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7日 09: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吳瑞林 鈕梅玲
字號內容摘要:沉浸式(Immersion)雙語教育是指讓學習者沉浸於第二語言的環境中,通過有意義的語境學習第二語言和學科知識。語言學家、語言教育家普遍認為,與傳統的第二語言教學相比,沉浸式的雙語教育更能夠有效地提高第二語言的學習效率。元分析發現,香港地區學校中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生僅在英語課的平均成績上好於以漢語為教學語言的學生,在數學課的平均成績上沒有顯著差異,而在其他科目上的平均成績均低於以漢語為教學語言的學生。此外,我們還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從四年級到六年級的漢語水平追蹤調查,結果顯示,接受完全沉浸式教學的漢語成績增長明顯快於其他兩種模式,驗證了完全沉浸式教學在學生漢語學習上的顯著作用。
關鍵詞:雙語教育;語言;漢語;沉浸式雙語;學生;教學;課程;學習;少數民族;成績
作者簡介:
沉浸式(Immersion)雙語教育是指讓學習者沉浸於第二語言的環境中,通過有意義的語境學習第二語言和學科知識。語言學家、語言教育家普遍認為,與傳統的第二語言教學相比,沉浸式的雙語教育更能夠有效地提高第二語言的學習效率。
沉浸式雙語教育的成功經驗
20世紀60年代在加拿大法語區開始的英法雙語教育,被認為是沉浸式雙語教育的成功範例。系統評估後發現,接受沉浸式雙語教育的學生的第二語言能力遠好於接受普通法語學習的孩子,在聽和讀的接受性技能方面甚至還接近於以法語為母語的孩子。一些人擔憂法語沉浸式學習會干擾學生的母語能力,但評估結果沒有發現接受沉浸式教育的孩子在英語能力上有任何弱化。在數學和科學兩門使用第二語言授課的課程上,雙語教學班孩子的平均成績也好於普通教學班的孩子。更為重要的是,接受雙語教育的孩子進入高中和大學後,更願意選擇雙語教學的課程,對加拿大多元文化和多元社會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加拿大英法雙語教育的成功經驗被總結為具有強勢的雙語環境、多元文化背景和良好的雙語師資。另外,其教學模式強調通過單語教學過程達到掌握雙語的目標,即首先要學好母語。其次,在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只使用一種語言,而不要兩種語言交叉使用。最後,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雙語教育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益處,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
隨著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浪潮襲來,幾乎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朝著雙語人或多語人的方向進化,沉浸式雙語教育模式也在更多國家和地區被複製和實施。
德國的德外雙語教育採用了漸進導入方式,在小學五六年級開始學習一門外語,初中後開始用外語學習第一門學科課程,九年級時加入第二門用外語學習的課程。與加拿大所強調的一門課程只用一種語言授課不同,德國的雙語課程在某些環節上可以使用母語解釋和組織教學。學生擁有自主選擇第一門外語授課科目的權利,最受歡迎的科目是地理和歷史。
我國香港地區也是最早實施沉浸式雙語教育的亞洲地區之一。元分析發現,香港地區學校中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生僅在英語課的平均成績上好於以漢語為教學語言的學生,在數學課的平均成績上沒有顯著差異,而在其他科目上的平均成績均低於以漢語為教學語言的學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與漢/英兩種語言的差異較英/法、德/法、德/英之間更大有關;另一方面,香港地區在本質上並非完全的雙語社會環境,優秀的雙語師資數量也有限,一些宣稱用英語授課的科目在實際中是兩種語言混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