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胎兒健康的生長發育,需要孕媽能夠補充足量的營養物質,如果擔心自身長胖,就要注意保證飲食均衡。
執筆:王筱銘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女性懷孕後,整個家庭都籠罩濃濃的幸福感,會極為關注孕媽及腹中胎兒的情況,都期望寶寶能夠健康生長。
可有些孕媽愛美,在孕期也不例外,甚至是害怕長得過胖,而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護理方法,很可能對自身和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
案例:
敏敏前幾天去做產檢,本來已經滿34周了,做完胎心監護,一切正常,可在量宮高時幾乎沒有增長,醫生據安排做B超,結果發現胎兒32周都不到,整整偏小了2周多。
敏敏孕前飯量就很小,在懷孕後,為了防止身材走樣和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對於飲食就有所限制,晚上也經常睡不好,最終導致胎兒偏小。
醫生給的建議是讓孕媽在孕期多吃一些富含營養的食物,孕晚期是胎兒快速生長的事情,可以不用過於擔心。在接下來的日子,敏敏不敢再挑食和節食,拼命地吃一些東西,以期望寶寶在出生時能夠一切正常。
其實,B超單上胎兒出現偏小,不一定就是胎寶寶生長發育得不好,畢竟這其中會存在著一些誤差,只要不是偏小得太多,就不用過分擔心。
可如果遇上胎兒猛長期,孕媽就不要想著保持身材或是挑食了,這樣很容易導致胎寶寶營養不良,而造成生長受限。
懷孕期間有這3種知覺,暗示胎兒在猛長
1、食慾明顯增強
不少孕媽在孕初期,會由於體內激素發生變化,導致內分泌系統也出現一些相應的變化,導致胃口不佳、孕吐等情況發生,睡眠質量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隨著孕周的增加,激素水平慢慢趨於穩定,進入了孕中期後,孕媽可以感覺到食慾的明顯增強,這個階段也是胎兒的頭部、腦部、四肢等各個部分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準媽媽們需要注重營養的及時補充,這樣才能讓胎寶寶健康的成長。
2、時常感覺疲憊嗜睡
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都來源於母體,因此如果胎寶寶處於生長發育猛長階段,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力,因此會讓孕媽們時常感覺到疲憊、沒有精力,這都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可如果孕媽感覺到自己出現了這種現象,就應該及時補充營養物質,還應該適當的休息,來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3、身體浮腫嚴重
孕中後期,胎兒快速增長,導致子宮也被撐大,當達到一定程度後,就可能會壓迫到靜脈回流,對於那些靜脈回流不好的孕婦,就會出現下肢水腫的情況。
因此,如果孕媽出現了身體浮腫,很可能胎兒就處於猛漲時期,這時候,準媽媽可以適當地補充營養,讓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這樣等到一定時間後,浮腫消失,胎兒也不會生長受限。
可假如身體浮腫得比較嚴重,還伴隨著腿部抽筋的情況,可以適當按摩腿部,讓血液保持循環,可以適當緩解,讓身體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下。
孕期如何保證胎兒正常生長?
1、飲食均衡
為了讓胎兒健康的生長發育,這就需要孕媽能夠補充足量的營養物質,如果擔心自身長胖,就要注意保證飲食均衡。
營養學會建議:
孕早期孕媽每日的飲食應為鈣800mg,維生素a800ug,葉酸600ug,鎂元素400mg,鐵15ug,水果100~200g;
孕中期孕媽每日的飲食應為鈣1000mg,維生素a900ug,維生素d10ug,碘200ug,膳食纖維20~30g,鐵15ug,水果200~350g;
孕晚期每日的飲食應為鈣1200mg,維生素a900ug,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122.6ug,維生素k90ug。
2、作息規律
由於人體的生長激素在夜晚深度睡眠狀態時,才能夠分泌得更多,在晚上22點~凌晨2點將達到旺盛期,從而可以有效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
據研究發現,孕婦如果能夠每天21點30分左右睡覺,寶寶出生後不僅個頭高,智商也不會差。
因此,準媽媽在孕期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是很重要的,建議早上7點半~8點起床,晚上9點後就入睡。
3、適量運動
由於運動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從而通過臍帶給子宮內的胎寶寶提供更多的營養和氧氣,以此促進胎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
因此,孕媽在孕期可以每天進行一些舒緩的運動,如飯後散步、孕期瑜伽等,不僅可以防止體重快速增長,為減輕產程助力,還能夠對胎兒的發育起到促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