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漢語沉浸式教學的來龍去脈

2021-03-06 孔院長

1965年,加拿大魁北克省的St.Lmabert地區率先開始實行法語沉浸式教學實驗,實驗從幼兒園一直進行到高中,效果驚人,引起巨大轟動。接著,第二語言沉浸式教學法以驚人的速度在加拿大全國推廣。此後,該教學法又被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廣泛借鑑。

1971年,第一所沉浸式學校在美國加州誕生。隨後,沉浸式教學模式在美國發展迅速,最先開設了西班牙語、法語、日語等語言的沉浸式課程。

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我國迅速崛起,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產生著顯著影響。「中國熱」像一股風暴席捲了美國,甚至整個地球。這個擁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開始讓全世界對其產生了濃厚興趣,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試著了解和學習中國的文化和語言。除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帶來的效應,美國的漢語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華裔人口的增加和華人社會在美國影響的日益擴大,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能夠和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繼續保持血脈相連的關係,他們想方設法在華人社區開設漢語學校。

2005年,美國將中文確定為最迫切需要掌握的語言之一。

2006年,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英華漢語學校被批准為美國第一所漢語沉浸式特許學校,也是美國中西部的第一所漢語沉浸式學校。

2007 年,美國啟動了 AP 中文項目,即在美國中學開設漢語和中國文化預修課程與考試,學習成績會得到美國大學的認可。這標誌著中國語言文化教學開始進入美國國民教育的主體學校。

此後,漢語沉浸式學校在美國快速發展,漢語己成為除西班牙語和法語之外的第三大沉浸式外語教學語種。

相關焦點

  • 全沉浸式漢語教學「從娃娃抓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孔子學院於2008年9月19日正式運行,從運行至今一直秉承著在明尼蘇達州推廣中國語言文化的宗旨。明大孔院現下設13個孔子課堂,目前形成了漢語教學的多層次發展格局。我想談談明尼蘇達大學孔子學院下設孔子課堂的漢語教學模式——「從娃娃抓起」的全沉浸式漢語教學。
  • 美國沉浸式漢語教學,你了解嗎?(原創)
    點擊關注「龍鳳中文」,每天一篇原創分享!
  • 吳應輝、劉丹丹:美國中小學漢語沉浸式教學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題目:美國中小學漢語沉浸式教學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作者:吳應輝  劉丹丹摘要:漢語沉浸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效果突出的雙語教學模式,美國採用該教學模式的中小學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本文闡述了美國中小學漢語沉浸式教學模式的發展現狀,探討了該模式面臨的困境。
  • 學漢語從娃娃抓起!沉浸式漢語教學受青睞
    據該幼兒園聯合創始人王婧介紹,幼兒園首期接收20多名當地兒童,配備6名中英文教師,實行的是全日制教學,並將引入「把中文當作母語來教」的沉浸式教育模式,教程設置中英文各佔50%。沉浸式漢語教學並非新概念,隨著幼兒學習中文的需求越來越大,沉浸式漢語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掃盲概念貼】美國沉浸式中文教學
    中文被美國政府視為五種「稀缺」的外語之一,能說流利的中英雙語的人,將有可能在國際市場上佔有優勢。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越來越多的美國家長認識到學習中文對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希望漢語教育從娃娃抓起,一些美國學區開始設立並擴大漢語教學項目,沉浸式教學項目應運而生。所謂沉浸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全天候使用目的語進行教學的全封閉語言教學項目。
  • 比利時娃娃的「沉浸式」漢語教學
    原標題:比利時娃娃的「沉浸式」漢語教學 從2016年10月開始,「兒童之路」幼兒園大、中、小三個班約100名兒童每周一天時間接受「沉浸式」漢語教學。所謂「沉浸式」漢語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不使用母語,從而讓學生沉浸於漢語環境中。
  • 沉浸式漢語培訓教學很有效果
    原標題:沉浸式漢語培訓教學很有效果對於很多老外來說在進行漢語培訓時,好的漢語學習方法可以更好助力他們輕鬆學漢語,從而達到快樂說漢語的目的。那麼對他們的漢語培訓,哪一種漢語教學很有效果呢?我認為還是沉浸式培訓教學很有效果,這也是一種國際流行多年的培訓方法。
  • 首屆全美「漢語沉浸式教學大會」在紐約舉行
    首屆全美「漢語沉浸式教學大會」在紐約舉行
  • 學術會議 | 第四屆國際漢語沉浸式教學大會
    阿爾弗萊德大學孔子學院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全美K-12漢語沉浸式教學大會。每年的金秋時節,來自美國、加拿大及中國的語言專家及一線中文教師、研究者和管理人員共聚美國阿爾弗萊德大學,旨在以美國漢語教學現狀為背景,結合一線教師教學經驗,對漢語教學方法及其相關問題進行反思和研究,藉此提高中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漢語傳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我們希望能為中文教學項目的研究者、教師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中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 通訊:在比利時幼兒園感受「沉浸式」漢語教學
    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21日電 通訊:在比利時感受「沉浸式」漢語教學  新華社記者 潘革平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20日,當記者來到比利時一所幼兒園參觀時,立刻被孩子們地道的中文歌聲所吸引。
  • 直播丨美國公立小學的中文沉浸式教學
    沉浸式教學是全天候使用目的語進行教學的全封閉語言教學項目。
  • 美國中小學沉浸式中文教學簡介——第41期分享會簡報
    2016年6月26日,由北京民辦教育協會漢語國際推廣分會主辦、國際漢語考教結合研究中心承辦的國際漢語教師分享會圓滿結束,本期分享會由北京外國語大學王祖嫘老師進行分享,主題為「美國中小學沉浸式中文教學簡介」。
  • 韓國小學沉浸式漢語教學可行性分析——以韓國大田三省小學為例
    ,韓國又松大學)   摘要:隨著中文在韓國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小學都開設了中文課,去年在韓國大田三省小學開設了全韓國第一門沉浸式漢語課程,由於低年級的小學生年紀小、認知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再加上韓國兒童漢語教學才剛剛起步,沉浸式漢語教學在韓國開展一直有困難,本文分析了在韓國小學進行沉浸式漢語教學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介紹了在沉浸式漢語教學實際操作中主要運用的情感教學法
  • 第三屆全美中文沉浸式教學大會圓滿結束
    黃大使說:「阿爾弗萊德大學孔子學院建院十多年來,堅持立足於本校教學,廣泛輻射周邊社區,積極開展中文教學和中國文化推廣活動,增進了中美兩國的教育交流和地方合作,加深了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沉浸式教學是新興的中文教學方法,應用發展前景廣闊。希望與會學者在『合格、合作與創新:漢語沉浸式教學的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下,充分交流研討,取得豐碩會議成果。」
  • 美國中文沉浸式教學簡介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浸泡式教學法」或者「沉浸式教學」,也就是英文的「Immersion Program」。
  • 美國華裔教師自創教材 助推「沉浸式」中文教學
    中新網8月1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隨著中國崛起,美國中文熱悄然升溫,形形色色的中文班在各類學校雨後春筍般出現。然而,能用中文開課、教授中文之外課程的學校卻不多。南加州的帕沙迪納費爾德小學在這方面樹立了一個榜樣,該校用中文教授中文之外的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將這種形式的授課班級稱為「沉浸式教學」中文班。開辦這種中文班在全美是開了先河的,更沒有現成的教材可用。
  • 第四屆國際漢語沉浸式教學大會即將在線召開,歡迎免費參會!
    前三界大會我們都邀請到了美國與加拿大的多位專家到會並做大會主旨嘉賓演講。今年的大會我們已邀請了六位專家作為首席主講人加入,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的國際漢語教育。她最近的一本書《沉浸式的中文學習》已於2019年1月出版。周文英博士密西根州立大學語言系漢語助理教授。她擁有豐富的在線和面對面漢語教學經驗。她的研究集中在美國漢語教師培訓,探索漢語教學的有效途徑,以及研究漢語學習中技術的有效性。
  • 關於沉浸式教學,你了解多少?
    中文沉浸式教學的特點:(1)由全中文向中英雙語教學過渡沉浸式學校從幼兒園起全部採用中文教學,直到三年級或四、五年級(各學校教學大綱與課程設置有所不同)才增加半天(或更多)英語教學。這樣的安排可以令學生中英文同樣流利。
  • 報導丨美國的沉浸式中文教育
    位於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東北部中產社區的英華學院(Yinghua Academy)是美國第一所公立中文沉浸式特許學校。每到工作日的早上,這所學校周圍都環繞著由橘黃色校車和私家車構成的車流,它們來自明尼蘇達州的75個郵政區。上午8點45分的鈴聲一響,從幼兒園到八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就會衝進色彩鮮豔的教室,迫不及待地參加「早會」——用漢語普通話自由交談。
  • 沉浸式教學有助於第二語言學習
    沉浸式教學有助於第二語言學習 2016年03月17日 09: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吳瑞林 鈕梅玲 字號 內容摘要:沉浸式(Immersion)雙語教育是指讓學習者沉浸於第二語言的環境中