紮穩打」等主題。比如,以前寫「循序漸進」主題,寨主寫的範文,標題就是「登高自卑,行遠自邇」。
10.卑以自牧
意思是謙遜自守,即保持謙遜的態度。寫作文時,遇到「謙遜」、「大師風範」等主題,可以這麼用這個成語:「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貞」。
11.含章未曜(yào)
也寫作「含章隱曜」,意思有美德而不顯耀,懷才華而不顯露,即《菜根譚》中所說的「聰明不露,才華不逞」。寫作文時,可以參考一些新聞的用法,比如,「含章未曜少年時,行遠自邇奔大成」。
12.代馬依風
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願老死他鄉。典籍《後漢書·班超傳》中說:「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馬依風。」寫作文時,遇到「故鄉」、「家鄉」等主題,就可以用這個成語。比如,寨主曾經這麼用:據說,世間的萬種生靈,都有一種潛藏著的本能願望,希望有一天能夠回歸母親的胎盤,由此,便會對出生地產生深深的眷戀。老了以後,希望葉落歸根,所以,狐死首丘,代馬依風。所以,長年固守西域的班固年老思歸,曾上書皇帝,希望回歸內地,「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